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鸿烈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4023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独特的地域单元1
1.1.1 地理位置和范围1
1.1.2 历史沿革3
1.2 科学考察简史回顾5
1.2.1 20世纪上半叶以前6
1.2.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考察7
第2章 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10
2.1 地层发育及其时空演变10
2.1.1 地层区的划分10
2.1.2 地层概况、建造特征12
2.1.3 古生物地理和古地理变迁32
2.2.1 岩浆岩带的划分与分布规律36
2.2 岩浆活动特征与规律36
2.2.2 蛇绿岩带39
2.2.3 中酸性岩浆岩带44
2.2.4 青藏高原的板内岩浆活动49
2.2.5 青藏高原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控制51
2.3 岩石圈结构与形成演化55
2.3.1 岩石圈结构特征55
2.3.2 地体划分及其特征65
2.3.3 构造运动及其地壳变形74
2.3.4 高原的形成与演化79
2.3.5 高原形成模式简评87
第3章 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100
3.1 高原隆起过程100
3.1.1 高原强烈隆起前的环境100
3.1.2 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时代、形式和幅度104
3.1.3 青藏高原现代上升速度109
3.2 青藏高原水系的形成与演化110
3.2.1 高原水系的形成111
3.2.2 高原河流发育112
3.2.3 高原湖泊演化115
3.2.4 高原水系演化和隆起120
3.3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122
3.3.1 古冰川遗迹122
3.3.2 冰期系列和年代问题126
3.3.3 末次冰期古雪线129
3.3.4 青藏高原大冰盖的争论131
3.4 青藏高原全新世环境变化134
3.4.1 环境变迁事件分析134
3.4.2 全新世环境变化序列分析142
3.4.3 环境演变趋势145
第4章 高原隆起与大气环流152
4.1 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季风系统152
4.1.1 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和季风影响的事实152
4.1.2 高原季风在高原气候形成中的主导地位155
4.1.3 高原季风在东亚气候变化中的控制作用157
4.1.4 高原隆起前的环流与季风158
4.2 高原气候的演变159
4.2.1 高原隆起后不同地质时期的气候159
4.2.2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63
4.2.3 近代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168
4.3 高原地面冷热源171
4.3.1 地面辐射特征172
4.3.2 地面冷热源特征176
4.3.3 地面辐射平衡和冷热源的时空变化特征177
4.4.1 高原水汽来源及其特征分析179
4.4 高原水汽输送及地生态效应179
4.4.2 水汽输送对地生态环境的影响185
4.5 青藏高原——气候变动的敏感区188
第5章 生物区系与群落的特征及形成发展194
5.1 植物区系特征与形成、演化194
5.1.1 高原植物区系特征195
5.1.2 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变204
5.1.3 高原隆起对植物区系的影响206
5.2 陆栖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及形成演变209
5.2.1 动物区系组成与特征209
5.2.2 动物区系成分的形成218
5.2.3 动物区系演变历史概略220
5.3.1 形态适应222
5.3 高原动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222
5.3.2 生态适应与行为对策228
5.3.3 生理生化适应233
5.4 高寒生物群落的形成及其主要类型与特征236
5.4.1 高寒生物群落的形成237
5.4.2 高寒生物群落的特点240
5.4.3 高寒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244
第6章 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262
6.1 基本自然特征262
6.1.1 自然地理过程的年青性262
6.1.2 高寒气候的特殊性264
6.1.3 冰雪与寒冻作用的普遍性266
6.1.4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268
6.1.5 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弱270
6.2 垂直自然带谱的比较271
6.2.1 垂直带谱结构类型的划分272
6.2.2 季风性带谱系统274
6.2.3 大陆性带谱系统279
6.2.4 分布模式与分异规律284
6.3 独特的地生态现象与区域291
6.3.1 水汽通道291
6.3.2 干旱河谷296
6.3.3 高寒草甸地带301
6.3.4 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305
6.4 自然地域分异与区划307
6.4.1 自然地域分异的基本特点307
6.4.2 三维地带性分析311
6.4.3 综合自然区划314
第7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24
7.1 自然资源的特点324
7.2 自然资源评价326
7.2.1 农业气候资源的评价326
7.2.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31
7.2.3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336
7.2.4 土地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342
7.2.5 矿产资源的潜在优势346
7.2.6 能源资源的类型及其开发利用353
7.3 资源环境问题与自然保护359
7.3.1 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359
7.3.2 自然保护363
主题索引370
人名索引379
热门推荐
- 1524383.html
- 3802101.html
- 1406293.html
- 2776095.html
- 348121.html
- 1854239.html
- 188197.html
- 2161244.html
- 3566898.html
- 1215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2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2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7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