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祖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1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1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3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4
第二节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5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概述5
二、本书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观点7
第一章 课程与课程研究的历史11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11
一、前科学时期11
二、系统探究时期21
三、独立科学时期26
四、课程理论的多元化29
五、中国现代的课程及其研究37
第二节 课程的内涵41
一、课程定义的多样性41
二、几类典型的课程定义44
三、课程的内涵48
四、课程的表现形式49
五、课程的层次51
第二章 课程目标的确定54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内涵54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及意义54
二、与课程目标相关的概念56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58
一、普遍性目标59
二、行为性目标60
三、生成性目标61
四、表现性目标63
五、体验性目标64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确定65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65
二、对目标进行筛选67
第四节 课程目标的表达69
一、普遍性目标的表达69
二、行为性目标的表达70
三、生成性目标的表达72
四、表现性目标的表达73
五、体验性目标的表达73
第三章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改造75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含义及取向75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75
二、课程内容的取向77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构成要素80
一、课程学的研究80
二、心理学的研究82
第三节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程序84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85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程序86
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改造87
一、精减87
二、改编87
三、浅化88
第四章 课程内容的组织89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组织及其原则89
一、课程内容组织的概念89
二、课程内容组织的意义89
三、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90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层次91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微观组织91
一、知识逻辑结构91
二、心理逻辑结构92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中观组织93
一、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93
二、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94
三、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94
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宏观组织95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95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97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99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00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01
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03
七、课程体系103
第五章 课程的实施106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概念及价值106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106
二、课程实施的价值107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取向108
一、忠实取向109
二、相互适应取向110
三、创生取向111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宏观样式:课程变革112
一、课程变革的策略112
二、课程变革的基本模式113
第四节 课程实施的微观样式:教学118
一、教学的定位118
二、教学的意义119
第六章 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历史121
第一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121
一、前启蒙时期的教学思想121
二、传统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131
三、现代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134
四、教学论的多元化发展138
五、中国现代的教学论发展144
第二节 教学的含义148
一、对教学的已有理解148
二、关于教学本质的争论150
三、教学的概念153
第七章 教学目标的确定156
第一节 教学目标及其功能156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156
二、教学目标的特征156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158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确定158
一、研究课程标准159
二、研究教材内容159
三、研究学生特征159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160
一、教学目标表达的误区160
二、教学目标的表达方法161
三、教学目标的综合性表达165
第八章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加工167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167
一、研读教学内容167
二、分析教学内容169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加工170
一、使内涵发生变化170
二、使结构发生变化171
三、改变教学内容的形态171
四、增删教学内容172
五、替换既定的教学内容172
第九章 教学过程的设计174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174
一、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174
二、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77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178
一、著名教育家的教学过程模式178
二、常用的几种教学结构180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创造183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183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184
三、教学模式的类型189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创造192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195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195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195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196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202
一、班级授课制202
二、小组教学204
三、个别教学205
四、网络教学206
五、走班制207
六、复式教学207
第三节 影响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与运用的因素209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209
二、拟采用的教学活动类型210
三、班级规模及学生之间的差异210
四、教学的资源条件210
第十一章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211
第一节 教学原则的运用211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211
二、常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212
三、运用教学原则时要注意的问题221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222
一、教学方法的内涵222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224
三、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234
第三节 生成性教学及其实施235
一、生成性教学的内涵236
二、生成性教学的实施建议237
三、生成性教学的样态238
第四节 课堂的管理241
一、课堂管理概述241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243
三、进行预防性管理245
四、处理课堂问题行为247
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252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取向252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252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253
三、教学评价的取向254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类型257
一、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257
二、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257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258
四、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259
五、鉴赏性评价与鉴定性评价259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内容260
一、学生的学习效果261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261
三、教师的教导效果262
四、教师的教导过程262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263
一、教学评价的原则263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265
第十三章 教学艺术及其形成273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内涵与类型273
一、教学艺术的内涵273
二、教学艺术的分类275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形成277
一、影响教学艺术形成的因素277
二、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279
热门推荐
- 2459963.html
- 403593.html
- 2374012.html
- 1542225.html
- 3338772.html
- 1954135.html
- 2902787.html
- 1414322.html
- 824073.html
- 1290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