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
  • 赵海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1103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岩浆的物理性质、熔体结构及其岩石学意义1

第一章 岩浆的密度1

一、概述1

二、硅酸盐熔体密度2

(一)常压下无水硅酸盐熔体密度的计算2

(二)高压下含水硅酸盐熔体的密度11

(三)压力对熔体密度影响的岩石学意义19

三、玄武岩岩浆的密度对喷出地表的岩浆组成的约束及上升机制25

(一)与分离作用相对应的熔体密度25

(二)玄武岩的组成28

(三)岩浆上升机制29

(四)分异密度30

(五)研究实例36

四、钙碱性系列熔体密度对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43

五、在上地幔深处科马提岩的形成和重力分异48

(一)硅酸盐的熔融曲线和高压下硅酸盐熔体的密度48

(二)上升底辟的分离和科马提岩岩浆的形成53

(三)上地幔中化学分层的可能性和200km处不连续性的解释55

第二章 岩浆的粘度57

一、流体的粘度57

二、硅酸盐熔体的粘度59

(一)概述59

(二)硅酸盐熔体粘度的计算63

(三)影响熔体粘度的因素66

三、高压下硅酸盐熔体的粘度68

四、岩石学意义75

(一)源区岩浆的分凝75

(二)晶体下沉的速度76

(三)岩浆上升的速度77

(四)岩浆混合78

第三章 硅酸盐熔体结构79

一、概述79

(一)桥氧、非桥氧和NBO/T80

二、硅酸盐熔体结构的主要特征80

(二)阴离子结构单元81

(三)阳离子的结构作用81

(四)挥发分的作用87

(五)岩浆熔体结构87

(六)压力对熔体结构的影响93

三、硅酸盐熔体结构对岩浆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制约96

(一)岩浆的物理性质和熔体结构97

(二)氧化还原平衡和熔体结构101

(三)熔浆—矿物平衡和熔体结构104

(四)痕量元素的分配和熔体结构107

四、硅酸盐熔体结构研究的新进展112

(五)用硅酸盐熔体结构探讨刚玉、锆石的成因112

(一)用高温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研究硅酸盐熔体结构和动力学机制113

(二)硅酸盐熔体的热力学和流变学性质113

(三)压力对硅酸盐熔体结构的影响及高压下熔体的流变学性质113

(四)含铁硅酸盐的熔体结构114

第二篇 岩浆流体动力学115

第一章 岩浆房中的流体动力学115

一、岩浆的双扩散对流115

(一)流体的对流116

(二)双扩散对流、双扩散对流层、双扩散界面116

(三)双扩散对流层形成的条件117

(四)控制双扩散对流的理论120

(五)导致对流的可能机制122

二、岩浆房的充填123

(一)判断流体流动性质的准则——雷诺数123

(二)均匀岩浆的快速充填125

(三)较重岩浆从岩浆房下面的贯入125

(四)较轻岩浆从岩浆房下面的贯入128

(五)地质上的应用129

三、边界作用过程、不同几何形态对动力学的影响130

(一)垂直边界131

(二)水平边界133

(三)倾斜边界134

(四)岩浆房几何形态对动力学的影响136

四、同化作用的流体动力学过程139

(一)岩浆房内的同化作用139

(二)流动期间(岩墙内)的同化作用145

第二章 流体动力学机制的地质结果148

一、地幔对流148

二、成矿作用151

三、硅质岩浆房的组成分带152

四、层状侵入体156

(一)再充填作用导致的成层156

(四)沉积作用产生的成层157

(二)就地结晶作用导致的成层157

(三)组成梯度和双扩散流体层导致的成层157

(五)堆积后的结晶作用158

五、火山学中的流体动力学158

(一)火成作用的热柱158

(二)火山喷发柱158

(三)岩浆房热柱161

(四)科马提岩熔岩流162

附录164

主要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