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足踝畸形矫治原则和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儿童足踝畸形矫治原则和技术
  • VINCENT S.MOSCA著;谢丰主译;杨建平主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78285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儿童足踝畸形矫治原则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言1

撰写本书的目的2

怎样使用本书2

第2章 基本原则5

基本原则1 治疗技术不断改进,但原则不变6

基本原则2 诊断和治疗儿童足踝畸形的前提条件是掌握正常儿童足踝解剖6

基本原则3 儿童正常足踝的形态不同于成人6

基本原则4 必须掌握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中足踝外形的解剖改变及其自然转归6

基本原则5 “足踝不是一个关节!”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足踝畸形,至少存在两个节段以上的相对旋转的移位畸形,“就像拧绞足部一样”6

基本原则6 对于距下关节的位置和活动的表达不同于文献中常见的术语8

基本原则7 掌握足踝的生物力学,特别是距下关节复合体的力线是正确评估和治疗儿童足踝畸形的前提8

基本原则8 正常足踝的形状是由足踝部骨骼的形态和关系、韧带的强度和弹性相互作用决定的。足踝的肌肉起到了保持平衡,调节足踝适应各种地形,保护韧带和推动躯体前行的作用12

基本原则9 距下关节的默认位置为外翻位12

基本原则10 通常认为后足的外翻畸形是一个连续体的表现12

基本原则11 高弓是中空的、弓形的足,表现为前足相对于后足产生跖屈畸形。跖屈可能沿着足的内侧柱,也可能是通过整个中足。距下关节位置可能是内翻、外翻或中立位。踝关节可能是马蹄位、中立或者背伸位。也有可能是上述各种畸形结合13

基本原则12 足踝畸形可能原发,也可能继发于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很重要13

基本原则13 正确使用和理解各种术语16

基本原则14 不要只注重足踝的治疗,而忘记了足踝的上面是儿童的躯体17

第3章 评估原则19

评估原则1 治疗前必须进行儿童足踝的详尽的临床和放射检查20

病史20

评估原则2 临床评估儿童足踝前先评估儿童全身20

评估原则3 鉴别先天性和发育性畸形20

评估原则4 鉴别静止性和进行性足踝畸形,并判断进展的速度20

评估原则5 明确儿童足踝畸形产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比成人困难,但是值得花时间去做21

评估原则6 评估疼痛需要了解部位、时间、严重程度和关联症状21

体格检查21

评估原则7 必须对儿童进行全身体检,然后再进行足踝体检21

评估原则8 由于治疗将针对足踝的每个节段分别进行,所以体检也应该针对足踝的每个节段22

评估原则9 足踝的每个节段体检都需要明确外形、畸形、柔韧度和皮肤情况并记录在案22

评估原则10 距下关节的评估比较困难,但是需要多实践26

评估原则11 踝关节畸形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其他畸形一起,必须鉴别28

评估原则12 必须鉴别腓肠肌挛缩和跟腱挛缩29

评估原则13 必须详尽了解肌力、感觉、反射和血管神经的状况29

评估原则14 足踝检查除了在体检床上以外,还需要在站立位(负重)检查29

评估原则15 如果主诉是疼痛,需要明确指出疼痛点31

评估原则16 症状和体征必须和假设的病症吻合,所以确保获得充分的临床资料后再决定放射检查31

X线和其他影像学检查32

评估原则17 足踝拍片必须在负重位拍摄,如果孩子不能站立,那么需要借助外力帮助模拟负重进行拍摄32

评估原则18 必须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评估足踝畸形的CORA角(成角的顶点)32

评估原则19 高弓内翻足中后足的弹性需要通过改良的Coleman试验下拍片才能明确35

评估原则20 对一个后足内翻或外翻畸形的足进行侧位拍片时会有一个投射伪影出现37

评估原则21 不要忘记踝关节拍片40

评估原则22 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是详尽了解足踝畸形的最好手段。对跗骨融合尤其适用40

评估原则23 MRI很少应用于足踝畸形40

评估原则24 同位素骨扫描对于足踝炎症、疼痛的诊断有较大帮助,而且不算昂贵42

第4章 治疗原则43

治疗原则1 动脑子(手术决策)远比动刀子(手术技术)重要44

治疗原则2 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若没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可能是技术本身不行,也可能是操作者没掌握要领,或两者兼而有之44

治疗原则3 一旦手术做了,就无法再还原44

治疗原则4 (手术)治疗的坏处可能比疾病本身的危害更可怕44

治疗原则5 纠正畸形的方式:①自然病史;②牵伸锻炼;③系列石膏;④手术45

治疗原则6 纠正动态畸形的方式:①局部注射减张力药物;②肌力平衡手术45

治疗原则7 维持畸形矫正效果的方式:①局部肌内注射减张力药物;②矫形鞋;③支具;④牵伸锻炼;⑤平衡肌力46

治疗原则8 [非手术和(或)手术]治疗的指征47

治疗原则9 手术治疗的指征47

治疗原则10 对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要给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清楚、精确和合理的预期48

治疗原则11 手术前针对每个节段的足踝畸形和肌力失衡制订手术方案48

治疗原则12 在畸形的部位矫正畸形。如果不能实现,用代偿的骨和软组织的手术去矫正畸形48

治疗原则13 尽量使用软组织松解(紧缩)和截骨手术替代关节融合术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关节活动(特别是距下关节)48

治疗原则14 使用生物性的干预,而不是技术性的干预;也就是说,尽可能选择使解剖结构重新对位和(或)重新塑形,而不是对其置换或干扰49

治疗原则15 矫正畸形和平衡肌力49

治疗原则16 高弓内翻足矫治原则49

治疗原则17 扁平外翻足的治疗原则50

治疗原则18 对内翻或外翻的后足畸形,如果要通过短缩或延长足的外侧柱来改变距舟关节、足臼的力线,跟骰关节是可以处理的最远的结构。骰骨体则太远了50

治疗原则19 当考虑用内侧楔骨的背伸或跖屈截骨术矫正前足的旋前或旋后畸形时,应该同时考虑纠正前足的内收或外展51

治疗原则20 胫腓骨远端截骨矫形的原则54

治疗原则21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足部畸形矫正,髂嵴是理想的植骨材料。同种异体植骨优于自体植骨58

治疗原则22 肌腱转位的原则60

治疗原则23 对复杂的多节段的足(踝)畸形,要以正确的顺序逐一矫正每一个单独的畸形61

治疗原则24 在做复杂的足重建手术时,遵循一定的顺序,可提高手术效率和改善临床效果63

治疗原则25 用可吸收线做表皮下的缝合关闭切口,不放引流,是安全、可靠和美观的。同样的,将可吸收线用于肌腱延长和转位是安全和可靠的63

治疗原则26 即使对涉及多处截骨和软组织操作的复杂足部重建手术,使用衬垫充分的、两侧切缝的玻璃纤维石膏,也是安全的64

治疗原则27 非手术或手术后长腿石膏固定,均应分两段打,以保证足部的正确塑形,并保护膝部的软组织65

治疗原则28 对部分足重建术后的儿童和青少年,正规的理疗对成功的康复是适用的,但并非对所有的情况都适用65

治疗原则29 对畸形的或残损的足,如果没有办法将其治疗到舒适度和功能跟假肢一样,应考虑截肢65

第5章 足踝部畸形67

踝关节68

先天性和获得性跟腱短缩68

姿势性跟骨外翻畸形69

获得性跟骨畸形70

踝关节外翻畸形71

踝关节和后足外翻畸形72

高弓足74

高弓内翻足(除外脑瘫足)74

脑瘫高弓内翻足77

跟骨型高弓足78

马蹄内翻足7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79

未经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80

婴幼儿重度、僵硬、顽固性多关节挛缩型马蹄内翻足82

治疗后胫骨前肌肌力过强的马蹄内翻足82

复发、顽固性马蹄内翻足85

距下关节过度旋转外翻畸形87

距下关节过度平移外翻畸形88

距舟关节背侧半脱位、脱位88

踝前撞击症90

背侧?囊炎92

先天性垂直或斜行距骨94

先天性垂直距骨94

先天性斜行距骨96

未经治疗、复发、残留的先天性垂直距骨96

扁平足98

柔软性扁平足98

柔软性扁平足伴腓肠肌或跟腱挛缩99

跖骨内收、蛇形足102

跖骨内收102

蛇形足105

跗骨融合110

距跟骨融合110

跟舟骨融合112

足趾畸形115

先天性?内翻115

青少年型?外翻116

小趾趾囊炎(裁缝趾)119

先天性第5趾骑跨122

卷曲趾畸形123

槌状趾123

锤状趾125

爪形趾126

第6章 足发育畸形129

足趾、前足130

前足裂130

纵向括弧形骨骺131

巨趾132

多趾135

并趾139

中足141

副舟骨141

后足143

先天性距下融合143

第7章 软组织手术147

腱膜和肌腱筋膜滑移延长术148

原则148

腓肠肌腱膜滑移延长术(STRAYER术)148

?外展肌远端筋膜滑移延长术149

小趾外展肌松解延长术150

胫骨后肌腱膜滑移延长术150

肌腱延长术、松解术151

原则151

经皮趾长屈肌肌腱切断术151

经皮跟腱切断术153

跟腱延长术158

肌腱转位术164

原则164

Jones术——?长伸肌转位至第1跖骨颈164

反向Jones术167

Hibbs术——趾总伸肌转位至骰骨或第3腓骨肌168

胫骨前肌转位至外侧楔状骨170

胫骨前肌转位至中间楔状骨173

胫骨前肌部分转位术(SPLATT)173

腓骨长肌转位至腓骨短肌175

胫骨前肌转位至跟腱177

胫骨后肌转位至足背180

筋膜松解,腱膜松解,肌腱延长,肌肉松解和分离及关节囊松解相结合183

原则183

跖筋膜切断和松解183

马蹄足有限切开的微创软组织松解185

浅表内侧松解186

深部内侧松解188

浅表内侧跖侧松解188

深部内侧跖侧松解190

背侧入路先天性垂直距骨松解矫形术190

第3街手术(Barnett术)192

Butler第5趾骑跨矫形术195

后侧松解术196

马蹄内翻足环形松解术(后-内-跖侧松解术)197

折叠术——肌腱短缩术和关节囊紧缩修补术200

原则200

跖侧-内侧折叠术200

关节解脱术202

原则202

Syme踝关节截肢术202

第8章 骨性手术207

生长引导术208

内踝逆行螺钉胫骨远端内侧半骨骺阻滞术208

前侧8字钢板半骨骺阻滞术209

骨切除术210

副舟骨切除术210

跟舟跗骨融合切除术213

距跟跗骨融合切除术215

Lichtblau远端跟骨切除术218

纵向弧形骺板切除术218

舟骨背侧半脱位撞击部分切除术220

背侧距骨颈修整术221

趾列切除术221

舟骨切除术223

距骨切除术226

截骨术228

跟骨延长截骨术(CLO)228

跟骨后部平移截骨术(PCDO)238

“通用”内侧楔骨截骨术(MCO)240

内侧楔骨(内侧)开放截骨术(MC-Medial-OWO)242

内侧楔骨(背伸)跖侧开放楔形截骨244

内侧楔骨(跖屈)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247

内侧楔骨(跖屈)背侧开放楔形截骨术248

内侧楔骨(背屈)背侧闭合楔形截骨术249

骰骨闭合楔形截骨术250

跟骰关节切除、关节融合251

Lichtblau前侧跟骨切除术252

跟骨前方闭合楔形截骨术(反跟骨延长截骨术)254

第1跖骨基底截骨术255

第5跖骨截骨术256

第1跖骨远端截骨术257

远端胫腓骨内翻、外翻、跖屈、背伸、旋转截骨术258

关节融合术262

?趾趾间关节融合术262

?趾跖趾关节融合术263

中足楔形截骨切除、融合术264

跟骰关节融合术268

距下关节融合术268

三关节融合术269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