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蚕茧收烘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蚕茧收烘技术
  • 浙江供销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221·5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120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蚕茧收烘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茧的基本知识1

一、茧的结构与性状1

(一)茧的结构1

(二)茧的性状2

二、茧的工艺性质4

(一)茧丝长4

(二)茧层量和茧丝量5

(三)茧层率和茧层缫丝率5

(四)解舒丝长和解舒率6

(五)出丝率与缫折7

(六)茧丝纤度8

三、茧质与缫丝关系8

(一)次下茧与丝质关系8

(二)缫丝工业对茧质的要求9

鲜茧检验10

一、鲜茧评级标准10

(一)按干壳量评级10

(二)按茧层率评级12

(三)双宫茧、次茧及下茧分等标准13

二、评茧方法15

(一)上茧的评定15

(二)零星上茧的评定16

(三)蛾、削口茧评价17

(四)双宫茧、次下茧的评定17

三、评茧仪的使用18

(一)操作方法18

(二)测定要则18

(三)评茧仪的保管与检修19

蚕茧处理20

一、鲜茧处理20

二、半干茧处理21

(一)半干茧还性鉴定22

(二)半干茧处理方法23

三、干茧处理24

蚕茧干燥条件28

一、干燥的目的要求与基本条件28

二、温度29

(一)鲜茧干燥的一般规律29

(二)温度对鲜茧干燥的作用和影响32

(三)干燥温度的配置34

(一)湿度对蚕茧干燥的作用37

三、湿度37

(二)湿度对茧质的影响38

(三)相对湿度的控制39

四、气流41

(一)气流形式41

(二)气流对干燥的作用43

(三)气流对茧质的影响45

干燥设备49

一、灶型结构49

二二、结构参考数据53

附:翻板式烘茧灶54

三、工艺条件56

(一)二次干烘茧工艺56

(二)一次干烘茧工艺58

(三)几种灶型劳动组织配备59

一、推行“五定”烘茧法60

(一)试烘测定60

干燥工艺60

(二)控制烘茧温度61

(三)掌握烘茧时间63

(四)合理掌握铺茧量64

二、烧煤工艺66

(一)烘茧用煤的选择66

(二)标准煤的计算67

(三)烧煤形式67

(四)烧煤方法68

一、干茧出灶标准72

(一)烘率出灶72

干燥程度检验72

(二)温差出灶75

(三)感官出灶76

二、干燥程度与茧质的关系77

(一)半干茧干燥程度的要求77

(二)全干茧适干均匀与茧质关系78

三、油茧的产生和预防78

(一)油茧的危害79

附:蛹油的性能79

(二)油茧产生的原因80

(三)预防油茧的措施82

四、干燥程度检验方法82

(一)半干茧检验方法82

(二)干茧检验方法83

(三)干茧出站检验85

(四)干燥程度检验注意事项86

茧站的建设和经营管理88

一、茧站设置88

(一)建站规模88

(二)茧站设计88

(三)茧站设备配备90

二、茧站管理92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92

(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94

三、干茧贮运98

(一)干茧保管98

(二)干茧运输101

(一)柞蚕茧的特征和性状103

一、柞蚕茧的性状与工艺性质103

柞蚕茧知识103

(二)工艺性质105

二、柞蚕茧丝的理化性质106

(一)物理性质106

(二)化学性质109

三、柞蚕茧检验与干燥111

(一)茧质鉴定与评级111

(二)杀蛹115

(三)干燥116

(四)贮藏117

附录:试烘测定灶性记录表118

干茧出站干燥程度检验表119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对照表1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