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963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科学知识-课程设计-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 问题的缘起1
(一)基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观察1
(二)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3
(三)课程设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7
二 理论及实践基础14
(一)理论研究14
(二)实践探索22
(三)基本共识28
(四)存在问题30
三 立场确立35
(一)基于“理性”的认识36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48
(三)论证及解决问题53
四 基本概念界定和框架结构56
(一)基本概念界定56
(二)框架结构60
第一章 科学课程的性质62
一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62
(一)人是文化的存在63
(二)科学的起源72
(三)科学发展的文化过程性75
二 科学课程的文化属性79
(一)科学课程作为文化的重要方面79
(二)科学课程对文化的传承80
三 科学课程的价值诉求84
(一)国际上科学课程的目标定位84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目标定位86
第二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基础89
一 认识论作为科学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89
(一)以认识论为基础设计科学课程的必要性89
(二)认识论对科学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90
二 实证主义对传统科学课程设计的制约91
(一)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92
(二)实证主义的影响96
三 可检验性作为新的认识论基础98
(一)可检验性思想的确立98
(二)可检验性给予科学课程设计的启示101
第三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历史考察104
一 西方科学课程设计简要回顾104
(一)西方科学课程形成的思想基础106
(二)西方科学课程的形成112
二 我国科学课程设计简要回顾115
(一)我国科学课程形成的思想基础115
(二)科学课程形成及新课程改革前的发展118
三 中西方不同设计思想的历史透视126
(一)对待研究方法的态度不同126
(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128
(三)课程目的期望上的差别129
第四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偏差138
一 科学课程观的褊狭138
(一)科学主义的局限性139
(二)科学课程的科学主义倾向143
二 科学课程结构的线性逻辑特征145
(一)科学课程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强调145
(二)学科基本结构的线性逻辑发展151
三 科学课程实施方法的局限154
(一)接受式学习方式易使学生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154
(二)学科基本结构的发现式学习机制不够清晰155
(三)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的微观机理不够明确157
四 科学课程评价的重结果化倾向160
(一)评价依据的唯一性160
(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161
第五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基本观念166
一 学科、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166
(一)超越科学主义166
(二)课程设计不同理论取向的整合170
(三)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的课程设计174
(四)社会文化需求理论取向的优先性178
二 科学课程作为研究假设的课程观185
(一)科学课程作为研究假设的含义185
(二)对“课程即研究假设”观点的超越188
三 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目的观189
(一)“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189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实可能性194
(三)批判性思维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力量197
(四)批判性思维指向教育中最终的解放200
四 基于观念转变理论的方法论203
(一)观念转变理论的基本精神203
(二)观念转变理论的方法论意义206
第六章 基于问题的科学课程及其设计210
一 基于问题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10
(一)基于问题设计的必要性210
(二)基于问题设计的可能性213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课程结构216
(一)科学探索中永恒的变量——问题216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动态生成结构219
三 科学课程实施方法的探究性特征226
(一)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226
(二)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229
四 科学课程评价的重过程性235
(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235
(二)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237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过程性评价策略240
附录248
附录1 学生理科课程观调查问卷248
附录2 教师理科课程观调查问卷251
附录3 学生问卷统计255
附录4 教师问卷统计260
附录5 《PSSC物理内容》265
附录6267
附录7270
名词索引274
人名索引288
后记293
热门推荐
- 2522925.html
- 1960025.html
- 3683899.html
- 251938.html
- 1798646.html
- 1704445.html
- 770357.html
- 2634191.html
- 1899543.html
- 941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0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3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