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啮齿动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智民,姜志宽,陈安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0501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啮齿目-动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啮齿动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郑智民 陈安国1
第一节 啮齿动物的定义1
第二节 啮齿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
一、国人对啮齿动物的认识简史2
二、啮齿动物的主要危害8
三、啮齿动物的贡献11
第三节 啮齿动物学的研究目的、对象和任务13
第二章 啮齿动物形态结构与起源演进&郑智民 陈国伟16
第一节 外部形态16
一、躯体16
二、被毛19
第二节 内部构造19
一、骨骼系统20
二、生殖系统26
三、消化系统27
四、泌尿系统29
五、分泌腺29
第三节 哺乳动物及啮齿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30
一、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30
二、啮齿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33
第三章 啮齿动物分类学与地理分布&马勇,杨奇森,周立志35
第一节 动物分类学原理和基本概念35
一、动物分类学的意义35
二、动物分类学基本概念36
第二节 动物分类学技术40
一、动物识别方法40
二、动物学名及变更42
三、分类鉴定与检索表的研制和使用45
四、啮齿动物标本的制作47
第三节 中国啮齿动物分类研究50
一、啮齿动物现代分类研究概况50
二、中国啮齿动物学名的变更54
三、中国啮齿动物检索62
第四节 啮齿动物的分布规律82
一、动物的起源和演化与分布的关系82
二、自然环境条件对啮齿动物分布的影响84
第五节 中国啮齿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群87
一、生态地理分布群划分的原则和方法87
二、中国啮齿动物生态地理分布型系统89
三、中国啮齿动物生态地理分布型简介102
第六节 啮齿动物地理区划116
一、区划的原则和方法116
二、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119
三、中国啮齿动物地理区划124
第四章 中国啮齿动物概貌及主要有害种类&张美文143
第一节 中国啮齿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144
一、啮齿目与兔形目之主要特征145
二、啮齿目各科及主要有害属的特征和概貌146
三、兔形目各科及主要有害属的特征155
第二节 中国啮齿动物主要有害种介绍156
一、鼠科11个主要有害种156
二、仓鼠科10个主要有害种170
三、鼹形鼠科4个主要有害种181
四、松鼠科5个主要有害种185
五、跳鼠科2个主要有害种189
六、鼠兔科2个主要有害种191
(附录4— Ⅰ)动物在中国分布范围的描述(图)194
(附录4—Ⅱ)我国常见鼠种外形识别简图194
第五章 啮齿动物生态学&郭聪200
第一节 啮齿动物与环境200
一、生态因子200
二、啮齿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02
三、限制因子与耐受定律203
四、对温度与光照的适应204
五、对水分的需求与适应207
六、对氧气的需求与适应208
七、对栖息地的需求与适应210
第二节 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211
一、种群的概念211
二、种群动态211
三、集合种群217
四、最大持续收获量理论及其应用218
五、生活史对策219
六、种内关系220
七、种间关系236
八、自然种群数量变动及种群调节246
九、全球性气候变化对种群动态的影响266
第三节 群落生态学268
一、群落的概念268
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269
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270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272
五、群落动态275
第四节 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84
一、关于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284
二、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87
第五节 啮齿动物种群治理理论291
一、生态学是治理有害啮齿动物的理论基础291
二、治理目标292
三、害鼠的综合治理293
第六章 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技术方法&郭聪301
第一节 查阅文献资料301
一、Google301
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资讯305
第二节 种群调查与种群数量监测306
一、选择样地与样线306
二、种群调查方法306
三、种群数量监测与预测313
第三节 啮齿动物的年龄结构研究方法315
一、上颌臼齿磨损程度315
二、晶体干重318
三、胴体重318
四、其他318
第四节 动物行为学及动物行为研究的常用方法319
一、动物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319
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19
三、啮齿动物行为研究321
四、数据采集设备321
第七章 啮齿动物寄生虫&刘亦仁 杨振琼326
第一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任务326
一、研究目的326
二、研究内容与任务326
第二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分类328
一、啮齿动物寄生虫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328
二、寄生原生生物328
三、寄生蠕虫332
四、寄生节肢动物337
第三节 啮齿动物体内寄生虫339
一、寄生原生生物339
二、寄生吸虫352
三、寄生绦虫364
四、寄生线虫375
五、寄生棘头虫400
第四节 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401
一、蚤类401
二、吸虱407
三、白蛉409
四、蜱411
五、革螨415
六、恙螨418
第五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与人类的关系423
一、作为人类疾病的储存宿主423
二、简述我国主要鼠源性寄生虫病423
第六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的调查、采集制作与鉴定方法441
一、啮齿动物寄生虫的调查441
二、啮齿动物寄生虫的采集441
三、啮齿动物寄生虫标本制作444
四、寄生虫标本的鉴定方法450
第七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的治理技术450
一、啮齿动物体内寄生虫的防治450
二、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的防治452
第八章 中国主要鼠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吴光华 姜志宽463
第一节 自然疫源学说与鼠源性疾病463
一、自然疫源学说463
二、鼠源性疾病464
三、构成自然疫源地的基本因素470
四、鼠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471
五、鼠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471
第二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72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472
二、新疆出血热475
三、森林脑炎477
第三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78
一、恙虫病478
二、鼠型斑疹伤寒481
三、北亚蜱传斑点热482
第四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83
一、钩端螺旋体病483
二、莱姆病486
三、蜱传回归热487
第五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88
一、鼠疫488
二、土拉弗菌病491
第六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92
一、血吸虫病492
二、广州管圆线虫病494
第九章 害鼠治理技术&姜志宽 吴光华499
第一节 治理原则与方法499
一、治理原则499
二、治理方法501
第二节 灭鼠剂504
一、灭鼠剂应具备的标准504
二、常用灭鼠剂简介504
三、严禁使用的灭鼠剂509
第三节 毒饵灭鼠512
一、诱饵和添加剂512
二、毒饵的配制512
三、毒饵的投放513
四、灭鼠的安全要求514
五、投饵质量514
第四节 熏蒸灭鼠515
一、化学熏蒸剂515
二、灭鼠烟剂517
第五节 鼠密度测定、灭鼠效果考核与评估518
一、鼠密度测定518
二、灭鼠效果考核519
三、灭鼠效果评估520
第六节 大面积灭鼠521
一、大面积灭鼠的原则521
二、大面积灭鼠的组织实施522
三、灭鼠防病效果522
第七节 农林牧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23
一、农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23
二、林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25
三、牧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25
第八节 几种场所的害鼠治理技术527
一、住宅区527
二、交通工具528
三、宾馆和饭店531
四、粮食、食品仓库531
五、食堂、餐厅531
六、动物饲养场、动物园532
七、集贸市场532
八、工地533
九、工事和坑道533
十、下水道533
第九节 灭鼠剂中毒的急救533
一、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534
二、中毒后的急救方法535
第十章 害鼠治理技术研究基本方法&姜志宽 韩招久 张桂林543
第一节 研究基本程序543
一、立题543
二、试验设计544
三、试验和观察544
四、试验结果的处理545
五、研究结论545
六、形成成果545
七、成果评价546
第二节 试验设计546
一、试验设计的意义、目的与内容546
二、试验设计的三因素与基本原则549
三、常用设计方法550
四、应注意的问题554
第三节 化学治理研究基本方法557
一、实验室研究557
二、现场试验567
第四节 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576
一、可信限的计算576
二、百分率的比较577
三、计数资料的比较578
四、计量资料的比较580
五、简单相关和直线回归582
六、数据变换584
第五节 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585
一、论文撰写的准备586
二、论文的撰写587
三、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90
第十一章 管理学在有害生物管理(PMP)中的运用&郑智民 胡迅 陈国伟593
第一节 管理学与有害生物控制593
一、管理与管理学基本概念简述593
二、管理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594
第二节ISO9001、 ISO14001的产生、发展与基本术语、定义596
一、ISO9001、 ISO14001产生与发展概况596
二、ISO9001、 ISO14001的基础原则597
三、 ISO9001、 ISO14001基本术语与定义598
第三节PMP推行ISO9001和ISO14001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599
一、提高组织市场竞争力599
二、提高顾客的信任度600
三、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600
四、科学、规范的管理600
五、预防为主的管理600
六、在PMP行业的特殊作用和意义601
第四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601
一、ISO9001标准601
二、ISO14001标准602
第五节ISO9001和ISO14001标准在PMP行业的具体运用602
一、PMP行业质量和环境管理的特殊性602
二、质量和环境管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602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开发创新,建立优秀的作业模式612
第六节PMP建立ISO9001、 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612
一、领导层重视,身体力行613
二、以中层管理干部为骨干,成立贯标小组613
三、制定工作计划613
四、制定质量和环境管理方针,确立质量和环境管理目标613
五、调查分析614
六、体系策划614
七、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614
第七节PMP实施ISO9001和ISO14001标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617
一、实施ISO9001和ISO14001标准是管理的手段与基础617
二、不是彻底否定已有的管理经验617
三、应注意ISO9001和ISO14001标准与行业质量控制标准的结合617
第十二章 啮齿动物的资源功能与保护&陈安国619
第一节 啮齿动物资源可供直接利用的功能619
一、毛皮用功能619
二、肉用功能626
三、药用功能630
四、供观赏和其他功能635
第二节 啮齿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利用635
一、实验动物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与类别636
二、主要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资源特性及其应用646
三、其他啮齿类实验动物简介669
四、免疫缺陷动物、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概念简介675
第三节 啮齿动物资源的保护679
一、动物保护的意义679
二、动物保护等级标准和法规的建立685
三、我国野生啮齿类物种濒危状况和保护物种介绍692
四、结语712
热门推荐
- 2032598.html
- 585799.html
- 2893534.html
- 3182246.html
- 2010792.html
- 1391401.html
- 3837602.html
- 385634.html
- 986777.html
- 1106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2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5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9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