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政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莫勇波主编;戴昌桥,刘丁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22184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政策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政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述1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1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3
三、公共政策的类型7
四、公共政策的功能13
第二节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及研究方法15
一、公共政策学的定义15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6
三、公共政策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7
四、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24
本章小结31
第二章 公共政策系统37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主体37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含义37
二、公共政策主体的特征38
三、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40
四、公共政策主体的一般构成41
第二节 公共政策客体47
一、公共政策客体的定义47
二、公共政策客体的属性47
三、公共政策客体的原则48
四、公共政策客体的类型48
第三节 公共政策环境50
一、公共政策环境的内涵51
二、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51
三、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环境的关系53
四、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56
第四节 公共政策工具58
一、公共政策工具的含义59
二、公共政策工具的特征60
三、公共政策工具的功能61
四、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划分62
五、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67
第五节 公共政策周期72
一、公共政策周期的内涵72
二、公共政策周期理论73
三、公共政策运行周期的转换75
本章小结77
第三章 公共政策问题82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含义、属性、内容及类型82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含义82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属性84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内容85
四、公共政策问题的类型86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提出主体87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原因87
二、公共政策问题提出主体90
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91
一、多角度分析法91
二、类别分析法92
三、原因层次分析法93
四、类比分析法93
五、头脑风暴法94
六、历史分析法94
七、现状分析法95
八、趋势分析法96
第四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96
一、公共政策问题确认的主体96
二、公共政策问题确认的条件98
三、公共政策问题确认过程99
本章小结101
第四章 公共政策议程106
第一节 公共政策议程的定义及类型106
一、公共政策议程的定义106
二、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107
第二节 公共政策议程建立中的影响因素及政府功能108
一、公共政策议程建立中的影响因素108
二、公共政策议程建立中的政府功能111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阻力及策略112
一、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阻力112
二、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策略113
本章小结114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118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概述118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内涵与特征118
二、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和影响因素119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122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122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与技术因素127
三、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参与130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131
一、公共政策目标确立131
二、公共政策方案设计133
三、公共政策方案评估134
四、公共政策方案抉择136
五、提出最佳政策方案建议138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型138
一、理性决策模型138
二、渐进决策模型141
三、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144
四、系统决策模型146
五、博弈决策模型147
第五节 公共政策合法化148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本质148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150
三、我国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缺失与改进152
本章小结155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161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述161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161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征162
三、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条件163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169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169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172
三、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矫正174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模型178
一、第一代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179
二、第二代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184
三、第三代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整合型政策执行模式186
本章小结190
第七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197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概论197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198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200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要素201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201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客体203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204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评估类型与步骤206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206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步骤209
第四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211
一、目标达成模式211
二、附带效果模式212
三、综合模式213
四、顾客导向模式214
五、利益相关者模式215
六、经济模式216
七、群体评估模式217
八、实验和准实验模式217
九、成本—效益分析模式219
第五节 公共政策的监控概述221
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内涵与类型221
二、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223
第六节 公共政策的监控机制226
一、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内涵226
二、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特点226
三、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227
四、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措施228
本章小结232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调整与终结237
第一节 公共政策调整概述237
一、公共政策调整的概念界定238
二、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和作用240
三、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244
第二节 公共政策终结概述245
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与特点246
二、公共政策终结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47
第三节 公共政策终结的缺失与改进251
一、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252
二、公共政策终结的措施254
三、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缺失与改进257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创新262
一、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262
二、公共政策创新的特点264
三、公共政策创新的困境分析265
四、公共政策创新的对策选择266
本章小结270
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274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概述274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274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要素275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276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278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278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280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286
本章小结290
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
- 2646350.html
- 3298453.html
- 2435852.html
- 1104790.html
- 2942976.html
- 3873380.html
- 3221991.html
- 3736746.html
- 1616849.html
- 2318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1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1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8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