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 仇俊林,范晓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61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会计检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第一篇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类型、动机分析3

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类型及治理的意义3

第一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3

1.会计在经济及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

2.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8

3.法学界对真实的两种基本观点:“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15

4.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现实标准:法律真实18

1.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19

第二节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19

2.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20

3.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29

第三节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意义30

1.会计造假行为的危害31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意义36

第二章 会计造假主体与会计造假的心理及动因分析39

第一节 会计造假主体、环境与心理分析39

1.会计造假的主体分析39

2.会计造假的环境分析41

3.会计造假的心理分析47

第二节 会计行为动机分析50

1.会计行为及其制约因素50

2.会计行为动机分析52

3.研究会计行为动机的现实意义56

4.会计造假的动机分析57

第三节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60

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60

2.会计学科本身存在的缺陷66

3.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缺陷70

4.会计政策、制度的不足76

5.会计信息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82

6.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89

7.市场机制缺陷与政府职能的局限性91

第二篇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走入的歧途99

第三章 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能消除会计信息失真99

第一节 关于公司治理99

1.公司治理的含义及主要模式99

2.公司治理结构的创立基础及客观必然性101

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地位和作用102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面临的几个问题104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106

1.会计与产权界定106

2.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111

3.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114

4.深化改革面临的难题118

第三节 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吗125

1.独立董事制度概述125

2.我国独立董事的现状129

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132

4.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质疑136

第四章 加强审计监督是否能杜绝会计信息失真140

第一节 审计服务的购买者与受益者141

1.审计服务受益者和购买者不一致性的表现141

2.审计服务购买者和受益者不一致性的危害143

3.审计服务购买者和受益者不一致性的根源145

第二节 我国审计行业的组织形式及注册会计师行为分析147

1.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分析148

2.社会审计主体地位分析152

3.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154

第三节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163

原动力164

1.利益驱动——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164

2.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大环境未尽人意167

3.承担法律风险低,违规成本低廉168

4.组织形式不尽合理178

5.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低179

6.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力度不够及职业道德准则自身的不完善180

7.审计准则存在问题182

8.难言之隐——审计的社会期望差184

1.内部控制活动探源187

第五章 加强内部控制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吗187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187

2.内部控制的概念190

第二节 会计控制195

1.会计控制概念196

2.会计控制与相关范畴的关系199

3.对企业会计组织监控的若干模式202

第三节 内部控制能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吗213

1.内部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213

2.会计控制现状及其不足218

第六章 加强政府监管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吗223

第一节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224

1.政府为什么要管会计224

2.政府如何管会计225

第二节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政府失灵234

1.排斥真实会计信息的制度安排235

2.政府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角色236

3.政府责任的软约束238

第三节 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政府监管不足239

1.准则、法规执行的监督不力,缺乏效率239

2.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界定不完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240

3.加强政府会计监管应注意把握四个结合242

第七章 会计信息失真是诚信缺失造成的吗244

第一节 诚信及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245

1.诚信、会计诚信的含义245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248

第二节 关于会计诚信的一些思考254

1.会计、制度与信誉254

2.会计诚信与产权问题257

3.会计信誉危机、社会信誉危机与社会结构转型259

4.企业信誉、信誉资本与信誉机制262

5.会计诚信与法律、道德265

6.会计诚信与审计诚信266

第三节 会计诚信认识的误区267

1.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会计失信造成的267

2.会计诚信危机是因为会计人员道德低下造成的268

3.会计诚信就是会计人员的诚信269

4.不发达的资本市场是酿就会计诚信危机的环境272

驱动272

5.会计诚信危机只是暂时的秩序混乱273

6.会计诚信建设的固本与强末278

第八章 委派制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吗281

第一节 会计委派制概述281

1.会计委派制试点的背景281

2.会计委派制的基本模式283

第二节 会计委派制的几种理论解释及其评价289

1.“委托代理说”及其评价289

2.“内部人控制说”及其评价292

3.“受托责任说”及其评价297

第三节 委派制难以解决的问题299

1.委派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300

2.委派制不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301

3.会计委派制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监管形式将带来巨大的成本和风险302

4.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回归企业的内在要求303

5.会计委派制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304

第三篇 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及根治对策309

第九章 理论的误导——会计有监督职能吗309

第一节 会计是什么309

1.会计是什么309

2.会计的功能定位与会计的经济含义319

3.会计人员的身份定位325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332

第二节 会计有监督职能吗332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336

第三节 会计到底有哪些职能341

1.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343

2.协调管理是会计的另一职能346

第十章 法律的缺失354

第一节 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宏观方面的不足355

1.法律规制355

2.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宏观上的缺陷358

1.刑法在惩治会计舞弊方面的不足360

第二节 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微观方面的不足360

2.会计法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惩治会计舞弊方面的主要缺陷365

3.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惩治会计舞弊方面民事法律制度的不足376

第三节 美国治理会计舞弊的措施及启示381

1.美国治理会计舞弊的措施382

2.美国治理会计舞弊的启示385

第十一章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雪上加霜389

第一节 谁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390

1.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91

2.对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思考395

3.关于执法主体399

第二节 执法难的原因在哪里402

1.权大还是法大402

2.法能否责众403

3.谁是护法者的保护神403

4.治标还是治本404

5.是依法管理还是权力进入市场406

6.打假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配置407

7.如何保证监管有效407

参考资料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