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人教育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关世雄,张念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人教育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1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成人教育1
一、成人教育是促使共产主义实现的措施之一1
二、成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
三、只有实现文化变革,才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8
四、只有在全体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到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基础上,才能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差别,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4
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19
六、使工农的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阶段,是保证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所异常必需的24
七、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成人教育31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成人教育事业33
九、人民教师队伍是按社会主义原则建设新生活劳动大军中的一个最必需的部分36
第二章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成人教育38
一、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既是保证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8
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43
三、要造就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50
四、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它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有极其密切的关系62
五、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68
六、各级组织应切实担负起动员和组织人民学习科学文化的责任,努力抓好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事业69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广开学路,多种形式办学72
八、要有适合成人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76
九、吸取世界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成人教育78
十、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师质量81
十一、加强党对成人教育事业的领导,注意工作方法88
十二、坚持“三个面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人教育而奋斗93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成人教育重要文件(摘编)98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98
全国农民教育座谈会纪要100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1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05
教育部《关于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建校审批工作及毕业生学历若干问题的意见》107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115
劳动人事部《关于工人技术考核暂行条例(试行)》117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成立管理干部学院的请示》120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决定》122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颁发《高等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职工中专班的试行办法》124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委《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126
教育部转发《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试行办法》12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30
第二篇130
第四章 成人教育概论144
成人教育的范围144
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44
成人教育的特点146
成人教育的方针148
成人学习的特点150
成人教育的力学原则152
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153
成人教育正规化建设155
成人教育的教学原则156
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159
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161
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162
对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164
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165
成人学校教师应具备的条件166
成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67
成人学校的教学管理169
第五章 继续教育简论171
继续教育171
继续工程教育171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173
继续教育的目标和作用174
继续教育的特点175
继续教育的对象176
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实施机构177
继续教育的制度179
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180
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181
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182
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184
继续教育的考核185
第三篇185
第六章 中国成人教育的著作与期刊190
一、中国成人教育的著作190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期刊197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1
第七章 中国成人教育组织、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通讯录201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202
中国经济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会202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203
中国老年教育协会204
中国经济特区、港口开放城市成人教育研究会206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206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团体会员通讯录208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教育统计资料(摘编)225
1.成人初等学校基本情况(一)225
2.成人初等学校基本情况(二)226
3.成人中等学校基本情况228
4.成人中学基本情况229
5.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基本情况230
6.成人中等技术学校基本情况230
8.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夜大学、函授部基本情况232
7.中学教师进修院校基本情况232
9.独立函授学院基本情况233
10.管理干部学院基本情况233
11.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234
12.职工大学基本情况234
13.农民大学基本情况236
14.教育学院基本情况236
15.成人高等院校基本情况238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教育大事记(1949年10月——1985年5月)239
第四篇239
第十章 外国成人教育概况360
日本的成人教育360
苏联的成人教育366
南斯拉夫的成人教育369
英国的成人教育375
法国的成人教育377
联邦德国的成人教育380
瑞典的成人教育384
美国的成人教育389
附:继续教育与美国劳动力——介绍全美继续教育顾问委员会的一个报告393
第十一章 外国有关成人教育的法令397
苏联397
法国399
联邦德国400
美国402
附:美国成人教育法案403
日本416
第十二章 外国成人教育著作和期刊420
第十三章 国际成人教育组织及有关会议438
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43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建议44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所447
国际教育局44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449
第二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449
亚洲及南太平洋成人教育机构449
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450
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450
曼谷亚太地区成人教育讨论会452
亚太地区扫盲计划与管理讨论会452
亚太地区脱盲后教材研究讨论念453
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成人教育会议453
西柏林国际扫盲合作讨论会454
上海国际成人教育讨论会454
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一览表456
第五篇456
成人中等教育476
成人高等教育476
成人初等教育476
第十四章 成人教育名词简释476
干部教育477
干部中等教育477
干部中专班478
干部专修科478
管理干部学院478
夜大学480
教育学院480
职工教育480
双补481
岗位练兵482
企业培训中心482
全员培训483
职工技术培训483
半脱产教育484
职工中等教育485
职工中级技术教育486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86
职工高中文化教育487
职工高中自学考试489
职工(业余)大学489
农民教育490
农民扫盲教育491
农民初等文化教育493
农民初等技术教育493
县办农民技术学校494
农民大学495
远距离教育496
广播电视大学496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497
自学收看生497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498
高等函授教育499
社会教育500
老年人大学501
成人教育综合管理502
成人教育502
继续工程教育502
岗位职务培训502
三种证书制503
第十五章 教育学科、教育理论简介504
教育哲学504
教育经济学505
教育心理学506
教育社会学507
教育未来学508
教育统计学509
教育工艺学510
比较教育学511
教育管理学512
教育控制学513
教学心理学514
回归教育515
终身教育516
第十六章 教育心理学知识518
心理学518
心理学分类518
心理学流派518
心理519
心理特征519
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520
智力结构521
感觉及种类522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523
知觉及种类523
知觉的特征524
注意524
记忆的发展525
保持与遗忘525
思维526
自我意识526
气质与职业527
情绪的一般特征528
学习生理机制528
学习的类型529
学习动机530
知识的学习530
技能的形成531
技能及种类531
迁移的种类和特点532
品德心理结构532
品德的形成533
学习力场说533
兴趣及种类534
体育心理534
习惯与习惯化现象535
心理卫生535
教师心理特点536
第十七章 哲学社会科学新学科简介538
信息论538
系统论538
控制论538
科学学539
时间学539
人工智能539
未来学540
人才学540
创造学541
潜科学541
管理科学541
行为科学542
传播学542
家庭学542
老年学542
领导科学543
决策科学543
生态经济学543
消费经济学544
环境经济学544
国土经济学544
热门推荐
- 540364.html
- 3123429.html
- 136581.html
- 1537080.html
- 1079716.html
- 2606873.html
- 3310700.html
- 1057158.html
- 1774652.html
- 3634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3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0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3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0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