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 200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 2009
  • 樊纲,马蔚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82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金融危机-对策-研究-中国-200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 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趋势1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性质、原因与展望1

(一)历史上最大金融危机的特殊原因: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1

(二)为什么大危机不会导致大萧条: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5

二、我们要从危机记取的教训8

(一)泡沫总是要破的8

(二)严防债务链过长,杠杆过大8

(三)宏观调控的重点首先应该是防过热、防泡沫8

(四)回归实业——服务业的发展要为实业服务、与实业相适应,防止“服务业赶超”9

(五)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应先注重基础制度9

(六)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亟待改革9

三、中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原因:自我调整与外部冲击11

四、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多重影响13

(一)恐慌心理的蔓延14

(二)世界市场价格急速下降对一些产业的冲击14

(三)出口订单减少14

五、我国当前的宏观政策和预期效果15

(一)当前的主要政策取向15

(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若干特点及其特殊效果17

(三)政策何时起作用18

六、充分利用危机中的积极因素19

(一)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最健康的经济之一19

(二)充分利用对危机影响的一些抵消因素19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银行业30

一、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30年简介:以招行为例30

(一)坚持战略领先34

(二)坚持管理创新35

(三)坚持文化建设36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37

(一)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经济38

(二)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及应对举措42

三、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展望46

(一)未来中国经济金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四大支撑动力46

(二)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六大严峻挑战48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评估58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8

二、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70

香港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评估87

一、政策和效果88

(一)稳金融:维护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定88

(二)撑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90

(三)保就业:以保持和创造就业为首要任务91

(四)纾民困:照顾社会、特别是中产和弱势社群的需要93

(五)扩合作:加强与内地经济合作95

(六)促发展:化危为机,推动发展96

二、经验和启示97

(一)财政扩张:采取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97

(二)稳住地产:努力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97

(三)危中有机:既要应对挑战,更要抓住机遇98

(四)强化金融:应对危机与巩固金融地位并举99

(五)扶助基层:扶困救急从受助到自助100

(六)合力抗敌:推动区域合作,连手应对危机100

三、结语100

经济危机中的宏观策略与未来投资107

一、全球宏观投资策略107

二、30,000英尺高度看问题112

三、3,000英尺高度看问题127

后危机时代世界贸易走势及我国的选择130

一、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贸易130

(一)2008年四季度至2009一季度世界贸易急剧坠落130

(二)世界贸易急坠的影响因素分析133

二、世界贸易正走向复苏135

(一)世界经济企稳回升135

(二)发生金融第二波可能性大大减少136

(三)二季度以来世界贸易走出低谷137

(四)PMI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回升137

(五)世界贸易复苏的可能途径139

(六)2009年和2010年世界贸易预测139

三、后危机时代世界贸易不会改变的长期趋势140

(一)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不会根本改变140

(二)世界贸易不会根本改变的八个长期趋势142

(三)世界经济贸易在3~5年调整期内会维持中低速增长146

(四)从长期看世界贸易和投资仍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47

四、关于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十大认识问题147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与展望151

一、世界核电发展现状与趋势151

(一)世界核电发展历程151

(二)世界核电发展现状152

(三)世界核电发展趋势153

二、我国核电发展历程与现状154

(一)我国核电发展历程154

(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55

三、我国核电规模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158

(一)在核电产业链各环节均具备了规模发展的能力158

(二)核燃料保障能力逐步增强160

(三)核电人才培养初显成效161

(四)适应规模化发展的安全监管体系已经形成161

四、我国核电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162

(一)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地位与作用162

(二)我国核电发展前景展望164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166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与趋势特点167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167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特点168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171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历程171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73

三、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问题179

(一)资源支撑、法律保障和产业基础均已具备180

(二)政策环境上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各不相同183

(三)在电网和技术两个层面仍存在有待于进一步突破的相关制约184

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展望186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186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展望187

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189

一、2009年世界油气行业发展特点189

(一)世界石油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下降,影响程度低于预期189

(二)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190

(三)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出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191

(四)世界勘探开发投资连续10年增长后首次下降,部分大型项目被暂缓或取消192

(五)世界炼油能力大幅增长,总体过剩,加工总量下降,毛利大幅下滑,世界范围内除亚太、中东外炼油建设明显停滞193

(六)资源国继续加强资源控制193

(七)国际大石油公司在生产经营上受到重大冲击195

二、2009年国内油气行业发展特点195

(一)国内石油消费先抑后扬,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195

(二)国内成品油供需总体由偏紧转为宽松,油品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196

(三)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功推出197

(四)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98

(五)国内油气生产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98

(六)炼油工业继续发展199

(七)国家能源战略取得重大进展200

(八)国内企业海外油气合作取得可喜成绩201

(九)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国有石油公司积极应对202

三、201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展望202

(一)世界石油需求将恢复正增长,供需基本面仍较宽松202

(二)国内石油需求继续回暖,原油产量转为正增长,加工量继续提高203

(三)国内成品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4

(四)世界炼油能力过剩,低开工率、低毛利率并存的情况仍将延续205

(五)国内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良好势头206

(六)2010年将是我国能源政策重要调整年206

(七)石油企业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积蓄力量207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9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态势210

(一)经济增长210

(二)总需求214

(三)价格总水平221

(四)地区经济运行223

二、全球经济的运行态势224

(一)危机救助政策及其效果224

(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对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的预测232

三、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及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234

(一)本论坛报告的基本分析思路234

(二)2010年全球经济转暖是否能够带动中国经济增长走出谷底239

(三)2010年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会持续245

(四)2010年民间投资是否会启动,并担当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角250

(五)小结254

(六)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254

后记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