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黎保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772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关怀的意义1
第一部分 叩问爱情2
一、爱之疑问2
人生无常,爱情如何摆脱无常?3
问世间情为何物?6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11
谁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人”?16
经得起考验的才叫真爱?20
什么是爱情中“对的时候”?24
男人要赚多少钱才幸福?26
传统婚姻模式具有某种合理性?29
什么是男子汉?谁能给你安全感?32
你应该如何面对前任?36
你需要“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40
富二代,嫁还是不嫁?43
二、爱之实质45
爱不是控制,而是对话与安心46
回忆是一种相遇,然而凄美48
所有不期而遇都像故友重逢51
对待爱情的方式52
爱情死不了人,但爱情可以磨人——由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想到的54
所谓“完美”爱情58
爱情是一种病,婚姻是一种命60
你对男人没有要求,就等于对你的未来不负责任62
关于大龄未婚现象的对话66
三、爱之类型68
林徽因,一个多情或贪心的女子?69
优秀文化人的美满婚姻启示71
优秀的男人未必适合所有女人——从学生的一条说说想到的76
世上已无柏拉图78
我反对掠夺型师生恋81
异地恋,异地也要恋83
四、爱之分合86
80后女作家吴瑜与“你还敢相信爱情吗”?87
夜深人静谈失恋91
失恋如拔牙93
你能否原谅另一半出轨?95
分手不是坏事99
一个人的山长水远——做别人情感的倾听者与思考者102
真爱没有“更好”107
在最爱的时候结婚111
“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男女有别113
新婚姻法冷酷吗?115
请不要相信说“爱你”的有妇之夫117
第二部分 探问成长121
一、青春灿烂121
青春是一段灿烂的忧伤122
毕业双城记124
有一种青春精神叫“巴金”——青年节想起呼喊“我是青年”的中年巴金12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与青春逝去又何妨?128
什么叫朋友?什么叫成熟?130
网络流行语和数字控132
二、梦幻明亮135
对待梦想的方式136
完美是个梦,梦醒了要生活137
若问生涯原是梦140
何谓未来?142
选择与等待144
三、挫折莲花147
挫折·刀子·莲花148
如何驱走怪梦、噩梦150
找工作应该警惕的几种心态152
人生需要榜样,但不需要“人生导师”156
你感觉温暖还是寂寞?160
熬夜者诫162
人生——面对诱惑的过程164
人因困惑而成长166
四、心本阳光170
坚持做自己171
物质可以很简单,内心可以很真实173
守护你的心灵175
星座决定人生?178
在奋斗之外180
享受每一天182
快乐不如静乐、慢乐185
照见本心与照见灵性187
人人须是出家人190
第三部分 追问教育193
一、学生何为?193
上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194
为了中学教学而否定大学创新?197
当省级大学学生遭遇211问题201
对大学牌子的思考202
不要轻易弃学创业203
考研需要协调的几种关系205
对考上硕士的学生之忠告208
致一位通识课的学生210
一种米养百种学生214
何谓“学生”?217
二、教师何为?219
我们现在怎样做教师?220
看了学生的实习日记后之随想222
关于深大校长为了学生而撤款的思考223
是教师还是牧师?——关于学生精神与能力的问题解答225
不认得学生的尴尬与好处232
对模拟的所谓《退学申请》的思考234
高考天问与高考自问239
教授治校与学术权力243
三、社会何为?245
“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杰出人才的缺乏246
“后天很美好”的智慧与社会达尔文主义250
对小悦悦事件的15种反应的思考254
对“80后”文学提几个问题261
贫穷、尊重与责任266
我们为什么都活得那么脆弱?——从马丁“回家乡工作”的情感与观念说开去268
后记 我与学生有段缘分272
附录 学生对本书各要素的投票情况280
热门推荐
- 1003156.html
- 2719597.html
- 180976.html
- 1405282.html
- 1326360.html
- 1078667.html
- 333946.html
- 1185741.html
- 470050.html
- 2386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4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1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2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