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郝保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01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人才流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师流动问题的政策变迁与研究现状1
第一节 我国教师流动问题的政策变迁1
一、国家层面教育政策中关于教师流动的内容的规定1
二、各级地方政府关于教师流动的政策内容8
第二节 研究现状16
一、国内关于教师流动的研究17
二、国外关于教师流动的研究26
第二章 教师流动的概念、类型、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30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30
一、中小学30
二、教师流动30
三、教师流动制度32
四、机制33
第二节 教师流动的类型34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类型与特点34
二、不同类型教师流动的利弊分析37
第三节 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42
一、教师流动的理论依据:罗尔斯正义理论42
二、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卡兹曲线(Katz Curve)44
三、库克创造力曲线(Kuck Curve)46
第四节 教师流动的现实需要48
一、促进教师流动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48
二、建立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实践基础50
三、教师流动的合法性分析52
第三章 我国省级政府教师流动政策的文本分析55
第一节 教师流动政策文本的选择56
第二节 教师流动政策的基本属性58
一、颁发省份与政策数量58
二、政策的颁发时间58
三、政策的颁发部门59
四、政策主题61
五、政策文本的文字数量62
第三节 教师流动政策的内容分析63
一、指导思想或政策目标63
二、基本原则64
三、流动的对象与范围66
四、流动的条件与比例66
五、流动的时间70
六、流动的形式70
七、配套管理制度70
八、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71
九、工作要求74
第四节 结论74
一、教师流动政策已成为促进教育均衡的主要政策74
二、教师流动政策的出台具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特点75
三、教师流动政策的内容较为丰富75
第四章 日本和韩国的教师流动制度及启示76
第一节 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76
一、日本教师定期流动的法律环境和基础76
二、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77
第二节 韩国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81
一、流动对象及其工作年限82
二、教师流动的地域范围83
三、教师轮岗的类型84
四、轮岗制度的实施程序88
五、教师轮岗制度实施的激励保障措施88
六、实施效果89
第三节 日韩两国教师流动制度的启示90
一、日本、韩国教师流动制度的特点90
二、日本、韩国教师流动制度给我们的启示91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案例研究——基于对我国某市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93
一、某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93
二、某市干部教师流动的政策、内容及实施情况98
三、某市干部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评价108
四、对干部教师流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120
第六章 教师流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125
第一节 教师流动与正式制度的冲突125
一、教师流动与社会宏观制度的冲突125
二、教师流动与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的冲突127
第二节 教师流动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132
一、社会诚信危机阻碍着教师流动132
二、教师流动与师资“静态”管理的冲突133
三、社会习俗和偏见等影响着教师流动134
四、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事业心淡薄的思想消解着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效134
五、一些教师缺乏教育公平的价值关怀和奉献精神135
六、教师的生活习惯、习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建设135
第三节 教师流动中遇到的现实困难135
一、教师层面遇到的现实困难136
二、学校层面遇到的现实困难139
三、学生对新教师的适应问题142
四、家长层面的忧虑143
五、教育行政部门层面遇到的困难144
第七章 构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制度146
第一节 教师流动政策的价值选择146
第二节 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机制148
一、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产生的背景148
二、“县管校用”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与内容151
三、“县管校用”管理体制的配套制度153
四、“县管校用”管理体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56
五、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综合改革157
第三节 教师流动制度的基本要素158
一、流动的对象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全体在编中小学教师159
二、流动的比例,10%左右160
三、流动的范围应该以县域内流动为主160
四、流动的时限应该以2~3年为宜161
五、综合采取多种流动形式161
第四节 教师流动制度的配套保障措施162
一、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工作的管理监督机制162
二、建立健全流动教师的激励保障机制163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流动的舆论氛围165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
- 2544266.html
- 3461704.html
- 2227481.html
- 1716137.html
- 3230248.html
- 3209952.html
- 1430375.html
- 1502382.html
- 3135840.html
- 2935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1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0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7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0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7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