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与经济运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德华,王瑞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750440250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与经济运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利益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2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处于初级阶段2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2
二、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其它经济形式及其作用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10
五、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4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14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17
三、价值规律与竞争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21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21
二、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利益关系23
三、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意义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利益的调整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作用29
一、经济体制的内涵29
二、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31
三、经济体制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32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35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5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36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关系问题39
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方面改革的关系41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44
一、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体制44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50
第二篇 劳动者个人、家庭及其经济利益57
第三章 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个人利益58
第一节 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58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58
二、个体劳动者和其它非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地位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个人利益64
一、劳动者的需要64
二、劳动者的个人利益69
三、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实现及其意义7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74
一、劳动的性质74
二、劳动的普遍性75
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77
四、劳动仍然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78
第二节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79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79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非生产劳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8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劳动83
二、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84
三、劳动时间85
第四节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86
一、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意义86
二、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条件8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家庭消费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家庭的地位和作用90
一、社会主义家庭的形成和性质90
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生活和家庭关系92
三、劳动者家庭生活的内容和家庭的职能93
第二节 劳动者家庭的消费单位的职能98
一、家庭消费是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实现98
二、劳动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生活的必要性99
三、家庭消费生活的内容102
第三节 劳动者家庭的收入和支出102
一、家庭收入的来源102
二、决定家庭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104
三、家庭的消费构成和支出构成106
第四节 家庭消费生活的优化和科学指导109
一、家庭消费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109
二、社会对家庭消费的指导111
三、搞好家庭消费生活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11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家庭的生产和经营113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部分劳动者家庭作为生产和经营单位的职能仍然存在113
一、部分劳动者家庭仍然存在生产和经营职能的原因113
二、家庭生产经营的类型和性质1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生产的商品性120
一、部分劳动者家庭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20
二、个体家庭商品生产的两重性122
三、价值规律对个体经济的作用123
四、个体经济的产品价格形成和价格机制125
第三篇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经济利益131
第七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及生产过程1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和作用132
一、企业的特征132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134
三、企业的素质136
四、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利益及动力138
一、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138
二、企业的动力141
三、企业的活力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144
一、企业生产过程的二重性144
二、企业纯收入生产的意义145
第八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1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结构和来源147
一、企业资金的本质147
二、企业资金的结构148
三、企业资金的来源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150
一、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150
二、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151
三、加速资金周转与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154
第九章 社会主义企业行为与运行机制1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行为158
一、企业行为的含义158
二、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159
三、企业,行为合理化的基本条件1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163
一、成本机制164
二、工资机制165
三、价格机制166
四、利润机制168
五、管理机制170
第四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经济与公共利益17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经济1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内容和特点172
一、公共经济的内容172
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公共经济的主体173
三、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特点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资金178
一、财政——公共经济的资金保证178
二、财政收入179
三、财政支出182
四、财政收支平衡18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财产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186
一、公共利益的内含和特点186
二、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1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财产191
一、财产与公共财产191
二、公共财产——公共利益实现的物质手段192
第五篇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经济利益调节19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宏观调控1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及其主体196
一、生产力组织过程与生产关系实现过程的统一196
二、经济运行的主体1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动力200
一、经济运行的原动力200
二、经济运行的集体动力和社会动力204
三、经济运行的动力冲突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209
一、经济运行过程的自动调控209
二、经济运行过程的计划调控2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调控模式的转换216
一、传统的调控模式216
二、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换21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及市场体系220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调节的一般规律性220
一、市场220
二、市场调节的一般规律性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及其运行机制232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性232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机制235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41
一、市场体系241
二、完善商品市场243
三、完善金融市场244
四、完善劳动市场24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利益矛盾249
一、经济利益矛盾存在的原因249
二、两类经济利益矛盾251
三、经济利益矛盾体系253
第二节 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作用和原则254
一、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作用254
二、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则2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59
一、国家(地方)与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59
二、国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0
三、各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0
四、军队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1
五、企业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2
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2
七、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3
第四节 非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6
一、雇工与雇主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6
二、公有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267
三、制裁一切非法牟利者267
第六篇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69
第十五章 经济生活国际化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270
第一节 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与经济生活国际化270
一、经济生活国际化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270
二、经济生活国际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74
三、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276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277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77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278
三、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279
四、节约社会劳动280
五、积累资金280
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281
第三节 对外经济关系中经济利益的调节281
一、对外经济关系中国家与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281
二、对外经济关系中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和单位之间经济利益的调节282
三、对外经济关系中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的调节285
第十六章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87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287
一、正确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87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287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中的几个重要关系290
一、对外贸易与生产的关系290
二、内销与外销的关系291
三、进口与出口的关系292
四、进口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293
五、提高出口商品质量、降低成本与增加外汇收入的关系294
第三节 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调节机制296
一、汇率296
二、关税298
三、对外贸易信贷300
第四节 我国对外开放中采取的重大措施302
一、利用国外资金302
二、举办经济特区306
三、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08
第七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31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比例、速度和效益31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比例312
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和有计划发展规律312
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比例关系314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速度315
一、经济发展速度的内涵315
二、经济增长的两种基本模式316
三、结构优化的适度经济增长318
第三节 经济效益320
一、经济效益的内涵320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322
三、比例、速度、效益的统一323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32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326
一、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326
二、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328
三、战略模式的分类330
四、选择战略模式的要求3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333
一、实行战略指导的意义333
二、组织战略转化335
三、运用发展机制336
四、实施战略转变339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340
一、战略指导思想340
二、战略目标343
三、战略重点345
四、战略阶段347
五、战略对策348
第八篇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351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手段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352
一、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352
二、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354
第二节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管理目标357
一、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357
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内容360
三、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合理化363
第三节 中心城市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364
一、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64
二、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365
三、发挥中心城市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367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3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370
一、确定国家、市场、企业的关系,实行国家对企业的间接管理370
二、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370
三、计划体制中“大”与“小”的关系372
四、国家计划体制的内容374
五、市场运行中国家计划管理的作用37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79
一、综合平衡的内涵379
二、物力、人力、财力的综合平衡380
热门推荐
- 305053.html
- 2506290.html
- 2325539.html
- 650063.html
- 1867922.html
- 2502792.html
- 803273.html
- 181518.html
- 2396161.html
- 785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8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0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0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9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