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 绪论与哲学篇 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翁光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1052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 绪论与哲学篇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前提2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特征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9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9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新课题12
三、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战胜的17
第三节 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2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和方法22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6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36
一、哲学36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9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4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47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形态4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53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60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60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0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64
第二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68
一、意识的起源68
二、意识的本质71
三、意识的内在结构、存在方式及其作用76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83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83
一、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83
二、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85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86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86
二、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90
三、发展是物质运动时空结构的有序化94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系统性和规律性97
一、联系和发展的系统性97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103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105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07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107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07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11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7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125
一、质、量、度125
二、量变和质变128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及其形式的多样性131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34
一、辩证的否定134
二、否定之否定138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40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42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14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142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43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145
一、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145
二、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146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148
一、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48
二、因果联系的类型150
第四节 必然和偶然154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54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55
第五节 可能和现实159
一、可能和现实的含义及其类型159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61
第六章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组成部分163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163
一、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63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166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175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75
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176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180
第三节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181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82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84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86
第七章 社会结构188
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188
一、生产力系统188
二、生产关系系统191
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194
一、社会政治结构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194
二、国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195
第三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201
一、社会意识的内在结构201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205
三、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210
四、社会文明和文化214
第八章 社会形态217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多层次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217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17
二、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220
第二节 社会的生产技术形态和经济运行形态223
一、社会的生产技术形态223
二、社会的经济运行形态225
三、社会形态与社会的生产技术形态、经济运行形态的关系226
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30
一、社会形态的统一性230
二、社会形态的多样性231
第九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23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34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3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36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发展239
第二节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40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40
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24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246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4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249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50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252
一、科学技术的一般特征252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54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257
第十章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59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价值259
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59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4
三、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268
第二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73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73
二、个人的历史作用277
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281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82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283
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83
二、历史主体的自觉选择285
第十一章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288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288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88
二、认识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91
三、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295
四、实践在主体反映客体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298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302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302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306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308
第三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310
一、归纳和演绎310
二、分析和综合312
三、抽象和具体313
四、历史的和逻辑的315
五、非逻辑的思维方法317
第十二章 真理和价值319
第一节 真理319
一、真理和真理的标准319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326
三、真理和谬误330
第二节 价值333
一、价值的构成和价值形态333
二、价值认识和价值创造337
三、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339
第三节 社会进步343
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辩证关系343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44
三、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47
热门推荐
- 255481.html
- 1044488.html
- 3450589.html
- 3506513.html
- 2988166.html
- 1829626.html
- 615187.html
- 1587836.html
- 943032.html
- 2652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3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