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生态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类生态学原理
  • 陈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11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人类生态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生态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3

第一章 人类生态学理论与发展3

第一节 理论学派4

一、生物学派4

二、社会学派5

三、哲学学派6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学说6

一、环境决定论7

二、环境可能论8

三、文化生态学9

四、生态人类学10

五、人类适应论10

六、行为生态学10

七、政治生态学11

第三节 几个基本问题及其判识12

一、空间尺度问题12

二、时间尺度问题14

三、复杂性问题15

四、脆弱性问题16

五、实证与规范问题17

六、市场与制度问题18

七、科学与社会问题18

第四节 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过去与新进展19

一、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过去19

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21

参考文献23

第二章 生物-文化进化与适应28

第一节 生物进化和适应的一般理论28

一、生物进化理论28

二、生物适应理论30

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31

一、生物进化32

二、文化进化33

第三节人类的适应36

一、形态与肤色适应37

二、生理适应39

三、文化适应42

四、行为适应44

五、适应类型的相互作用45

参考文献46

第三章 人类生态系统48

第一节 生态系统理论48

第二节 人类生态系统50

一、 人类生态系统概念50

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52

三、人类生态系统的功能54

四、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55

五、人类生态系统的类型55

第三节 乡村聚落生态系统56

一、对乡村聚落及相关概念的理解56

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的概念56

三、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特点57

第四节城市(聚落)生态系统58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58

二、城市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59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59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60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 人类种群生态63

第一节 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人类种群动态63

第三节人类种群调节66

第四节 人口承载力71

一、人口承载力研究现状72

二、人口承载力K值可变条件下的人口增长模型73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最佳人口规模74

四、有关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些共识75

参考文献76

第五章 人类生态位79

第一节 生态位理论79

第二节 人类生态位81

第三节 人类生态位的应用与扩展83

一、在生态人类学中的应用83

二、人类生态位扩充理论85

三、人类生态位适宜度理论86

四、文化生态位构建理论86

参考文献88

中篇 环境与人类生计系统93

第六章 狩猎和采集社会93

第一节 当今狩猎和采集社会现状93

第二节 狩猎和采集社会的分类94

第三节 当今狩猎和采集社会的特点96

一、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高、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96

二、社会流动性强,人口处于不断分散和聚合状态97

三、缺乏领导核心、社会组织松散98

四、人口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人口增长缓慢98

第四节 有关狩猎和采集人群几个理论问题99

一、劳作强度与休闲99

二、资源供给与需求100

三、族群构成和土地所有制101

四、狩猎和采集对策与最优获食理论102

参考文献103

第七章 农业起源与自给农业104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04

一、农业起源的几种假说104

二、世界农业发源地105

三、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106

第二节 自给农业107

第三节 轮歇栽培农业108

一、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108

二、轮歇栽培农业分类110

三、轮歇栽培农业的特点111

四、轮歇栽培农业的前景113

参考文献114

第八章 传统与现代牧业117

第一节 牧业的起源117

第二节 牧业分类119

第三节 传统牧业特点及类型119

一、草原游牧120

二、山地游牧123

三、定居牧业125

第四节 现代牧业的主要特点127

第五节 世界牧业面临的挑战和前景127

参考文献129

第九章 传统与现代集约农业130

第一节 集约农业发展及相关理论130

第二节 传统集约农业132

一、传统集约农业特点132

二、传统集约农业粗放化134

第三节、现代集约农业134

一、发展概况135

二、现代集约农业特点135

三、现代集约农业的优势137

四、现代集约农业面临的问题137

第四节集约农业未来发展138

参考文献139

下篇 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143

第十章 人类对山地环境的适应143

第一节 山地生态环境特点144

一、垂直地带性规律明显144

二、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145

三、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145

四、高山空气稀薄、大气含氧量低146

第二节 山区人口分布及其社会属性和特征146

一、山区人口分布146

二、山区聚落和社区的分散性及与外界的封闭性149

三、山区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稳定性149

四、山区人口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易损性150

第三节 山区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50

第四节 人类对高山环境的适应152

一、对低氧环境的适应152

二、对低温寒冷的适应154

三、对低生物生产力的适应156

参考文献158

第十一章 人类对极地环境的适应160

第一节 极地生态环境特点161

第二节 极地人口与原住居民163

一、阿留申人164

二、阿塔帕斯卡人165

三、楚克奇人165

四、因纽特人166

五、伊努皮亚人166

六、涅涅茨人167

七、萨米人167

八、尤皮克人168

第三节 人类对低温寒冷的适应169

第四节 人类对低生物环境的适应171

第五节 人类对极昼和极夜的适应172

参考文献173

第十二章 人类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174

第一节 荒漠生态系统特点175

第二节 人类对干热和干旱环境的适应177

一、生理和形态适应178

二、文化和行为适应178

第三节 人类对干旱荒漠区资源的利用180

参考文献182

第十三章 人类对湿热环境的适应183

第一节 热带雨林自然环境183

第二节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85

一、植物物种极为丰富、优势物种不明显185

二、森林郁闭度高,群落层次复杂185

三、特有植物生态现象突出185

四、没有周期性的生长期和开花季节186

五、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186

六、生物生产力极高,群落演替速度快186

第三节 人类对湿热环境的适应187

一、生理和形态适应187

二、文化和行为适应188

三、对人口的适应性调节188

第四节 原住居民对热带资源的利用189

参考文献191

第十四章 人类疾病生态193

第一节 人类环境与疾病193

一、生物地球化学因子193

二、气候气象因子195

三、水文因子196

四、地形地貌因子196

五、土壤因子197

六、生物因子198

七、人文环境因子198

八、人类生态环境因子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时空性199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人类疾病演化199

一、采集狩猎时期200

二、定居农业时期200

三、工业社会时期(现代农业时期)201

第三节 人类流行病学转变202

一、(Omran流行病学转变理论203

二、对Omran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补充及相关评述205

第四节 疾病生态学与新发传染疾病207

一、疾病生态学及其研究对象207

二、疾病生态学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207

三、疾病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人畜共患病209

四、新发传染病及其主要生态因子210

参考文献216

后记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