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利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26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898页
- 文件大小:333MB
- 文件页数:919页
- 主题词:民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总论3
第一章 民法概述3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3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4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8
第四节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10
第五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2
第六节 民法的渊源16
第七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17
第八节 民法的解释18
第九节 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思维21
第二章 民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24
第一节 西方古代民法24
第二节 西方近代民法25
第三节 西方现代民法27
第四节 我国民法的历史发展及其未来30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33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33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34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35
第四节 民事权利36
第五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40
第六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41
第四章 自然人43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43
第二节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45
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47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51
第五节 监护54
第六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58
第五章 法人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61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63
第四节 法人的设立67
第五节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法人的机关71
第六节 法人的终止73
第六章 合伙76
第一节 合伙的概念76
第二节 合伙的分类78
第三节 普通合伙企业80
第四节 有限合伙企业88
第七章 国家91
第一节 国家的民事法律地位91
第二节 国家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92
第八章 法律行为94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94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96
第三节 意思表示101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106
第五节 欠缺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10
第六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114
第九章 代理制度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代理的分类121
第三节 代理权129
第四节 代理权的行使132
第五节 表见代理136
第六节 狭义的无权代理138
第七节 代理权的消灭143
第十章 诉讼时效146
第一节 概述146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48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分类151
第四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152
第五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153
第六节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后果157
第十一章 期间与期日160
第一节 期间的概念和分类160
第二节 除斥期间162
第三节 期限的计算164
第十二章 民事责任165
第一节 概述165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167
第三节 民事责任形式169
第四节 民事责任的竞合和聚合172
第二编 人格权法177
第十三章 人格权概述177
第一节 人格权的概念与性质177
第二节 人格权的种类183
第三节 人格权的民法保护185
第四节 人格权与其他民事权利189
第十四章 一般人格权193
第一节 从具体人格权到一般人格权的发展193
第二节 我国一般人格权的立法196
第三节 一般人格权概述199
第四节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202
第五节 对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205
第十五章 具体人格权208
第一节 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208
第二节 姓名权、名称权和肖像权214
第三节 名誉权、信用权和荣誉权217
第四节 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和性自主权221
第三编 物权法227
第十六章 物权概述227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27
第二节 物权的客体229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236
第四节 物权的类型239
第十七章 物权法概述242
第一节 物权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与功能242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目的245
第三节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48
第十八章 物权变动255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含义与物权变动模式255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260
第三节 动产交付275
第四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278
第五节 物权的消灭280
第十九章 物权的保护283
第一节 物权的保护概述283
第二节 物权请求权284
第三节 确认物权的请求权287
第四节 恢复原状的请求权289
第二十章 所有权291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291
第二节 国有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298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306
第四节 相邻关系315
第五节 共有319
第六节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329
第二十一章 用益物权342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342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345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352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364
第五节 地役权366
第二十二章 担保物权374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374
第二节 抵押权385
第三节 质权420
第四节 留置权437
第二十三章 占有447
第一节 占有概述447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451
第三节 占有的保护453
第四节 准占有456
第四编 债法总论459
第二十四章 债的概述459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特征459
第二节 债的要素460
第二十五章 债的发生465
第一节 债的发生原因概述465
第二节 不当得利466
第三节 无因管理469
第二十六章 债的分类474
第一节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474
第二节 可分之债与不可分之债477
第三节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478
第四节 种类物之债与特定物之债480
第二十七章 债的担保482
第一节 债的担保概述482
第二节 保证484
第三节 定金494
第五编 合同法501
第二十八章 合同与合同法501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501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502
第三节 合同关系505
第四节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点506
第五节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508
第二十九章 合同的成立512
第一节 要约512
第二节 承诺514
第三节 合同成立的其他问题516
第四节 缔约过失责任518
第三十章 合同的内容和形式521
第一节 合同的内容521
第二节 合同条款522
第三节 免责条款524
第四节 格式条款525
第五节 合同的形式528
第三十一章 合同的效力532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532
第二节 合同的生效要件533
第三节 效力待定的合同534
第四节 无效合同536
第五节 可撤销的合同540
第六节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544
第三十二章 合同的履行546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概念546
第二节 合同履行的原则546
第三节 合同履行的规则549
第四节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552
第三十三章 合同的保全558
第一节 合同保全概述558
第二节 债权人的代位权558
第三节 债权人的撤销权561
第三十四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566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566
第二节 合同权利的转让568
第三节 合同义务的移转571
第四节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573
第三十五章 合同的终止574
第一节 合同终止概述574
第二节 清偿575
第三节 合同的解除577
第四节 抵销581
第五节 提存584
第六节 免除588
第七节 混同589
第三十六章 违约责任591
第一节 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591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592
第三节 违约行为形态及其责任594
第四节 实际履行责任597
第五节 损害赔偿责任600
第六节 违约金责任604
第七节 双方违约和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违约607
第八节 免责事由608
第三十七章 转移财产的合同610
第一节 买卖合同610
第二节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628
第三节 赠与合同631
第四节 借款合同633
第五节 租赁合同637
第六节 融资租赁合同644
第三十八章 提供服务的合同648
第一节 承揽合同648
第二节 建设工程合同655
第三节 运输合同661
第四节 保管合同668
第五节 仓储合同670
第六节 委托合同673
第七节 行纪合同676
第八节 居间合同678
第三十九章 技术合同680
第一节 技术合同的一般规定680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683
第三节 技术转让合同687
第四节 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690
第六编 侵权行为法695
第四十章 侵权法与侵权责任法695
第一节 侵权法的概念和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695
第二节 侵权法的调整功能和保护范围697
第三节 侵权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与区别701
第四节 侵权法的渊源703
第五节 侵权法的结构704
第四十一章 侵权行为及其一般条款706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706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一般条款707
第三节 侵权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的联系与区别710
第四节 侵权行为形态714
第四十二章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716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716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720
第三节 过错推定原则723
第四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725
第四十三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729
第一节 违法行为729
第二节 损害事实732
第三节 因果关系736
第四节 过错741
第四十四章 侵权责任的其他问题744
第一节 侵权责任方式744
第二节 侵权责任竞合与侵权责任聚合747
第三节 侵权责任免责事由759
第四节 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769
第四十五章 一般侵权行为773
第一节 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人身773
第二节 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人格775
第三节 妨害家庭关系779
第四节 侵害物权780
第五节 侵害债权781
第六节 侵害知识产权782
第七节 媒体侵权784
第八节 商业侵权785
第九节 恶意利用诉讼程序787
第四十六章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789
第一节 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类型789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其他特殊侵权责任797
第四十七章 自己责任与替代责任812
第一节 自己责任812
第二节 替代责任814
第四十八章 单方责任和双方责任821
第一节 单方责任821
第二节 双方责任中的过失相抵823
第三节 双方责任的公平分担损失规则828
第四十九章 单独责任和共同责任830
第一节 单独责任830
第二节 共同责任中的连带责任831
第三节 共同责任中的按份责任841
第四节 共同责任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842
第五十章 侵权损害赔偿规则850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和性质850
第二节 损害赔偿关系的当事人853
第三节 损害赔偿规则856
第五十一章 人身损害赔偿861
第一节 人身损害赔偿概述861
第二节 人身损害的常规赔偿863
第三节 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866
第四节 造成死亡的赔偿868
第五节 扶养损害赔偿869
第六节 人身损害的抚慰金赔偿872
第七节 定期金赔偿874
第五十二章 财产损害赔偿877
第一节 财产损害赔偿概述877
第二节 财产损害数额的计算880
第三节 财产损害赔偿的方法884
第四节 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885
第五十三章 精神损害赔偿889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889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形式891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893
主要参考文献896
热门推荐
- 1185580.html
- 2431606.html
- 1919969.html
- 2398364.html
- 3454420.html
- 157004.html
- 1384885.html
- 1660979.html
- 1524024.html
- 1501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6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7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4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