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夏金元史徵 元朝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辽夏金元史徵 元朝卷
  • 叶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5311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夏金元史徵 元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治编3

第一章 蒙古族的兴起3

第一节 蒙古族的起源3

一、蒙兀室韦3

二、蒙古部落的西迁4

第二节 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的状况5

一、蒙古高原各部的分布5

二、蒙古各部的生活与社会状况9

第三节 蒙古的统一战争12

一、铁木真与蒙古部的崛起13

二、十三翼之战17

三、斡里札河之战18

四、阙奕坛之战20

五、蔑儿乞的败亡21

六、克烈部的败亡22

七、汪古部的归附24

八、乃蛮部的灭亡25

第二章 大蒙古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统治时期,1206—1228)27

第一节 蒙古建国和统治制度的建立27

一、蒙古建国27

二、统治制度的建立28

第二节 西北各部的归附33

一、征服林木中的百姓33

二、畏兀儿部的归附34

三、哈剌鲁等部的归附35

第三节 征金朝36

一、征金朝37

二、灭西辽39

三、成吉思汗西征41

四、灭西夏45

第三章 蒙古国的扩张与发展(窝阔台汗至蒙哥汗时期的统治,1229—1259)47

第一节 窝阔台汗时期的统治47

一、窝阔台即汗位和统治制度的建立47

二、窝阔台灭金50

三、长子出征51

四、南伐宋朝53

五、蒙古在华北地区的统治54

六、招徕吐蕃56

七、蒙古对中亚、西亚地区的经略58

第二节 贵由和蒙哥汗59

一、脱列哥那后执政59

二、贵由汗的统治60

三、蒙哥即位及其统治措施与制度62

四、忽必烈治理汉地64

五、忽必烈征大理66

六、旭烈兀西征67

七、蒙古军入侵南宋69

第四章 元朝的建立(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1260—1294)71

第一节 忽必烈夺取政权71

一、中统建元71

二、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73

三、平定李璮叛乱74

第二节 灭亡南宋75

一、攻宋方略76

二、襄樊之战76

三、占领临安77

四、消灭南宋残部79

第三节 诸王之乱80

一、海都的叛乱80

二、昔里吉之乱82

三、乃颜之乱83

第四节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85

一、阿合马擅权85

二、大都暴动86

三、真金预政87

四、卢世荣、桑哥理财的失败88

第五节 对外战争90

一、对高丽的侵扰90

二、对日本的战争91

三、对安南的战争93

四、对缅战争94

五、对占城的战争94

六、远征爪哇95

第五章 元代中期政治概况(成宗至文宗统治时期,1294—1332)97

第一节 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97

一、成宗之立97

二、著名宰臣98

三、西北地区的平定100

第二节 武宗海山统治时期101

一、皇位之争101

二、尚书省之设102

三、兴建中都103

第三节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统治时期104

一、仁宗亲政104

二、科举取士105

第四节 英宗硕德八剌统治时期106

一、英宗新政106

二、南坡之变108

第五节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统治时期109

一、晋邸之立109

二、惩处铁失逆党110

第六节 两都之战与明宗之死111

一、两都之战111

二、明宗之死113

第七节 文宗图帖睦尔统治时期114

一、文宗复立114

二、文宗朝的谋变事件115

三、文宗的文治116

四、宁宗之死118

第六章 元代末期政治概况(顺帝妥欢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119

第一节 妥欢帖睦尔登基119

一、妥欢帖睦尔入宫119

二、惠宗即位于上都120

第二节 权臣伯颜121

一、伯颜擅权121

二、罢黜伯颜123

第三节 至正新政125

一、恢复科举取士制125

二、崇尚儒术,提倡文治126

三、恢复太庙四时祭126

四、兴利除弊的措施127

五、昭雪冤案,正亲王之位127

六、修撰辽、金、宋三史127

第四节 相位更迭时期128

一、颁行《至正条格》128

二、遣奉使巡行天下129

三、定荐举守令法130

四、举隐逸士,沙汰僧尼130

第五节 开河与变钞131

一、脱脱复相131

二、治理黄河131

三、变更钞法132

第七章 元末农民大起义134

第一节 北方红巾军134

一、刘福通起义134

二、芝麻李、赵均用、郭子兴等起义135

三、宋政权的建立136

四、红巾军北伐137

五、刘福通攻汴梁和安丰失陷138

第二节 南方红巾军140

一、徐寿辉、邹普胜等起义140

二、倪文俊篡权失败141

三、陈友谅建立汉政权141

四、明玉珍建立夏政权142

第三节 张士诚、方国珍起兵反元144

一、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144

二、方国珍割据浙东145

第四节 朱元璋削平群雄147

一、参加起义部队147

二、占领集庆148

三、延揽儒士149

四、削平群雄149

第五节 元朝的灭亡154

一、朝廷的党争与军阀的混战154

二、明师北伐与元朝灭亡158

第八章 元朝统治制度161

第一节 蒙古旧制161

一、忽里台制度161

二、投下分封制度162

三、斡耳朵制度166

四、怯薛制度167

第二节 中央官制169

一、中书省170

二、枢密院171

三、御史台172

第三节 地方官制173

一、行省173

二、宣慰司等机构174

三、路、府、州、县175

四、乡、都、坊、社176

五、行枢密院177

六、行御史台178

第四节 军事制度179

一、宿卫制度180

二、镇戍制度181

三、奥鲁制度184

第五节 刑法制度185

一、法典的编制185

二、五刑187

三、审判机构189

四、审判程序190

第二编 经济编195

第一章 资源概况195

第一节 自然环境195

一、草原地区195

二、森林地区197

三、农耕地区199

第二节 疆土与人口200

一、疆域200

二、人口200

第三节 民族杂居212

一、大批汉人、色目人迁居草原212

二、蒙古人、色目人入居内地213

第二章大蒙古国时期的经济概况215

第一节 漠北草原的建设215

一、蒙古的赋役215

二、蒙古的驿站217

三、蒙古的城市219

四、古代蒙古人的经济生活223

第二节 治理中原汉地的经济措施229

一、建立十路课税所229

二、税粮230

三、科差230

四、斡脱钱231

五、扑买233

第三章 元朝的社会经济234

第一节 农业234

一、中央与地方的劝农机构234

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238

三、生产工具的改革241

四、种植作物的推广与技术的提高242

五、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243

六、农业生产的破坏和衰败245

第二节 畜牧业247

一、管理机构247

二、官营牧场248

三、马政250

四、畜牧业的脆弱性251

第三节 手工业252

一、官营手工业253

二、民间手工业258

第四节 交通运输260

一、河漕261

二、海运263

第五节 商业269

一、商税269

二、蒙古贵族、色目商人的经商271

三、城市272

第六节 海外贸易277

一、元政府重视海外贸易277

二、市舶制度277

三、舶商、舶船280

第四章 元朝的经济制度(一)281

第一节 土地占有制度281

一、屯田281

二、官田285

三、寺观田289

四、民田290

第二节 赋役制度292

一、户等制292

二、北方赋役294

三、江南赋税296

四、诸色课程299

五、役法305

六、和雇和买309

第五章 元朝的经济制度(二)314

第一节 驿站制度314

一、站赤管理制度314

二、驿站的管理机构319

三、站户321

四、急递铺325

第二节 货币制度327

一、钞法327

二、铜钱339

第三节 财政开支342

一、军费343

二、赏赐344

三、佛事用费348

四、土木营缮及其他349

五、俸禄350

第三编 文化编357

第一章 哲学思想、宗教与教育概况357

第一节 哲学思想357

一、理学的继承与传播357

二、“三教外人”与无神论思想361

第二节 宗教364

一、佛教364

二、道教371

三、伊斯兰教376

四、基督教和其他宗教377

五、萨满教380

第三节 教育概况382

一、国子学382

二、蒙古国子学385

三、地方官学386

四、管理学校的机构391

第二章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学术著作393

第一节 语言文字393

一、畏兀儿体蒙古文393

二、八思巴字蒙古文394

三、畏兀儿文396

四、波斯文396

第二节 文学艺术397

一、元曲397

二、散文、诗词、民歌402

三、绘画、书法、雕塑407

第三节 学术著作411

一、历史学411

二、地理学417

第三章 科学技术425

第一节 天文学425

一、《授时历》的编制425

二、天文仪器的创制427

三、天文观测428

第二节 数学429

一、李冶430

二、朱世杰431

三、丁巨432

四、珠算433

第三节 农学434

一、《农桑辑要》434

二、《农书》45

三、《农桑衣食撮要》436

第四节 水利学437

一、水利学著作437

二、水利工程440

第五节 医学442

一、医科442

二、医学家443

三、增修《本草》448

四、回回药物449

五、惠民药局450

六、营养学著作——《饮膳正要》451

第六节 工程技术452

一、印刷术452

二、火炮技术453

三、造船技术454

四、机械制造455

第四章 中外文化交流457

第一节 朝鲜457

一、汉文学457

二、佛教460

三、理学463

四、艺术464

五、科技466

第二节 日本467

一、入日元僧468

二、入元日僧469

三、入元日僧对日本文化的影响473

第三节 安南半岛477

一、越南477

二、柬埔寨481

三、老挝482

四、泰国482

五、缅甸483

第四节 南洋群岛484

一、通商盛况485

二、通商地区及影响486

三、移民488

四、文化交流489

第五节 南亚489

一、宗教490

二、医学494

三、建筑494

四、书法、文字与方伎495

五、土特产品496

六、马八儿王子孛哈里来华497

第六节 西亚498

一、旅行西亚的中国人499

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在华西亚人500

三、中国文化的西传503

四、西亚地区文化的东传507

第七节 中亚512

一、中亚行记512

二、来中国的中亚人514

第八节 非洲520

一、中国对非洲的了解520

二、非洲有关中国的记述521

第九节 欧洲523

一、来中国的欧洲人523

二、去欧洲的中国人531

第四编 社会编535

第一章 元代社会阶级与阶层535

第一节 皇室贵族535

一、皇帝535

二、后妃538

三、皇太子539

四、诸王540

五、公主541

第二节 地主阶级542

一、蒙古贵族地主542

二、北方汉人地主543

三、南人地主543

四、寺观地主545

第三节 商人546

一、官商546

二、斡脱商人547

第四节 农民548

一、自耕农548

二、佃农548

三、流民550

第五节 工匠551

一、工匠的来源551

二、工匠的管理和待遇552

三、民间工匠553

第六节 驱口、孛兰奚554

一、驱口的来源555

二、驱口的地位556

三、孛兰奚558

第七节 官吏559

一、官559

二、吏561

第八节 儒士564

一、儒士的户籍564

二、儒士的待遇565

三、儒士的出路566

第九节 军人568

一、军官568

二、士兵569

第十节 僧道571

一、僧人572

二、道士572

第二章 元代各民族概述574

第一节 蒙古族574

一、社会组织574

二、阶级状况575

三、蒙古人的外貌特征577

第二节 藏族577

一、蒙古与西藏关系的建立578

二、元朝对吐蕃地区的管理579

第三节 回回人583

一、蒙古国时期的回回人583

二、元朝的著名回回人物584

三、回回户585

第四节 畏兀儿族587

一、畏兀儿归附蒙古587

二、蒙元时代畏兀儿亦都护的传袭世次588

三、元朝的著名畏兀儿族人物589

第五节 云南各族591

一、白人591

二、罗罗592

三、金齿、百夷593

四、么些594

五、斡尼595

六、土僚、蒲人595

第六节 东北各族596

一、女真、水达达596

二、兀者597

三、吉里迷597

四、骨嵬598

第三章 社会生活(一)600

第一节 服饰600

一、蒙古族的袍服600

二、头饰602

三、元代皇帝冕服与宫廷护卫人员服装605

四、“质孙”服606

五、官员和平民的服装607

第二节 饮食610

一、主食611

二、副食611

三、酒613

四、茶615

五、其他饮料616

第三节 起居617

一、城市住房618

二、乡村住房619

三、草原帐幕620

四、交通工具621

第四章 社会生活(二)623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623

一、蒙古族的婚姻与家庭623

二、汉族的婚姻与家庭626

第二节 祭祀与丧葬630

一、祭祀630

二、丧葬632

第三节 社会禁约与礼仪635

一、社会禁约636

二、礼仪638

第四节 岁时风俗与娱乐641

一、岁时风俗641

二、娱乐646

元朝帝系表653

引用书目654

后记6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