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治国明鉴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治国明鉴 上
  • 陈生玺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75540023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13602766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治国明鉴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管子&春秋 管仲撰3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3

政之所行 在顺民心4

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5

知时者可立以为长6

上下不和 令乃不行7

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来者视之往8

道之所用贵在其重8

人情不二 民情可得而御10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10

辟则惠 闭则颣11

慎其所积11

得之必生 失之必死12

国之亡以其长者13

人主好佚欲14

荣辱在为14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15

闻贤而不举则殆16

政者正也17

不能废法而治国18

贤人不至谓之蔽19

上之所好民必甚焉19

论人之要20

称身之过者强21

服于威杀然后从23

利莫大于治23

治莫贵于得齐24

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25

粟多则国富26

主明27

商君书&战国 商鞅撰31

不拘陈规 因势改革31

治国三要 法信权34

弱民去虱37

申鉴&汉 荀悦撰44

治国四不要五要44

五政详说45

任贤十难48

君臣之患 二难二罪49

人臣三罪 忠有三术50

义屈51

中论&汉 徐幹撰55

心术以正己为本55

虚心才能聪明57

信行已谤慎友60

人君之患 多才艺而不识大体63

政论&三国(魏)刘廙撰69

为政使吏清廉之道69

识辨爱己者的效应71

高高在上 虽日月有所不遍73

体论&三国(魏)杜恕撰77

人主得体与否种种77

君子小人之分界83

警惕左右有五恶84

人主听察安危之机要85

政要论&三国(魏)桓范撰91

为君九虑七恕难91

为政务在正身94

政善于内 兵强于外95

名声与考吏96

直谏不顾己身之安危99

典语&晋 陆景撰104

人无全能 得人在料其所长104

人君华屋玉食 不忘庶民饥寒105

傅子&晋 傅玄撰110

圣人崇仁 推己以及人110

祸莫大于无信111

节吏厚禄 致清之道114

荣利之心不可绝 求之以方116

听言恕直118

举贤121

检商贾125

法刑127

安民130

曲制132

假言133

矫伪134

中说&隋 王通撰138

天下之乱 圣人在下138

稽德则远138

言不中 行不谨 辱也139

易乐者必多哀 轻施者必好夺140

非至公血诚不能安140

事君 使人 化人之道141

先德后刑142

邦家有社稷143

导之以德144

不登高 不履危144

古之仕也以行其道146

禄以报劳 官以授德146

存我者所以厚苍生147

舍其所争 取其所弃148

通变与执方148

诗书盛而秦世灭149

推之以诚 镇之以静150

大制不割常守中151

好成者败之本152

贱物贵我 君子不为153

自知者英 自胜者雄153

心与迹的区别与统一154

以天下之身 成天下之务155

对与问156

并天下之谋 兼天下之智157

无咎者善补过158

推波助澜 纵风止燎159

非仁义发 中不能济160

僮仆称其恩可以从政161

帝制衰而天下言利162

多言德之贼 多事生之仇163

远而无介 就而无谄164

不能仁则智息164

同不害正 异不殊俗165

以势交者 势倾则绝165

在险而运奇 不若宅平而无为167

如之何可使为政168

言有物而行有常169

庄以待之 信以从之169

谦而无怨170

天下无道 圣人彰焉171

人谋不臧 咎矣夫172

圆而不同 直而不抵172

绝由去媒 谗佞远173

好成人之美 可以立174

正主庇民之道174

不广求故得175

凝滞者 智之蝥176

乐贤者而哀不贤者177

多言不可与谋177

先择而后交178

不责人所不及178

有不善争改179

人事修而天地之理得179

非知之艰 行惟之艰180

德才兼备 识亮齐推181

乘之与革之181

谠人容其讦 佞人杜其渐182

富而教之183

君子服人心 不服人之言185

得时则行 失时则蟠186

至治之代 法悬而不犯187

动失之繁 静失之寡188

执其中者唯圣人189

监察不止 奸之府189

帝范&唐 李世民撰193

帝范序193

君体篇196

求贤篇197

纳谏篇199

去谗篇201

诫盈篇203

崇俭篇204

务农篇206

崇文篇208

帝范后序210

贞观政要&唐 吴兢撰215

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雍蔽215

草创与守成孰难217

殷鉴不远219

论九德十思221

守天下难易224

相惜颜面225

岂得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227

小事不论 大事又将不可救228

有谠言直谏 拭目当以师友待之229

罪重于中钩 任逾于管仲230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232

激浊扬清 嫉恶好善233

君从谏则圣234

明主思短而益善235

魏徵论君臣一体237

人臣进谏与冒白刃何异242

善善而不能用 恶恶而不能去244

众人之唯唯 不如一士之谔谔245

使臣为良臣 勿使臣为忠臣245

未用其长 惟见其短247

人皆苦不自觉247

若君自贤 不可得249

量才授职 务省官员250

书都督、刺史官名于屏风上251

误用恶人 不善者竞进251

魏徵进审官求贤之说252

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257

从善则有誉 改过则无咎258

行仁义则灾害不生259

以天下为公 无私于物259

法者 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261

魏徵论近君子而远小人262

魏徵论德礼诚信乃治国之大纲264

以欲从民者昌 以民乐己者亡268

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邪269

不受人鱼 其鱼乃存270

百姓安宁 自身常得欢乐271

履忠正 蹈公清 长守富贵272

治国守法 事须画一272

魏徵论明德慎罚居安思危273

务弘仁义 莫行诈力277

常无懈怠 各保其终278

十渐之戒279

帝学&宋 范祖禹撰288

大学之要288

民可近 不可下289

圣狂之分 贵在务学290

能马上得之 不可马上治之291

治乱由于任人292

君如盂 民如水293

明、威、断三字勿失294

顺时修德 其灾自息295

葬者宜俭296

嘉言无攸伏 野无遗贤297

天下皆吾赤子298

重教化 铸刑书299

反身修德而不以愠怒加之300

恶利口之覆邦家301

州县提纲&宋 陈襄撰305

洁己305

平心306

专勤307

节用养廉307

勿求虚誉308

防吏弄权309

防闲子弟310

戒亲戚贩鬻310

责吏须自反311

吏言勿信312

时加警察313

三不行刑314

疑事贵思314

面审所供315

详读案牍316

通愚民之情316

禁告奸扰农317

告奸必惩318

无轻役民319

详画地图320

差役循例320

禁差役之扰321

安养乞丐322

疑似必察322

事须隔问323

廉则财赋给324

整齐簿书324

作邑自箴&宋 李元弼撰328

正己与三莫328

为政之要328

为公与戒行329

官箴&宋 吕本中撰333

当官之法 唯有三事333

常思有以及人334

关防小人335

难事勿辞335

不可忽而不治336

详读公案336

清心省事为本337

后生少年多为猾吏所饵337

以暴怒为戒338

沉思静虑339

以尽心为急339

忧于身者不拘于人339

人之自私犹己之自私340

务合人情340

直不犯祸 和不害义341

但务着实342

公罪不可无342

不要两头探343

百官箴&宋 许月卿撰346

治乱之分346

典学好师346

慎行从敛348

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349

藏富于民351

《春秋》不书无麦于夏351

下情上通 政是以永353

为民守财勿能妄费354

从谏如流355

昼帘绪论&宋 胡太初撰358

尽己篇358

御吏篇360

听讼篇362

催科篇364

理财篇366

差役篇368

赈恤篇370

势利篇372

远嫌篇374

朱文公政训&宋 朱熹撰378

谨行为刑378

明号令 严刑罚379

宽政与严政380

勿要喜出人罪以求福报381

为官者需公字为先382

为政须逐日结押 不可拖下383

勿以治国平天下为指掌之事383

立大本 溯源流384

泉人怀之如父母385

平易近民386

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处386

勿将官钱胡使387

狱刑从宽 必长奸惠恶388

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389

人命所系 切勿宽弛390

西山政训&宋 真德秀撰394

正己之道未至 爱人之意不孚394

四事自勉394

去其十害395

贤与不肖 在乎勉与不勉397

必期于去民之瘼而后已398

虚心无我 乐于闻善399

四事当勉400

崇风教404

三事忠告&元 张养浩撰409

省己409

克性之偏410

戒贪411

心诚爱民 智无不及412

法律为师412

事不预知 难以应卒413

治官如治家414

瘴说415

禁家人侵渔416

察情417

弭讼418

勿听谗419

亲族之讼宜缓419

别强弱420

民病如己病420

御吏421

约束422

省事422

威严423

先劳424

勉学425

劝农425

恤鳏寡426

戢强427

存恕428

狱诘其初429

详谳429

自责430

多方救赈431

预备432

均赋432

不可奴妾流民433

各守涯分434

宁人负我435

处患难435

分谤436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437

郊迎新代437

克终438

不可自鬻438

完归439

轻去就440

致政441

进退皆有为442

以义处命442

求进于己443

自律444

示教445

询访447

按行448

审录450

荐举451

纠弹452

奏对454

修身455

用贤456

重民457

远虑459

任怨460

献纳461

退休463

治世龟鉴&元 苏天爵撰467

为戒必于方盛之时467

轻财而重民467

人才者 国家之基本468

观大节必于细事470

小人君子不可俱收并用470

仇士良谈小人得志之方471

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473

民生之休戚系于守令之贤否473

养民之道在爱其民力474

兴一利必有一害475

以义方训子 以礼齐家477

圣学心法序&明 朱棣撰481

治业之成 必由学问481

人君应与天下同好同恶482

勤其始 虑其终483

陶民于仁义 纳民于道德484

圣王于百姓 保民如赤子484

致治之要 以育才为先485

择贤必取于众论486

纳言广其聪明 从善增其不及486

礼者治国之纪 乐者人情之统488

敬大臣并非屈己489

赏罚必得其当489

生财必有道490

富有天下亦必量入为出491

勤则不懈 廉则不污492

内训&明 徐皇后撰496

《内训》原序496

德性章501

修身章503

慎言章504

谨行章506

警戒章508

积善章509

崇圣训章511

事父母章512

事君章514

待外戚章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