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护理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殷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874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基础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护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1
一、护理学的形成1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4
三、中国护理学的发展5
第二节 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7
一、护理学的任务7
二、护理学的范畴8
三、护理工作方式9
第三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10
一、护士素质的含义10
二、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10
第四节 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11
一、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11
二、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11
三、《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范畴12
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14
第一节 人14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4
二、人的基本需要15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16
四、人的自我概念18
第二节 健康18
一、健康的概念18
二、疾病的概念21
三、健康和疾病的关系23
第三节 环境23
一、人的内外环境23
二、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24
第四节 护理24
一、护理的概念24
二、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25
三、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28
四、专业与护理专业28
第五节 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29
第三章 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31
第一节 护理学相关理论31
一、一般系统论31
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34
三、压力理论35
四、成长与发展理论37
第二节 护理学理论40
一、奥伦的自理理论40
二、罗伊的适应模式43
三、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45
第四章 卫生服务体系48
第一节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48
一、组织结构48
二、组织功能49
第二节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50
一、医院50
二、社区卫生服务53
第三节 卫生服务策略56
一、全球战略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56
二、初级卫生保健56
三、健康新视野57
第五章 护士与病人59
第一节 护患关系59
一、护士角色59
二、病人角色60
三、护患关系63
第二节 沟通65
一、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65
二、沟通的层次66
三、沟通的类型66
四、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69
五、常用的沟通技巧70
第六章 护理专业与法律72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72
一、法律的定义72
二、法律的分类72
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73
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73
五、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及立法程序74
六、医疗卫生法规的概念及基本原则75
第二节 护理立法75
一、护理立法的意义75
二、世界各国护理立法概况76
三、中国护理立法概况76
第三节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77
一、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范围77
二、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77
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78
四、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79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处理80
一、医疗事故80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81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85
第七章 护理程序88
第一节 概述88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88
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90
三、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90
第二节 护理评估91
一、资料的分类91
二、资料来源91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92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93
第三节 护理诊断96
一、护理诊断的定义和分类96
二、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97
三、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与医疗诊断的区别99
四、形成诊断的过程99
五、书写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99
第四节 护理计划100
一、计划的种类100
二、制定计划的过程101
第五节 实施105
一、实施过程105
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06
第六节 评价107
一、评价的步骤107
二、评价与护理程序中其它步骤的关系108
第七节 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108
一、评判性思维109
二、解决问题110
三、决策110
四、评判性思维与护理程序112
附录2 护理诊断中英文名称113
第八章 环境117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117
一、环境的意义和范围117
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118
三、环境与护理的关系121
第二节 医疗环境122
一、医院的物理环境122
二、医院的社会环境125
第三节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127
一、病人单位及设备127
二、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128
三、铺床法131
第九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40
第一节 病人人院的护理140
一、入院程序140
二、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护理140
三、分级护理141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142
一、病人出院前的护理142
二、出院当日护理142
三、出院后的处理143
第三节 运送病人法143
一、轮椅运送法143
二、平车运送法145
三、担架运送法148
第十章 舒适与安全151
第一节 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151
一、舒适与不舒适151
二、不舒适的原因152
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152
四、增进舒适的方法153
第二节 疼痛病人的护理157
一、疼痛的概念157
二、疼痛发生机制158
三、疼痛的原因158
四、影响疼痛的因素159
五、疼痛病人的护理160
第三节 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163
一、影响安全的因素163
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165
第十一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170
第一节 医院感染170
一、医院感染的形成170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171
三、医院感染的管理172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172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173
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179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182
一、洗手技术182
二、手的消毒183
第四节 无菌技术184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84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184
第五节 隔离技术193
一、隔离病区的管理193
二、隔离原则193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194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196
第十二章 病人的清洁卫生202
第一节 口腔护理202
一、评估202
二、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203
第二节 头发的护理206
一、评估207
二、头发的清洁护理207
第三节 皮肤的护理211
一、评估211
二、皮肤的清洁护理213
第四节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216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216
二、压疮的评估217
三、压疮的预防措施218
四、压疮的治疗与护理221
第五节 会阴部护理222
一、便盆使用法222
二、会阴部护理223
第六节 晨晚间护理225
一、晨间护理225
二、晚间护理225
三、评价226
第十三章 休息与活动227
第一节 休息227
一、休息的意义227
二、休息的条件228
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228
第二节 睡眠228
一、睡眠的生理229
二、睡眠的需要231
三、睡眠的评估231
四、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234
第三节 活动237
一、活动的重要性237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237
三、病人活动的评估239
四、对病人活动的指导240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45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45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245
二、体温评估247
三、护理措施249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254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254
二、脉搏评估255
三、护理措施256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258
一、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258
二、血压评估260
三、护理措施260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263
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263
二、呼吸评估264
三、护理措施266
第十五 章冷、热疗法274
第一节 概述274
一、冷、热疗法的效应274
二、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275
三、冷、热疗法的作用276
四、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276
五、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277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278
一、局部冷疗法278
二、全身冷疗法281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282
一、干热疗法283
二、湿热疗法285
第十六章 饮食与营养289
第一节 人体营养的需要289
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89
二、热能289
三、营养素290
第二节 医院饮食295
一、基本饮食295
二、治疗饮食295
三、试验饮食296
第三节 饮食护理297
一、营养的评估297
二、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措施299
第四节 特殊饮食护理301
一、管饲饮食301
二、经肠营养304
第十七章 排泄307
第一节 排尿护理307
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07
二、排尿活动的评估308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311
四、导尿术313
第二节 排便护理321
一、大肠的结构和功能321
二、排便活动的评估322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324
四、灌肠法326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334
第一节 概述334
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334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335
三、给药的护理程序336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339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341
一、超声雾化吸入法341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342
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343
第四节 常用注射给药法344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344
二、皮内注射法347
三、皮下注射法348
四、肌内注射法349
五、静脉注射法352
六、动脉注射法357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358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358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法361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361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363
五、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363
六、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363
第六节 局部给药364
一、滴药法364
二、插入法366
三、皮肤用药367
四、舌下给药368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369
第一节 静脉输液369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369
二、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369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370
四、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375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376
六、输液反应及护理377
七、输液微粒污染379
八、输液泵的应用379
第二节 输血380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380
二、血型和相容性检查381
三、静脉输血382
四、自体输血384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384
第二十章 标本采集387
第一节 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387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387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387
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采集388
一、痰标本采集388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389
三、血液标本采集390
四、尿标本采集392
五、粪便标本采集394
第二十一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396
第一节 病情观察396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396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396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397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401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401
二、常用抢救技术403
三、危重病人的护理415
第二十二章 临终护理418
第一节 概述418
一、临终关怀418
二、濒死及死亡的定义419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420
第二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421
一、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421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422
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424
第三节 死亡后护理425
一、尸体护理425
二、丧亲者的护理427
第二十三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428
第一节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428
一、记录的意义428
二、记录的原则429
三、医疗与护理文件的管理429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430
一、体温单430
二、医嘱单432
三、护理观察记录单433
四、病室报告434
五、护理病历434
热门推荐
- 2444246.html
- 79692.html
- 1624143.html
- 3557725.html
- 3187039.html
- 668791.html
- 2080970.html
- 1887746.html
- 2276948.html
- 3624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6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7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