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传动设计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机械传动设计手册
  • 朱孝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407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19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1537页
  • 主题词:机械传动-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传动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机械传动设计基础1

第1章 概述1

1 传动的功能与分类3

2 机械传动的分类4

3 摩擦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特点与性能6

4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性能6

5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特点和性能9

6 机械传动装置类型的选用10

7 机械传动的标准化12

第2章 齿轮传动设计通用资料14

1 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14

1.1 概述14

1.2 齿轮常用材料16

1.3 材料的选择20

1.4 齿轮副工作齿面硬度组合24

2 齿轮内在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25

3 齿轮传动的润滑31

3.1 润滑剂种类和润滑方式的选择31

3.2 齿轮传动润滑剂的分类和特性31

3.3 工业齿轮油的规格标准34

3.4 齿轮传动润滑油选用方法34

3.5 其他经验数据44

第3章 齿轮工程图样中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要求45

1 技术要求的内容和示例45

1.1 齿轮零件工作图上的技术要求45

1.2 齿轮传动装置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45

1.3 齿轮技术要求示例46

2 铸件通用技术条件46

3 锻件通用技术条件47

3.1 锻件的技术条件和一般要求47

3.2 锻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48

3.3 验收、复检和重新热处理48

4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49

5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50

6 锻钢件无损探伤技术条件53

6.1 锻钢件无损探伤技术条件和一般要求53

6.2 超声探伤锻件质量等级53

6.3 磁粉探伤锻件质量等级54

6.4 渗透探伤锻件质量等级54

6.5 质量验收等级的选择55

7 刚性转子的平衡与许用不平衡56

7.1 转子的不平衡与平衡56

7.2 转子质量与许用不平衡量57

7.3 平衡品质等级与工作转速和许用不平衡度的关系57

7.4 平衡品质的确定60

7.5 转子平衡品质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60

7.6 透平齿轮传动的平衡61

8 齿轮装置的噪声验收规范61

8.1 概述61

8.2 声功率级的确定62

8.3 辐射声压级的确定67

8.4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噪声声压级规范68

8.5 德国VDI2159标准中的噪声评价69

9 齿轮装置的振动验收规范70

9.1 机械振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70

9.2 振动测量方式和测量单位71

9.3 齿轮装置试验条件71

9.4 验收值(等级)71

9.5 振动的主观评价73

9.6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的振动规范73

10 齿轮传动装置的清洁度73

11 热处理技术要求在零件工作图上的表示方法74

11.1 表示方法的一般规定74

11.2 正火、退火及淬火回火(含调质)零件的标注75

11.3 表面淬火零件的标注76

11.4 渗碳和碳氮共渗零件的标注78

11.5 渗氮零件的标注79

参考文献82

第2篇 圆柱齿轮传动85

第1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85

1 齿轮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85

1.1 基本齿廓85

1.2 模数系列87

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87

2.1 标准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87

2.2 变位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0

2.3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5

2.4 内啮合齿轮的干涉计算95

3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尺寸计算118

3.1 公法线长度118

3.2 分度圆弦齿厚127

3.3 固定弦齿厚132

3.4 量柱(球)测量距135

4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的重合度和滑动率136

5 变位齿轮的应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139

5.1 变位齿轮的功用与限制条件139

5.2 变位齿轮的种类、特点与主要应用139

5.3 变位系数的选择140

6 轮齿受力和主要失效形式143

6.1 轮齿受力计算143

6.2 轮齿主要失效形式和相应的承载能力计算标准143

7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147

8 齿轮传动主要尺寸参数的初步确定147

9 渐开线圆柱齿轮疲劳承载能力计算150

9.1 齿轮疲劳强度校核计算公式151

9.2 计算式中各参数和系数的确定152

10 在变载荷下工作的齿轮强度计算171

11 齿轮静强度校核计算172

12 开式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特点173

13 渐开线齿轮齿面胶含承载能力计算173

13.1 胶含承载能力计算基本公式174

13.2 各计算参数的确定174

13.3 胶含承载能力计算示例180

13.4 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182

14 高速齿轮传动设计特点183

14.1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设计特点183

14.2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实例184

15 轮齿修形189

15.1 渐开线齿廓修形189

15.2 齿向修形(螺旋线修形)194

16 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198

16.1 齿轮轮坯结构形式的选择198

16.2 齿轮结构尺寸通用数据198

16.3 不同制造工艺轮坯的结构和尺寸199

16.4 人字齿轮结构204

17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206

17.1 概述206

17.2 齿轮偏差的定义和代号207

17.3 齿轮偏差的影响和新旧标准的对比211

17.4 齿轮精度等级及其选择212

17.5 齿轮的公差与极限偏差214

17.6 齿轮检验233

17.7 齿轮坯235

17.8 表面结构239

17.9 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240

17.10 轮齿接触斑点241

17.11 齿厚和侧隙242

17.12 齿轮零件工作图图样标注250

18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示例252

第2章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258

1 概述258

2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258

2.1 基本原理258

2.2 齿面方程和诱导主曲率半径259

2.3 圆弧齿轮传动的类型260

2.4 双圆弧齿轮基本齿廓261

2.5 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262

3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263

3.1 模数263

3.2 几何参数和尺寸设计计算264

4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和承载能力计算265

4.1 圆弧齿轮的损伤形式及其防止措施265

4.2 圆弧齿轮传动基本参数的选择267

4.3 强度计算268

5 圆弧圆柱齿轮的测量尺寸计算、精度和检验274

5.1 圆弧齿轮传动测量尺寸计算274

5.2 适用范围、精度等级和传动侧隙276

5.3 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276

5.4 圆弧齿轮各项精度指标的分组和选用279

5.5 圆弧齿轮图样标注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281

5.6 各检验项目的公差数值281

5.7 圆弧齿轮的齿轮公差关系式与计算式284

6 设计计算实例285

第3章 点线啮合圆柱齿轮传动290

1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290

1.1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类型290

1.2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特点291

1.3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291

1.4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应用292

2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93

2.1 单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93

2.2 单点线啮合齿轮传动测量尺寸计算293

2.3 计算实例293

3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及封闭图295

3.1 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295

3.2 模数mn的选择295

3.3 齿数的选择295

3.4 重合度295

3.5 齿宽系数295

3.6 螺旋角β的选择295

3.7 封闭图的制定298

4 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齿轮精度与公差300

4.1 齿轮副误差和侧隙的定义和代号300

4.2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300

4.3 齿轮的侧隙300

4.4 接触斑点303

4.5 齿坯精度303

参考文献304

第3篇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309

第1章 概述309

1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特点和用途309

1.1 锥齿轮传动309

1.2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309

1.3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分类、特点和用途309

2 节锥面、分度锥面和齿面的形成309

2.1 锥齿轮的节锥面和分度锥面309

2.2 准双曲面齿轮的瞬轴面和分锥面312

2.3 齿面的形成312

3 锥齿轮的当量圆柱齿轮314

3.1 端面当量齿轮和法面当量齿轮314

3.2 球面渐开线和“8”字啮合锥齿轮315

4 锥齿轮几何参数的名称315

4.1 锥齿轮主要尺寸的名称315

4.2 锥齿轮专用的术语和定义316

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3种齿制316

5.1 弧齿锥齿轮与格里森制316

5.2 摆线齿锥齿轮的两种齿制317

5.3 计算机数控(CNC)技术使3种齿制铣齿机趋同317

第2章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319

1 锥齿轮的基本齿廓319

2 锥齿轮的大端分度圆直径320

2.1 一般工业用弧齿锥齿轮320

2.2 汽车用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321

2.3 克林根贝尔格摆线齿锥齿轮321

3 准双曲面齿轮的偏置距322

4 齿数、模数、齿宽和螺旋角322

4.1 齿数322

4.2 模数323

4.3 齿宽324

4.4 螺旋角324

5 齿的螺旋线方向和准双曲面齿轮小轮的偏置325

5.1 曲线齿锥齿轮齿的螺旋方向选择325

5.2 准双曲面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和小齿轮偏置方向325

第3章 锥齿轮的几何计算327

1 直齿锥齿轮几何设计327

1.1 直齿锥齿轮的变位327

1.2 直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327

1.3 直齿锥齿轮几何计算327

1.4 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330

1.5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330

2 格利森制弧齿锥齿轮几何设计332

2.1 弧齿锥齿轮的变位332

2.2 刀盘的名义直径333

2.3 弧齿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初算333

2.4 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计算333

2.5 弧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335

3 ANSI/AGMA 2005-C96锥齿轮的几何设计337

3.1 直齿、零度齿和弧齿锥齿轮的变位337

3.2 齿高的收缩337

3.3 锥齿轮的最小和最大法向侧隙338

3.4 直齿、零度齿和弧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338

3.5 直齿、零度齿和弧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339

4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设计341

4.1 变位系数的选择341

4.2 分度锥角修正342

4.3 小轮齿顶变尖检查和小端齿顶倒坡342

4.4 刀盘干涉检查343

4.5 摆线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343

4.6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计算343

4.7 摆线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357

4.8 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切向变位系数358

第4章 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360

1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360

1.1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原理360

1.2 按格利森法设计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副364

1.3 按ANSI/AGMA 2005-C96法设计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副364

1.4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373

2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设计373

2.1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原理375

2.2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主要参数初算380

2.3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计算381

2.4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395

2.5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切向变位系数395

第5章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98

1 锥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398

2 载荷及其相关的系数399

3 接触强度计算的相关系数403

4 弯曲强度计算的相关系数404

4.1 影响齿根应力基本值的系数404

4.2 影响许用齿根应力的系数407

第6章 锥齿轮的强度校核410

1 直齿锥齿轮强度校核410

1.1 直齿锥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410

1.2 直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411

1.3 直齿锥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校核413

1.4 直齿锥齿轮弯曲强度校核415

1.5 直齿锥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计算417

2 弧齿锥齿轮的强度校核421

2.1 按格利森法校核弧齿锥齿轮的强度421

2.2 按GB/T 10062的B2与C混合法校核弧齿锥齿轮的强度425

3 摆线齿锥齿轮的强度校核432

3.1 摆线齿锥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432

3.2 摆线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433

3.3 摆线齿锥齿轮的接触强度校核436

3.4 摆线齿锥齿轮的弯曲强度校核437

3.5 摆线齿锥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计算438

第7章 准双曲面齿轮强度校核442

1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强度校核442

1.1 按格利森法校核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强度442

1.2 按GB/T 10062的B2与C混合法校核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强度449

2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强度校核456

2.1 摆线齿准双曲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457

2.2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458

2.3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接触强度校核460

2.4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弯曲强度校核460

2.5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计算461

第8章 锥齿轮的精度及齿面接触区的调整468

1 锥齿轮精度标准GB/T 11365—1989468

2 美国的AGMA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简介474

3 曲线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的调整475

第9章 齿轮安装形式、受力分析及齿轮结构478

1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安装形式478

2 齿面受力分析和轴承受力分析478

3 锥齿轮的结构和工作图480

3.1 锥齿轮结构480

3.2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工作图482

参考文献487

第4篇 蜗杆传动491

第1章 概述491

1 蜗杆传动的特点491

2 蜗杆传动的类型491

3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491

4 蜗杆传动的接触线、润滑角和效率492

4.1 蜗杆传动的接触线和润滑角492

4.2 蜗杆传动的效率492

5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选材原则494

5.1 失效形式494

5.2 选材原则494

第2章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496

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类型496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496

2.1 基本齿廓498

2.2 中心距a498

2.3 模数m498

2.4 蜗杆分度圆直径d1498

2.5 蜗杆直径系数q499

2.6 蜗杆传动的变位499

2.7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499

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512

3.1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512

3.2 蜗杆传动强度计算512

4 热平衡计算516

5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516

6 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516

6.1 术语、定义和代号517

6.2 精度等级522

6.3 蜗杆、蜗轮的检验与公差522

6.4 齿坯要求523

6.5 传动的检验与公差523

6.6 蜗杆传动的侧隙523

6.7 齿坯公差及各公差、极限偏差的关系式523

7 计算示例538

第3章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542

1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类型542

1.1 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传动(ZC1及ZC2)542

1.2 轴向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ZC3)542

2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特性542

3 轴向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543

4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556

5 计算示例556

第4章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558

1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选择及几何尺寸计算558

2 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558

2.1 倒坡修形558

2.2 抛物线修形559

2.3 变参数修形561

3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561

4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精度567

5 计算示例568

第5章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572

1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572

1.1 坐标设置572

1.2 母面上的接触线572

1.3 母面上接触线的包络线——二界曲线Γ2573

1.4 蜗杆齿面上接触线的包络线——一界曲线Γ1573

1.5 蜗杆齿面的根切574

1.6 蜗杆轴向齿厚574

1.7 公式汇集575

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576

2.1 二次作用面577

2.2 平面二次包络蜗杆传动的接触线577

2.3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578

2.4 蜗杆齿顶厚度的验算578

2.5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585

2.6 平面二次包线环面蜗杆传动精度594

3 计算示例599

参考文献600

第5篇 动轴轮系齿轮传动603

第1章 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603

1 结构和工作原理603

2 类型、特点和应用603

3 传动比计算604

3.1 相对运动法计算传动比605

3.2 矢量法计算传动比605

4 效率计算607

5 齿数的确定610

5.1 传动比条件610

5.2 邻接条件610

5.3 同心条件610

5.4 装配条件611

5.5 其它有关条件611

6 齿轮的变位方法615

6.1 高度变位615

6.2 角度变位615

7 承载能力计算要点616

8 常用的均载机构619

8.1 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619

8.2 采用弹性元件的均载机构620

8.3 设计与选择均载机构的原则620

9 主要构件的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620

9.1 齿轮精度及技术要求621

9.2 行星架精度及技术要求621

9.3 其它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622

10 材料和热处理要求622

10.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622

10.2 其他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623

11 主要构件的结构设计624

11.1 齿轮的结构设计624

11.2 行星架的结构设计624

11.3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机体结构625

第2章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627

1 概述与工作原理627

2 少齿差传动的变位原理及几何计算628

2.1 少齿差传动的变位原理与特点628

2.2 少齿差传动的质量指标632

2.3 少齿差传动变位系数的选定633

2.4 齿轮几何尺寸及参数选用表635

3 零齿差变位内啮合的原理及有关计算639

3.1 啮合方程639

3.2 齿顶高640

3.3 顶隙640

3.4 重合度640

3.5 齿顶厚640

3.6 变位系数的确定641

3.7 零齿差几何尺寸及参数表641

4 少齿差行星传动的结构644

5 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受力分析647

5.1 轮齿受力647

5.2 输出机构受力647

5.3 转臂轴承受力647

6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650

6.1 齿轮的强度计算650

6.2 输出机构的强度计算651

6.3 转臂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651

7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效率计算654

8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主要零件的常用材料655

9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655

10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例题656

11 典型零件工作图661

第3章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666

1 概述666

1.1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结构666

1.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特点666

2 摆线针轮传动的啮合原理668

2.1 摆线针轮的齿廓曲线668

2.2 摆线轮齿廓曲线的方程670

2.3 摆线轮齿廓的曲率半径672

2.4 复合齿形673

2.5 二齿差摆线针轮传动677

3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679

3.1 摆线针轮传动的基本参数679

3.2 摆线针轮传动的几何尺寸681

3.3 W机构的有关参数与几何尺寸682

4 受力分析682

4.1 针齿与摆线轮齿啮合的作用力683

4.2 输出机构的柱销(套)作用于摆线轮上的力686

4.3 转臂轴承的作用力688

5 主要件的强度计算689

5.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689

5.2 针齿销的弯曲强度和刚度计算689

5.3 转臂轴承的选择689

5.4 输出机构圆柱销的强度计算689

6 技术要求690

6.1 对零件的要求690

6.2 装配的要求693

6.3 摆线针轮减速器的质量分等693

7 设计计算公式与计算示例696

8 主要零件的工作图699

9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703

9.1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结构703

9.2 传动比703

9.3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受力分析703

9.4 参数优化设计707

9.5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效率708

9.6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试验与分析708

10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及其选用709

10.1 结构形式、产品特点和型号标记709

10.2 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710

10.3 外形及安装尺寸711

10.4 选用方法723

第4章 渐开线谐波齿轮传动726

1 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726

1.1 工作原理726

1.2 主要特点和应用726

2 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简图及传动比计算727

2.1 单级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简图及其传动比计算公式727

2.2 双级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简图及其传动比计算公式727

3 谐波齿轮减速器主要元件的结构设计728

3.1 柔轮的结构设计729

3.2 刚轮的结构设计731

3.3 波发生器的结构设计731

4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啮合几何学设计735

4.1 原始曲线735

4.2 啮合参数选择和几何计算736

4.3 防止齿廓重叠干涉的条件和侧隙计算737

4.4 保证传动正常工作的条件739

4.5 啮合几何学设计和步骤739

4.6 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几何学设计的简便方法740

5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工作能力计算740

5.1 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能力准则740

5.2 主要元件的材料选择740

5.3 轮齿工作面的耐磨计算742

5.4 柔轮的疲劳强度计算742

5.5 波发生器轴承的工作能力计算743

6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效率、润滑和散热计算744

6.1 减速器的效率744

6.2 减速器的散热计算745

6.3 减速器的润滑745

7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制造和装配745

7.1 主要零件的加工特点745

7.2 减速器的装配特点746

8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系列标准、产品的选用要点747

8.1 我国通用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标准747

8.2 通用谐波齿轮减速器产品749

8.3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选用754

参考文献757

第6篇 通用齿轮传动装置的设计与选用763

第1章 通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763

1 概述763

1.1 类型和特点763

1.2 通用与专用减速器设计不同点764

2 通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的前提条件764

2.1 界定通用范围与适用条件764

2.2 选定承载能力和技术经济性等级764

2.3 贯彻基础技术标准765

3 安装和装配形式及轴伸形式选择766

3.1 安装形式766

3.2 输入、输出轴装配形式和轴伸形式766

4 参数选择768

4.1 整机性能(规格)参数768

4.2 齿轮几何参数773

5 主要结构件设计776

5.1 机体、机盖776

5.2 齿轮、齿轮轴778

5.3 轴781

5.4 轴承784

5.5 轴承偏心套784

6 润滑、冷却方法及选用条件784

6.1 油池润滑、自然散热785

6.2 油池润滑,加风扇或蛇形水管冷却785

6.3 循环油润滑、冷却786

7 减速器附件787

7.1 油标787

7.2 通气件788

7.3 排油孔螺塞788

7.4 密封件788

7.5 其它附件789

8 承载能力(功率)计算与试验验证789

8.1 公称机械功率计算789

8.2 公称热功率的测定与计算795

8.3 承载能力试验验证804

9 齿轮几何尺寸与渗碳层深度计算804

9.1 几何尺寸计算804

9.2 渐开线齿轮渗碳深度计算804

10 单台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805

10.1 基本参数选择与结构设计805

10.2 设计计算方法805

第2章 通用系列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807

1 圆柱齿轮减速器(JB/T 8853—2001)807

1.1 型号、规格、特点及适用性807

1.2 外形、安装尺寸与性能图表807

1.3 减速器的代号和标记818

1.4 选用方法818

2 YN齿轮减速器(YB/T 050—1993)819

2.1 类型、适用范围和特点819

2.2 外形与安装尺寸820

2.3 选用方法826

3 模块式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JB/ZQ 6101—2002)826

3.1 型号、标记和外形尺寸826

3.2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选用834

4 PR系列模块式齿轮减速器834

4.1 特点、类型和适用范围834

4.2 外形安装尺寸与承载能力836

5 DNK系列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836

5.1 形式、外形尺寸及主要技术参数836

5.2 适用范围836

5.3 DN系列减速器的承载能力837

5.4 DK系列减速器的承载能力838

5.5 减速器的选用840

6 S系列圆柱齿轮减速器840

第3章 通用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842

1 HN、HK系列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842

2 高速圆弧圆柱齿轮箱系列产品851

2.1 GY系列高速圆弧圆柱齿轮箱851

2.2 GH系列高速圆弧圆柱齿轮箱852

第4章 圆锥、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与选用854

1 概述854

2 锥齿轮主要参数初选855

3 减速器的基本参数855

3.1 传动级数和传动比分配855

3.2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圆锥齿轮与圆柱齿轮的搭配855

4 锥齿轮的几何计算856

5 承载能力计算856

5.1 单机设计时的强度校核857

5.2 通用系列弧齿锥齿轮减速器承载能力计算857

6 减速器的结构设计857

6.1 弧齿锥齿轮的支承结构857

6.2 减速器的整体结构857

7 通用系列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859

7.1 DB、DC型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GB/T 19002—1999)860

7.2 YK系列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875

第5章 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和选用885

1 概述885

2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886

2.1 圆弧圆柱蜗杆(ZC1蜗杆)传动的特点886

2.2 ZC1蜗杆副的基本参数设计与选择886

2.3 ZC1蜗杆传动的基本几何关系及计算893

2.4 ZC1蜗杆蜗轮精度和齿面接触位置及蜗杆磨削砂轮法向安装参数的确定894

2.5 ZC1蜗杆磨削砂轮法向安装参数的确定894

2.6 ZC1蜗杆传动强度校核计算896

2.7 蜗杆蜗轮材料及热处理899

2.8 ZC1蜗杆传动装置的形式及结构899

2.9 主要零件结构及尺寸设计900

2.10 ZC1蜗杆减速器的润滑901

2.11 蜗杆减速器设计注意事项904

2.12 通用ZC1蜗杆减速器系列产品设计要点904

2.13 ZC1蜗杆减速器设计实例及图样905

2.14 通用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JB/T 7935—1999)906

3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913

3.1 设计的一般方法913

3.2 减速器承载能力的计算915

3.3 通用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916

4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ZK型)减速器(JB/T 5559—1991)927

5 M系列立式圆柱蜗杆减速器927

第6章 通用系列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与选用928

1 主要参数选择928

1.1 规格参数选择928

1.2 齿数选择928

1.3 传动比929

1.4 齿轮的变位方法929

1.5 齿宽系数ψa929

1.6 行星轮数np929

2 承载能力计算929

3 主要结构件929

3.1 均载机构929

3.2 齿轮929

3.3 机体930

3.4 行星架930

4 NGW行星齿轮减速器(JB/T 6502—1993)930

4.1 特点930

4.2 型号、标记、整机结构930

4.3 性能参数和外形尺寸932

4.4 选用方法949

参考文献952

第7篇 带、链传动955

第1章 带传动955

1 传动带的种类及其选择955

1.1 传动带和带传动的形式955

1.2 传动带的选定961

1.3 带传动设计的一般程序962

2 带传动的效率962

3 一般工业用V带传动963

3.1 普通V带和窄V带(基准宽度制)的尺寸规格963

3.2 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965

3.3 V带传动的工作能力965

3.4 传动的设计计算966

3.5 窄V带(有效宽度制)传动及其设计特点982

3.6 联组V带传动988

3.7 V带轮988

3.8 V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997

3.9 设计实例998

4 平带传动999

4.1 普通平带(胶帆布带)999

4.2 尼龙(聚酰胺)片复合平带1003

4.3 高速带传动1005

4.4 带轮1007

5 多楔带传动1008

5.1 一般工业用多楔带1009

5.2 传动的设计计算1011

5.3 带轮1012

6 同步带传动1012

6.1 梯形齿同步带1012

6.2 设计计算1023

6.3 曲线齿同步带传动1028

6.4 带轮1037

6.5 同步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043

6.6 设计实例1044

7 汽车用传动带1045

7.1 汽车V带1045

7.2 汽车多楔带1047

7.3 汽车同步带1047

8 农机用传动带1049

9 多从动轮带传动1052

10 半交叉传动、交叉传动和角度传动1055

10.1 半交叉传动1055

10.2 交叉传动1056

10.3 角度传动1056

11 塔轮传动1056

12 带传动的张紧1057

12.1 张紧方法1057

12.2 预紧力的控制1057

13 各国传动带带型及其主要尺寸比较1061

第2章 链传动1064

1 概述1064

1.1 链传动的性能与特点1064

1.2 常用链条的分类与选用1064

2 滚子链传动1067

2.1 基本参数和尺寸1067

2.2 设计1068

2.3 链轮1081

2.4 设计计算示例1086

3 齿形链传动1088

3.1 链号与链条全宽1088

3.2 设计计算1088

3.3 链轮1088

3.4 设计计算示例1095

4 其他常用标准传动链1096

4.1 双节距精密滚子链传动1096

4.2 重载用弯板滚子链传动1098

4.3 短节距精密套筒链传动1103

5 输送链传动1105

5.1 输送链特点与选用1105

5.2 输送链的一般设计选用方法1105

5.3 设计计算示例1109

5.4 常用标准输送链1109

6 多从动轮链传动的设计1111

6.1 几何计算1111

6.2 工作能力计算1113

6.3 设计计算示例1114

7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维修1115

7.1 链传动的布置1115

7.2 链传动的张紧1116

7.3 链传动的维修1119

8 链传动设计与使用中的几个问题1120

8.1 链传动噪声的控制1120

8.2 标准链条1122

8.3 非标准链的设计1122

参考文献1125

第8篇 摩擦轮与螺旋传动1129

第1章 摩擦轮传动1129

1 定传动比摩擦轮传动的设计1129

1.1 主要失效形式1129

1.2 设计计算1129

2 摩擦轮材料1129

3 润滑、牵引油1132

4 加压装置1133

5 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1134

第2章 螺旋传动1135

1 螺旋传动的种类1135

2 滑动螺旋传动1135

2.1 螺纹1135

2.2 设计计算1136

2.3 材料的选择及其许用应力1140

2.4 精度和公差带的选择1141

3 滚动螺旋传动1141

3.1 工作原理1141

3.2 结构形式1141

3.3 螺旋副的主要几何尺寸1144

3.4 承载能力1147

3.5 滚动螺旋副的选用与计算1152

3.6 材料和热处理1155

3.7 精度1155

3.8 预紧1158

3.9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158

3.10 滚子螺旋传动简介1159

4 静压螺旋传动1160

4.1 设计计算1160

4.2 设计中的几个问题1160

参考文献1162

第9篇 机械无级变速器1165

第1章 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基础1165

1 概述1165

1.1 传动原理1165

1.2 特点和应用1167

1.3 机械特性1167

1.4 分类1167

2 设计基础1172

2.1 失效形式、设计原则及公式1172

2.2 压紧力Q1174

2.3 摩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1174

2.4 材料、许用应力和摩擦因数1177

2.5 润滑、牵引油1178

2.6 设计注意事项1178

第2章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设计和试验1180

1 加压装置及其设计1180

1.1 加压装置的特性及分类1180

1.2 加压装置的配置1180

2 机械无级变速器与摩擦轮传动的结构及设计1180

2.1 定传动比摩擦轮传动的结构与设计1180

2.2 固定轴无级变速器1180

2.3 行星无级变速器1192

2.4 带式无级变速器1196

2.5 链式无级变速器1201

2.6 脉动无级变速器1204

2.7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试验1205

第3章 机械无级变速器系列产品及其选用1207

1 选用的一般方法1207

1.1 类型选择1207

1.2 容量选择1207

2 JWB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1208

2.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208

2.2 性能特点与适用工况1208

2.3 型号标记1208

2.4 系列规格、技术参数和外形、安装尺寸1209

2.5 选型方法1209

3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1213

3.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13

3.2 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1213

3.3 型号标记和技术参数1213

3.4 外形及安装尺寸1213

3.5 选型方法1216

4 多盘式无级变速器1216

4.1 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1216

4.2 特点、工作特性和选用1217

4.3 型号标记和技术参数1218

4.4 外形和安装尺寸1219

5 齿链式无级变速器1221

5.1 特点和用途1221

5.2 变速原理1221

5.3 型号标记1222

5.4 技术参数和外形、安装尺寸1223

6 连杆式脉动无级变速器1225

6.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25

6.2 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型号标记1225

6.3 技术参数和特性曲线1225

6.4 外形及安装尺寸1225

7 MB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1227

7.1 性能特点和适应范围1227

7.2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28

7.3 型号标记1228

7.4 主要技术参数及尺寸1229

8 锥盘环盘无级变速器1235

8.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235

8.2 SPT系列减变速机的型号、技术参数与基本尺寸1236

8.3 ZH系列减变速机的型号、技术参数和基本参数1238

9 四相并列连杆脉动无级变速器1239

参考文献1242

第10篇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45

第1章 联轴器1245

1 概述1245

1.1 联轴器的功能要求和分类1245

1.2 联轴器的轴孔形式、与轴的联接形式及尺寸1246

1.3 联轴器的标记方法和联轴器的简图符号1248

1.4 联轴器轮毂与轴的轴向固定1251

1.5 联轴器的选择及选择计算1253

1.6 挠性联轴器不平衡的校正和平衡等级选择1262

1.7 联轴器所联两轴相对偏移量的测量和调整1263

1.8 定购联轴器时应向供货方提供的技术资料1264

2 刚性联轴器1266

2.1 凸缘联轴器1266

2.2 套筒联轴器1268

3 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1271

3.1 滚子链联轴器1271

3.2 齿式联轴器1272

3.3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1292

3.4 球铰式万向联轴器1313

3.5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1316

4 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1320

4.1 金属膜片联轴器1320

4.2 蛇形弹簧联轴器1322

5 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1346

5.1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1346

5.2 弹性柱销联轴器1349

5.3 梅花形弹性块联轴器1353

5.4 轮胎式联轴器1360

5.5 弹性环联轴器1363

6 软起动安全联轴器1365

6.1 钢球离心式软起动安全联轴器1365

6.2 钢砂离心式软起动安全联轴器1371

7 安全联轴器1374

7.1 剪销式安全联轴器1374

7.2 MAL型摩擦安全联轴器1375

7.3 液压安全联轴器1379

第2章 离合器1382

1 概述1382

1.1 离合器的基本要求和分类1382

1.2 离合器型号表示方法和两端联接标记方法1382

1.3 离合器的接合元件1384

1.4 离合器的选择1396

2 机械离合器1399

2.1 牙嵌离合器1399

2.2 齿轮离合器1401

2.3 圆盘摩擦片离合器1403

2.4 圆盘摩擦块离合器1408

2.5 圆锥摩擦离合器1409

2.6 机械离合器的接合机构1411

3 气压离合器1412

3.1 活塞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1413

3.2 活塞式气压双摩擦锥离合器1413

3.3 隔膜式气压摩擦块离合器1416

3.4 径向气胎摩擦盘离合器1416

3.5 轴向气胎摩擦盘离合器1419

3.6 气压摩擦离合器压紧力的计算1420

3.7 气、液馈送装置1420

4 液压离合器1422

4.1 缸体旋转式液压摩擦片离合器1422

4.2 缸体固定式液压牙嵌离合器1423

4.3 液压离合器压紧力的计算1424

5 电磁离合器1424

5.1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1425

5.2 摩擦片(盘)电磁离合器1426

5.3 磁粉离合器1430

5.4 转差式电磁离合器1436

6 超越离合器1438

6.1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1438

6.2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1444

6.3 棘轮-棘爪超越离合器1454

7 离心离合器1456

7.1 自由闸块式离心离合器1457

7.2 径向弹簧闸块式离心离合器1457

7.3 离心离合器的计算1458

8 安全离合器1461

8.1 牙嵌安全离合器1461

8.2 钢珠安全离合器1463

8.3 圆盘摩擦安全离合器1464

8.4 多摩擦片安全离合器1464

8.5 圆周摩擦安全离合器1467

8.6 安全离合器的计算1468

第3章 制动器1470

1 概述1470

1.1 制动器的功能1470

1.2 制动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1470

1.3 制动器的选择1470

1.4 制动器的摩擦材料1476

2 块式制动器1478

2.1 块式制动器的结构1478

2.2 常用块式制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尺寸1480

3 带式制动器1490

3.1 带式制动器的结构和特点1490

3.2 带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491

4 盘式制动器1494

4.1 钳盘式制动器1494

4.2 全盘式制动器1498

4.3 锥盘式制动器1506

4.4 载荷自制盘式制动器1506

4.5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1506

5 磁粉制动器1507

6 电磁涡流制动器1510

7 制动器的驱动装置1513

7.1 电力液压推动器1513

7.2 电磁液压推动器1514

7.3 离心推动器1514

7.4 滚动螺旋推动器1515

7.5 气压驱动装置1516

7.6 人力操纵机构1516

8 制动器的摩擦副磨损间隙自动补偿装置1516

8.1 密封圈式自动补偿装置1516

8.2 卡环式自动补偿装置1517

8.3 可变铰点式自动补偿装置1517

8.4 进给式自动补偿装置1518

参考文献1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