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扬忠,蒋寅主编;李山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34984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礼乐-文化-研究-中国-西周时代;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西周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殷周之际的精神革命1
第一节 “敬顺天时”:上天信仰的远古起源1
一 殷商已有上天信仰的推测2
二 “绝地天通”:“五帝”时代的精神革新4
三 甲骨文中主赏罚的“帝”11
四 殷人的祖先崇拜17
第二节 成师祭天:“懿德”的高扬19
第三节 新天命观下的精神格局的开拓33
一 “天命”观念三义33
二 “殷鉴”意识38
三 “天下”与“四方民”40
四 政制多元的大智44
第二章 作为“精神变革”组成部分的周初“大武”乐章48
第一节 《大武》乐章之还原及演出时地之推测48
第二节 《大武》乐章中“德”对“暴”的消解58
第三节 《大武》:中国诗歌记忆的开端62
一 关于“六代之乐”63
二 “六代之乐”的内涵66
三 《大武》乐章:“六代之乐”的结束和“三百篇”时代的开始70
第三章 周人的气质75
第一节 “惟土物爱”的俭朴习性75
第二节 农夫本色83
一 神圣化了的农耕83
二 《无逸》中的农耕政道86
三 农耕造就的民性93
第三节 族群生活的开放与凝聚97
第四章 西周大封建与王朝社会整体精神倾向的造成105
第一节 共命运、尚传统的社会意识105
第二节 社会精神的三大和弦116
一 “书、别”之和116
二 族姓之和125
三 家、国之和129
第三节 “单线索社会”下的贵族精神140
第五章 “大凤纹” 的时代155
第一节 殷周两大人群的融合与广泛的文化吸收156
第二节 礼仪的新变173
一 前人的相关研究174
二 礼乐变革的大致勾勒179
第三节 从“饕餮”到“大凤”190
第六章 大祭列祖,将祖先还原为创造历史的英雄206
第一节 中期大祭祀祖先的两个中心206
第二节 祖宗:从鬼神到英雄213
第三节 历史主体精神之彰显219
第四节 “帅型祖考”意识的涨起231
第七章 编修史籍,缔造深广的精神传统236
第一节 “虞夏书”:确定人文精神传统的开端238
第二节 “德治”理想的模型252
第三节 “周书”的编修:重彰周公之德260
第四节 “商书”:在“威”与“德”之间273
第八章 语言文学的丕变与礼乐精神的特征280
第一节 语体上的显著变化280
第二节 新精神下的文体变革286
第三节 视点迁移:新精神视野下的文学境域294
第四节 文化变革的结果:礼乐文明的圆成302
一 礼乐:文明进步的产物303
二 礼乐:耕种“人情之田”308
三 追求和谐的基本精神311
四 礼乐:一种展现形态的“审美秩序”312
第九章 西周宣王时期社会危难下的现实精神迸发318
第一节 征战与诗篇创作318
一 两个方向上的边地战争318
二 战争与诗篇的创制324
第二节 战争诗篇中的礼乐精神330
第三节 拥抱生活的现实精神340
第十章 “王纲”解纽时代的抗议与思考352
第一节 纲维解纽:贵族精神全面衰败353
一 三大社会纲维的解纽354
二 败坏之由:物欲的腐化359
第二节 天命观念之再扬363
一 天命信念未曾动摇363
二 以“上天”为制高点367
第三节 历史断裂处站立着的人375
第四节 “谏”与“歌”的背后:原始民主382
一 “谏”的背后382
二 “天听自我民听”388
第五节 史家与诗人:新精神洪流的发端者393
附录一 《尚书》“虞夏书”三篇著作年代考400
第一节 新思路的提出400
第二节 《尚书·吕刑》确为西周穆王时篇章403
第三节 《尧典》年代的确定406
一 在《尧典》与《吕刑》之间406
二 《尧典》与西周中期铜器铭文对读412
第四节 《皋陶谟》和《禹贡》的著作年代415
一 《皋陶谟》的著作时间415
二 《禹贡》的著作年代418
附录二 《尚书》“商书”、“周书” 的编纂424
第一节 《尚书》“商书”、“周书”的编纂425
第二节 编修中的加工与改变436
第三节 附谈《逸周书》的几篇西周文献439
附录三 大小盂鼎年代“康王说”质疑441
热门推荐
- 5014.html
- 953872.html
- 2802839.html
- 554220.html
- 41748.html
- 1721882.html
- 3734021.html
- 2074471.html
- 3484013.html
- 3177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0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5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5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6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1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