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商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鑫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28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商业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中国商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商品交换与商业起源的传说(从远古传说至夏代)1
第一节 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及其历史分析1
一、商品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1
二、关于商品交换起源的历史分析4
第二节 中国商品交换和商业起源的传说7
一、远古时代中国存在过无阶级、无私有制的原始社会的传说7
二、中国古代关于私有制产生的传说9
三、中国古代关于市场、商品交换和商业的传说10
第二章 中国商业的产生与商至西周的商业(前16世纪—前770年)15
第一节 关于中国商业起源的几种见解15
一、中国商业夏代起源说15
二、中国商业商代起源说16
第二节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商业19
一、水陆交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19
二、商业流通中的货币20
三、进入商业流通中的商品20
四、城市商业的初兴21
五、工商食官与奴隶主经营商业22
六、民间商业23
七、《周礼》中的市场管理制度2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前770—前221年)27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27
一、破除了“工商食官”格局27
二、货币经济有明显进展28
三、地区间商品交流活跃28
四、重视商业成为各诸侯国的普遍政策29
第二节 诸侯列国商业的发展29
一、春秋时期东周王国和各诸侯国的商业发展29
二、战国时期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34
第三节 “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和自由商人的兴起37
一、“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和自由商人兴起的几种情况37
二、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自由大商人38
第四节 铸造货币的广泛流通和黄金的使用41
一、铜铸币的种类及其流通区域41
二、黄金的大量使用44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政策46
一、管仲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政策46
二、范蠡的商业理论与商业谋略47
三、子贡的商业观念50
四、白圭的经商理论与策略51
五、商鞅的抑商理论与政策52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商业与对外贸易(前221—220年)56
第一节 秦汉商业发展梗概56
一、秦代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其局限性56
二、汉代商业在抑制中仍然得到较大发展58
第二节 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各地物资交流的活跃59
一、西汉时期经济区域的形成59
二、地区间贩运贸易活跃61
第三节 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商业行业的发展62
一、城市商业的繁荣62
二、商业行业的形成与初步发展64
第四节 市场形制和市场管理制度66
一、市场形制格局66
二、市场管理制度67
第五节 以盐铁专卖为代表的官营商业68
一、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68
二、酒类专卖69
三、均输平准70
第六节 算缗、告缗和抑商政策的制度化71
一、算缗和告缗71
二、汉代抑商政策的制度化73
第七节 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商业往来和对外贸易的初兴76
一、汉代各民族之间的贸易76
二、汉代对外贸易的初步兴起77
第八节 秦汉时期的商业思想79
一、贾谊、晁错的重农抑商理论79
二、桑弘羊发展官营商业、控制私人商业的思想80
三、司马迁的重商思想81
四、王符的农工商各有本末论82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220—581年)84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商业概述84
一、三国时期的商业84
二、西晋和十六国的商业86
三、东晋和南北朝的商业86
第二节 市制、货币与商业政策87
一、城市市场形制的继承与变化87
二、货币的混乱与实物货币的流行88
三、以抑商为主的紊乱的商业政策88
第三节 地主、官僚、商人三位一体的形成89
一、士族门阀制度和庄园经济的兴起89
二、地主、官僚、商人三位一体使商业畸形发展90
第四节 南北互市与对外贸易90
一、战乱分裂时期的南北互市90
二、对外贸易有所发展91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思想92
一、傅玄肯定商业作用却又贱视商人的思想92
二、沈约废钱币以抑制商业的思想93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商业(581—960年)95
第一节 隋唐五代商业概况95
一、隋代商业简述95
二、唐代商业的兴盛繁荣97
三、五代商业的曲折变化98
第二节 城市商业的繁盛与农村集市的初兴99
一、城市商业的繁荣与发展99
二、农村集市的初步兴盛103
第三节 市场格局与商业行业105
一、坊市分区制度的完善及其走向松弛105
二、商品种类的增加与商业行业的发展108
第四节 官营商业112
一、专卖制度112
二、常平制度113
三、和籴制度114
四、宫市制度114
五、“飞钱”制度115
第五节 商业政策与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的发展115
一、商业政策继续奉行抑商传统115
二、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封建性商业的发展117
第六节 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和对外贸易119
一、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119
二、对外贸易的重大发展121
第七节 商业思想124
一、崔融反对重税主张轻税以利商业流通的思想125
二、刘晏的商业管理思想125
三、韩愈、白居易的商业思想126
四、唐代商人的商业经营思想127
第七章 两宋辽金的商业与对外贸易(960—1271年)128
第一节 宋代市场格局的重大突破129
一、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彻底破除129
二、农村集市的发展和镇市的兴起131
第二节 城市商业的重心南移和商业行业的发展133
一、城市商业重心的进一步南移133
二、商业行业的发展135
第三节 货币、商税与商业政策139
一、货币制度及其变化139
二、名目繁多的商税142
三、商业政策143
第四节 辽、金的商业和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146
一、辽代的商业146
二、金代的商业147
三、西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政权的商业148
四、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149
第五节 以海路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的兴盛150
一、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和进出口的主要商品150
二、对外贸易方式152
三、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153
四、对外贸易管理机构154
第六节 商业思想157
一、李觏的商业思想157
二、王安石的商业思想158
三、叶适的商业思想159
四、商人的经营思想160
第八章 元代的商业与对外贸易(1271—1368年)162
第一节 商业的畸形发展163
一、元初商业遭受严重破坏和随后的逐渐恢复163
二、城市商业的畸形繁荣和农村商业的相对落后164
三、种族歧视下的商人分等165
四、奢侈品贸易发达和奴隶买卖盛行166
五、高利贷的横行167
第二节 官营商业政策、税收、币制与物价167
一、官营商业政策167
二、商税169
三、紊乱的币制与飞涨的物价169
第三节 畸形发展的海外贸易171
一、海外贸易政策171
二、市舶司制度172
三、对外贸易港口、往来国家和输出入商品173
第九章 明代与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商业(1368—1840年)176
第一节 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商业行业组织的发展176
一、国内市场的扩大176
二、会馆、公所的出现和商业行帮的形成与发展178
第二节 城市商业的繁荣与镇市商业的兴盛180
一、城市商业的繁荣180
二、镇市商业的兴盛和农村集市的活跃18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其曲折发展184
一、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84
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再现及其曲折发展186
第四节 进一步推行抑商政策189
一、对商人在政治上的羞辱和经济上的某种优待189
二、开中制度和纲法的实施及其弊端189
三、横征暴敛的商税190
四、盘剥和掠夺商人的岁办和采办制度191
第五节 国内各民族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191
一、明代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191
二、清代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192
第六节 对外贸易的逆转和闭关政策的实施193
一、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政策194
二、郑和七下西洋及其绝响195
三、倭寇猖獗与走私盛行196
四、欧洲海盗的入侵197
五、清代(鸦片战争前)闭关政策下的对外贸易198
第七节 商业思想201
一、邱浚的自由贸易思想201
二、张居正的农商并重思想202
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论202
四、蓝鼎元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思想203
五、管同的对外贸易有害论203
第十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形成和深化时期的商业——晚清到民国初期的商业(1840—1927年)205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国内市场的变化207
一、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207
二、五口通商后国内贸易格局和对外贸易中心的变化208
三、自然经济的逐步被侵蚀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21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与原料掠夺211
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211
二、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农产品和其他原料的掠夺213
三、外国洋行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贸易掠夺的工具214
第三节 中国商业资本的分化215
一、买办商业资本的产生及其反动性215
二、民族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产生及其两重性218
第四节 清政府媚外压内的商业政策220
一、屈膝投降的媚外商业政策220
二、敲骨吸髓的压内商业政策221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商业226
一、取消商业的思想及其修正226
二、扶植和鼓励正当商业发展227
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229
第六节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商业掠夺的加剧230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深化230
二、帝国主义对华商品倾销的加剧和中国人民抵制洋货的斗争233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产品和其他原料的进一步掠夺235
第七节 新式商业的兴起及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曲折发展236
一、民族资本主义新式商业的兴起236
二、民族资本主义商业在发展中的障碍239
三、苛捐杂税对中国商业正常发展的阻碍240
第八节 商业行政管理与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242
一、商业行政管理242
二、商业行业组织的演变242
三、商业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243
四、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与方法244
第九节 商业思想245
一、魏源246
二、冯桂芬247
三、王韬248
四、马建忠248
五、郑观应249
六、张謇250
第十一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崩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商业(上)——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沦陷区的商业(1927—1949年)252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的形成254
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254
二、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的形成25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在国统区的商业独占和商业统制258
一、商业独占组织的恶性膨胀258
二、商业统制的全面实行259
三、武装走私愈演愈烈261
第三节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的商业掠夺262
一、日本侵略者对台湾贸易的控制262
二、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商业垄断和掠夺263
三、日寇在关内沦陷区的贸易统制和走私267
第四节 美帝国主义独霸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统区市场269
一、美蒋商约的签订和美货在中国国统区市场泛滥成灾269
二、四大家族是美货倾销中国的总买办272
三、民族工商业的破产和商业职工抵制美货的斗争272
第五节 商业发展的不平衡和国统区市场的全面崩溃273
一、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国内市场的分裂273
二、国民党统治区商业的畸形发展274
三、国统区市场的全面崩溃275
第十二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崩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商业(下)——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商业(1927—1949年)279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商业280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建立、发展和苏区经济280
二、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贸易斗争282
三、公营商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284
四、合作社商业的初建286
五、私营商业和农村圩场的恢复与繁荣287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商业289
一、内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不断完善289
二、贸易领域的反封锁斗争291
三、抗日根据地公营商业的发展293
四、抗日根据地合作社商业的蓬勃发展295
五、抗日根据地私营商业的发展和集市贸易的活跃296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商业298
一、解放区商业政策的充实发展和不断完善298
二、国内公私商业的发展变化303
三、解放区政府对市场物价的调控305
第十三章 新中国的商业(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1949—1978年)309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商业(1949—1952年)310
一、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310
二、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经工作312
三、调整工商业315
四、大力组织城乡物资交流318
第二节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商业(1953—1957年)320
一、国家商业行政机构的调整和经济核算制的推行321
二、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三次分工322
三、农产品的统购和派购324
四、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327
五、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8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商业(1958—1960年)332
一、商业战线的“大购大销”运动332
二、改革商业管理制度和下放商业管理权限334
三、商业所有制和流通渠道的单一化335
四、购销愈统愈死和市场物资匮乏337
第四节 经济调整时期的商业(1961—1965年)338
一、恢复商业多条流通渠道338
二、工农业产品购销政策和购销方式的调整340
三、稳定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和实行少数商品的高价供应342
四、试行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343
第五节 十年“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的商业(1966—1978年)344
一、扫“四旧”对商业的冲击和破坏345
二、“大批判”带来经营管理大混乱346
三、商业机构大精简、大合并和商业管理权限大下放347
四、商品流通渠道再度单一化349
第十四章 新中国的商业(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业(1978年底以来)35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商业(1978年底至1991年)351
一、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并开始向城市改革推进时期的商业(1978年底至1984年)351
二、以城市为中心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和治理整顿时期的商业(1985—1991年)364
第二节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的中国商业(1992年以来)377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商业(1992—2001年)377
二、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商业(2002年以来)387
不是结论的结尾401
主要参考书目414
热门推荐
- 1081453.html
- 16846.html
- 751850.html
- 3838768.html
- 290536.html
- 1875070.html
- 348431.html
- 2173688.html
- 1537257.html
- 966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4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0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1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6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