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实时性止损的突发灾害关键期自救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华桂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2680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灾害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实时性止损的突发灾害关键期自救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灾民个体行为分析1
第一节 个体恐慌行为相关理论1
一、环境应激理论1
二、动机与需要理论3
三、风险认知与行为5
第二节 灾害情境下个体心理行为机理8
一、个体心理应激反应8
二、个体恐慌行为发生机制12
三、个体行为反应的类型17
第三节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1
一、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21
二、个体行为影响变量及研究假设25
第四节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0
一、问卷与研究数据30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31
三、Logit回归模型分析36
第二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受灾群体行为演化分析45
第一节 概述45
一、群体心理与行为45
二、群体行为研究现状47
三、突发灾害情境下的群体行为49
第二节 灾害系统的黑洞效应与群体行为51
一、灾害系统的黑洞性52
二、技术、时间、信息及资源的黑洞效应53
三、负面情绪下的心理黑洞57
四、灾害危机系统黑洞效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58
第三节 有限理性下的群体行为59
一、个体次优最优化与群体行为60
二、个体最小最大损失与群体行为61
三、羊群效应与群体行为62
四、中国情境下的群体行为63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下的代价损失模型与群体行为65
一、前景理论及其基本模型65
二、灾害情境下的前景理论模型68
三、基于前景理论的代价损失模型70
四、代价损失模型与灾害情境下的行为决策71
第三章 突发灾害关键期自救信息传递机制75
第一节 灾民救助信息传递的研究概况75
第二节 灾害救援信息传递模型与体系结构77
第三节 灾害自救信息传递分析79
一、灾害自救信息传递的特点79
二、信息传递的主体81
三、灾民被困信息传递载体83
第四节 突发灾害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的动力学模型84
一、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回馈环路与因果体系85
二、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动态分析模型92
第四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应急需求结构动态演化98
第一节 应急需求与需求层次98
一、受灾者应急需求内涵98
二、受灾者应急需求层次99
第二节 构建评价因子的方法100
一、评价因子100
二、构建评价因子集的原则与方法101
三、国内构建评价因子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102
四、构建受灾者应急需求评价因子集的思路与方法104
第三节 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106
一、应急需求演化分析106
二、应急需求结构层级与阶段分析108
三、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110
第四节 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修正112
一、专家调研及因子修正113
二、评价因子权重计算113
三、评价的修正119
第五节 评价因子验证与解析120
一、评价因子集层级结构有效性验证120
二、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权重解析126
第五章 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建模分析129
第一节 选址模型概述129
一、主要的选址模型129
二、覆盖选址模型类型划分130
三、覆盖选址问题描述和模型符号记法131
四、主要的覆盖模型132
第二节 基于M/M/s/s排队系统的最大覆盖选址模型138
一、问题背景138
二、构建模型140
三、算法设计145
四、模型求解149
第三节 基于M/G/s排队系统的最大覆盖选址模型154
一、问题背景154
二、构建模型155
三、算法设计159
四、模型求解与比较161
五、进一步优化方向166
第六章 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与评价168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况168
一、国外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168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70
第二节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原则与标准171
一、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类型171
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原则172
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173
第三节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区位模型构建175
一、模型选择175
二、模型假设及规定176
三、构建中心型避难场所区位模型178
四、构建固定型避难场所区位模型180
第四节 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优化:以南京为例182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182
二、南京市规划现状183
三、优化实例求解186
第五节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合理性评价192
一、评价指标192
二、避难场所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以南京市为例193
参考文献200
后记207
热门推荐
- 3663983.html
- 3195060.html
- 2415889.html
- 488566.html
- 454338.html
- 2007005.html
- 641119.html
- 1207381.html
- 1761086.html
- 904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5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8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5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4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8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