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军,张浩主编;马静,关应军,孙丽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777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广播电视-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1
1.1 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1
1.2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2
1.3 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4
思考题6
第2章 声音广播基础知识7
2.1 声音基础知识7
2.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7
2.1.2 广播声音的分类和作用8
2.2 声电转换及电声转换9
2.2.1 声电转换9
2.2.2 电声转换11
2.3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15
2.3.1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过程15
2.3.2 数字音频工作站17
2.4 音频信号的处理20
2.4.1 音频信号处理的内容20
2.4.2 调音台21
2.5 声音广播过程23
2.5.1 调制24
2.5.2 电磁波的传输25
2.5.3 声音信号的接收27
思考题28
第3章 电视技术基础29
3.1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29
3.1.1 光的特性29
3.1.2 人眼视觉特性33
3.1.3 三基色原理37
3.2 彩色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42
3.2.1 图像顺序传送原理42
3.2.2 光电与电光转换原理43
3.2.3 电视扫描50
3.2.4 黑白图像信号52
3.2.5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54
思考题55
第4章 彩色电视制式57
4.1 彩色电视制式概述57
4.2 NTSC制59
4.2.1 色度信号的形成59
4.2.2 色同步信号62
4.2.3 NTSC制编码及解码过程63
4.2.4 NTSC制的主要性能65
4.3 PAL制65
4.3.1 色度信号的形成66
4.3.2 色同步信号68
4.3.3 PAL制编码及解码过程69
4.3.4 PAL制的主要性能71
4.4 SECAM制72
思考题73
第5章 电视信号的传输74
5.1 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74
5.1.1 地面广播电视系统的特点及组成74
5.1.2 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的调制75
5.1.3 电视频道及频段的划分77
5.2 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81
5.2.1 卫星广播电视及其特点81
5.2.2 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处理81
5.2.3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82
5.3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系统83
5.3.1 电缆传输系统84
5.3.2 光缆传输系统86
5.3.3 微波传输系统88
思考题89
第6章 数字电视基础90
6.1 概述90
6.1.1 数字电视的相关概念91
6.1.2 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93
6.1.3 数字电视的优点95
6.1.4 数字电视的主要参量96
6.1.5 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概况100
6.2 信源编码与多路复用106
6.2.1 视频压缩技术106
6.2.2 音频压缩技术109
6.2.3 几种常见的压缩编码标准简介110
6.2.4 多路复用115
6.3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116
6.3.1 基带传输116
6.3.2 信道编码117
6.3.3 调制技术120
思考题122
第7章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123
7.1 ATSC标准123
7.1.1 ATSC标准概述123
7.1.2 ATSC系统构成127
7.2 DVB标准129
7.2.1 DVB标准概述129
7.2.2 系统构成130
7.2.3 基带处理131
7.2.4 DVB标准的传输系统131
7.2.5 DVB与ATSC的比较134
7.3 ISDB-T标准134
7.3.1 ISDB-T标准概述134
7.3.2 ISDB-T系统构成135
7.3.3 ISDB-T与DVB-T系统的比较137
7.4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138
7.4.1 我国数字电视的研究概况138
7.4.2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之争140
7.4.3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142
7.4.4 DMB-TH与DVB-T的比较142
思考题143
第8章 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144
8.1 数字电视信号的条件接收144
8.1.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特点145
8.1.2 条件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45
8.1.3 条件接收系统的主要技术148
8.1.4 条件接收技术的发展历程150
8.2 机顶盒151
8.2.1 机顶盒的分类152
8.2.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52
8.2.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关键技术153
8.3 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154
8.3.1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54
8.3.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57
8.4 数字有线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159
8.5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161
8.5.1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系统工作原理161
8.5.2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162
8.5.3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简介163
思考题164
第9章 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与系统165
9.1 彩色电视摄像机165
9.1.1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165
9.1.2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主要附件167
9.1.3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分类169
9.1.4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71
9.1.5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173
9.2 磁带录像机176
9.2.1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历程176
9.2.2 磁带录像机的基本组成177
9.2.3 磁带录像机的分类179
9.2.4 磁带录像机的记录格式180
9.2.5 磁带录像机的典型应用185
9.2.6 录像机的新发展189
9.3 视频切换与特技设备191
9.3.1 概述191
9.3.2 模拟特技效果192
9.3.3 数字特技效果195
9.3.4 特技系统连接应用实例198
9.3.5 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图文动画制作系统199
9.4 编辑系统200
9.4.1 线性编辑系统201
9.4.2 非线性编辑系统206
9.4.3 线性编辑系统与非线性编辑系统之比较208
9.5 演播室节目制作系统209
9.5.1 演播室灯光系统209
9.5.2 演播室视频系统210
9.5.3 演播室音频系统211
9.6 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系统212
9.6.1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发展历程213
9.6.2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3
9.6.3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分类214
9.6.4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关键技术215
9.6.5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优势与不足218
思考题218
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
- 3732353.html
- 915691.html
- 1170134.html
- 890276.html
- 2988904.html
- 2119467.html
- 3543384.html
- 2720643.html
- 289138.html
- 1325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6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1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6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8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