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字学 上
  • 王凤阳著;张世超修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12874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字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绪论3

第一章 汉字学和汉字改革3

第一节 汉字学3

第二节 汉字研究小史5

第三节 汉字研究与汉字的改进和改革11

第二章 文字和文字的发生19

第一节 对几种文字定义的检讨19

第二节 文字是什么23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41

第四节 文字产生的历史历程48

第三章 汉字和汉字的起源68

第一节 关于汉字来源的种种说法69

第二节 汉族周围民族的岩画与图画文字76

第三节 汉字源于古图画文字的推测87

第四章 汉字的历史面目95

第一节 殷商以前的文字97

第二节 殷商、西周文字9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字110

第四节 秦系文字125

第五节 两汉文字135

第六节 魏晋以来的文字143

第七节 汉字字形演进举例156

字体论175

第五章 汉字字体的演进175

第一节 什么是字体175

第二节 标准体与应用体178

第三节 字体的更替185

第四节 字体的分类与名称192

第六章 线条与笔画209

第一节 从线条到笔画209

第二节 笔画——线条的改造218

第三节 楷书的笔画226

第四节 字的笔画数问题232

第五节 笔顺与现行笔顺规则243

体系论257

第七章 文字体系257

第一节 文字体系及其构成257

第二节 体系与文字的质变260

第三节 文字体系划分的标志262

第四节 文字体系的演进264

第八章 汉字体系271

第一节 汉字的体系变革与汉字的发展阶段271

第二节 汉字体系的分类272

第三节 关于汉字体系分类的检讨275

第四节 汉字体系的命名284

第九章 图画提示文字286

第一节 关于汉字源头的论争286

第二节 对排斥图画文字的根据的检讨290

第三节 关于使汉字与记号联姻的检讨294

第四节 图画提示文字的记录原则300

第五节 图画文字的表达方法306

第六节 图画文字的排列次序312

第七节 图画文字的类型313

第八节 由提示语言向记录语言的过渡315

第九节 由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渡的历程325

第十章 象形表意文字327

第一节 象形文字的诞生327

第二节 象形文字的基本特征328

第三节 象形文字产生的时代330

第四节 象形文字产生的意义333

第十一章 象形表意文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334

第一节 “六书”介绍335

第二节 “六书”检讨339

第三节 形象写词的造字法351

第四节 形象写词法与词的语法分类、词义分类374

第五节 形象造字法的阶段论是错误的379

第十二章 象声写词法386

第一节 假借的发生386

第二节 假借——象形文字的产婆392

第三节 通假——象声写词法扩大的里程碑398

第四节 联绵词的音节化404

第五节 关于“假借”的检讨410

第六节 不能将文字假借与表音文字混同412

第十三章 形声写词法419

第一节 表达律与区别律419

第二节 形声字——求区别的产物421

第三节 形声化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词根孤立语的共同趋势428

第四节 形声字的发展432

第五节 形声字的分类434

第六节 声符——形声字的主体438

第七节 形符——词义的范畴符号442

第八节 形声字是汉字演进中的又一里程碑448

第九节 象形文字阶段写词法的相互补足与相互替代(一)451

第十节 象形文字阶段写词法的相互补足与相互替代(二)457

下册465

第十四章 从象形表意文字向记号表意文字的转化465

第一节 记号化465

第二节 象形字与词义的脱离和字的记号化466

第三节 象形字的表音化与字的记号化469

第四节 形声字的发生与字的记号化470

第五节 字形自身的演进与字的记号化472

第六节 使字形与词义脱节的诸因素的连锁反应473

第七节 象形文字记号化的社会原因476

第八节 文字的记号化与定形化477

第九节 记号表意文字的成熟479

第十五章 记号表意文字483

第一节 记号表意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新文字体系483

第二节 “文”与“字”——文字的二分化及文字观念的变化487

第三节 基本字符的切分494

第四节 基本字符的组合497

第五节 记号文字的主体造字法——形声499

第六节 记号文字的辅助造字法——会意502

第十六章 记号文字的记号化511

第一节 记号文字与记号化511

第二节 形声字的构形与记号化512

第三节 声符失“声”与记号化514

第四节 形符失“义”与记号化519

第十七章 记号文字字符量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523

第一节 记号文字的内在矛盾523

第二节 记号文字字符量的膨胀524

第三节 记号文字的字符累积情况532

第四节 汉字的时代应用量539

第五节 记号文字字符的笔画构成543

第六节 多符性、多笔性是表意系统文字的痼疾545

第十八章 记号文字能记与所记的矛盾547

第一节 作为记录工具的汉字与掌握运用的矛盾547

第二节 作为交际工具的汉字与当前统一民族语的适应与矛盾550

第三节 作为交际、记录工具的汉字与汉语的矛盾553

第十九章 汉字的改进566

第一节 汉字改进中的两类矛盾566

第二节 汉字字符量的限制567

第三节 汉字的再归并572

第四节 同音归并576

第五节 同源归并585

第六节 汉字构成上的简化592

第七节 简化汉字的运动593

第八节 简化汉字的规律——常用趋简596

第九节 频率与汉字的简化598

第十节 频率研究对当前简化汉字的启示615

第十一节 简化汉字应遵循的原则618

第十二节 简化汉字的步骤633

改革论641

第二十章 汉字的改革641

第一节 汉语的复音节化与汉字的表音化——汉字改革的内在根据643

第二节 表意汉字与文字机械化——汉字改革的物质条件654

第三节 汉字改革之风的吹起与汉字改革运动——汉字改革的社会条件662

第四节 怎样改进、改革汉字——汉字改革道路的探索675

第五节 走什么样的拼音道路——改革方案问题688

第六节 什么时候走拼音道路——改革的条件问题701

第七节 怎样走拼音道路——改革的步骤问题715

字形论726

第二十一章 行款与汉字字形变化726

第一节 汉字行款形式的形成726

第二节 汉字行款对汉字字形的影响736

第三节 方形汉字的演化740

第四节 汉字的方化与形声字结体的多样化743

第五节 行序与汉字字形747

第二十二章 书写生理与汉字字形750

第一节 “手”与字形750

第二节 “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与汉字字形752

第三节 “趋直”“反逆”与汉字字形753

第四节 “串连”“并连”与汉字字形757

第五节 笔顺与汉字字形759

第六节 现行汉字演变的新趋势762

第二十三章 字形的“同化”与“异化”——演变中的字形的交互影响765

第一节 关于“同化”和“异化”765

第二节 汉字的“异化”766

第三节 汉字的“同化”768

第四节 类推律769

第五节 “类推律”在字形演进中的作用776

第二十四章 字形的“简化”与“繁化”780

第一节 字形的简化与简化的方法780

第二节 各种简化方法的作用的分析793

第三节 字形繁化与繁化的种类797

第四节 字形繁化的原因801

第五节 简化与繁化的矛盾统一802

第六节 简易律与区别律807

第二十五章 字形的分化、交替与归并823

第一节 字形与词823

第二节 词的共居与字的分化824

第三节 分化字的研究828

第四节 字形的分化与词的频率831

第五节 字形的交替与词的频率835

第六节 分化与交替的交织841

第七节 字形的分化与交替的启示847

第八节 字形的归并854

第二十六章 字形演进中的变易与规范857

第一节 文字的二重性与文字应用中的变异与规范857

第二节 文字的社会性要求文字规范化860

第三节 错别字866

第四节 产生错别字的根源873

第五节 纠正错别字876

附录 象形字释例882

象物字882

象事字910

象意字928

标示字936

后记939

修订后记9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