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洪水设计与防洪减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洪水设计与防洪减灾
  • 李继业,林洪孝,范世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5625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防洪工程-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洪水设计与防洪减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洪水设计与防洪绪论1

第一节 洪水概念及影响因素1

一、洪水的基本概念1

二、影响洪水的因素3

第二节 防洪标准及标准选择5

一、防洪安全问题6

二、防洪标准的选择7

第三节 洪水设计的理论基础8

一、洪水设计的理论基础8

二、洪水存在的基本规律9

三、洪水设计的基本性质9

第四节 水利工程的防洪措施10

一、水利工程措施10

二、水土保持措施12

三、水土保持治水的重要性13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14

第一节 流域产流与汇流概述14

一、径流与流域的基本概念14

二、流域产流与汇流的基本概念14

第二节 流域降雨径流要素计算15

一、流域降雨量15

二、径流量17

三、土壤含水量计算19

第三节 蓄满产流的计算21

一、蓄满产流模式21

二、降雨径流相关图22

三、蓄满产流模型24

四、水源的具体划分25

第四节“超渗产流”的计算26

一、“超渗产流”模式27

二、下渗曲线法27

三、“初损后损法”28

第五节 流域汇流的计算30

一、“等流时线法”30

二、时段单位线法31

三、瞬时单位线法37

四、线性水库法40

参考文献42

第三章 洪水设计的统计学方法43

第一节 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43

第二节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44

一、事件、概率和频率44

二、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45

三、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48

四、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50

第三节 洪水特征值的频率分布线型51

一、经验频率曲线51

二、理论频率曲线53

三、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56

第四节 皮尔逊Ⅲ型分布的参数估计56

一、矩法56

二、三点法58

第五节 抽样误差的基本知识58

第六节 洪水设计的配线法60

一、目估配线法60

二、优化配线法61

三、分布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61

四、配线法实例62

五、其他常用方法65

六、相关分析的基本知识66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用流量资料直接推求设计洪水76

第一节 设计洪水的概述76

一、洪水设计的标准76

二、洪水设计的含义78

第二节 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78

一、洪水样本的选取79

二、历史洪水的调查和考证79

第三节 洪水过程线与洪量计算81

一、洪水过程线分析81

二、洪水过程线的分割82

三、径流成分的划分83

四、洪量的计算84

第四节 设计洪水特征值的推求85

一、洪水资料审查和分析85

二、特大洪水的处理86

三、理论频率曲线的选择88

四、频率曲线统计参数的确定89

五、统计参数确定实例89

第五节 设计值合理性分析与安全修正91

一、设计值的合理性分析91

二、成果安全修正问题92

第六节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拟定93

一、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择94

二、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方法94

第七节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97

一、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概念97

二、洪水地区组成特性分析98

三、设计洪水地区组成计算方法99

第八节 汛期分期与施工设计洪水100

一、汛期分期与施工设计洪水的概念101

二、设计洪水的分期及选择101

第九节 古代洪水在洪水设计中的作用102

一、现行频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103

二、“古洪水”的研究103

参考文献108

第五章 用暴雨资料间接推求设计洪水109

第一节 降雨的基本知识109

一、降雨的形成与分类109

二、降雨特征表示法111

三、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112

四、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及规律116

五、面雨量的计算117

第二节 暴雨资料的整理118

一、暴雨特性分析118

二、暴雨资料的整理119

第三节 设计面的暴雨量121

一、直接法推求设计面的暴雨量121

二、间接法推求设计面的暴雨量123

第四节 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125

一、设计“面暴雨”的时程分配125

二、设计“面暴雨”的地区分布127

第五节“等流时线法”汇流计算127

一、“等流时线法”汇流的基本概念128

二、“等流时线法”汇流的计算方法129

第六节 经验单位线法汇流计算130

一、经验单位线的概念130

二、经验单位线的推求131

三、经验单位线不同时段的转换134

四、经验单位线法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法135

第七节 瞬时单位线法汇流计算137

一、瞬时单位线的推求138

二、参数n、K的确定139

三、瞬时单位线转换为实用单位线141

第八节 地下的净雨量汇流计算143

一、“概化三角形法”143

二、线性水库演算法144

第九节 设计洪水计算中相关问题145

一、计算方法的外延145

二、计算方法的移用146

三、设计土壤含水量146

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 小流域洪水设计的基本方法150

第一节 小流域洪水设计的概述150

一、小流域洪水设计特点与要求150

二、小流域洪水设计的主要方法151

第二节 暴雨公式与设计暴雨的推求151

一、暴雨公式的建立与应用152

二、无暴雨资料地区参数确定与设计雨量的计算154

三、设计暴雨时程分配154

四、设计净雨量的计算154

第三节 推理公式法设计洪峰流量155

一、推理公式的基本形式155

二、我国水科院公式156

第四节 洪峰流量设计的地区经验公式法162

一、单因素公式162

二、多因素公式163

第五节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164

一、“概化过程线法”164

二、综合经验单位线法164

三、瞬时综合单位线法166

参考文献167

第七章 水库防洪的计算方法168

第一节 水库防洪概述168

一、水库的调洪作用168

二、水库调洪方式170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任务171

第二节 水库调洪计算171

一、水库泄流建筑物的泄流能力172

二、水库调洪计算原理172

三、水库调洪计算方法173

第三节 水库防洪计算180

一、水库防洪计算的主要任务180

二、溢洪道无闸门控制水库的防洪计算180

三、溢洪道有闸门控制水库的防洪计算182

第四节 泄洪水库防洪计算185

一、水库的非常泄洪设施185

二、非常泄洪设施的启用标准186

三、启用非常泄洪设施时的调洪计算186

四、方案比较和选择187

第五节 入库洪水计算187

一、入库洪水计算概述188

二、入库洪水计算方法189

三、入库设计洪水计算193

参考文献193

第八章 可能最大洪水的估算194

第一节 可能最大洪水概述194

第二节 大气中的可降水量195

一、大气中的可降水量w195

二、可降水量w计算方法196

第三节 可能最大暴雨计算方法197

一、形成暴雨的物理条件和降水量公式197

二、PMP计算方法分类199

第四节 当地暴雨放大法199

一、典型暴雨的选择200

二、典型暴雨可降水量的计算200

三、最大可降水量的计算201

四、计算水汽放大倍比201

五、估算效率放大倍比202

第五节 暴雨移置法202

一、移置的条件202

二、移置的具体步骤203

三、移置改正204

第六节 暴雨组合法205

一、暴雨组合法概念205

二、组合暴雨的方法206

三、组合暴雨的极大化206

四、暴雨时空放大207

第七节 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集的应用207

一、可能最大暴雨等值线图207

二、暴雨三要素的关系207

三、暴雨时程分配208

第八节 可能最大洪水的推求209

一、净雨量过程的计算209

二、洪水过程线的计算209

参考文献210

第九章 水利防洪工程211

第一节 水利防洪工程的措施211

一、防洪工程措施212

二、非工程措施213

第二节 水土保持防洪工程217

一、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念218

二、我国水土流失的概况219

三、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221

四、水土保持的发展途径224

五、我国的“十二五”水土保持工作224

第三节 河道堤防防洪工程226

一、我国的堤防及其类型226

二、堤防工程设计方法与步骤228

三、堤防的护坡工程234

四、堤防的管理养护235

第四节 河道分洪防洪工程236

一、分洪工程的作用与组成236

二、分洪道工程设计238

三、蓄(滞)洪区239

四、分洪闸工程240

五、泄洪水闸工程245

第五节 水库防洪工程246

一、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方式247

二、不考虑预报的防洪调度方式247

三、考虑短期水文预报的防洪调度方式248

四、防洪补偿调节方式249

五、分期洪水防洪调度250

六、防洪系统的联合调度251

七、水库非常运用防洪调度中的问题251

八、拟定防洪调度方式时应考虑的问题252

第六节 河道整治防洪工程253

一、河道整治任务、要求及原则254

二、平原河道的整治措施255

三、河道整治建筑物263

参考文献269

第十章 我国防洪减灾体系270

第一节 我国洪涝灾害及其特点270

一、洪水及其种类271

二、洪水灾害影响因素272

三、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273

第二节 我国防洪减灾体系275

一、我国防洪减灾体系的历史275

二、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与发展276

三、我国现代防洪减灾体系277

第三节 防洪工程与非工程体系278

一、防洪工程体系279

二、防洪的非工程措施281

第四节 我国防洪组织与管理体系294

一、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体系295

二、各级防汛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295

三、防汛抗洪指挥支持体系295

四、国外防洪组织体系296

第五节 防洪应急响应体系296

第六节“3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297

一、空间信息技术297

二、防洪减灾的现代化302

三、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303

四、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305

参考文献306

附录307

附录1频率格纸样式307

附录2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离均系数Фp值表308

附录3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309

附录4三点适线法S与Cs关系表311

附录5三点适线法Cs与有关ф值的关系表312

附录6瞬时单位线法S曲线查用表314

附录7 1000hPa地面到指定高度(高出地面米数)间饱和假绝热大气中的可降水量(mm)与1000hPa地面露点(℃)函数关系表320

附录8 1000hpa地面到指定压力(hPa)间饱和假绝热大气中的可降水量(mm)与1000hPa地面露点(℃)函数关系表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