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病理生理学
  • 王万铁,倪世容主编;胡海,孙鲁宁,高维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75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病理生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3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4

第五节 病理生理学的未来趋势4

第二章 疾病概论6

第一节 疾病的相关概念6

一、疾病6

二、健康7

三、亚健康7

第二节 病因学7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7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9

第三节 发病学9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9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11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14

一、康复14

二、死亡14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6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16

一、正常水、钠平衡16

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21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29

一、正常钾代谢29

二、钾代谢紊乱30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35

一、正常镁代谢35

二、镁代谢紊乱36

第四节 钙磷代谢紊乱38

一、正常钙磷代谢、调节和功能38

二、钙、磷代谢紊乱40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44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酸碱物质的来源及调节44

一、酸碱的概念45

二、体液中酸碱性物质的来源45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46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49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49

二、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意义49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51

一、代谢性酸中毒51

二、呼吸性酸中毒54

三、代谢性碱中毒57

四、呼吸性碱中毒60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62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62

二、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63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63

一、根据pH的变化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63

二、根据病史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64

三、根据代偿情况判断为单纯性还是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64

四、根据AG值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及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65

第五章 糖代谢紊乱68

第一节 高血糖症6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0

二、高血糖症对机体的影响75

三、高血糖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78

第二节 低血糖症7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79

二、低血糖症对机体的影响80

三、低血糖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81

第六章 脂代谢紊乱83

第一节 概述84

一、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84

二、脂蛋白的正常代谢84

三、脂代谢紊乱的分型85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87

一、病因及影响因素87

二、发生机制88

三、对机体的影响91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93

第三节 低脂蛋白血症94

一、发病机制94

二、对机体的影响95

第七章 缺氧96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97

一、血氧分压97

二、血氧容量97

三、血氧含量97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7

五、P5098

六、动-静脉血氧含量差98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98

一、低张性缺氧98

二、血液性缺氧99

三、循环性缺氧100

四、组织性缺氧100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101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102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102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103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104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105

第四节 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05

一、病因学防治105

二、氧疗105

三、防治氧中毒106

第八章 发热107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107

第二节 发热的病因108

第三节 发热的发病机制109

一、内生致热原的信息传递110

二、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110

三、调节性体温升高110

第四节 发热的时相111

一、体温上升期111

二、高温持续期112

三、体温下降期112

第五节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13

一、生理功能改变113

二、代谢改变113

第六节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14

一、适度发热的处理原则114

二、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114

三、选择合理解热措施114

第九章 应激116

第一节 概述117

一、应激的概念117

二、应激原117

三、应激的分类118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118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119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119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123

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26

一、代谢变化126

二、功能变化127

第四节 应激性疾病与应激相关疾病130

一、应激性溃疡130

二、应激与心血管功能异常131

三、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132

四、应激与内分泌功能异常132

五、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133

第五节 应激(相关)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33

一、病因学治疗133

二、恰当的心理治疗、护理134

三、及时诊断、治疗应激性损伤134

四、补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34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35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36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136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136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37

一、自由基的作用137

二、钙超载的作用140

三、白细胞与微血管损伤作用142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43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43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45

三、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45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46

一、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146

二、控制再灌注条件146

三、改善缺血组织的能量代谢146

四、抗自由基细胞保护剂的应用146

五、减轻钙超载的发生146

第十一章 休克148

第一节 概述148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149

一、病因149

二、分类150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生机制151

一、休克代偿期151

二、休克进展期153

三、休克难治期154

第四节 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156

一、细胞损伤156

二、代谢障碍157

第五节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158

一、肺功能的变化158

二、肾功能的变化159

三、心功能的变化159

四、脑功能的变化159

五、胃肠道功能的变化160

六、肝功能的变化160

七、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160

八、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160

第六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61

一、病因学防治161

二、发病学治疗161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162

第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4

第一节 概述165

一、机体的止血与凝血功能165

二、机体的抗凝血功能166

三、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血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168

第二节 DIC的病因和发生机制168

一、病因168

二、发生机制169

第三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171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171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171

三、血液高凝状态172

四、微循环障碍172

第四节 DIC的分期与分型172

一、分期172

二、分型173

第五节 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74

一、出血174

二、器官功能障碍174

三、休克175

四、贫血175

第六节 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76

一、实验室检查176

二、DIC的防治原则177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179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诱因和分类180

一、原因180

二、诱因181

三、分类181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182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182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183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反应185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187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187

二、心肌舒张性异常189

三、心脏各部位舒缩活动不协调190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90

一、心排血量减少190

二、静脉淤血191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93

一、防治原发病和消除诱因193

二、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193

三、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193

四、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93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195

第一节 概述196

一、概念196

二、分类197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97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197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200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204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呼吸衰竭204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206

第四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变化207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207

二、呼吸系统变化208

三、循环系统变化209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210

五、肾功能变化211

六、消化功能变化211

第五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12

一、防止和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和诱因212

二、改善通气,降低PaCO2212

三、氧疗,提高PaO2212

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的功能213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214

第一节 病因及分类214

一、病因215

二、分类215

第二节 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15

一、代谢障碍215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216

三、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216

四、凝血功能障碍216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216

六、免疫功能障碍217

第三节 肝性脑病217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217

二、发生机制218

三、诱因224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25

第四节 肝肾综合征225

一、病因和分型225

二、发生机制226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228

第一节 概述229

一、肾功能不全及肾衰竭的概念229

二、肾功能不全的分类230

三、肾功能不全的病因230

四、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机制230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233

一、分类与病因233

二、发生机制235

三、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37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40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240

一、病因240

二、发展过程241

三、发生机制241

四、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43

第四节 尿毒症248

一、概念248

二、发生机制248

三、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50

四、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52

第十七章 脑功能不全254

第一节 概述255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255

二、脑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255

三、脑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255

第二节 认知障碍256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256

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256

三、认知障碍的原因及发生机制258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62

第三节 意识障碍263

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263

二、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264

三、意识障碍的原因及发生机制265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267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68

第十八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71

第一节 概述271

一、概念271

二、病因272

三、分类272

第二节 发生机制273

一、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273

二、器官微循环灌流障碍和再灌注损伤278

三、肠屏障功能受损及肠道细菌移位278

四、细胞代谢障碍279

第三节 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280

一、肺功能障碍280

二、肝功能障碍281

三、肾功能障碍281

四、胃肠道功能障碍282

五、心功能障碍282

六、免疫系统功能抑制283

七、凝血系统功能障碍283

八、脑功能障碍283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84

一、消除病因284

二、防治休克及再灌注损伤284

三、阻断炎症介质的有害作用284

四、支持疗法284

参考文献28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