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未来世界九大趋势 全球500位知名政要、学者、企业家纵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未来世界九大趋势 全球500位知名政要、学者、企业家纵论
  • 茹晴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4813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世界经济(学科: 经济发展趋势 学科: 研究) 世界经济 经济发展趋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未来世界九大趋势 全球500位知名政要、学者、企业家纵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大趋势:信息引领经济发展1

(一)爱因斯坦时代悄悄来临1

信息高速公路把人类驾入新世纪1

地球村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降临而实现2

21世纪将目睹一个新电信世界的到来3

全世界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6

美国股票网上交易量急剧上升7

(二)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7

信息化横扫所有的领域7

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三个依据8

所有企业都将成为网络企业10

(三)美国霸权将驱动21世纪初的新世界经济12

全球化、信息化和美国化12

信息革命是美国“新经济”的第一要素14

新经济的烦恼会让人困苦不堪16

(四)信息化冰释中国国有大企业沉疴17

中石化依靠信息化进入国际市场竞争17

(五)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18

信息、知识和智能的关系18

美国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纳米科技18

(六)世界走向大同19

我们生活的时代以和平为主流19

未来社会将是多种形式的公有制19

第二大趋势:技术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22

(一)“知识爆炸”22

人类2020年拥有的知识90%还没有造出来22

最新版大英百科全书动用了几万名科学家23

新科学改造传统科学24

(二)科学与技术高度融合24

科学技术的规模呈指数函数增长24

技术转移周期缩短25

(三)生产力是全球化的动力本源2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26

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扩展规模的大小26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市场27

(四)全球研究村的形成27

技术出口表现为跨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27

发达国家是研究机构国际化的最大受益者29

(五)高科技强烈影响国家安全29

高技术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29

高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0

(六)信息技术成为现代高科技的代表性领域32

信息技术的三大特点32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33

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35

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加速36

电子信息产业加速了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大转移37

(七)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新的主导产业37

基因研究将使科学家找到疑难病症的发病机理37

生物芯片破译生命全过程38

动物将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器官39

“化工农业”和“药品农业”的兴起40

第三大趋势:企业告别田园牧歌式动作方式41

(一)全球公司的崛起41

跨国公司有左右世界经济的能力41

全球公司在大规模跨国兼并中壮大43

企业全球化生产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44

(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45

大型公司强有力地主导着全球经济45

美国在全球大型商业革命中处于支配地位47

大企业集团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48

世界航空运输业形成五大联盟49

全球企业跨国并购大幅增长50

“国内第一”已经变得毫无意义51

(三)电子商务浪潮滚滚而来51

USAGroup 和 ConsumerDigestshi 创造了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51

(四)中国是全球资本主义疯狂扩张业务的“新前沿”53

中国能从容应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吗?53

中国企业如何一搏?54

(五)中国企业将整体进军电子商务56

柳传志聊发少年狂56

B to B 从四个方面入手59

传统的中国纺织行业重组网络公司62

(六)中国古典式企业也引进了竞争机制64

完全关着门种田的企业现在已经没有了64

同仁堂产品叩响美国市场66

宝钢进入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行列68

中国企业出现六大结盟趋势70

(七)生产关系全球范围内大调整72

市场推崇强手72

企业选择国家72

跨国公司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76

中小公司亦有巨大的发展空间77

第四大趋势: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力80

(一)资本比任何生产要素的移动性都强80

大量游资快速流动80

国际资本正在迅速向石油领域聚集81

资本流动是繁荣的先兆83

跨国银行全能化84

现金直接流入发展中国家85

私人资本管理难86

(二)私人资金流动强烈地集中在中等收入国家87

私人资本流动已经经历了快速的中期增长87

低收入国家只得到了很少的私人资金88

(三)资本自由流动让世界不得安宁89

风险投资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美国富翁89

世界饱受剧烈崩溃和风暴的折磨90

新经济的前途如履薄冰9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化背后草率地奔忙93

事实的真相可能比预计的更糟糕9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开始有新动向95

(四)发展中国家发展资本市场95

中国国有银行从来没有提供资金给私人企业95

越南为外国私营银行提供便利98

第五大趋势:国际经济体系重组99

(一)国际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改革99

世界金融市场本身存在很大问题99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00

亚太地区有必要关注自己的地区利益100

(二)改革的呼声出现在第三世界中101

发展中国家面临许多风险10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该重新平衡101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誉丧失殆尽102

泰国沦为国际经纪商与投资金融家的牺牲品102

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可能是毁灭性的103

全球化已经是老调重弹104

双边谈判并非双向过程105

(四)必须建立新的经济金融秩序与制度107

未来并非一片光明107

创建亚洲货币基金会107

欧元与日元国际化109

改革亚洲发展银行109

王雪冰建议中国推进亚洲货币合作110

(五)顺应世界潮流者昌111

20世纪是辉煌与悔恨的世纪111

美国最巧妙地顺应了世界潮流112

日本经济景况有终于挨到谷底之感114

给败者复活的机会115

(六)发展中国家仍将受制于全球金融动荡116

旧格局的三个重要方面还没有采取决定性步骤116

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制度建设117

(七)中国的金融改革有条不紊117

周小川建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募资117

戴相龙透露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将试行上市126

(八)新秩序应是对现存秩序的超越129

所有国际组织必须更好地进行合作129

新秩序是现存秩序进化的产物130

新秩序的六大标志131

第六大趋势:高素质人才无国界流动137

(一)知识由潜在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生产力137

劳动力全球流动速度惊人137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8

产品有价,知识无价139

(二)高智能促进世界财富的转移140

知识商品可以获得高额利润140

智力劳动力的重要性大大提高140

产业利润大转移141

(三)懂得如何学习才会成为赢家141

统一专利、商标和版权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141

跨国公司的知识主管143

任何领域都不再有常胜将军144

方正用才发财145

对知识经济麻木不仁会遭殃146

发达国家流行金领工人147

海尔用中国商标创世界名牌148

(四)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150

发达国家放宽了移民条件150

发达国家不惜工本在发展中国家网罗人才150

(五)教育落后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致命弱点151

教育的差距决定贫富的差距151

发展中国家智力严重外流152

(六)发展中国家能留住人才吗?153

发展中国家必须有办法让出去的人才回流153

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155

(七)北京、上海和广州有条件率先发展知识经济156

中国已经有了知识经济的闪光点156

中关村首例保护知识产权案的是是非非160

第七大趋势: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163

(一)新闻的大字标题充满了强烈的焦虑感163

从失望中唤醒希望163

(二)亚洲是世界的大工厂165

美国和欧洲的长处在于研发创新165

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建设信息网络167

(三)警惕法律全球化理论168

各国之间的法律差异将长期存在168

发展中国家应全面参与制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活动准则170

(四)人类拥有共同的命运171

世界需要相互理解171

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172

(五)全球互动和全球竞争的是非功过174

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利益最多174

有60个国家的国力日渐衰落175

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仍不明朗176

(六)上层建筑全球范围内大调整177

必须向低收入国家增加资本筹措177

国家范围内的改革177

洲域内改革178

全球性的改革也在急速地进行着179

(七)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79

区域机构是对国际机构的补充179

东亚区域贸易和投资合作落后于欧盟和北美180

八国财长肯定亚洲地区合作185

(八)建设统一的阿拉伯金融市场185

市场冲击阿拉伯国家185

阿拉伯国家渴望形成统一的阿拉伯经济共同体186

(九)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187

发展中国家的四点基本要求187

北方国家应当放宽向南方国家出口先进技术的条件189

发达国家有必要改变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191

有必要在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建立一定的组织联系192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和缓冲194

第八大趋势: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发展兼容196

(一)平衡改革与开放196

全球化进程为什么不平等?196

改革与开放不协调197

(二)全球化的第三波浪潮带来新的发展不平衡危险199

世界上仍然有一半的人没有用过电话199

数字分化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00

(三)发展不平衡的危险应该长期受到关注200

贫困人口在增加200

全球化影响每一个人201

(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第一波浪潮中起了主要作用202

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2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不均衡202

拉美现在比亚洲更开放203

(五)金融一体化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的渠道203

中国是国际流动资本的主要受益者203

(六)东亚国家在金融危机过后以更大的热情接受全球化204

东亚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得到表现204

东亚国家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也得到了收益205

收入的增加带来各项社会指数的提高205

所有遭受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经济都开始复苏206

(七)全球化增加了政府的压力206

东亚各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206

石油富国文莱将进行大规模经济改革207

(八)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跨越发展209

发展中国家没有别的选择209

注意在超越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断层210

(九)利用全球化减少贫困人口210

为乡村地区和贫困城市社区提供ICT服务210

有效地将资源导向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风险企业211

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性212

世界银行把客户摆到驾驶员的位置212

(十)发展中国家应彻底进行自身改革213

知识贫困日益突出213

对宏观经济控制制定更严格的纪律214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214

在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和贷款管理215

第九大趋势:中国有可能脱颖而出216

(一)全球化完全符合中国利益216

吴敬琏诠释中国的改革和开放216

中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得益者217

乐观看待金融开放218

(二)中国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218

21世纪前夕是中国和亚洲最重要的时刻218

宫崎勇把中国排在A组221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222

(三)中国政府非常明智223

不改革开放,中国会永远落后223

(四)新经济给中国带来巨大机会227

中国改革难度大大下降227

WTO 有利于中国消除地方贸易壁垒形成统一市场227

(五)中国开发西部的决心很大234

八大民主党派联合推动星火西进234

7位政协委员为西部大开发进言让东部70%的资本与西部70%的资源对接236

金融从六个方面支持西部237

田凤山建议成立国家西部开发银行240

科技部单设西部大开发专项242

西部铁路网主体骨架10年内建成243

8亿旅游国债拉动西部风景就地出口245

人事部为西部人才开发办五件实事246

(六)西部开发会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247

美国西部开发使其国力增强247

我国西部开发提升消费者信心248

西部需要若干功能完善的大城市249

(七)让更多的中国人进入信息时代252

中国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人经历着信息时代252

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52

重要的是实现ICT设施的现代化253

(八)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良性循环254

中国将全方位加快扩大对外开放254

20组专利热点持续受宠255

242家科研机构转制工作基本完成256

(九)李光耀寄语中国257

中国还有三件事要做257

中国大陆有的是时间259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