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教学基本功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80139211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08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0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教学基本功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本教学基本功1
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技能1
教师和语言1
教师语言的特征2
教师语言的修养5
教师语言的分类6
教学口语的特点7
教学口语的方式8
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的运用10
教学口语的技巧11
教学口语表达方式训练14
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15
教学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17
口语表达18
教学语言的概念及作用19
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20
教学语言的分类23
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24
语言说明的类型26
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27
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28
教师职业口语及其特点29
教师教育口语的特点和方式30
教师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31
常用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训练32
适应不同对象的教育口语训练35
教师教育口语的几种有效方式37
教师口语艺术化39
理科教师口语艺术欣赏39
文科教师口语艺术欣赏40
教学口语的性质40
教学口语的类别41
教师口语艺术的主要特征43
教师口语的艺术技巧45
交际语言46
教师口语“常见病”诊治50
教学最优化语言艺术的基本原则与要求52
教学最优化的语言艺术52
朗读的技巧56
演讲的技巧62
交谈的技巧69
教学语言艺术的分类72
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途径77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79
怎样运用好教学语言82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88
如何用好课堂口头语言94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操作99
教学语言的通俗性操作100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操作101
教学语言的思想性操作102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操作103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操作104
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操作105
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操作106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操作106
教学语言的审美性操作108
教学语言的力效应操作109
教学语言的自控性操作110
教学语言的个性化操作110
教学语言的发声控制技巧111
教学语言的音量控制方法112
教学语言的音调控制技巧114
教学语言的速度控制技巧114
提高教学语言能力的方法115
教学语言的六种审美价值116
普通话水平检测119
第二部分 教学演示技能121
教学演示121
演示在教学中的意义121
演示的类型121
演示技能的构成127
演示的要求128
直观教学中的演示法129
演示实验教学法的程式与要求130
演示教学模式131
演示技能的几种类型132
实验课的教学技能训练133
教学中的直观原则133
夸美纽斯论教学的直观法则134
乌申斯基论教学的直观法则135
教材的三种直观方式135
直观教具136
课堂运用直观教具的九条要求136
十种常用教具的有效使用方法138
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42
教具的制作143
恰当使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144
电化教具145
演示实验的作用145
选择与设计演示实验的原则146
怎样做好演示实验147
突出演示实验效果的方法148
怎样设计和进行地理课堂演示149
如何做好课堂演示实验150
历史教学与直观教具156
数学直观图示思维能力培养五法161
概念系列图示教学法163
思想品德插图五步教学法164
物理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165
化学“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167
历史图示教学法168
历史插图教学法170
怎样发挥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72
如何贯彻好直观性原则使用好直观教具173
第三部分 课堂提问技能179
课堂提问179
课堂提问的目的181
课堂提问的意义与作用182
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186
课堂提问的方法188
课堂提问的特点194
如何进行提问、启导196
课堂提问的过程203
课堂提问的要求203
课堂提问的原则206
提问的功能206
提问的类别及应用207
认知记忆性提问的编拟208
推理性问题的编拟209
创造性问题及其编拟209
评价性问题及其编拟210
问题的设计技巧211
候答与理答211
课堂提问的优化原则212
课堂提问设计的意义216
怎样设计课堂提问216
怎样设计提问及处理学生回答220
课堂提问的优化标准226
课堂提问设计的意义227
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化228
怎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230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234
语文课堂提问种种235
浅谈语文课的提问236
关于课堂提问中的有意启发236
课堂提问的类型(一)238
三、教师的“问题”大致分下面六种类型:240
课堂提问的类型(三)241
课堂提问的类型(四)242
课堂提问的类型(五)242
课堂提问的类型(六)243
课堂提问的类型(七)244
课堂提问的类型(八)244
钱梦龙的四类课堂提问245
六层次课堂提问245
课堂提问的准备246
课堂提问的程序248
课堂提问的技巧249
课堂怪问的处理255
课堂提问的适量控制257
课堂提问的时机控制方法257
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难度259
课堂提问问句深度的选择261
优化课堂提问的探索262
启发学生提问的艺术263
课堂提问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269
课堂提问中“激励”的使用271
课堂提问技巧274
课堂提问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75
课堂的提问艺术295
课堂提问后的导答导术297
课堂提问后的指答艺术298
教学问题的设计技巧300
教师教学候答与理答的技巧300
科学提问的七条标准301
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303
课堂提问的技术问题306
课堂提问的程序和步骤307
课堂设问点选择的方法307
正确地选取课堂提问的方式310
课堂提问问句选择的六种类型311
启发学生答问的艺术312
目标教学中的提问模式322
“重要的提问”的实现策略323
课堂提问学生不作答的十五条对策325
怎样设计课堂提问328
怎样在地理课中设问和提问333
怎样设计、处理课堂提问与回答339
课堂提问的辩证法343
启发鼓励学生质疑34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345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346
怎样诱导学生发言347
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的基本功349
语文课中怎样设计提问及处理学生回答350
如何组织好课堂提问和应付突发事件356
如何在数学课课堂教学中设问、启导362
如何处理好课堂提问369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372
如何处理学生课堂回答377
第四部分 讲解概念技能385
讲解概念技能385
讲解概念的作用385
讲解概念的过程386
讲解概念的要求387
讲解概念的原则389
教学最优化讲授艺术的基本原则与要求390
课堂教学的讲授艺术390
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392
课堂讲授的“布白”艺术394
讲解的语言类型396
讲解语言的构成396
讲解语言的行为特征397
讲解语言的转换398
讲解技术的类型400
教师讲解中的传播意义401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402
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407
历史概念的教学411
怎样进行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417
怎样进行概念教学421
怎样讲好生物学的概念424
第五部分 板书技能429
板书的作用429
板书的类型430
板书的意义435
板书应当注意的问题436
板书的教学原理436
板书设计的原则437
板书设计的20种方式440
板书设计的技巧441
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441
板书的原则443
板书的设计和运用应注意的问题444
教学板书的特点444
教学板书的艺术446
板书设计方法451
板书的内容和分类452
板书课题的艺术453
教学板书的心理影响455
怎样设计好板书、板画457
板书图示法的教学效率460
课堂板书优化设计初探462
第六部分 教态变化技能465
教态变化在教学中的意义465
教态变化的作用465
教态变化的类型466
教态变化的原则468
体态语在教学最优化中的功用469
体态语在教学最优化中的运用艺术471
运用体态艺术应注意的事项474
教师体态交流的作用与功能475
教师体态交流原则476
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及其作用483
课堂非语言行为的十七类型486
运用非言语行为的八条原则488
课堂中的人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489
体态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90
教师个人的课堂仪表492
教师身势交流的技巧与要求492
课堂中教师的美495
避免体势呆板的教学497
课堂身姿语应用498
课堂站姿的操作和应用498
课堂手势语的操作和应用500
教师手势交流技巧502
教师手势交流技巧运用要求507
课堂触摸技巧及其应用508
课堂的眉目语509
课堂上目光分配的技巧510
课堂眉眼语的运用技巧511
课堂表情的控制“六要”512
面部表情的特点与特征514
教师表惰交流技巧的运用及训练515
师生目光交流技巧516
英国课堂的七种表情及其应用方法521
教态三忌522
教师语调交流技巧523
如何用好体态语言529
课堂上的非言语交流535
第七部分 教师常用文体写作技能547
教师的教学文体547
班主任的工作文体550
教师常用文体的文面要求553
工作计划的写作553
工作总结的写作555
调查报告的写作558
申请报告的写作560
述职报告561
会议记录562
新闻563
通讯566
黑板报566
手抄报567
演讲词568
读书笔记570
请柬571
介绍信572
证明信572
感谢信573
慰问信574
致敬信574
推荐信575
数学教育论文的撰写576
怎样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581
怎样写教学后记586
怎样写教学经验总结593
特级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一篇600
怎样撰写教学论文602
怎样撰写地理教学研究论文607
第二篇 调控教学过程基本功613
第一部分 教学导课613
新课引入的作用613
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与要求614
新课导入的基本方法614
导课的主要特点与功能618
新课导入应避免的问题620
如何提高导入技巧620
导入技能的构成621
设计导入应注意的问题621
课起始的五个作用622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623
课起始设计的四个根据624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四法624
设计导言的方法625
知识段落间“衔接语”的设计629
设计导言应该注意的问题630
课堂教学开头的一般形式及设计方法631
怎样导入新课632
课题的导入638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639
语文导语设计七式645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十五法646
语文揭题十三法649
数学教学导入新课十八法650
数学课揭题八法653
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十法654
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655
历史课“导语”设计十八法658
地理新课导入十四法662
自然新课导入六法663
思想品德课新课导入十五法664
生物课导入十一法666
怎样引入新课668
导语集锦672
第二部分 反馈强化技能685
反馈技能685
强化技能688
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技能的类型690
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690
教学反馈与调整691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反馈692
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和反馈693
怎样进行课堂练习与反馈700
反馈教学法703
三段六步反馈教学法705
布卢姆的反馈教学原则和方法708
三步反馈导读法710
课末的五分钟反馈方法711
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活动713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意义714
教学反馈的需求律714
教学反馈的谐振律715
教学反馈的情绪律716
教学反馈的转移律716
教学反馈的种类717
真假反馈信息的辨别和矫正719
教学中的“反馈—控制”720
反馈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721
教学反馈实用十四法操作721
第三部分 组织教学的技能727
教学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727
教学组织的分类728
教学形式的分类729
组织教学的技能730
教学组织的目的731
教学组织技能的类型732
教学组织形式735
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738
分组教学法741
分组教学法在中国742
课堂教学的组织747
课外教学的组织753
小组六步导学法754
课堂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模式758
国外中小学教学中的“小组讨论法”763
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765
“讨论法”课堂结构766
“课堂讨论法”几种常用方式770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771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772
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773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775
怎样组织单元教学776
教学最优化的组织艺术781
怎样组织一堂地理课784
课外阅读教学的五种类型789
课外阅读指导方法791
课外阅读汇报设计十四式793
数学课外活动十一式794
历史课第二课堂的六种形式795
“启发—讨论”式教法的课堂调控796
小队教学797
不分年级制798
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方法799
现场教学799
开放教学的产生和发展801
开放教学的特点801
课堂开放的必然性802
开放式教学的课堂程式803
复式教学805
复式教学四种动静搭配顺序809
课外学习法811
课外辅导法811
课外辅导应注意的五个问题813
第四部分 教学结课815
教学结课艺术815
教学结课的要求817
教学结课艺术的形式与方法818
结课的类型821
结课的过程821
结课的原则822
课题的结尾822
如何设计课堂结尾822
语文课堂结尾十四式827
数学课小结十五法830
课堂教学结尾设计十五式833
生物课堂教学结尾九式834
课堂结尾的优化策略835
优化课堂结尾的操作方法836
课堂教学结尾十六式837
课堂结尾设计八法837
第三篇 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功841
第一部分 确定教学目标841
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素841
课堂教学设计843
教学目标概述844
普通学校教学的基本目标844
教学目标的确定847
教学设计的相关因素853
教学设计的步骤及程序854
教学设计与知识分类854
教学目标的叙写856
生物目标教学法858
小学语言目标教学法863
历史目标教学法864
物理目标教学法867
政治目标教学法870
数学目标教学法873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878
第二部分 教学教材的分析与研究885
教材分析的意义和目的要求885
教材分析的依据885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886
教材的研究887
教材内容的理解887
教材内容的处理889
教材的重、难、疑点的处理889
教材中心提炼的八种方法890
教材内容剪裁的六种方法891
教材重点突出方法的十二种方法892
教材难点的突破的八种方法893
教材主题升华的十种方法895
教学内容补讲的九种方法896
教学最优化备课艺术的基本原则与要求897
教材的分析和处理899
电教教材的选题902
电教教材的编制原则902
电教教材的评审标准903
钻研教材“三要”904
青年教师的教案宜写详细二案906
教材的研究与教法的选择907
怎样分析中学物理教材914
怎样选择和使用教材923
如何钻研教材、分析教材930
怎样钻研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935
怎样做好中学化学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940
附:中学英语教材编写中的一些理论问题944
如何分析中学地理教材954
第三部分 了解与分析学生963
学生963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964
学生的本质属性971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结合的教学原则97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的辩证法974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975
学习者认知特征的分析976
怎样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情况980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984
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育986
学校态度988
学生性别和课堂行为992
学生情感特征和课堂行为995
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堂行为1000
学生的社会背景和课堂行为1004
课堂交互作用的特点1014
课堂影响的四种模式及操作1015
课堂影响的群体过程1016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017
影响学生主体角色形成的因素与控制1017
课堂交互作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1018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进入主体角色1019
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最佳结合的六条途径102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五让”法1022
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1023
怎样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1024
教学对象的调查与了解1032
主客体“动力素质说”1036
第四部分 编制教案基本功1039
编制教案的意义1039
教案内容1039
教案的一般格式1040
编制教案的一般原则1040
编写教案的基本格式1041
编写教案的五条操作要求1043
小学用表格式教案的编写方法1044
中学用表格式教案的编写方法1045
标准化活页教案的编写和使用方法1047
复式教案的五种形式1048
新授课的教案编写1049
练习课的教案编制要点1049
复习课与考查课的教案要点1049
综合课的教案要点1050
教案编写程序1050
编制教案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1051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编写1052
怎样编制化学教案1054
怎样编制政治教案1054
怎样备课和编写语文教案1059
怎样写好物理教案1065
如何编制地理教案1070
生物教师谈如何写好教案1077
热门推荐
- 1676478.html
- 2139218.html
- 3758998.html
- 1837695.html
- 2830925.html
- 192306.html
- 1933789.html
- 1482490.html
- 2487374.html
- 3794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1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4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0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5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