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与物权法律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于海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124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与物权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3
第一章 典型物权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3
第一节 典型物权变动模式的形态3
第二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8
第三节 “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14
第四节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32
第二章 绝对权变动与绝对法律行为35
第一节 “绝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提出35
第二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客观性45
第三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价值49
第四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客观例证51
第五节 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的根本症结58
第三章 物权变动中的绝对法律行为:绝对物权行为59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才是引起物权变动的真正原因59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的成立65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的生效68
第四章 “绝对物权行为”变动模式中的有因性和无因性72
第一节 债权行为与绝对物权行为之间的有因性和无因性72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国家确认行为之间的有因性和无因性74
第三节 无因性的有效射程76
第五章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78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可以解决的重大争议78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在不动产中的应用84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是否适用于动产?88
第六章 “绝对物权行为”变动模式是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91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中的利益平衡91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的优势94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是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99
下编 物权法律制度研究105
第七章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105
第一节 优先权的物权属性105
第二节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担保的债权111
第三节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的缺陷及其改革117
第八章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120
第一节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的理论基础120
第二节 不动产出卖人的优先权122
第三节 金钱出借人的优先权128
第四节 遗产区分制中的优先权131
第五节 建筑师、承揽人和工人的优先权134
第六节 业主委员会的优先权137
第七节 共分人的优先权139
第八节 租售合同中买受人的优先权141
第九章 法定抵押权143
第一节 法定抵押权的立法例143
第二节 配偶的法定抵押权145
第三节 受监护人的法定抵押权148
第四节 受遗赠人的法定抵押权150
第五节 一般优先权降格而成的法定抵押权151
第六节 裁判抵押权152
第七节 公法人对公务人员的法定抵押权155
第十章 不动产查封登记与保全性裁判抵押权156
第一节 我国不动产查封登记制度156
第二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基本特性158
第三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要件160
第四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效力164
第五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对我国查封登记制度的启示166
第十一章 典权与不动产质权167
第一节 不动产质权的内涵167
第二节 不动产质权之设定169
第三节 不动产质权人的权利172
第四节 不动产债权人的义务176
第五节 不动产质权和我国典权制度的比较177
第十二章 海事物权180
第一节 船舶所有权182
第二节 船舶抵押权188
第三节 船舶优先权203
第四节 船舶留置权220
第五节 船舶质权226
第十三章 信托财产所有权230
第一节 “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尴尬230
第二节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本土化设计235
第十四章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保护240
第一节 保护第三人的主要制度设计240
第二节 善意取得制度之检讨242
第三节 公示公信原则分析245
第四节 物权行为理论中的第三人保护制度249
第五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中的第三人保护251
第十五章 “登记对抗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中的利益平衡254
第一节 登记对抗主义的潜在缺陷255
第二节 登记对抗主义中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259
第三节 登记对抗主义中维护第三人利益的措施261
第四节 我国不宜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理由264
第十六章 无权处分中的物权变动与债权效力267
第一节 买卖合同的效力与立法者的价值取向268
第二节 利害关系人利益状态的实证分析272
第三节 法学解释方法之检讨277
第四节 从比较法的角度观察278
第十七章 货币、票据与转账之间的权利变动282
第一节 货币占有、票据交付与支票转账中的权利变动282
第二节 货币占有、票据交付、支票转账的实证分析284
参考文献293
后记297
热门推荐
- 3317406.html
- 2082180.html
- 3816698.html
- 2617571.html
- 3843512.html
- 3911734.html
- 579555.html
- 2610142.html
- 3482491.html
- 1265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0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