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信交换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希尔斯(Hills,M.T.)著;葛彦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信交换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交换系统导论1
1.1 本书的目的1
目录1
1.2 交换系统的类别3
1.3集中交换系统4
附表11
表1.1在电话网路中不同级别的交换局的名称11
表1.2公众电话系统的一些典型的可用度指标13
1.4基本交换局的模型13
1.5设备共享18
1.6语务理论及排队理论简介23
第二章 信号方式和交换技术29
2.1 电话系统29
2.2 数据及电文交换系统34
表2.1 用户电报信号方式举例36
表2.2 F31电报电文格式举例37
2.3 交换元件38
第三章 经济的交换局的设计57
3.1 引言57
3.2 功能划分58
3.3公共接线网络及其控制66
3.4 交换系统的控制68
3.5交换网络的各种组成76
3.6时分判定82
3.7存储程序控制87
4.1 基本公式91
第四章 话务理论91
4.2排队系统98
4.3各种分布的比较99
表4.2两个服务者系统无限排队的计算结果100
表4.1 两个服务者(server)系统的一些计算结果100
4.4话务理论的应用103
表4.3流入话务等级及服务者效率间的关系105
4.5 多级接线器网——条件选择112
4.6模拟技术115
表4.4 图4.12所示网络的闭塞概率115
4.7话务测量及话务预测118
5.1 网路规划120
第五章 电话网的组织120
5.2路由计划121
表5.1 网形及星形连接的比较122
表5.2迂回选路方案的计算128
5.3编号计划137
5.4 网路的记发器控制141
5.5步进设备的使用143
5.6计费145
5.7 网路管理146
第六章 实用信号系统152
6.1 电话系统用的各种信号种类152
6.2各种信号技术157
表6.1 R1信号系统(北美系统)163
表6.2 R2信号系统164
7.1 基本多级网络171
第七章 交换网络的设计171
表7.1简单多级网络的闭塞概率179
7.2 混合级的使用179
7.3 网络和通路分析图182
7.4集中型网络189
表7.2 图7.12中所示各种网络的比较193
7.5求闭塞概率的李氏模拟技术193
8.1 控制单元的作用195
第八章 控制单元设计195
8.2判定器196
8.3被叫控制单元的状态转移图199
8.4 两个控制单元问的信号方式209
8.5信号技术211
8.6双向业务控制单元的设计215
第九章 若干电路技术223
9.1 基本元件223
9.2 电子组件232
9.3判定器的结构234
9.4第三线控制236
9.5绳路中继器242
9.6 接线器矩阵控制器247
第十章 实用交换系统举例253
10.1 绪言253
10.2 步进制253
10.3 纵横制系统261
10.4 笛簧继电器系统273
11.1 计算机控制的话局的软件组成282
第十一章 计算机控制的交换系统282
11.2No.1ESS292
表11.1 NO.1 ESS中发生中断的时间301
11.3日本的D-10301
11.4梅达康塔(Metaconta)系统310
第十二章 数字交换系统313
12.1 时分接线器313
12.2 数字和模拟交换的优缺点比较319
12.3 实际使用的数字电话系统——320
贝尔No.4ESS320
第十三章 对未来的展望——个人的一些意见323
13.1 交换系统设计的评价323
13.2交换中心设计的原则326
13.3摘要329
附录A、交换机的最佳容量330
附录B、一些基本话务理论结果的推导333
附录C、多级网络中所需交叉点数的下限340
附录D、高木最佳通路图定理的简单证明342
表D.1 对应于两条E链路的各种状态F(i,j)的值346
表D.2 a=1/2时Ba及Bb的值348
附录E、两级选组器话务容量的估算350
热门推荐
- 2185877.html
- 1294354.html
- 2547826.html
- 179183.html
- 563108.html
- 14417.html
- 2884715.html
- 2016220.html
- 3890205.html
- 1566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7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1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