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曲迅,周世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436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1
第一章 抗原2
第一节 抗原的条件2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4
第三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4
第四节 免疫佐剂9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10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15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6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18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和临床意义20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23
第三章 补体系统23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24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29
第四节 补休系统的生物学活性30
第五节 血液补体水平与疾病31
第四章 免疫系统33
第一节 免疫器官33
第二节 免疫细胞34
第五章 免疫应答及调节40
第一节 免疫应答过程的三个阶段40
第二节 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41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42
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44
第五节 免疫调节47
第六章 变态反应50
第一节 Ⅰ型变态反应51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54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56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58
第五节 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61
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64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64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70
第二篇 细菌学总论74
第八章 绪言74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特点74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75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75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76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76
第九章 细菌的形态和理化性状76
第三节 细菌的构造与化学组成77
第四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82
第十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84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84
第二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86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及其实际意义87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布89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89
第二节 微生物在正常 人体的分布90
第十二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93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93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96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98
第二节 微生物变异的实例101
第一节 细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01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101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102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在医学实践上的意义104
第十四章 传染与免疫106
第一节 政党菌群与条件致病菌106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106
第三节 宿主的天然抵抗力110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112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116
第十五章 球菌116
第一节 葡萄球菌116
第二节 链球菌120
第三节 肺炎球菌124
第四节 脑膜炎球菌126
第五节 淋球菌129
第十六章 肠道杆菌131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131
第二节 志贺氏菌属133
第三节 沙门错菌属136
第十节章 弧菌属142
第一节 霍乱弧菌142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144
第十八章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147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147
第二节 鲍特氏菌属149
第三节 布氏杆菌属150
第四节 耶尔森氏菌属(鼠疫杆菌)153
第五节 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55
第十九章 需氧芽胞杆菌156
第二十章 厌氧性细菌160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161
第二节 无芽胞子厌氧菌166
第二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169
第一节 白喉杆菌169
第二节 其它棒状杆菌171
第二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172
第一节 结核杆菌172
第二节 麻风杆菌175
第二十三章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病菌177
第一节 军团菌属177
第二节 假单胞子菌属178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179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179
第二十四章 衣原体179
第四篇 其它微生物179
第二十五章 立克次氏体181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181
第二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181
第二十六章 支原体184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184
第二节 人肺炎支原体184
第二十七章 螺旋体186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186
第二节 回归热螺旋体187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187
第二十八章 无休止菌与放线菌189
第一节 真菌189
第二节 放线菌192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与分类193
第二十九章 病毒概论193
第五篇 病毒学193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97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201
第四节 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204
第三十章 呼吸道病毒206
第一节 概述206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206
第三节 麻疹病毒208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210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210
第三十一章 肠道病毒212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212
第三节 埃可病毒214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214
第四节 其他肠道病毒215
第三十二章 肝炎病毒216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21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217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220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220
第三十三章 虫媒病毒221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21
第二节 浒性出血热病毒222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223
第十四章 其他病毒224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224
第二节 疱疹病毒226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27
第三十五章 性传播微生物229
第六篇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33
第三十六章 寄生虫宿主的概念233
第三十七章 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阶段、终宿主、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概念234
第三十八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235
第三十九章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方式和途径237
第四十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基本环节、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238
第四十一章 我国人体寄生虫学的发展和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239
第七篇 医学蠕虫240
第四十二章 线虫纲241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蛔虫)241
第二节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244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晓虫)245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248
第五节 班氏吴策线虫(班错丝虫)及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252
第六节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257
第四十三章 吸虫纲261
第一节 化枝睾吸虫(肝吸虫)261
第二节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264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267
第四节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270
第四十四章 绦虫纲275
第一节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275
第二节 肥胖带吻绦虫(牛带绦虫)279
第三节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280
第四节 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283
第八篇 医学原虫286
第四十五章 根足虫纲288
第一节 溶组织阿米巴(痢疾阿米巴)288
第二节 结肠内阿米巴292
第一节 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293
第四十六章 鞭毛虫纲293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295
第三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296
第四十七章 孢子虫纲298
第一节 疟原虫298
第二节 弓形虫303
第三节 隐孢子虫306
第四十八章 纤毛虫纲308
第一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308
第九篇 医学昆虫310
第四十九章 昆虫纲313
第一节 蚊313
第二节 蝇318
第三节 蚤321
第四节 虱322
第五节 臭虫323
第五十章 蛛形纲325
第一节 硬蜱与软蜱325
第二节 恙螨326
第三节 疥螨327
第四节 蠕形螨328
免疫学基础实验330
实验一 血型鉴定330
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331
实验三 补体C3含量测定332
实验四 补体溶血实验334
实验五 吞噬细胞的吞噬试验336
实验六 速发型变态反应337
实验八 AFP免疫扩散试验338
实验七 结核菌素试验338
实验九 妊娠胶乳凝集抑制试验339
实验十 免疫电泳340
实验十一 火箭电泳341
病原学实验343
实验十二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343
实验十三 细菌动力观察344
实验十四 革兰氏染色法345
实验十五 基础培养基的制备346
实验十六 细菌的培养接种347
实验十七 自然环境与正常人体的细菌检查349
实验十八 药物敏感试验350
实验十九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351
实验二十 毒素与抗毒素中和试验352
实验二十一 内毒素检测试验353
实验二十二 血浆凝固酶试验354
实验二十三 透明质酸酶试验355
实验二十四 抗”O“试验(抗链球菌”O“溶血素试验)356
实验二十五 肠道杆菌分离培养357
实验二十六 肥达氏反应358
实验二十七 厌氧菌的疱肉培养359
实验二十八 细菌抗酸染色法360
实验二十九 病毒培养法—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法361
实验三十 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363
实验三十一 各种病原微生物标本片的观察364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366
实验三十二 线虫实验366
实验三十三 吸虫实验369
实验三十四 绦虫实验371
实验三十五 原虫实验373
实验三十六 昆虫实验375
热门推荐
- 3796200.html
- 3649207.html
- 3369429.html
- 258215.html
- 1532187.html
- 2531913.html
- 1131493.html
- 1091877.html
- 3447094.html
- 2309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0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6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4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9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