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 姚文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2193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篇 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9

第一章 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9

第一节 戏剧美学的自觉和平民主义倾向的凝定9

第二节 戏剧艺术家评论12

第三节 戏剧表演理论15

第四节 戏剧创作理论17

第五节 曲律音韵研究和戏剧史研究20

第二章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24

第一节 经济、政治、思想、文艺的崭新背景24

第二节 “情”的浪漫主义内涵27

第三节 标举天才、想象、灵感、情感29

第四节 与吴江派的争论32

第五节《庙记》的戏剧美学思想35

第三章 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42

第一节 戏剧美学逆转的迹象42

第二节 对戏剧美学规律的总体把握45

第三节 对“本色”论的综括集成51

第四节 对“汤沈之争”的持中评价54

第五节 素朴、直观的辩证思维57

第四章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61

第一节 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与儒、道、佛、禅、理61

第二节 创作论、作品论、欣赏论67

第三节 悲剧观的近代因素73

第五章 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80

第一节 李渔总结古典戏剧美学的主客观条件80

第二节 论戏剧创作83

第三节 论戏剧结构88

第四节 论戏剧的导演和表演95

第一节 戏剧史理论103

第六章 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103

第二节 元杂剧研究108

第三节 近代悲剧观的确立111

中篇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底蕴121

第七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儒家思想121

第一节 “言非小道,实有可观”——戏剧的重大社会功用121

第二节 “孰谓传奇不可以怨乎?”——戏剧的抒情倾向126

第三节 “狂狷”与“双美”——中庸之道的方法论原则131

第八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138

第一节 “填词皆尚真色”——戏剧的美学本质138

第二节 “要之传奇皆是寓言”——戏剧的艺术真实性144

第三节 “动吾天机,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戏剧创作的不自觉性和无目的性148

第一节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戏剧的发生、发展157

第九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157

第二节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戏剧的形象性162

第三节 “乾坤,其《易》之门邪”——戏剧的情感本质167

第十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禅宗思想175

第一节 “因缘生法”、“现身说法”——戏剧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175

第二节 “不即不离”、“是相非相”——戏剧主题的存在方式179

第三节 “色即是空”、“人生如梦”——悲剧意识的强化184

第十一章 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190

第一节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中国戏剧美学的反理学倾向190

第二节 “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192

第三节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童心”说的过渡作用196

第四节 “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本色”论内涵的凝定199

第十二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207

第一节 中国戏剧美学提炼规范的一般过程207

第二节 规范思维与类型化213

第三节 规范思维与效前律218

第十三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体思维225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与戏剧的艺术形式225

第二节 “造物赋形”与戏剧的总体构成233

第三节 整体思维与戏剧美学范畴239

第十四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247

第一节 诗化的哲理247

第二节 具象呈示的概念、范畴252

第三节 经验性的理论形态257

第四节 艺术化的叙述方法261

第十五章 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268

第一节 “不工——工——不工”268

第二节 “无籁——人籁——天籁”273

第三节 “无书——有书——无书”278

第四节 中国戏剧美学圆形思维的一般特点282

下篇 中西方戏剧美学比较289

第十六章 李贽与莱辛的戏剧本质论之比较289

第一节 哲学基础的相似性289

第二节 以自然为美292

第三节 市民趣味296

第四节 否定古典主义美学300

第五节 社会、文化、思想、艺术的差异性304

第十七章 潘之恒与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论之比较308

第一节 情理双融与以理制情308

第二节 营构“佳境”与塑造“理想范本”312

第四节 “观众—演员”中心论与“角色—演员”中心论319

第十八章 王骥德与狄德罗的戏剧艺术真实论之比较325

第一节“以虚用实”与“逼真性”325

第二节“唐人用宋事”与“奇异性”效果329

第三节 神思与想象333

第四节 绘画美学的背景及其差异338

第十九章 徐复祚与卡斯忒尔维屈罗的戏剧功用论之比较345

第一节 “主风情、弃风教”与“舍教取乐”345

第二节 供田畯红女欣赏与为人民大众服务349

第三节 对“大团圆”定势的反拨与对“卡塔西斯”的新解353

第四节 “本色当行语”与戏剧语言三原则357

第五节 现实需要和思想渊源之别360

第二十章 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364

第一节 戏剧情节:创造意境与塑造性格364

第二节 艺术真实:价值论与认识论368

第三节 艺术天才: 汤沈之争与英法之别373

第四节 戏剧功用:伦理主义传统与启蒙主义宗旨377

第一节 “优人搬弄之三味”与“舞台性”384

第二十一章 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384

第二节 “设身处地”与对舞台、剧场的“最高理解力”389

第三节 重观众心理学与重创作心理学392

第四节 平民主义色彩397

第二十二章 李渔与黑格尔的戏剧结构论之比较402

第一节 “主脑”与“理念”402

第二节 “造物之赋形”与“三整一律”405

第三节 “减头绪”、“密针线”与“广度”、“进展方式”410

第四节 戏剧各阶段的划分414

第二十三章 王国维与雨果的戏剧史研究之比较418

第一节 戏剧史与戏剧构成: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418

第二节 戏剧史与其他艺术样式:自律研究与他律研究424

第三节 戏剧史与时代生活:个案研究与总体研究428

后记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