图书介绍
组织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贲长恩,李叔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312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0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0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组织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贲长恩1
第一节 组织化学发展的基础1
(一)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化学1
(二)生物化学与组织化学3
(三)分子生物学与组织化学3
第二节 组织化学发展简史4
(一)组织化学的兴起4
(二)组织化学的发展5
(三)组织化学的分支6
(四)近代组织化学的进展6
(五)我国组织化学发展概况7
(一)组织化学方法的种类10
第三节 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10
(二)组织化学技术要求11
第二章 组织化学基本理论 贲长恩13
第一节 组织化学的特征14
(一)组织化学的要求14
(二)研究方法15
第二节 组织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18
第三节 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19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19
(一)米伦反应20
(二)二硝基氟苯法20
(三)四氯化联(二)茴香胺法20
(四)二羟基-二萘基-二硫化物法21
(二)甲基绿法22
(一)Feulgen反应22
(五)铁氰化铁法22
二、核酸与核蛋白22
(三)甲基绿-派洛宁法23
三、碳水化合物23
(一)碳水化合物分类24
(二)PAS反应原理25
四、脂类(脂质)26
五、无机成分27
六、酶组织化学基本原理28
七、同工酶组织化学基本原理29
八、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组织化学29
九、凝集素组织化学基本原理30
十一、免疫组织化学基本原理31
十、荧光组织化学基本原理31
十二、定量组织化学基本原理32
十三、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基本原理32
十四、放射自显影术的基本原理33
第三章 组织化学的基本技术 王彦36
第一节 样品的取材37
一、取材的原则和要求37
二、取材的样品规格37
第二节 组织样品的固定38
一、主要固定剂和常用固定液38
(二)浸透固定方法44
(三)灌流固定方法44
二、固定方法44
(一)原位固定方法44
(四)培养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固定方法45
三、固定液的选择46
四、微波固定方法47
五、固定后的处理——漂洗48
第三节 切片制备48
一、冰冻切片机切片49
二、半导体制冷切片机切片49
三、恒冷箱切片机切片50
四、显示酶组织化学的石蜡切片法51
五、显示电镜酶组织化学的切片法51
第四节 孵育反应52
三、孵育的方法53
一、配制孵育液的要求53
二、孵育的温度和时间53
四、孵育时的对照切片54
(一)用去除底物的孵育液进行反应54
(二)用特异性抑制剂54
(三)阳性对照54
五、影响孵育的因素54
六、孵育后的切片处理55
七、切片的封固及封固剂56
八、酶反应产物异常57
第五节 透射电镜组织化学技术57
第六节 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65
第七节 扫描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72
第八节 电镜冷冻蚀刻复型技术75
第九节 电镜负染色技术80
第四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 王士平84
一、单纯蛋白质84
二、结合蛋白质85
第一节 显示氨基的方法86
一、茚三酮-希夫反应86
二、二硝基氟苯法87
三、汞-溴酚蓝法89
第二节 显示羧基的方法90
一、羧基萘甲酸肼化物重氮蓝-B反应90
第三节 显示酪氨酸的方法92
一、米伦反应之一92
三、米伦反应之三93
二、米伦反应之二93
四、四唑盐反应94
五、重氮化偶联反应95
第四节 显示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方法96
一、铁氰化铁染色示-SH97
二、汞橙反应示-SH97
三、碱性四唑盐反应示-SH99
四、碱性四唑盐示-SH和S-S键99
五、DDD重氮蓝-B反应示-SH和S-S键100
六、过甲酸-阿尔新蓝反应示S-S键102
第五节 显示精氨酸的方法103
一、坂口反应之一103
二、坂口反应之二104
三、坂口反应之三105
一、DMAB-S酸反应106
第六节 显示色氨酸的方法106
二、四唑盐反应107
第七节 显示组氨酸的方法107
一、重氮磺胺酸-天青A法107
二、四唑盐反应108
第八节 蛋白质的酶消化反应108
一、胃蛋白酶的消化反应108
二、胰蛋白酶的消化反应109
三、糜蛋白酶的消化反应110
四、胶原酶的消化反应110
五、弹性蛋白酶的消化反应110
二、二硝基苯基化作用111
一、脱氨基作用111
第九节 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封闭反应111
三、甲基化作用112
四、脱甲基作用112
五、氧化作用113
六、碘氧化作用113
七、硫醇盐封闭法114
八、苯甲酰化作用114
第五章 核酸与核蛋白 王士平116
第一节 RNA和DNA的化学结构117
第二节 显示DNA的方法117
一、Feulgen反应117
二、HNAH-Feulgen反应120
三、TCA-Feulgen-固绿法122
第三节 显示RNA的方法123
四、Schiff试剂块染法123
第四节 对比显示DNA和RNA的方法125
一、甲基绿-派络宁反应(Elias法)125
二、甲基绿-派络宁反应(Kurnick法)126
三、甲基绿-派络宁反应(张作干法)127
四、棓花青-铬明矾反应128
五、吖啶橙反应129
六、Feulgen-亚甲基蓝反应130
七、Turchini反应131
第五节 核酸的提取132
一、DNA的提取133
二、RNA的提取133
一、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消化反应134
第六节 核酸的消化反应134
三、DNA和RNA的同时提取134
二、核糖核酸酶的消化反应135
第七节 显示核蛋白的方法135
一、碱性固绿反应136
二、肝素-阿尔新蓝反应137
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 石嵩山139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139
一、单糖139
二、寡糖和多糖143
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145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命名和分类146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命名146
二、碳水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分类147
一、高碘酸-希夫反应149
第三节 显示糖原的方法149
二、胭脂红染色法151
第四节 显示酸性糖共轭物的方法152
一、阿尔新蓝染色显示酸性糖共轭物152
二、异染性技术显示酸性糖共轭物152
(一)原理152
(二)快速甲苯胺蓝染色法153
(三)天青A异染法153
(四)硫萱异染法153
三、金属离子结合法154
(一)胶体氢氧化铁法显示酸性糖共轭物154
(二)高铁二胺法155
(三)高铁二胺-硫碳酰肼-蛋白银-醋酸银物理显影法显示硫酸化酸性糖共轭物156
(四)阳高子胶体金法显示硫酸化糖共轭物157
第五节 糖共轭物的鉴别染色技术158
一、变换阿尔新蓝染液pH的染色法158
二、阿尔新蓝临界电解质浓度法显示和鉴别酸性糖共轭物159
三、醛品红-阿尔新蓝染色区分硫酸化和羧酸化糖共轭物160
四、阿尔新蓝-PAS反应显示酸性和中性糖共轭物160
第七章 脂类和脂蛋白 王士平163
第一节 显示脂类的脂溶性染料染色法165
一、苏丹黑-B示脂类法165
二、苏丹Ⅲ或Ⅳ示脂类法167
三、溴-苏丹黑示脂类法167
四、油红O示脂类法168
五、硫酸尼罗蓝示脂类法169
一、四氧化锇示脂类法170
第二节 显示脂类的化学方法170
二、四氧化锇-萘胺示脂类法171
三、铜-二硫草酰胺示游离脂肪酸法172
四、脂肪酶-硝酸铅反应示脂肪酸法173
第三节 显示磷脂的方法174
一、酸性氧化苏木精示磷脂法174
二、丙酮-硫酸尼罗蓝示磷脂法176
三、高甲酸-Schiff反应示磷脂法176
四、溴化反应示磷脂法177
五、氢氧化钠-酸性氧化苏木精示神经鞘磷脂法178
六、胞质反应示缩醛磷脂法179
第四节 显示胆固醇的方法180
一、高氯酸-萘醌(PAN)示胆固醇法180
七、luxol牢固蓝示髓磷脂法180
二、Schultz反应示胆固醇法182
三、毛地黄皂苷反应示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法182
四、酶的方法示胆固醇及胆固醇酯183
第五节 脂质的提取法184
一、吡啶提取法184
二、选择性提取法185
第六节 显示脂色素的方法186
一、硫酸尼罗蓝示黑色素及脂褐素法186
第八章 无机成分 李叔庚188
第一节 无机阳离子的组织化学188
一、铁的显示法188
二、钙的显示法191
三、铝的显示法194
五、铍的显示法197
四、砷的显示法197
六、钡的显示法198
七、铋的显示法199
八、镍的显示法199
九、铜的显示法200
十、金的显示法203
十一、铅的显示法203
十二、镁的显示法205
十三、银的显示法206
十四、钾的显示法207
十五、锌的显示法208
第二节 无机阴离子的组织化学212
一、磷酸根(盐)的显示法212
二、碳酸根(盐)的显示法213
第九章 酶组织化学基本原理 贲长恩214
第一节 酶的名称及分类215
(一)酶的命名215
(二)酶的分类215
第二节 酶的定位及反应219
(一)酶的定位219
(二)酶的反应223
第三节 光镜酶组织化学证明法224
(一)金属-金属盐法224
(二)偶联偶氮色素法225
(三)色素形成法226
(四)其它显示法228
第四节 电镜酶细胞化学证明法231
(一)氧化还原酶232
(二)转移酶239
(三)水解酶241
(四)裂解酶249
(五)异构酶250
(六)连接酶251
第五节 酶反应各种因素251
(一)酶反应特征251
(二)酶的确定254
(三)酶反应产物及其原理254
(四)影响酶定位的因素255
(五)酶的动力学255
(一)生物化学方面的要求258
(二)形态学方面的要求及酶组织化学的局限性258
第六节 酶组织化学的基本条件258
第七节 影响酶活性的基本条件260
(一)检测法的选择260
(二)固定260
(三)切片标本的制作262
(四)缓冲液的选择和调节机制263
(五)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264
(六)pH值对酶反应的影响265
(七)捕捉剂266
(八)激活剂267
(九)抑制剂267
第八节 人工产物268
第九节 对照实验269
第一节 磷酸酶272
第十章 水解酶 朴英杰272
一、碱性磷酸酶273
二、酸性磷酸酶278
三、5′-核苷酸酶283
四、葡萄糖-6-磷酸酶285
五、三磷酸腺苷酶287
六、核苷二磷酸酶293
第二节 羧酸酯水解酶294
一、非特异性酯酶299
二、脂酶306
三、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酯酶308
四、磷酯酶310
一、硫胺素焦磷酸酶313
第三节 焦磷酸酶313
二、硫胺素单磷酸酶315
三、硫胺素三磷酸酶316
四、无机焦磷酸酶317
第四节 糖苷酶320
一、酸性-α-葡萄糖苷酶320
二、β-葡萄糖苷酶322
三、α-半乳糖苷酶323
四、酸性-β-半乳糖苷酶324
五、α-甘露糖苷酶326
六、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326
七、β-葡萄糖苷酸酶328
第五节 肽酶329
一、微粒体氨基肽酶330
二、二肽酰肽酶Ⅱ333
三、二肽酰肽酶Ⅳ334
第十一章 转移酶 王彦338
一、乙酰基转移酶338
二、氨基转移酶340
三、谷氨酰基转移酶341
四、氨甲酰基转移酶343
五、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343
六、糖基转移酶344
第十二章 裂解酶 彭俊云347
一、醛缩酶347
二、枸橼酸合酶349
三、腺苷酸环化酶350
四、苹果酸合酶351
五、碳酸酐酶352
六、鸟氨酸脱羧酶354
七、鸟(嘌呤核)苷酸环化酶356
第十三章 氧化酶 文建国358
一、细胞色素氧化酶359
二、过氧化物酶361
三、过氧化氢酶365
四、多巴胺-β-羟化酶366
五、单胺氧化酶371
六、葡萄糖氧化酶374
七、黄嘌呤氧化酶377
八、尿酸氧化酶379
九、氨基酸氧化酶381
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还原酶383
第十四章 脱氢酶 李叔庚387
第一节 概述387
第二节 辅酶非依赖性脱氢酶392
一、琥珀酸脱氢酶392
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394
三、胆碱脱氢酶395
第三节 辅酶Ⅰ(NAD)依赖性脱氢酶396
一、乙醇脱氢酶396
二、山梨醇脱氢酶398
三、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400
四、乳酸脱氢酶401
五、β-羟基丁酸脱氢酶404
六、苹果酸脱氢酶406
七、谷氨酸脱氢酶407
第四节 辅酶Ⅱ(NADP)依赖性脱氢酶409
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葡萄糖酸-6-磷酸脱氢酶409
二、异柠檬酸脱氢酶411
第五节 与类固醇有关的脱氢酶412
一、类固醇3β-醇脱氢酶412
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415
三、20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416
第十五章 异构酶 李叔庚419
一、拓扑异构酶420
二、葡萄糖氨基-6-磷酸异构酶422
三、3β-羟固醇脱氢酶/△5-△4异构酶423
五、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表异构酶424
四、二硫蛋白异构酶424
第十六章 合成酶 彭俊云427
一、一氧化氮合酶427
二、乙酰辅酶A羧化酶430
第十七章 同工酶 舍英433
第一节 同工酶的种类、特性及生物学意义434
第二节 同工酶的分析方法436
一、同工酶的分离精制436
二、同工酶的电泳方法439
三、同工酶的免疫学和同位素标记444
四、同工酶的重氮盐色素方法445
五、同工酶的基因表达及其多态性446
一、乳酸脱氢酶447
第三节 同工酶的应用447
二、碱性磷酸酶449
三、酸性磷酸酶452
四、5′-核苷酸酶454
五、乙酰胆碱酯酶457
六、肌酸激酶460
七、精氨酸激酶464
八、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岐化酶465
九、磷酸甘油酸变位酶467
十、磷酸甘油酸激酶469
十一、精子顶体蛋白酶470
十二、腺苷激酶474
(一)碱性磷酸酶479
第二节 水解酶479
一、磷酸酶479
第一节 概述479
第十八章 电镜细胞化学 朴英杰 王士平479
(二)酸性磷酸酶481
(三)5′-核苷酸酶482
(四)葡萄糖-6-磷酸酶483
(五)三磷酸腺苷酶484
(六)核苷二磷酸酶的电镜显示法488
二、羧酸酯水解酶490
(一)非特异性酯酶490
(二)酯酶491
(三)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酯酶492
(四)磷脂酶493
(二)硫胺素焦磷酸酶495
(一)硫胺素单磷酸酶495
三、焦磷酸酶495
(三)硫胺素三磷酸酶496
(四)无机焦磷酸酶497
四、糖苷酶500
五、肽酶500
(一)微粒体氮基肽酶500
(二)二肽酰肽酶Ⅱ500
(三)二肽酰肽酶Ⅳ501
第三节 转移酶502
一、氨甲酰基转移酶503
(一)天冬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503
(二)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504
二、脂酰基转移酶505
三、氨酰基转移酶507
四、糖基转移酶509
(一)糖原磷酸化酶509
(二)分枝糖基转移酶510
(三)UDP葡萄糖-糖原葡萄糖基转移酶511
五、氨基转移酶512
(一)天冬氢酸氨基转移酶512
(二)4-氨基丁酸氨基转移酶513
第四节 氧化酶515
一、细胞色素氧化酶515
二、过氧化物酶517
三、过氧化氢酶520
四、多巴胺-β-羟化酶521
五、单胺氧化酶524
六、葡萄糖氧化酶528
七、黄嘌呤氧化酶531
八、尿酸氧化酶532
九、氨基酸氧化酶534
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536
第五节 脱氢酶538
一、辅酶非依赖性脱氢酶542
(一)琥珀酸脱氢酶542
(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544
(三)胆碱脱氢酶545
二、辅酶依赖性脱氢酶546
(一)β-羟基丁酸脱氢酶546
(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548
(三)乙醇脱氢酶549
(四)山梨醇脱氢酶550
(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葡萄糖酸-6-磷酸脱氢酶552
(六)异柠檬酸脱氢酶554
(七)苹果酸脱氢酶555
(八)乳酸脱氢酶557
(九)谷氨酸脱氢酶561
第六节 裂合酶563
碳酸酐酶563
第七节 细胞器的电镜酶细胞化学565
一、溶酶体565
二、线粒体566
三、内质网568
四、高尔基复合体569
五、微体570
六、细胞膜571
七、小结573
第八节 功能基的电镜显示法573
一、氨基(-NH2)的电镜显示方法573
(一)氢醌-TNBT法573
(二)二硫代氨基甲酰化法574
(三)羟基萘甲醛法575
二、巯基(-SH)显示法575
(一)DDD-FBBBN法575
(二)FBBBN法577
(三)形成硫醇盐的汞橙法578
三、复合糖类的电镜显示法579
(一)连二羟基的高碘酸盐-硫卡巴肼-蛋白银染色法579
(四)MC(mercuric chloride)法579
(二)羧基的胶体(透析)染色法Rinehart和Abal-Haj580
(三)羧基的钌红染色法581
(四)硫酸基(-OSO3H)的高铁二胺染色法582
第九节 酶以外成分的电镜细胞化学 王士平582
一、蛋白质的电镜细胞化学582
(一)对苯二酚高铁氰化物反应示氨基582
(二)茚三酮-蛋白银反应示氨基584
(三)对氯汞苯甲酸反应示巯基584
(四)六亚甲四胺银反应示巯基585
(五)丙烯醛反应示蛋白质586
二、核酸的电镜细胞化学587
(一)氨银反应示DNA587
(六)磷钨酸反应示蛋白质587
(二)Feulgen-六亚甲四胺银反应示DNA588
(三)Feulgen-希夫-乙醇铊反应示DNA589
(四)醋酸铀反应示RNA590
(五)铟反应示DNA和RNA591
(六)电镜用酶消化反应示核酸592
三、糖类的电镜细胞化学594
(一)过碘酸-硫碳酰肼-蛋白银反应示糖的羟基594
(二)高铁二胺-硫碳酰肼-蛋白银-乙酸银显影法595
(三)渗析铁反应示酸性糖596
(四)钌红反应示酸性糖597
(五)高碘酸-六亚甲四胺银反应示多糖598
(六)伴刀豆球蛋白A-过氧化物酶-二氨基联工苯胺-四氧化锇反应示糖残基599
(七)胶体金标记的外源凝集素反应示糖残基600
(一)羟胺反应示甘油酯601
四、脂类的电镜细胞化学601
(二)脂肪酶-硝酸铅反应示甘油酯602
(三)四氧化锇反应示磷脂603
(四)毛地黄皂苷反应示胆固醇603
(五)电镜用脂类提取法604
五、胺类的电镜细胞化学605
(一)亲铬性反应605
(二)亲银性反应606
六、色素的电镜细胞化学607
(一)二氨基联苯胺反应示血红素蛋白607
(二)镀银反应示黑素体608
七、无机物的电镜细胞化学609
(一)锑酸钾反应示钠离子609
(二)硫化银反应示重金属610
(三)Perls反应示铁离子611
(四)草酸铵反应示钙离子611
(五)乳酸银反应示氯离子612
(六)醋酸铅反应示磷酸盐离子613
第十九章 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组织化学 熊希凯614
第一节 概述614
第二节 肽类615
一、P物质(SP)615
二、生长抑素(SOM)617
三、脑啡肽(EnK)620
四、β-内啡肽(M-EnK)622
五、新内啡肽(N-EnK)623
六、血管活性肠肽(VIP)625
七、缩胆囊素(CCK)626
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628
九、心房钠尿肽、心房颗粒(ANP、ASG)629
第三节 氨基酸类物质631
一、γ氨基丁酸(GABA)631
二、谷氨酸(Glu)633
三、甘氨酸(Gly)634
第四节 生物胺类635
一、5-羟色胺(5-HT)635
二、多巴胺(DA)637
三、去甲肾上腺素(NE)639
第五节 神经营养素640
一、神经生长因子(NGF)641
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643
三、纹状体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DNF)645
四、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646
五、神经营养素(NT3-NT6)648
第六节 生长因子650
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650
二、生长相关蛋白(GAP-43)651
三、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653
四、神经节苷脂(GM1)653
五、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654
六、突触素655
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656
第七节 细胞因子658
第八节 其他660
一、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660
二、钙结合蛋白(GaBP)661
三、S-100蛋白662
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663
五、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664
六、肿瘤坏死因子(TNF)665
第二十章 凝集素组织化学 葛振华670
第一节 概述670
第二节 生物医学常用的凝集素675
(一)刀豆素-A(ConA)675
(九)莲凝集素(石子柏凝集素LTA)676
(八)荆豆凝集素-1(UEA-1)676
(七)蓖麻凝集素-1(RCA-1或RCA-120)676
(六)凝集素1(BS-1)676
(五)花生凝集素(PNA)676
(四)鲎凝集素(LPA)676
(三)麦芽凝集素(WGA)676
(二)兵豆凝集素(LCA)676
(十)双花凝集素(DBA)677
(十一)大豆凝集素(SBA)677
(十二)菜豆凝集素(PHA)677
(十三)凝集素(VGA)677
(十四)羊蹄甲凝集素(BPA)677
第三节 凝集素在细胞分化和成熟方面的应用680
一、凝集素组织化学在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研究中的应用680
(一)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680
(二)骨髓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681
(一)前肠682
二、凝集素组织化学在胃肠道上皮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682
(四)外周单核巨噬细胞及粒细胞682
(三)外周淋巴细胞682
(二)胃粘膜细胞683
(三)小肠粘膜细胞684
第四节 凝集素的标记和染色685
一、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凝集素的方法685
二、凝集素的ABC法687
三、荧光素标记凝集素的方法688
四、FITC-UEA-1再加荧光免疫染色689
五、胶体金标记凝集素690
第五节 凝集素抗体的制备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693
一、凝集素抗体的制备693
三、凝集素抗体的ABC法694
二、凝集素抗体的染色694
第六节 凝集素的电镜技术695
一、凝集素电镜包埋前染色技术695
二、凝集素标记胶体金的电镜技术696
三、Con-A辣根过氧化物酶-胶体金(ConA-HRP-G),用于细胞悬液的电镜技术697
第二十一章 荧光组织化学 彭俊云701
第一节 荧光显微镜702
第二节 组织细胞荧光分类704
第三节 生物胺荧光组织化学705
(一)Falck-Hillarp荧光法显示生物单胺705
(二)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荧光法707
(三)新鲜组织块乙醛酸诱发生物单胺荧光法709
(四)乙醛酸聚合反应显示生物胺对染法710
(五)邻苯二醛显示组织胺荧光法711
(一)吖啶橙区分活细胞DNA和RNA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712
第四节 一般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712
(二)吖啶橙原位区分组织细胞DNA和RNA的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713
(三)吖啶橙荧光染色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法714
(四)培养细胞支原体污染和DNA病毒感染的荧光显微镜法(DAPI法)714
(五)石蜡切片真菌和分支杆菌双重荧光染色法715
(六)粒性白细胞锌荧光检测法716
(七)光神霉素快速细胞周期分析DNA荧光染色法717
(八)活细胞溶酶体吖啶橙荧光染色法717
(九)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碱性磷酸酶718
(十)赫斯特33258荧光法显示核酸719
(十一)溴化乙啶荧光法显示脱氧核糖核酸720
(十二)溴化乙啶荧光法显示核糖核酸721
(十三)高分辨率荧光组织化学法定位内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721
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723
第五节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723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制备724
(一)荧光素724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725
(三)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729
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方法729
四、非特异性荧光染色背景的消除方法731
第二十二章 免疫组织化学 孙品伟735
第一节 抗体的制备736
一、抗原提取737
二、抗体制备738
(一)多克隆抗体的制备738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739
四、抗体标记741
三、抗体的纯化741
第二节 组织材料的制备743
一、标本取材与贮存743
二、固定744
三、脱水、包埋745
四、切片746
第三节 免疫染色原理与方法747
一、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748
(一)酶标抗体法748
(二)非标记抗体酶法751
二、免疫金-银染色法757
三、铁标记法759
四、免疫荧光染色法760
五、双重或多重免疫染色法761
第四节 染色对照与非特异性染色766
一、染色对照766
二、非特异性染色及其清除768
第五节 免疫电镜技术770
一、标本制备771
二、透射免疫电镜常用方法要点771
三、扫描免疫电镜术773
四、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术773
第二十三章 定量组织化学 谢锦玉 贲长恩777
第一节 显微分光光度术778
一、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结构778
二、显微分光光度计测量的基本方法780
(一)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781
三、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应用781
(二)对肿瘤细胞DNA定量的研究782
(三)对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783
(四)在运动性肌肉研究中的应用784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786
一、流式细胞计主要构成和原理786
二、流式细胞计样品制备787
(一)培养细胞制备787
(二)新鲜腹水或实体瘤标本制备787
(三)脱落细胞悬液的制备788
(四)石蜡包埋样品制备789
(五)染色方法789
(六)流式细胞术检测人T淋巴细胞亚群790
(七)流式细胞术对DNA倍体分析792
(八)流式细胞术分析Bcl-2基因蛋白792
三、流式细胞术的应用792
(一)肿瘤学方面的应用793
(二)免疫学方面的应用794
(三)药物抗癌作用方面的应用795
(四)在肿瘤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795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798
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799
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特点800
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功能801
(一)激光扫描聚焦显微镜的静态观察801
(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动态观察802
(三)荧光光漂白后的光恢复803
(四)生物活性物质活性封闭和解封闭的测定803
(五)粘附细胞分选803
(六)细胞内激光显微外科804
四、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的应用804
(一)对细胞内Ca2+、pH值的动态分析及其它细胞内其它离子的测定804
(二)对细胞酶活性的测定805
(三)对细胞物质转运的测定805
(四)对细胞受体的测定806
(五)在血液病学研究中的应用806
(六)在骨、软骨组织细胞和肌腱研究中的应用806
(八)在针灸经络研究工作中的应用807
(七)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807
(九)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808
(十)抗癌中药作用和机理研究的应用808
五、几种荧光染料的染色方法809
附:双光子(多光子)显微镜811
第四节 X射线显微分析 贲长恩812
一、X射线显微分析法基本原理813
(一)特征X射线的产生813
(二)能谱分析法(EDX)814
(三)波谱分析法(WDX)814
(四)EDX与WDX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815
二、生物样品和生物标准样品的制备816
(一)生物样品的制备816
(二)生物标准样品制备817
(一)在细胞学和组织学中的应用819
三、X射线显微技术的应用819
(二)在生理学中的应用820
(三)在病理学中的应用820
(四)在卫生学中的应用821
第五节 图像分析仪 贲长恩822
一、图像分析仪的基本原理822
二、图像分析仪的构成823
三、图像分析仪的工作程序824
(一)图像的形成824
(二)图像的获取824
(三)图像的检测825
(四)图像的分析826
(五)图像的修正827
(六)图像系统的误差分析828
四、图像分析系统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830
第六节 体视学技术 贲长恩832
一、基本理论833
二、测试方法834
(一)测格的选择834
(二)测量的方法835
三、二维图像的测量838
四、三维结构参数的计算839
(一)体积与体积分数839
(二)表面积密度841
(三)长度密度与平均厚度842
五、影响测试的因素844
(一)误差分析844
(二)组织切片的影响845
(三)切片厚度的影响846
(四)抽样原则848
六、体视学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848
(一)在组织细胞学方面的应用848
(二)在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应用849
(三)在超微结构方面的应用851
(四)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方面的应用852
(五)在病理诊断方面的应用853
第二十四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牛建昭858
第一节 原位杂交技术基础程序859
一、组织取材与固定剂的选择859
二、组织切片的处理860
三、杂交反应863
五、杂交体的检测865
四、杂交后处理865
第二节 组织细胞原位杂交技术869
一、细胞和组织切片的制作869
二、预杂交和杂交871
三、杂交后处理871
四、标记与检测法871
第三节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876
一、染色体的制备876
二、原位杂交877
三、信号检测877
四、显带复制878
五、肿瘤或瘤前组织的染色体原位杂交878
六、荧光原位杂交880
一、同位素原位杂交联合免疫组织化学PAP法883
第四节 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883
二、地高辛标记联合PAP法884
三、PCR与原位杂交细胞化学结合法885
第五节 双重标记原位杂交技术887
一、结合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887
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888
三、原位引物延伸标记法890
第六节 电镜原位杂交技术890
一、生物素标记DNA探针—PA—gold电镜原位杂交技术891
二、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892
三、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与染色体制片894
第七节 原位杂交技术的新进展894
二、整体原位杂交895
一、薄片组织的原位杂交895
三、原位杂交结果的定量分析899
四、原位PCR法的应用900
第二十五章 放射自显影术 郭顺根902
第一节 核物理基础902
第二节 放射自显影术的基本原理及理论905
一、放射自显影术的创立与发展概要905
二、放射自显影术的基本原理906
三、感光乳胶的性质与种类906
四、核射线与径迹效应909
五、潜影形成与消退911
第三节 放射自显影像制备912
第四节 放射自显影类型、阅读、复制916
二、湿贴法920
一、接触法920
第五节 放射自显影基本方法920
三、液体乳胶法921
四、脱底乳胶膜法922
第六节 放射自显影的应用922
一、宏观放射自显影922
二、显微放射自显影924
三、染色体自显影925
四、电子显微镜自显影925
五、双标记自显影927
六、液体自显影928
七、光镜高速自显影929
第七节 放射自显影术注意事项930
(一)纯水质量的检验标准932
(二)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水932
一、水932
附录1 常用试剂的配制 贲长恩932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933
(一)比例浓度933
(二)百分浓度933
(三)分子浓度933
(四)当量浓度与毫当量浓度934
(五)稀释浓度934
三、溶液浓度的计算934
(一)溶液的配制934
(二)溶液的稀释934
(三)溶液的混合934
(四)溶液浓度的换算935
(一)酸溶液936
四、一定百分浓度酸碱溶液的配制936
五、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936
(二)碱溶液937
(三)酸碱指示剂溶液的配制937
六、乙醇稀释表938
附录2 常用酸碱各种数量值 贲长恩940
一、常用的市售酸碱浓度940
二、常用酸碱百分浓度、比重和当量浓度的关系940
三、实验室中常用酸碱的比重和浓度的关系942
四、常用酸碱配制当量(N)溶液稀释表943
五、部分酸的常用浓度表945
六、各种浓度的酸碱贮存液的近似pH值945
七、常用固态化合物的当量浓度(或克分子浓度)配制参考表946
二、国内外一般化学试剂分级标准947
附录3 化学试剂的规格 贲长恩947
一、化学试剂的等级947
三、一般注意事项948
四、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948
附录4 生理性溶液的配制 贲长恩950
附录5 放射性物质数据和单位 贲长恩951
一、常用放射性核素数据951
二、放射性物质测定单位952
附录6 组织化学主要的缓冲溶液 李叔庚953
1.醋酸-盐酸缓冲溶液953
2.0.1mol/L醋酸盐缓冲液954
3.0.05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954
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顺丁烯二酸盐缓冲液955
4.0.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955
6.0.05mol/L巴比妥缓冲液956
7.巴比妥—醋酸盐缓冲液957
8.0.05mol/L二甲胂酸盐缓冲液957
9.Palitisch缓冲液958
10.硼酸-硼砂缓冲液959
1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959
12.0.05mol/L顺丁烯二酸盐缓冲液960
13.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溶液961
14.Na2HPO4-NaOH缓冲溶液961
15.NaHCO3-NaOH缓中液962
16.KCl-NaOH缓冲溶液962
17.KH2PO4-NaOH缓冲溶液963
18.KHC8H4O4(邻苯二甲酸氢钾)-HCl缓冲液964
19.KHC8H4O4-NaOH缓冲液965
20.KCl-HCl缓冲液965
21.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966
22.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967
23.0.05mol/L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液967
24.Mcllvaine氏缓冲液968
25.Good缓冲液969
26.Karasson-Schwlt磷酸盐缓冲液970
27.0.5mol/L Tris-HCl缓冲液970
28.Tris缓冲生理盐水970
29.Triton-TBS970
30.Triton-TBS970
附录7 组织化学试剂英汉对照 李叔庚972
附录8 组织化学名词中英对照 李叔庚983
热门推荐
- 55668.html
- 2969907.html
- 1926517.html
- 2149210.html
- 3254708.html
- 100674.html
- 2049619.html
- 1708101.html
- 371831.html
- 1492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1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8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