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程序法实用 修订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锵,周志宏著 著
- 出版社: 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29527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程序法实用 修订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则1
第一章 法例1
第一节 立法目的与定义3
壹、程序保障所具有之意义3
贰、行政程序法之功能6
叁、我国行政程序法之商榷8
肆、定义规定9
第二节 适用范围13
壹、行政程序法之适用范围13
贰、行政程序法之适用优先顺序16
叁、适用除外19
第三节 一般法律原则24
壹、明确性原则25
贰、平等原则26
叁、比例原则(或称禁止过分原则)27
肆、诚实信用与信赖保护原则30
伍、一体注意原则34
陆、裁量禁止滥用原则35
第二章 管辖37
第一节 管辖之意义39
第二节 管辖之种类41
壹、事务管辖41
贰、土地管辖42
叁、层级管辖44
第三节 管辖之恒定44
第四节 管辖之变动46
壹、管辖权变动之态样46
贰、争议问题50
第五节 管辖竞合及争议之解决53
第六节 职务协助55
附录:台北市政府所属各机关管辖权归属及争议处理要点58
第三章 当事人与回避61
第一节 绪论63
第二节 当事人64
壹、意义64
贰、当事人能力与行为能力66
叁、参加人72
肆、选定或指定当事人74
第三节 代理人78
壹、意义78
贰、代理人权能79
叁、代理权恒定原则79
第四节 辅佐人80
壹、意义80
贰、权限81
第五节 回避81
壹、自行回避82
贰、申请回避83
叁、命为回避86
肆、小结86
第四章 程序之开始与调查证据89
第一节 程序之开始91
壹、依职权开始程序91
贰、依法规开始程序91
叁、依申请开始程序92
第二节 调查事实及证据93
壹、调查程序之发动与进行94
贰、调查之程序与方式95
叁、调查结果之判断与处理96
第五章 资讯公开101
第一节 概说103
壹、资讯公开之立法体例103
贰、行政程序法关于资讯公开之立法架构104
叁、资讯公开立法之发展106
第二节 政府资讯公开法之内容107
壹、政府资讯之范围及其公开之方式与原则108
贰、政府资讯之主动、适时公开111
叁、政府资讯之申请提供、更正及补充121
肆、政府资讯公开之限制129
伍、政府资讯公开之行政救济与行政责任136
第三节 行政程序中个案性资讯公开请求权及其例外137
壹、阅览、抄写、复印或摄影有关资料或卷宗之请求权137
贰、行政机关得拒绝申请之情形140
叁、资料或卷宗内容更正请求权143
肆、行政机关拒绝卷宗阅览之申请及内容更正请求之救济143
伍、政府资讯公开与卷宗阅览之比较及相互关系145
第四节 程序外接触之禁止148
壹、禁止程序外接触之立法目的149
贰、禁止程序外接触之原则149
叁、禁止程序外接触之例外151
肆、公务员违反禁止程序外接触规定的处理151
伍、违反禁止程序外接触之规定对于实体决定之影响153
第六章 期日、期间与费用155
第一节 概说157
第二节 期间之计算157
壹、期间计算之原则157
贰、期间计算之例外:处罚或不利益处分期间之计算159
第三节 法定期间遵守之认定与回复原状160
壹、邮送时间之扣除160
贰、回复原状之申请161
第四节 对于人民申请案件之处理期间162
壹、人民申请案件处理期间之订定及公告162
贰、法定之处理期间及其延长163
叁、受理行政机关之通知义务164
肆、处理期间之停止进行164
第五节 费用165
壹、费用之负担165
贰、证人与鉴定人之日费、旅费及鉴定人之报酬166
附录:行政程序证人鉴定人日费旅费及鉴定报酬支给标准(民国89年3月20日发布)169
第七章 听证及陈述意见171
第一节 概说173
第二节 听证程序174
壹、概说174
贰、听证前之通知或公告178
叁、听证期日与场所之决定与变更181
肆、听证之主持人及协助人员182
伍、预备听证183
陆、听证之公开或不公开184
柒、听证之进行程序185
捌、再听证189
玖、违反听证程序规定之法律效果190
第三节 负担处分之陈述意见及听证192
壹、应给予陈述意见机会之行政处分192
贰、得不给予陈述意见机会之行政处分195
叁、陈述意见之通知或公告197
肆、陈述书之提出及不提出之法律效果198
伍、言词陈述意见198
陆、应举行听证之情形198
柒、经听证行政处分之作成199
捌、不服经听证行政处分之行政救济200
玖、行政机关违反陈述意见及听证相关程序之法律效果201
第八章 行政送达207
第一节 行政送达之概念与原则209
壹、行政送达之目的与性质209
贰、行政送达之原则212
第二节 送达实施机关、应受送达人与送达处所213
壹、送达实施机关213
贰、应受送达人216
叁、送达处所218
第三节 送达方法220
壹、本人送达220
贰、公告送达221
叁、补充送达222
肆、留置送达225
伍、寄存送达226
陆、公示送达228
第四节 实施送达之日时与送达证书231
第二篇 各论233
第一章 行政处分233
第一节 概说235
第二节 行政处分之概念236
壹、行政机关之行为238
贰、行政机关之公法行为244
叁、对外直接发生法律上效果之决定或公权力措施247
肆、行政机关之单方行为268
伍、针对具体事件之行政行为268
第三节 行政处分之分类273
壹、下命处分、形成处分与确认处分273
贰、授益处分、侵益处分、混合处分与第三人效力处分274
叁、羁束处分与裁量处分275
第四节 行政处分之附款277
壹、附款之概念277
贰、附款之种类280
叁、附款之容许性与合法性282
第五节 行政处分之作成、生效与效力284
壹、行政处分之作成284
贰、行政处分之生效288
叁、行政处分之效力290
第六节 行政处分之无效295
壹、概念295
贰、无效之原因295
叁、无效之后果与确认298
第七节 瑕疵行政处分之补正与转换301
壹、概说301
贰、瑕疵行政处分之补正301
叁、瑕疵行政处分之转换303
肆、行政处分之程序瑕疵与违法审查305
第八节 行政处分之撤销与废止307
壹、行政处分之撤销307
贰、行政处分之废止312
第九节 行政程序之重新开始(行政处分撤销或废止之申请)317
壹、概念317
贰、要件318
叁、决定320
第十节 时效321
壹、时效消灭之期间与效果322
贰、消灭时效之中断与重行起算323
第二章 行政契约325
第一节 绪论327
第二节 意义与类型329
壹、意义329
贰、类型331
第三节 缔约前之程序335
第四节 特别生效要件336
第五节 无效338
壹、列举事由339
贰、一般性事由340
第六节 行政指导与协助341
第七节 调整与终止347
壹、契约之调整347
贰、契约之终止349
第八节 强制执行350
第九节 准用民法规定353
第十节 行政争讼353
附件一:彰化师大师资培育公费生行政契约书355
附件二:医学院医学系公费学生保证书359
附件三:全民健康保险特约医事服务机构合约361
附件四:租税协谈案件处理纪录表370
第三章 法规命令及行政规则371
第一节 行政规范之概念与必要性373
第二节 行政规范之实定法依据375
壹、中央法规标准法之规定376
贰、行政程序法之规定377
叁、地方制度法之规定380
肆、小结381
第三节 法规命令383
壹、法规命令之概念383
贰、法规命令之授权与授权之界限384
叁、法规命令之界限391
肆、法规命令之效力与订定程序394
第四节 行政规则399
壹、定义及分类400
贰、行政规则之订定及生效401
叁、行政规则之外部效力及界限403
肆、解释函令适用上之问题406
第五节 职权命令407
第四章 行政计画411
第一节 绪论413
第二节 意义与类型416
壹、意义416
贰、类型417
第三节 行政程序419
第四节 效力423
第五节 小结427
第五章 行政指导429
第一节 行政指导之概念、机能与类型431
壹、行政指导之概念与机能431
贰、行政指导之类型434
第二节 对行政指导之民主统制436
壹、行政指导与法律优越原则436
贰、行政指导与法律保留原则438
叁、行政指导基准之建立439
第三节 行政指导之救济问题440
壹、行政指导与行政争讼440
贰、行政指导与国家赔偿441
叁、行政指导与损失补偿442
第四节 结语—今后之课题444
第六章 陈情及附则447
第一节 陈情449
壹、概说449
贰、陈情之定义与方式450
叁、陈情之处理方式与原则450
肆、行政机关之告知义务452
伍、陈情之不予处理452
陆、陈情与请愿之比较454
柒、陈情之相关规定455
第二节 附则456
壹、对行政机关之程序行为声明不服之限制456
贰、施行日期461
叁、欠缺法律授权依据之职权命令之过渡规定461
附录一 邮务机构送达诉讼文书实施办法465
附录二 行政院及所属各机关处理人民陈情案件要点469
热门推荐
- 1014233.html
- 1960802.html
- 984695.html
- 3576554.html
- 2946633.html
- 1540625.html
- 1431952.html
- 3627058.html
- 2102959.html
- 1324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9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6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