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家吴瑭现代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家吴瑭现代研究
  • 杨飞,梁金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金陵书社出版公司
  • ISBN:962440132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95页
  • 文件大小:579MB
  • 文件页数:7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家吴瑭现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吴瑭生平、故里、医籍及其现代考证1

吴瑭生平及医著简介&杨飞1

吴瑭生平史略&张志远2

吴鞠通与章虚谷的一段佳话&何绍奇4

吴鞠通年岁考&骆勉5

关于吴鞠通生年的又一佐证&王绪鳌9

吴鞠通年谱约编&方春阳10

吴鞠通名字号小考&卜开初15

吴鞠通故里初考&顾天培等16

吴鞠通故里在淮安续考&顾天培等17

吴鞠通故里考补证&殷大彰17

吴鞠通故里在淮阴&马超骏等18

何处当年问心堂&顾天培19

吴鞠通与《温病条辨》&吴复苍20

《温病条辨》行世版本纵览&梁金尧等22

议具古今妙识 论摒世俗陋见&郝印卿24

曹炳章先生对中医药学的贡献&徐荣斋28

二、吴瑭学术渊源、治学思想及伦理思想研讨论30

《温病条》的学术渊源&戚燕如等30

从《温病条辨原病篇》看《内经》刺热理论对吴鞠通治疗思想的指导&周桂桐等32

吴鞠通三焦辨证源流考辨&许家松34

试论吴鞠通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单书健37

《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王天如40

仲景方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规律初探&薛近芳43

学用《伤寒》方还要注意《温病条辨》的发展&王辉武45

吴鞠通对炙甘草汤的发展&江克明47

从承气汤的运用看伤寒和温病的统一性&范准成49

吴鞠通对《温疫论》的继承和发展&沈庆法51

从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三家学说看温病学的发展&高和声53

吴鞠通是怎样继承叶天士经验的&赖显荣57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及其临床运用&倪承恺58

吴鞠通在方剂治法上对叶天士的继承和发展&陶晓华63

谈叶吴二氏的退热祛邪与养阴扶正&薛铁如65

吴瑭治学风格略述&杨飞67

论吴鞠通治学思想&王振坤68

谈吴瑭的医德品格&杨飞73

三、吴瑭学说的理论研究76

1.吴氏学术理论探讨76

试论吴鞠通学术思想的特点&董建华76

吴瑭先生学术思想探讨&路志正79

吴鞠通研究温病的思维方法探讨&刘国强81

吴鞠通病原说的科学性&邓铁涛84

论吴鞠通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卜开初86

试论吴鞠通治温病急症的学术思想&聂天义88

吴瑭温病五大死证的临床意义&谢志敏90

从秋燥演变看吴鞠通的护阴保津学术思想&原金隆92

吴瑭胃气论初探&李湘云94

吴鞠通“逐邪就近说”浅探&黄建军98

吴鞠通“辛凉止汗说”初探&赖宝生99

吴鞠通温病治疗禁忌学说初探&李刘坤100

论三焦辨证&沈凤阁102

温病三焦治法与药物的升降浮沉说&樊镒104

论吴鞠通“治上焦如羽”的机理和方法&王兴华106

温病下焦病证辨析&杨进108

吴瑭《医医病书》浅析&王志斌等110

吴鞠通《医医病书》探析&沈凤阁111

从《医医病书》看吴瑭晚年的学术思想&柴中元114

对温病治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赵绍琴117

外感热病的“从化”问题&印会河118

论宣降肺气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原国才等119

吴鞠通运用清气法初探&陆文彬121

吴鞠通先生运用清营凉血法研讨&沈仲圭等123

吴鞠通复脉法试析&潘远根125

吴鞠通救阴精十法析略&萧曙明127

浅析吴瑭运用调畅气机治疗湿热诸法&沈庆法131

浅述吴鞠通治疗湿温十法&贾敏132

吴鞠通治寒湿七法&徐宗熹134

吴鞠通治温病发黄九法&陈志源136

吴鞠通治血四要&赵业勤等138

吴鞠通防治杂病学术思想浅探&左兴中139

吴鞠通攻下八法的运用&张德超141

吴鞠通利小便开拓性三法&杨世权143

吴鞠通治温病神志变化的特点&龚婕宁等145

吴鞠通治疗狂证经验探讨&董学敏147

吴鞠通痉病辨治规律探讨&李刘坤148

吴鞠通治疳方法浅析&闵长洲150

吴鞠通下焦篇和妇科奇经用药初探&殷大彰152

2.代表作《温病条辨》研究155

温病初起能否应用辛温药辨析&王兴华153

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刍谈&陈淑范155

《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刘景源156

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柴中元157

桂枝汤治验&张耀卿159

桂枝汤治疗低热&董廷瑶等160

吴瑭运用温热药治疗温病浅探&宋福印160

《温病条辨》与控制论&孟庆云161

浅析《温病条辨》之医易结合&张文华165

吴鞠通《温病条辨》读后&邓铁涛168

《温病条辨》辨病分期定位论治体系初探&张文选等170

试论《温病条病》的若干辨治法则&王贵淼173

试析《温病条辨》论瘀血&刘鹏举等175

《温病条辨》论肾剖析&杨进176

略论《温病条辨》的体质辨治&王贵?179

《温病条辨》奇经八脉为病的治疗法&冯?凤181

《温病条辨》保胃气学术思想探索&?会182

《温病条辨》中饮食、保津问题&?之初185

从《温病条辨》探讨医源性阴虚&裴业民等187

吴鞠通《解儿难》初探&张业宗190

谈《温病条辨·解儿难》之论痉&田淑霄等191

试论吴鞠通《解产难》的学术思想&谢务栋194

浅述《解产难》论产后病的特点&孟祥英195

《温病条辨》脉诊浅析&许兴国196

略论《温病条辨》中的数脉&沈伟礼197

《温病条辨》复合脉析&莫星明199

《温病条辨》舌诊运用规律的探讨&时振声200

吴鞠通《温病条辨》舌诊浅谈&褚玄仁等203

《温病条辨》口渴辨&赵峪等205

读《温病条辨》上焦篇浅谈温病的纵横&程绍祖207

试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意义&孙钢208

《温病条辨》中的“汗”的辨证与施治&常楼起等210

《温病条辨》宣肺十二法&陈荣212

试析《温病条辨》白虎诸法&李世禄215

《温病条辨》白虎四禁刍议&许建平等216

《温病条辨》化湿法的运用&程昭寰217

略谈《温病条辨》的活血化瘀法&李一立220

浅谈《温病条辨》清络法的运用&周贤清222

谈承气汤法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徐立明224

《温病条辨》泻阳明救少阴方治浅析&曹永康226

探讨《温病条辨》攻下后的调治法则&吴成等227

试述《温病条辨》中的方药起效时间&焦一鸣等229

《温病条辨》服药方法与临床&金淑琴230

浅谈《湿病条辨》白虎昼夜兼服法&高永平232

试析《温病条辨》的制方用药特点&何其林233

评吴瑭制方用药的轻重取舍&欧林德235

略谈《温病条辨》中药物配伍性味组合&林绍日238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以温治温方法&黄礼明等239

《温病条辨》的清、滋法配合&杨进等241

《温病条辨》中酸苦酸甘法的运用&时振声244

谈吴瑭对银花的运用&周凤梧247

《温病条辨》应用玄参面面观&杜恩伟248

《温病条辨》对黄连的取舍&杨宇249

《温病条辨》中杏仁之运用&王洪海251

《温病条辨》运用姜汁的规律&宋杰252

《温病条辨》暑温治法&吴国其252

略述《温病条辨》治伏暑五法&王贵淼254

吴鞠通先生论治“秋燥”之研讨&沈仲圭等256

略述《温病条辨》治湿温七法&王贵淼258

试论《温病条辨》湿热治法&吴毅彪259

《温病条辨》水血相关证治探讨&聂天义262

试述《温病条辨》对脾胃病的治疗&邓大勇264

《温病条辨痹疸论》临床研究&邓铁涛265

《温病条辨》治痢法探讨&时振声270

四、《吴鞠通医案》现代研究274

认证无差用药精当&俞中元274

《吴鞠通医案》运用经方的若干特点&廖云龙276

吴鞠通心理疗法举隅&李振彬278

温病误治与救误&杜献琛280

浅析吴鞠通论治邪入心包证&赵世芬281

吴鞠通暑温医案初探&史竟懿284

《吴鞠通医案·陶案》剖析兼议&沈庆法287

吴鞠通杂病治验说约&姜少灏等289

吴鞠通辛开苦降法在内科临床上的运用&李良松291

吴鞠通杂病证治选议&陆寿康293

吴鞠通治痰饮浅探&马继松等296

吴鞠通治血特点探微&陈果然299

吴鞠通治疗血证验案浅析&贾美华301

吴鞠通治疗痹证特色&王彦晖303

吴鞠通辨治小便不利经验初探&张林国等305

吴鞠通运用新绛旋复花汤的经验&黄兆强306

吴瑭医案二则浅析&李会昌等309

《吴鞠通医案》小儿咳敕案赏析&杨崇华310

吴鞠通妇科治验探析&王凯平311

吴鞠通运用通阳泄浊法调经简析&刘学俭314

谈《吴鞠通医案》对桂枝的运用&陈果然315

试探吴氏下法治杂病的特点&杨振明317

试论“甘苦合化法”&杨世权319

五、吴瑭学说现代临床研究321

1.应用吴氏经验治疗急性热性传染病的临床实践321

四时温病证治大要&蒲辅周321

温病神昏临证一得&赵绍琴324

高辉远治疗温病经验点滴&于有山327

中医药治疗乙型脑炎44例疗效观察&李保甫等328

大定风珠加减治疗流行性乙脑后遗症&罗道揆329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散发性病毒性脑炎&陈淦方330

化脑治验&宋明星330

清营汤治疗温病重症的临床体会&徐振涯331

三仁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举隅&谭凤森等331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证治&宋鸿元332

勾端螺旋体病证治&米伯让333

风温病常宣卫气同治&陈孝伯337

风温误治&王启政338

风温肺炎后期证治&汪履秋338

急症医案一则&王少华等339

新加香薷饮治疗暑病&谢兆丰340

加减香薷饮治疗96例夏季流感&毛文彬等341

温病验案两则&张云祥等342

沙渗麦冬饮加味治疗秋燥病四则&李玉冬343

冬温辨惑&覃白怡345

吴鞠通“邪侵上焦辨治”浅识&周正效346

退热银翘散治疗急性高热22例体会&朱其皆347

白虎三仁汤治疗病毒感染发烧&唐化熹348

银翘散袋泡剂对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刘祥泉等349

藿朴三仁汤治疗梅雨季节胃肠型感冒40例小结&孙克勤350

暑湿案两则&杨志明351

清利法治湿证&时振声352

湿病治血能增效&王辉武352

湿热诸毒黄疸&刘渡舟353

湿热痿症治验&蔡小平354

清营汤治疗狐惑病&张明德354

湿温入营&冯界之355

湿温验案&朱可贞等356

伤寒、副伤寒治验&周辉356

“湿温三忌”在肠伤寒护理中的意义&梁雪芬358

阳明温病下后辨证并治&陈国华359

2.应用吴氏经验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实践清营泄热法治疗内科杂病4例&林柳如360

增水行舟法临床运用举要&赵文生361

吴鞠通治少阳胆络法的临床应用&王齐生362

440例伤阴病例的治疗观察&田令群等363

顽固发热三年治验&张维广等365

高热昏迷治验&仝选甫366

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感冒75例小结&梁文学367

宣痹汤治疗肺炎50例简介&熊桂兰367

宣白承气汤在肺部急症中的应用&?金龙368

沙参麦冬汤治疗燥咳154例临床小结&赵棣华等369

沙参麦冬汤对肺结核的症状治疗&刘巧珍371

咳血治验&薛锦云372

宣白承气汤化裁治咳喘&赵吉林373

三仁汤治疗喘证&靳永强等373

香附旋复花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房才龙374

香附旋复花汤治疗胸膜腔积液&牟克祥375

急性支气管炎证治&印会河375

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邓维滨等376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合并霉菌感染二例&赵金华等377

化湿法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靳士华378

加味宣痹汤治疗胸痹病例介绍&沈兆科379

《温病条辨》法则在风温性心脏病防治中的运用&陈洛川等380

加减复脉汤治疗早搏167例&林君平等383

三仁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一例&何保仪384

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心动过速的点滴体会&苏庆英385

安宫牛黄栓为主治疗中风12例的临床观察&曲春媛386

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神昏的临床观察&傅志慧387

醒脑静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金为群等388

增液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病一例&赵国祥389

三香汤加减治疗癫狂症100例临床观察&陶平390

治疗脑病应用大定风珠举隅&龚文德391

三甲复脉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叶俊德等392

大定风珠加减治疗手颤&吕建光393

二甲复脉汤治愈抽搐&陈文邦394

三仁汤治疗急性高山反应50例&姜正谦等394

大定风珠治疗职业性眩晕26例&王改敏等395

益胃汤加味治疗眩晕108例&陆维宏396

三仁汤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傅明光397

银翘解毒丸治急慢性湿热型胃炎&贺振泉398

脾胃病辨治有“三要”&刘盛斯399

增液承气汤治愈频繁呕吐一则&徐学云399

三仁汤化裁治便秘&张元华等400

三仁汤治疗慢性胆囊炎&陈治水401

沙参麦冬汤治疗阴虚型黄疸&侯柔坚401

银翘散治疗病毒性肝炎&石坚401

《温病条辨》方用治肝炎病的体会&杨飞402

桑菊饮可消臌&陈华403

以安宫牛黄丸为主治疗黄疸型肝炎&匡耀祖404

醒脑静抢救肝性昏迷的临床观察&李子敬等405

醒脑静保留灌肠治疗肝昏迷二例&郑义同406

应用温病辩证方法治疗19例急性肾盂肾炎临床体会&刘永祥406

三仁汤加味治疗急性肾炎68例&陈维初408

鹿附汤治愈慢性肾炎&蒋良述409

银翘散加减治疗肾病综合症&胡居息409

大定风珠治愈肾炎高血压抽搐一例&杨占英410

方不在多法活则灵&刘渡舟411

中医局长患急重热痹以后&焦树德411

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诊治&顾丕荣等412

湿热痹证治&郭士魁414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热痹&万良政415

加减复脉汤治愈痹证&蓝建信416

历节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验案&唐天俊416

三仁汤治愈消渴证&夏时金417

加减复脉汤治愈阴枯证&姜志学418

变应性亚败血症治验一侧&张祥生等418

清营汤加减治愈产硷杆菌败血症一例&王宁419

益胃汤加味治愈霉菌感染2例报告&黄文清419

青蒿鳖甲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朱淑琴等420

增液承气汤治疗慢性铅中毒&黄志锋421

棉油中毒的中医治疗&戴会禧422

3.应用吴氏经验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实践银翘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2例&王绍洁等423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咽一结膜热30例&殷勤等423

三仁汤治小儿低热综合症&方正浩424

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应用&郭昌照425

加减杏苏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梁荣亚426

沙参麦冬汤加味治小儿咳喘40例&魏旭427

桑菊饮合生脉散治疗小儿肺炎&谢存柱427

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小儿麻疹肺炎经验&樊祖仁428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5例&舟方泊428

青蒿鳖甲汤治疗小儿肺炎后期低热&方正浩429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疹后肺炎19例报告&王树山等430

桑杏汤治疗百日咳&薛景勋431

谈猩红热的中医治疗&印会河432

安宫牛黄冰栓和冬眠Ⅱ号为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80例&刘万朝等433

大定风珠加天竺黄治愈乙脑后遗症&魏良义434

大定风珠、地龙白糖液治疗乙脑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8例&朱必泉435

加减正气散治疗病毒性肝炎&张厚雄436

谈小儿麻痹症的治疗&赵心波437

三仁汤治疗重症水痘&陈治水438

麻疹并发症治验&印会河438

白喉证治&赵心波439

小儿湿温病与“温胆三仁汤”&康若虞439

安宫牛黄丸在儿科临床的再运用&虞坚尔等442

复方麝射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暂停78例观察&曹辅发443

大定风珠冲剂治疗小儿难治性锌缺乏症47例&唐堪春444

三甲复脉汤治疗小儿多动症68例&冯步珍445

独胜散见闻&王士相446

人参乌梅汤在儿科临床的运用&张业宗446

银翘散化裁治疗小儿口疮48例&曹晶明447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口疮34例&韦振群448

加减银翘散治疗小儿湿疹&申屠简449

三仁汤加味治疗小儿湿疹&廖健文450

椒梅汤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一例&张荣明451

三仁汤治小儿“风水”病&邓启源451

4.应用吴氏经验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实践断下渗湿汤治疗带下的经验体会&王少华等452

三甲复脉汤在妇科临床运用述略&谈勇455

三仁汤加减治愈孕妇湿热病&武世昌458

三仁汤加味治疗恶阻&郑忠民458

剖腹产后发热治验&张良英等459

增流承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尿闭34例&渐秀松459

中医中药抢救产后脓毒败血症一例&吕淑敏460

应用银翘散治疗产褥感染的观察&吴连福461

“产后宜温”不可全信&徐有玲461

乳痈高热抽搐治验&朱进忠462

化症回生丹治愈卵巢襄肿1例&路新462

5.应用吴氏经验治疗外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三仁汤外科治验二则&李福兴463

术后发热50例临床证治&戴晓艳464

养阴增液汤治愈急腹症术后霉菌感染20例&王毓秀466

安宫牛黄丸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脑病49例临床观察&谢锐光等466

三仁汤化裁治疗高热验案&姜玉杰等467

食管及胃术后空肠置管增液汤补液疗法&马荣?等468

沙参麦冬汤治愈兰尾炎术后严重呕吐一例&舒义470

用攻下法抢救老年急性肠梗阻一例&夏钟华470

增液承气汤治愈食复重症(感染性休克)一例&奚肇庆471

三仁汤救脱&吕国泰472

治疗颈淋巴结肿大的经验&沈炎南等473

银翘散加减治愈颈淋巴水囊瘤&华占海473

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痈肿&喻洪钢474

银翘散加减治疗上部疮疡和皮肤病38例小结&卢业轩475

三仁汤治疗胆道感染&曾春等476

三仁汤加味治泌尿结石49例&田发益477

加减复脉汤治愈石淋&熊绍权478

益胃汤加减治愈前列腺炎&姜志学479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血唾、血精&颜永潮479

三仁汤治血尿&张连贵480

安宫牛黄丸在颅脑损伤中催醒作用的疗效观察&王永恒481

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张祝华482

创伤性气胸治验&杨克俭482

加味三香汤治疗胸胁挫伤24例小结&文晖483

宣痹汤在骨科杂症中的应用&赵希森483

宣痹汤加减治疗腰腿痛104例&王光浩等486

三仁汤治疗骨质增生病&田茂林487

三仁汤加减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2例&何刚487

沙参麦冬汤加味治腰腿痛&陈正国488

宣痹汤加味治红斑性肢痛症有效&邓珠强489

清营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二则&司在和489

椒梅汤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68例临床观察&潘焕鹤490

清营汤加减治愈过敏性紫癜1例&张国锦492

银翘散在外科病中的应用&王俊国492

清营汤加减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5例&唐莉珍等493

银翘散加味治疗爆发性剧烈风疹400例介绍&汪德云494

清营汤加减治疗接触性皮炎&高正星495

三黄二香散外治带状疱疹&殷大彰495

6.应用吴氏经验治疗五官科疾病的临床实践加味增液汤治疗唇炎15例&盛业志等496

银翘散加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176例&莫少琪496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80例&顾爱善等497

增液汤加味治疗放疗所致口腔反应120例&黄奕助498

增液汤加减治复发性口腔溃疡&何凤池499

用宣痹汤治疗慢性肥厚型咽炎的体会&姚梅龄499

耿鉴庭医话两则501

银翘散在眼科临床的运用&王淑梅等501

加减化班汤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窦维铭等503

三焦辨证在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中的运用&庞万敏505

三仁汤治湿热眼病&寇崇秀507

三仁汤在耳鼻喉科的应用&贾春芒508

安宫牛黄丸治疗副鼻窦炎24例&张良尧509

增液汤在鼻衄中的运用&孙延昭509

加味增液汤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张炳坤510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重症鼻衄&陈超511

7.应用吴氏经验治疗心身疾病的临床实践三仁汤治疗梅核气&尹平芬511

加味宣痹汤治疗梅核气&彭景星512

梅核气与半夏宣痹汤&韩守辰513

三仁汤治疗失眠证&叶琼花513

青蒿鳖甲汤治盗汗&龙安良513

夜游症&王文正514

增液汤加味治疗高血压&徐存志514

三仁汤治阳痿&陈瑞春515

三甲复脉汤善治阴虚阳痿&金春乐515

三仁汤在男科病中的应用&王振录516

清营汤加味治疗癌性疼痛68例观察&王国平517

安宫牛黄丸配合西药治疗肝癌并发肝昏迷&陈家俊等518

安宫牛黄丸并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0例临床疗效观察&张所乐等519

六、吴氏名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521

1.银翘散的研究521

银翘散方证刍议&顿宝生等521

银翘散研究概况&刘菊妍等524

银翘散的药理作用研究&邓文龙等527

对银翘散不同剂型的探讨&陈继良531

从银翘散袋泡剂谈保持传统剂型的意义&汪新象532

银翘散在热性病中的应用&陈兴才等533

自拟“银翘散加黄芪汤”治验&陈炎泉534

2.桑菊饮的研究535

桑菊饮的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的修订&孙继军等535

桑菊饮新用&夏斌536

桑菊饮临床应用举隅&羊静华等537

3.杏苏散的研究538

杏苏散非治燥之方亦非润剂&徐传富538

杏苏散是治凉燥证初起之方是辛润剂&宋晓鸿539

杏苏散的临床应用&刘芳贵等540

4.宣痹汤的研究542

宣痹汤之临床应用&赵崇学542

上焦宣痹汤的临床运用体会&章湘侯543

加味宣痹汤临床应用一得&陈小钦544

5.清营汤的研究545

清营汤浅探&左言富等545

清营汤用连翘银花竹叶心之浅见&陈德宁547

有关清营汤的几个问题初探&马骥548

清营汤“透热转气”质疑&裴业民548

清营汤的临床运用&沈敏南550

清营汤新用&徐宝国551

清营汤临床应用&齐志卿552

6.沙参麦冬汤的研究553

沙参麦冬汤对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曹西华等553

新加沙参麦冬汤对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舒琦瑾555

沙参麦冬汤治验二则&卓光银556

7.增液汤的研究557

增液注射液的制备及临床试用&林毅宏等557

增液汤的临床应用&吴干银560

凉膈增液汤&张刚等561

8.三仁汤的研究561

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丁忠信等561

三仁汤新用举隅&陶文清562

浅论腻苔与三仁汤的临证&樊中州563

三仁汤临床运用举例&靳士华565

三仁汤的临床运用&罗希铮566

三仁汤治验&周胜涟567

三仁汤临床运用举隅&夏丽华等568

9.五加减承气汤的研究570

应用吴鞠通五承气汤治急症举隅&张淑人570

增液承气汤治验二例&陈传儒571

增液承气汤新用&刘振湖572

宣白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孙浩573

宣白承气汤运用经验&王少华574

10.安宫牛黄丸的研究576

安宫牛黄丸研究概况&任日君576

安宫牛黄丸对免脑脊液乳酸脱氢酶、脑组织化学乳酸脱氢酶的影响&刘涛等579

安宫牛黄丸苦寒药作用探析&戴春福等581

清热安宫丸临床疗效观察&邓筱安582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肝炎73例小结&钟建平583

安宫牛黄丸治疗农药中毒引起的高热症&黄金平583

安宫牛黄丸临床新用&贺振泉584

11.其它名方的研究585

发掘温病古方推进急症研究&杨万章585

黄芩滑石汤的临床应用体会&杨泽鸿585

黄芩滑石汤临证举隅&陈立587

椒梅汤临床活用&董廷汉588

椒梅泻心汤治疗蛔厥&彭清华590

连梅汤在热病中的应用&伍本彩590

益胃汤临床应用举隅&刘善志591

从加减正气散观湿温证治&李世君592

香附旋复花汤的临床应用&牟克祥594

三才汤加味临床治验&樊宝林595

大定风珠临床应用举隅&叶益丰596

三甲复脉汤新用举隅&孙继铭597

加减复脉汤临床应用&许世瑞598

加减复脉汤临床运用一得&谢天生599

清宫汤新用&汪庆智601

化斑汤验案举隅&邓启源602

化症回生丹之我见&梁颂名603

江尔逊运用阳明厥阴从化规律的经验&徐云虹605

运用吴鞠通方治疗顽症三则&赵富春等606

七、现代名中医运用吴氏学说临床医案选609

1.温病医案609

董建华医案二则609

李继昌温病医案选610

温邪犯肺引从枢解&李聪甫611

暑邪客表证&黄一峰611

暑温治验&李乐园612

风热咳嗽&华廷芳612

重感冒高热湿温症&唐阳春613

赵锡武医案613

伏暑验案&时振声613

米伯让医案615

沈绍九医案616

湿热证&程门雪616

湿遏热伏案&柯利民616

余无言医案617

周凤梧医案617

湿温证治&李斯炽618

叶秉仁医案618

化火化燥入营祛阴案&奚凤霖619

冬温(流感)&章次公620

2.内科医案620

香附旋复花汤治痰饮胁痛&熊寥笙620

癫证&沈绍九620

狂病验案一则&朱卓峰等621

湿蕴痰结喘嗽证&郑侨622

师黄龙之法治中风不语&路志正622

湿阻大肠治验&路志正623

高心病阴虚阳亢型治验&何山斗624

午后潮热案&王德润625

关幼波医案625

热痹治验二则&王士相626

宣泄湿热治痹一例&路志正637

杂病验案二则&朱进忠628

3.儿科医案628

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赵心波628

小儿高热&许永茂629

疹毒袭肺案&施今墨630

病毒性肺炎案&张震夏631

刘惠宁医案2则631

小儿湿温治验2则&周慕新632

蒲辅周儿科医案二则633

儿科验案两则&何世英634

4.外科医案635

面部丹毒&张羹梅635

术后疑难病案&赵绍琴636

湿痰胶着兼舌体靡烂一例治验&周凤梧636

朱进忠外科验案638

5.疑难病医案639

余奉仙医案639

温病验案&潘澄廉640

温毒病例讨论&时振声641

蒲辅周医案两则642

高辉远挽治乙脑急重案析&于有山644

春温神昏治验&孟澍江645

无名高热案&刘渡舟645

红斑性狼疮案&何世英647

猩红热合并肾炎&刘志明648

方药中医案一则648

难病治验&朱进忠649

久治不愈鼻衄一例&靳文清650

时方医案&杨志一651

肝硬变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关幼波651

八、吴瑭学说的现代评价653

谈吴鞠通之尊古与创新&朱良春等653

吴鞠通学术思想述评&赵章忠655

吴鞠通之生平及其成就&秦正生657

吴瑭医学成就概述&杨飞659

评吴鞠通&姜春华660

刘仕昌教授谈温病名家&史志云662

谈清温病学派的成就&方药中662

《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邓铁涛663

《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体系的特点&傅景华等666

吴瑭学说对淮温病学发展的影响&章湘侯668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殷大彰670

略论吴瑭《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继承和发展&周朝进671

浅谈《温病条辨》羽翼《伤寒论》&汪新象673

试论《温病条辨》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王贵淼676

《温病条辨·解儿难》简评&林钦廉678

吴鞠通清热育阴法治疗产后病的意义&王竑681

吴鞠通对方剂学发展的贡献&王树槐681

吴鞠通善用下法&吴越人683

吴瑭医术小议&杨飞684

后记685

附:作者名录6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