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 赵彦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2514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背景与动因2

(一)宏观上:会计关涉经济稳定2

(二)微观上:公允价值计量引争议3

二、研究意义5

(一)理论意义5

(二)实际应用价值6

三、研究现状评述8

(一)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计量8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11

(三)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效应16

(四)既有研究成果简要评价21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3

(一)基本研究思路23

(二)研究内容23

(三)研究方法26

第一章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28

一、产权会计观28

(一)产权概念29

(二)产权的功能30

(三)会计与产权31

二、经济后果学说32

(一)会计的“经济后果观”32

(二)“经济后果”在危机中的体现37

(三)“经济后果”诱发冲突与危机39

三、会计计量理论39

(一)资产定义的变迁40

(二)资产计价目的演进41

(三)收益确定方法的变迁42

(四)公允价值计量与产权会计44

四、虚拟经济理论45

(一)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46

(二)虚拟经济定价方式及运行特征47

(三)虚拟经济与会计计量50

五、价值理论52

(一)经济学的价值理论53

(二)价值转向价格56

(三)均衡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内在联系57

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演进61

一、公允价值概念的演进61

(一)各界对公允价值概念的探索62

(二)各国会计机构对公允价值的界定65

(三)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70

二、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沿革73

(一)公允价值计量源起73

(二)公允价值计量早期的多样化形式74

(三)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突破75

三、FASB与IASB公允价值计量运用78

(一)FASB公允价值计量运用78

(二)IASB公允价值计量运用80

(三)双方运用的主要差异81

四、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趋同82

(一)公允价值计量:实务演进82

(二)公允价值计量项目趋同:过程回顾84

(三)理论趋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框架85

五、公允价值计量演进的动力:以美国为例88

(一)环境变化88

(二)SEC观点的转变89

(三)研究的推动90

(四)准则的支持91

第三章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总体情况概览93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引入的历程及启示93

(一)初步尝试(1994~2000年)94

(二)回避使用(2001~2005年)95

(三)有条件全面运用(2006年至今)98

(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曲折之路的启示99

二、现行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与国际准则的差异102

(一)引入背景103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准则中的具体运用107

(三)我国公允价值运用与IASB的比较110

三、我国公允价值整体运用情况——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112

(一)首次执行的影响——基于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分析112

(二)2007~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允价值信息113

(三)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19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2007~2009年的证据123

一、文献回顾124

(一)国外文献回顾125

(二)国内文献回顾127

二、理论发展与假设提出131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行业差异131

(二)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133

(三)不同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差异135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136

四、样本与数据来源139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141

(一)行业差异141

(二)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检验148

(三)公允价值层级计量价值相关性差异分析158

六、实证结论及不足164

第五章 公允价值计量与上市公司业绩——基于2007~2009年年报的案例分析166

一、基础金融资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中国平安为例167

(一)中国平安基本情况167

(二)中国平安近3年的主要财务数据168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潜在后果173

(四)IFRS9的要点及其对我国企业的潜在影响及应对175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对业绩的影响——来自投资性房地产的案例177

(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用情况177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的影响180

(三)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思考189

三、衍生工具计量对业绩的冲击——基于东方航空的分析190

(一)东方航空原油期权交易191

(二)东方航空期权交易的影响194

(三)“东方航空”案引发的思考196

四、案例启示199

第六章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完善对策200

一、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改革方向200

(一)完善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201

(二)金融资产减值模式204

(三)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205

二、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发展趋势209

(一)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共识209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全球治理态势211

(三)会计与监管分离212

(四)准则制定的政治化214

三、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设想215

(一)公允价值定义216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217

(三)公允价值确定方法218

(四)公允价值信息的充分披露220

四、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的构建223

(一)公允价值信息控制的提出223

(二)基于风险的公允价值信息分析227

(三)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设计230

结语235

一、主要研究结论235

(一)产权理论支配会计计量模式的变迁236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争议中发展236

(三)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建设是一个分层推进的过程236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现行准则中的运用是适度谨慎的237

(五)公允价值运用的差异性237

(六)公允价值计量应有更具体的称谓237

(七)公允价值计量呈现国际趋同之势237

(八)制定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具有可行性238

二、主要创新238

(一)提出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价值观的观点238

(二)全面验证了我国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238

(三)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国际趋同路径239

(四)设计了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239

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239

(一)研究不足239

(二)努力方向240

主要参考文献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