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 张中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长江出版社
  • ISBN:978780708268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关系-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研究背景概述1

地球上的水间题1

我国的水危机2

流域的水矛盾4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6

跨流域调水系统及其基本特征8

跨流域调水系统8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基本特征9

跨流域调水区国内外研究现状10

国外跨流域调水区研究现状10

国内跨流域调水区研究现状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的影响研究12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

研究内容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5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17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17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18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1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22

流域系统概念与特征22

流域系统的组成24

流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6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28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30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PSR到DPSIR33

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33

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35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从PSR到DPSIR3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Driving Force39

调水的必要性39

近期引汉调水方案41

引江工程总体布置43

汉江流域现状分析——Pressure-State46

自然本底现状46

资源赋存现状51

社会发展现状58

经济发展现状62

生态环境现状66

主要制约因素7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发展的影响——Impact74

对资源系统的影响7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3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00

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Response106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106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重点建设110

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114

和谐社会构建思路118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123

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特点123

流域系统的层次性125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126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7

指导思想127

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28

指标体系的构建129

指标体系的功能129

指标体系的建立130

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133

层次分析法(AHP)133

主成分分析法134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集成评价方法135

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估136

数值的标准化和权重的确定136

模块层、领域层要素权重的确定136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137

襄樊市背景条件分析139

自然地理条件140

经济社会现状141

主要制约因素142

襄樊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保护状况144

水资源量144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145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48

襄樊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需求分析与预测151

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水平预测151

水资源需求量分析152

水资源供应量分析1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的影响分析153

有利影响154

不利影响155

襄樊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158

襄樊市可持续发展对策159

兴建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缓解调水对襄樊的影响159

实施引丹清泉沟和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159

加强生态环境安全规划、建设和管理160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160

狠抓水污染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60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161

把握机遇,将襄樊建设成全国优秀的生态山水城市161

结论162

创新之处163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163

参考文献1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