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艺圆融: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六艺圆融: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
  • 许宁著(陕西师范大学宣传部)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68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马一浮(1883~1967)-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艺圆融: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微茫不辨山川势1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与文化哲学2

一 文化危机2

二 中国文化哲学与现代新儒家5

三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宏观省察10

第二节 马一浮的治学与讲学19

一 学凡三变21

二 讲学与著述30

三 隐居西湖31

第三节 马一浮的文化哲学33

一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定位35

二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特征40

三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内在理路43

第一章 判教论46

第一节 判教与现代新儒家47

第二节 马一浮的判教观55

一 判教55

二 判教与分科62

三 实理与玄言63

四 圣人一贯之学64

第三节 马一浮的文化判教65

一 判儒家文化66

二 判儒释道三教70

三 判中西文化72

四 文化意蕴74

第二章 名相论76

第一节 义理与名相76

第二节 理气80

第三节 知能86

一 从性起修88

二 全修在性89

三 性修不二89

第四节 止观90

一 止与涵养91

二 观与致知92

三 止观双运94

第五节 《老子注》中的名相圆融95

一 本体论:实相与大道96

二 认识论:三谛与有无98

三 修行论:止观与虚静100

四 辩证论:圆融与和同101

第三章 心性论107

第一节 心兼理气108

一 释“心”109

二 心具理114

三 心兼理气116

第二节 心统性情119

一 释“性”119

二 性与习122

三 性与情124

四 心统性情126

第三节 心外无物128

一 释“物”128

二 性外无事130

三 心外无物131

四 与物同体133

第四节 本体与功夫135

一 本体、功夫与效验135

二 功夫分别138

第四章 六艺论145

第一节 国学即六艺145

第二节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148

一 六艺统摄于一心149

二 六艺统摄诸子151

三 六艺统摄四部153

四 六艺统摄西学154

第三节 六艺价值系统156

第五章 证人论162

第一节 人格辨162

一 人格之辨163

二 人格之范164

三 人格之成167

第二节 读书法169

一 读书之心170

二 读书之序171

三 读书之道171

四 读书之目173

第三节 书院规175

一 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批判177

二 两个早期制度设计178

三 三个参照样本180

四 办学三原则184

五 四条学规186

第 四节六艺教189

一 由艺见道190

二 诗:情通理境192

三 书:自具面目195

四 画:释回增美196

五 印:圆融无碍197

第六章 三圣论200

第一节 文化批判206

一 梁漱溟:乡村困境的文化批判206

二 熊十力:理论困境的文化批判209

三 马一浮:人性困境的文化批判212

第二节 文化价值214

一 梁漱溟:文化的社会价值214

二 熊十力:文化的思辨价值217

三 马一浮:文化的心性价值220

第三节 文化主张222

一 梁漱溟:路向论222

二 熊十力:融合论225

三 马一浮:统摄论226

第四节 文化实践229

一 梁漱溟:儒学社会化229

二 熊十力:儒学哲学化233

三 马一浮:儒学精英化237

结语:默然不说声如雷245

第一节 理论特点246

一 理论形态的传统性246

二 哲学话题的时代性247

三 价值取向的圆融性248

第二节 现实意义249

一 诠释学的建构249

二 文化学的阐发259

三 价值观的解读263

第三节 历史局限266

一 判教的非历史主义266

二 心性的神秘主义267

三 道德的至上主义268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