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关节炎概要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关节炎概要 第2版
  • 施桂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02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60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895页
  • 主题词:关节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关节炎概要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关节炎疾病的历史1

参考文献6

二、骨的构造与功能7

一、骨的分类7

第二章 肌肉骨骼系统7

第一节 骨骼7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8

四、骨的发生与发育9

一、关节的分类10

第二节 关节10

五、骨的可塑性10

六、骨的生理功能10

二、滑膜关节的宏观结构12

三、滑膜关节的微观结构13

四、关节的生理功能16

五、关节的润滑17

一、肌性部分18

第三节 骨骼肌18

四、骨骼肌的生理功能19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19

二、肌腱部分19

六、运动四肢主要关节的骨骼肌20

五、骨骼肌的血管和神经20

参考文献21

一、诊断标准22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22

第三章 关节炎的流行病学22

四、危险因素23

三、发病率23

二、患病率23

一、诊断标准25

第二节 骨性关节炎25

五、病程和预后25

三、危险因素26

二、患病率和发病率26

一、诊断标准27

第三节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27

四、功能影响和预后27

三、危险因素28

二、患病率和发病率28

一、患病率和发病率29

第四节 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29

四、病程和预后29

四、职业和饮食习惯30

三、地理、种族分布和遗传30

二、性别和年龄30

二、患病率和发病率31

一、诊断标准31

五、三磷酸腺苷代谢31

第五节 儿童慢性关节炎31

参考文献32

四、病程和预后32

三、危险因素32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遗传学34

第四章 遗传因子与关节炎34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遗传学43

三、骨性关节炎的免疫遗传学46

四、银屑病关节炎的免疫遗传学50

六、HLA与关节炎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51

五、痛风的遗传度及遗传方式的研究51

七、关节炎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意义及展望52

参考文献54

二、感染因子的致病原因56

一、概述56

第五章 感染因子与关节炎56

四、感染因子与关节炎发病的关系57

三、感染因子的特点57

参考文献63

二、补体系统64

一、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64

第六章 免疫反应与关节炎64

第一节 先天性免疫64

五、补体激活的控制65

四、替代补体途径65

三、经典补体途径65

六、补体受体66

一、免疫细胞表面标志67

第二节 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67

二、B淋巴细胞68

一、天然自身抗体70

第三节 自身抗体产生70

一、T细胞辅助分子71

第四节 T细胞71

二、B细胞库71

三、抗原驱动自身抗体应答71

三、自身免疫中的T细胞72

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72

一、内皮细胞73

第五节 免疫活性细胞在关节炎中的作用73

四、在自身免疫病中T细胞的特异性73

五、T细胞74

四、树突状细胞74

二、中性粒细胞74

三、单核-巨噬细胞74

六、B细胞与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75

二、特异性免疫调节76

一、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76

第六节 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76

第七节 关节炎性疾病的免疫调节缺陷77

四、其他因素77

三、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77

三、细胞因子的致炎作用78

二、自身抗体的产生和作用78

一、CD4和CD8调节缺陷78

四、细胞黏附分子及其致病作用80

参考文献81

二、炎症介质的分类82

一、炎症介质的概念82

第七章 炎症介质与关节炎82

第一节 概述82

二、组织源性炎症介质83

一、组织源性炎症介质释放的机制83

第二节 组织源性炎症介质83

第三节 血浆源性炎症介质88

二、纤溶系统激活产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89

一、凝血系统激活产物——纤维蛋白肽89

三、激肽系统激活产物——激肽90

五、炎症中的血浆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的相互关系91

四、补体系统激活产物——活化补体成分91

第四节 炎症介质的协同作用92

参考文献93

第一节 关节炎的症状94

第八章 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94

第二节 关节炎的体征96

参考文献98

第一节 关节炎的病史采集100

第九章 关节炎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00

一、全身体格检查102

第二节 关节炎的体格检查102

参考文献103

二、关节检查法103

二、物理检查104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04

第十章 关节检查法104

第一节 手部关节104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05

第二节 腕和腕关节105

二、物理检查106

二、物理检查107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07

第三节 肘关节107

二、物理检查108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08

第四节 肩关节108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09

第五节 髋关节109

二、物理检查110

二、物理检查113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13

第六节 膝关节113

二、物理检查115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15

第七节 踝关节及足115

二、物理检查116

一、正常结构特点116

第八节 骶髂关节116

二、物理检查117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17

第九节 颈部117

二、物理检查118

一、正常结构特点与活动范围118

第十节 脊柱118

参考文献120

二、实验室检查121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21

第十一章 关节炎的诊断基础和鉴别诊断方法121

第一节 关节炎的诊断基础121

五、关节镜与滑膜活检123

四、关节腔穿刺和滑液检查123

三、影像学检查123

一、单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24

第二节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方法124

二、多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26

参考文献128

一、概述129

第一节 自身抗体129

第十二章 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129

二、抗核抗体谱(ANAs)137

三、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及抗核仁成分抗体141

四、抗着丝点抗体(ACA)152

六、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153

五、抗板层素抗体153

七、抗组蛋白抗体(AHA)155

八、抗DNP抗体156

十、抗线粒体抗体(AMA)157

九、抗核小体抗体157

十一、类风湿因子(RF)159

十二、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其他自身抗体160

十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68

十四、抗心磷脂抗体174

十五、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175

十六、抗涎(唾)腺导管抗体176

一、血清学分型法178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78

二、基因分型法187

三、HLA-B27测定188

一、测定方法190

第三节 总补体及补体成分190

四、HLA-DR4测定190

三、临床意义191

二、正常参考值191

三、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92

二、成分检测192

第四节 免疫复合物192

一、测定方法192

第六节 C-反应蛋白193

第五节 冷球蛋白193

二、血清蛋白电泳195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195

第七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195

参考文献197

二、禁忌证199

一、适应证199

第十三章 关节腔穿刺术199

第一节 关节腔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99

一、选定关节穿刺点200

第二节 关节腔穿刺技术200

二、关节穿刺术的基本手法及注意事项203

一、糖皮质激素204

第四节 关节腔内药物治疗204

第三节 关节腔穿刺的并发症及预防204

一、关节感染204

二、穿刺部位血肿或关节积血204

三、关节软骨面损伤204

四、断针204

二、透明质酸208

参考文献209

三、关节腔内灌洗209

第一节 概述210

第十四章 关节滑液分析210

二、肉眼检查212

一、新鲜滑液处理212

第二节 滑液分析212

三、显微镜检查215

四、其他检查220

参考文献222

第一节 滑膜活检的历史223

第十五章 关节滑膜活检223

一、组织处理的方法225

第二节 滑膜活检的方法225

二、滑膜活检的部位226

一、类风湿关节炎227

第三节 风湿病的滑膜病理表现227

二、幼年类风湿关节炎231

六、系统性硬化症232

五、肠病性关节炎232

三、赖特(Reiter)综合征232

四、银屑病关节炎232

十二、晶体性滑膜炎(痛风、假性痛风)233

十一、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33

七、复发性多软骨炎233

八、骨性关节炎233

九、结节病233

十、结核性滑膜炎233

十八、其他疾病234

十七、肿瘤234

十三、系统性红斑狼疮234

十四、感染性关节炎234

十五、淀粉样变234

十六、血色病234

第四节 滑膜活检在关节病研究中的应用235

二、滑膜炎症的定量分析237

一、组织选取237

第五节 滑膜活检及滑膜分析学术团体的建立237

六、研究结论238

五、开展滑膜活检的合作研究238

三、临床病理研究238

四、评价治疗238

参考文献239

第一节 关节镜简史240

第十六章 关节镜检查240

第三节 关节镜检查的适应证241

第二节 关节镜的基本设备241

第四节 关节镜检查的禁忌证243

第五节 关节镜检查的并发症244

一、膝关节镜245

第七节 关节镜检查法245

第六节 关节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245

二、踝关节镜248

四、肘关节镜249

三、肩关节镜249

六、髋关节镜250

五、腕关节镜250

第九节 滑膜炎的关节镜特征251

第八节 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优点251

一、骨性关节炎252

第十一节 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252

第十节 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的手术时机252

二、类风湿关节炎253

三、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55

四、痛风性关节炎256

五、血友病性关节病256

参考文献258

二、CR(计算机X线摄影)检查260

一、X线检查260

第十七章 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260

第一节 关节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用途260

四、CT(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261

三、DR(数字X线摄影)检查261

七、ECT(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262

六、B型超声波检查262

五、MRI(磁共振成像)检查262

四、关节内退行性改变263

三、关节面和骨质侵蚀破坏263

第二节 关节病的基本影像学征象263

一、关节积液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钙化和肿块263

二、滑膜或滑膜样增生263

第三节 关节病变的读片方法264

六、关节骨对位异常264

五、关节间隙增宽、变窄、强直和钙化264

二、关节间隙265

一、关节对位265

四、关节周围结构266

三、关节骨质结构266

三、X线表现267

二、诊断标准267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267

一、概述267

四、其他影像学表现271

六、鉴别诊断272

五、常见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272

三、影像学表现273

二、诊断标准273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273

一、概述273

四、常见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276

二、X线表现277

一、概述277

五、鉴别诊断277

第六节 银屑病关节炎277

三、鉴别诊断278

一、概述279

第九节 骨性关节炎279

第七节 赖特(Reiter)综合征279

一、概述279

二、X线表现279

第八节 贝赫切特(Behcet)综合征(白塞综合征)279

一、概述279

二、X线表现279

三、各部位的X线表现280

二、基本X线表现280

五、MRI表现282

四、CT表现282

二、X线表现283

一、概述283

六、鉴别诊断283

第十节 痛风性关节炎283

第十一节 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骨关节病变284

三、鉴别诊断284

二、系统性硬化症285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285

三、皮肌炎/多肌炎286

一、化脓性关节炎287

第十二节 感染性关节炎287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287

五、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重叠综合征287

二、关节结核288

一、概述292

第十三节 血友病性关节病292

三、鉴别诊断293

二、X线表现293

一、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94

第十四节 其他关节病294

二、糖皮质激素性关节病295

二、X线表现296

一、概述296

三、肥大性骨关节病296

第十五节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296

二、X线表现297

一、概述297

三、鉴别诊断297

第十六节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297

参考文献298

三、鉴别诊断298

第二节 病因学3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300

第十八章 类风湿关节炎300

一、感染因素301

三、内分泌因素303

二、遗传因素303

第三节 发病机制304

四、其他因素304

一、抗原和超抗原305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308

三、T细胞312

五、自身抗体315

四、B细胞315

六、两种假说317

一、滑膜的病理特点319

第四节 病理学319

三、细胞因子323

二、滑液的变化323

四、细胞黏附因子325

五、其他致炎因子326

六、细胞凋亡332

一、起病方式333

第五节 临床表现333

三、典型的关节表现334

二、关节受累的特点334

四、不同部位关节的表现335

五、关节外病变340

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类型345

七、预后348

一、血清及细胞学检查350

第六节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350

三、滑液检查357

二、组织病理检查357

四、影像学检查358

一、诊断标准361

第七节 诊断361

五、关节镜及针刺活检361

二、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362

第八节 鉴别诊断364

四、骨性关节炎365

三、银屑病关节炎365

一、强直性脊柱炎365

二、反应性关节炎365

第九节 治疗366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366

二、治疗方案的选择367

一、治疗原则367

三、非甾类抗炎药371

四、病变缓解性抗风湿药373

五、免疫抑制剂374

七、免疫及生物学治疗380

六、糖皮质激素380

九、其他治疗381

八、抗生素381

十、物理治疗382

十二、植物药383

十一、功能锻炼383

参考文献384

十三、外科治疗384

一、概念386

第一节 概念、流行病学、发病因素及病理学386

第十九章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386

二、流行病学387

三、HLA-B27与脊柱关节病388

四、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遗传学389

五、感染在激发脊柱关节病中的作用390

参考文献391

七、病理变化391

六、肠道炎症在脊柱关节病中的作用391

一、定义392

第二节 未定型脊柱关节病392

二、流行病学393

三、临床表现394

五、病程和预后39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95

参考文献396

六、治疗396

一、流行病学397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397

二、临床表现398

三、实验室与辅助检查39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00

五、治疗402

六、预后405

参考文献406

一、流行病学407

第四节 反应性关节炎407

二、发病机制408

三、临床表现409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11

六、治疗412

五、诊断412

参考文献413

七、临床经过和预后413

一、肠病性关节炎414

第五节 肠病性关节炎与Whipple病414

二、Whipple病415

一、定义416

第六节 多肌腱末端炎416

参考文献416

五、诊断417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17

二、病理学417

三、临床表现417

参考文献418

七、预后418

六、治疗418

二、发病机制419

一、流行病学419

第二十章 银屑病关节炎419

四、临床表现421

三、病理学421

七、浴疗423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423

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23

参考文献425

八、预后425

第一节 流行病学426

第二十一章 骨性关节炎426

一、年龄427

第二节 病因学427

二、损伤和过度使用428

四、遗传429

三、肥胖429

一、正常的关节软骨结构及功能430

第三节 发病机制430

五、其他因素430

二、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改变431

四、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432

三、早期骨性关节炎软骨基质的变化432

一、症状与体征433

第四节 临床表现433

二、不同部位及特殊类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434

一、常规实验室检查437

第五节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37

三、特异性标记物438

二、滑液检查438

四、影像学检查439

一、分类诊断方法441

第六节 诊断441

五、关节镜检查441

二、诊断标准442

一、类风湿关节炎443

第七节 鉴别诊断443

第八节 治疗444

四、其他疾病444

二、强直性脊柱炎444

三、风湿性多肌痛444

一、非药物性治疗445

二、药物治疗446

三、外科治疗452

四、特殊部位的处理453

参考文献454

第九节 预后454

二、性别和年龄455

一、患病率455

第二十二章 痛风与痛风性关节炎455

第一节 流行病学455

五、三磷酸腺苷(ATP)代谢456

四、职业和饮食习惯456

三、地理、种族和遗传456

第二节 嘌呤与尿酸代谢及其调节457

一、病因459

第三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459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460

二、发病机制460

二、诱发因素461

一、发病机制461

三、临床表现462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63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465

六、治疗467

第五节 高尿酸血症肾病470

八、预后470

七、老年痛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470

二、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471

一、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471

一、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及Lesch-Nyhan综合征473

第六节 少见类型的痛风473

一、避免痛风的危险因素474

第七节 有关痛风的几个新观点474

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474

三、儿童及青少年痛风474

四、移植受者的痛风治疗475

三、阿司匹林对尿酸水平的影响475

二、重新评估患者饮食标准475

参考文献476

五、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痛风47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477

一、流行病学477

第二十三章 与含钙晶体相关的关节炎477

第一节 焦磷酸钙沉积病477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79

三、临床表现479

六、鉴别诊断480

五、诊断480

第二节 碱性磷酸钙晶体沉积病481

七、治疗481

二、临床表现48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82

五、鉴别诊断483

四、诊断483

三、辅助检查483

参考文献484

六、治疗484

第一节 流行病学486

第二十四章 急性风湿热486

一、病因487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487

二、发病机制490

二、急性风湿热的器官病理改变491

一、急性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491

第三节 病理学491

二、临床表现493

一、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前驱感染表现493

第四节 临床表现493

一、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证据496

第五节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96

二、急性炎性反应指标与免疫学检查497

一、诊断498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498

三、器官受损的特殊检查498

二、鉴别诊断500

三、抗风湿药物的应用501

二、控制链球菌感染501

第七节 治疗501

一、一般处理501

五、亚临床型风湿热的治疗502

四、舞蹈症的治疗502

一、预防链球菌感染503

第八节 预防503

二、预防急性风湿热发生(初级预防)504

参考文献505

第九节 预后505

三、预防急性风湿热复发(次级预防)505

二、发病机制507

一、定义507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关节炎507

第一节 概述507

三、临床表现509

四、诊断510

五、治疗513

二、临床表现514

一、发病机制514

第二节 非淋球菌性关节炎514

四、治疗515

三、诊断515

第四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感染516

六、治疗516

第三节 淋球菌性关节炎516

一、病原学516

二、临床表现516

三、实验室检查516

四、X线表现516

五、诊断516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关节炎517

第五节 病毒性关节炎517

三、细小病毒性关节炎518

二、风疹病毒相关性关节炎518

六、虫媒病毒性关节炎519

五、其他少见的病毒性关节炎519

四、腮腺炎病毒性关节炎519

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关节炎520

二、临床表现521

一、病因和病理改变521

参考文献521

第六节 结核性关节炎521

三、X线表现523

六、治疗524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524

四、实验室检查524

第七节 真菌性关节炎525

参考文献525

一、孢子丝菌病526

四、放线菌病527

三、念珠菌病527

二、球孢子菌病527

八、组织胞浆菌病528

七、足菌肿病528

五、隐球菌病528

六、曲霉菌病528

参考文献529

九、芽生菌病529

第一节 流行病学530

第二十六章 莱姆(Lyme)病530

第二节 病因学531

第四节 临床表现532

第三节 发病机制532

二、早期播散性疾病(第2期)533

一、早期局灶性疾病(第1期)533

三、晚期疾病(第3期)535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537

四、莱姆病与妊娠537

第七节 治疗539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539

参考文献541

第八节 预防541

第一节 临床表现542

第二十七章 成人斯蒂尔病542

一、关节症状543

二、全身表现544

第四节 治疗545

三、类风湿关节炎545

第二节 诊断545

第三节 鉴别诊断545

一、败血症54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545

参考文献546

第五节 预后546

一、非甾类抗炎药546

二、糖皮质激素546

三、免疫抑制剂及慢作用药物546

二、临床表现548

一、病理改变548

第二十八章 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关节炎548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548

五、治疗551

四、鉴别诊断551

三、诊断551

一、临床表现552

第二节 系统性硬化症552

六、预后552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553

第三节 多肌炎/皮肌炎554

三、治疗554

二、诊断555

一、临床表现555

二、临床表现556

一、病理改变556

三、鉴别诊断556

四、治疗556

第四节 风湿性多肌痛556

一、结节性多动脉炎557

第五节 系统性血管炎557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557

四、治疗557

二、韦格纳肉芽肿病558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559

三、过敏性紫癜559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560

一、临床表现560

一、临床表现561

第七节 贝赫切特(Behcet)综合征(白塞综合征)561

三、治疗561

三、治疗562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562

二、诊断563

一、临床表现563

四、预后563

第八节 复发性多软骨炎563

参考文献564

三、治疗564

二、临床表现5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567

第二九章 与其他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关节炎567

第一节 白血病关节炎567

四、骨和关节X线检查568

三、实验室检查568

参考文献569

七、治疗569

五、诊断569

六、鉴别诊断569

二、临床表现57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570

第二节 血友病性关节病570

三、实验室检查57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572

四、骨和关节X线检查572

六、治疗573

二、发病机制574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574

参考文献574

第三节 结节病574

四、实验室检查575

三、病理改变575

五、临床表现576

八、结节病关节炎的鉴别诊断578

七、诊断578

六、X线表现578

参考文献579

十、预后579

九、治疗579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80

第四节 与内分泌病相关的关节炎580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81

三、糖尿病582

四、肢端肥大症583

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586

七、库欣(Cushing)综合征587

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587

参考文献588

三、临床表现589

二、病理改变589

第三十章 其他少见的关节炎589

第一节 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58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589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590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590

一、复发性风湿症591

第二节 间歇性周期性关节炎综合征591

六、治疗591

七、预后591

三、嗜酸性滑膜炎592

二、间歇性关节积液592

第三节 高脂蛋白血症与关节炎593

四、遗传性周期热综合征593

三、临床表现59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94

一、流行病学594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595

四、实验室检查595

八、病例报告596

七、预后596

六、治疗596

参考文献598

三、诊断599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599

第四节 游离体滑膜炎599

一、临床表现599

参考文献600

六、预后600

四、鉴别诊断600

五、治疗6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602

第三十一章 骨质疏松症602

一、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603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603

二、临床类型与易患因素607

一、骨折610

第三节 临床表现610

二、骨密度测定611

一、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有关指标611

二、疼痛611

三、驼背611

四、身高缩短611

第四节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611

一、诊断613

第五节 诊断613

三、骨X线检查613

二、诊断标准614

二、预防性用药615

一、生活习惯615

第六节 预防615

三、雌激素替代治疗616

二、维生素D类616

第七节 治疗616

一、钙剂616

六、二膦酸盐类617

五、降钙素617

四、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617

十二、中药及其他天然药物618

十一、锶盐618

七、氟化物618

八、异丙氧黄酮618

九、类固醇类化合物618

十、甲状旁腺素618

参考文献619

第一节 分类621

第三十二章 儿童慢性关节炎621

一、感染因素623

第三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623

第二节 流行病学623

一、全身型624

第四节 临床表现624

二、免疫因素624

三、遗传因素624

三、少关节炎型625

二、多关节炎型625

一、诊断626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626

第五节 实验室与X线检查626

一、实验室检查626

二、X线检查626

一、治疗627

第七节 治疗及预后627

二、鉴别诊断627

参考文献629

二、预后629

一、生活质量和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631

第三十三章 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和生活指南631

二、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建立和应用632

三、关节炎的评估问题634

四、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637

五、关节炎的个人作业训练641

参考文献643

一、非甾类抗炎药的百年发展645

第一节 非甾类抗炎药645

第三十四章 关节炎的内科治疗645

二、非甾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646

三、环氧合酶同工酶的发现激发了非甾类抗炎药的研究650

四、从环氧合酶的研究进展重新认识COX-1和COX-2的生理和病理功能652

五、对四类环氧合酶抑制剂的临床评价654

六、非甾类抗炎药的临床应用656

七、非甾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658

八、非甾类抗炎药的选择661

参考文献662

二、作用机制663

一、化学结构及分泌的调节663

第二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663

四、分类664

三、生理及药理作用664

五、适应证及使用方法665

七、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治疗666

六、不良反应666

一、金制剂667

第三节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667

二、抗疟药669

三、青霉胺670

四、柳氮磺吡啶672

第四节 免疫抑制剂674

参考文献674

一、甲氨蝶呤675

二、来氟米特680

三、环磷酰胺684

四、环孢素A688

五、FK 506694

六、雷帕霉素697

七、硫唑嘌呤699

八、霉酚酸酯703

参考文献706

一、促尿酸排泄药707

第五节 降尿酸药物和秋水仙碱707

三、其他药物709

二、抑制尿酸生成药709

四、秋水仙碱710

一、正常软骨结构及功能711

第六节 软骨保护剂711

参考文献711

二、影响软骨代谢的因素712

三、软骨保护剂714

参考文献719

一、概述720

第七节 骨增强剂720

二、抗骨吸收药物721

三、促进骨形成药物728

四、其他药物732

参考文献733

二、作用机制734

一、概述734

第八节 静脉免疫球蛋白734

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735

四、用药方法735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735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736

一、机制736

参考文献736

第九节 血浆置换疗法736

三、方法737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738

一、干细胞的概念739

第十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739

参考文献739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740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744

参考文献748

第一节 靶分子免疫治疗750

第三十五章 关节炎的免疫生物学治疗750

一、针对T细胞的治疗751

二、针对T细胞受体的治疗752

三、针对HLA的治疗753

四、针对细胞因子的治疗754

五、针对细胞黏附分子的治疗756

八、基因治疗757

七、诱导免疫耐受757

六、针对B细胞的治疗757

十、其他靶分子免疫治疗758

九、免疫球蛋白758

一、免疫净化治疗759

第二节 免疫净化与重建759

二、免疫重建761

一、干扰素762

第三节 免疫调节剂762

二、胸腺肽763

四、植物药764

三、左旋咪唑764

参考文献765

第二节 关节炎的外科治疗原则766

第一节 关节炎的外科治疗历史回顾766

第三十六章 关节炎的外科治疗766

第三节 关节炎外科治疗的术前评估及处理768

一、精神、心理准备768

二、抗风湿药物的使用要求769

三、皮肤准备770

四、骨质疏松的处理771

五、潜在感染灶的处理771

六、麻醉准备771

七、器械及假体准备772

八、肌力准备772

九、手术顺序选择773

十、输血准备775

十一、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鉴别与准备776

第四节 关节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分类777

一、滑膜切除术778

二、关节矫形术787

三、人工关节置换术789

四、关节融合术792

第五节 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常见问题及处理793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肺动脉栓塞793

二、应激性溃疡795

四、肢体肿胀796

五、术后康复796

第六节 各种特殊类型关节炎的外科治疗特点797

七、总结797

一、幼年类风湿关节炎797

六、支具797

四、痛风性关节炎798

三、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798

五、银屑病关节炎798

二、强直性脊柱炎798

八、赖特综合征799

七、系统性红斑狼疮799

九、血友病性关节病799

参考文献799

六、肠病性关节炎799

第一节 物理因子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治疗原理802

第三十七章 关节炎的物理因子治疗与康复802

一、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802

二、低频脉冲电疗法803

三、中频电流疗法804

四、高频电疗法805

五、磁场疗法806

六、超声疗法806

七、光疗法807

八、冷疗法808

第二节 正常关节运动的范围808

一、上肢关节809

二、下肢关节812

三、颈椎关节814

一、检查815

第三节 物理因子与康复训练对关节疾病的治疗作用815

二、治疗方法816

参考文献827

第三十八章 关节炎的补充和替代治疗828

一、物理疗法828

二、精神调节829

三、饮食疗法829

四、植物类药物830

五、动物组织及其提取物831

六、维生素类药物831

七、微量元素和矿物质832

参考文献833

一、病因834

第三十九章 关节炎患者的精神调节834

二、临床表现834

三、治疗835

参考文献836

第一节 妊娠和分娩对关节炎的影响837

第四十章 关节炎与性生活、妊娠和分娩837

一、妊娠和分娩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837

二、妊娠和分娩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838

第二节 关节炎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839

一、类风湿关节炎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839

二、强直性脊柱炎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839

三、关节炎的药物治疗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840

四、对育龄期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的有关指导841

第三节 关节炎对性行为的影响842

参考文献843

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844

三、肾上腺皮质危象9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