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体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岩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120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批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体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符号学分析与媒介批评11
第1部分 批评理论与媒介批评11
一、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概念12
1.语言/言语12
2.能指/所指13
3.组合/联想14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15
(1)象征符号16
(2)图像符号16
1.皮尔斯关于符号的分类16
(3)指示符号19
2.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概念20
(1)符号的能指/所指20
(2)意指功能23
(3)符号的“神话”性25
3.雅克布逊的符号学视点26
(1)隐喻与转喻26
(2)言语交流的6种元素及其相互的关系29
三、符号学理论在媒介批评中的实践31
1.真实性与神话性32
(1)神话的有效性33
(2)符号学视野中的真实性34
2.媒介的隐喻与转喻模式36
(1)隐喻的框架作用36
(2)隐喻的意识形态性38
(3)隐喻与转喻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39
第2章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40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40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40
(1)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40
(2)西方马克思主义42
1.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43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43
2.阿尔图塞与“主体性”45
三、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视野中的大众传播媒介46
1.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市民社会力量的真相46
2.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关系48
3.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与商业利益52
(1)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52
(2)媒介话语霸权的高效控制53
(3)话语控制背后的市场诱导56
1.阿尔图塞“主体性”概念对观看身份的分析57
四、意识形态理论在影视作品分析中提供的知识57
2.影视作品中意识形态的同质性与差异性58
第3章 叙事理论与媒介批评61
一、有关叙事学的叙述61
1.叙事的日常存在61
2.叙事的模式化62
二、叙事理论的主要概念64
1.关于故事——叙事64
(1)故事的结构64
(2)人物—角色的多样化与功能的类同68
2.讲述故事71
3.故事的时间76
(1)时间本身的意义77
(2)时间的态度78
三、叙事学的新原则和媒介主体性叙事80
1.媒介——个人身份的叙事局限80
2.对叙事结构的重新阐述82
第4章 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与媒介批评85
一、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考86
1.关于本源86
二、读者反应理论87
2.补充对本源的替代87
1.阅读召唤意义苏醒88
2.阅读是“深化的实践”89
三、在媒介解读实践中的读者反应理论92
1.“填补式”的阅读93
(1)电视连续剧的“空白策略”93
(2)增加“流转的期待”频率96
2.“解释团体”的解读98
第5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批评104
一、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沿革104
1.作为本质主义或者反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108
二、在哲学和政治层面的女性主义108
2.进入政治活动的女性主义113
三、对媒介实践的女性主义解读114
1.坚持平等,反对对女性的压迫和轻视114
2.关注现存体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115
3.反对父权制度,揭示性别差异中的歧视116
4.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立场118
5.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作品的女性主义分析120
1.媒介125
第6章 大众文化批评理论与实践125
一、媒介、大众、文化125
2.大众126
3.文化127
二、对大众文化的否定式批判130
1.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130
2.大众文化的模仿性与同一性131
3.大众文化标准化与去个性化132
三、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133
1.文化经济与文化的双向运动133
2.意义/快感136
3.“生产性文本”的符号化过程140
(1)纯粹承载意义的符号141
(2)编码的形式中包含的意义141
(3)编码受制于“主导文化秩序”142
(4)解码的“生产”意义142
四、汉城世界杯足球赛的文化解读实践145
1.在个性话语的宣泄中获取快感148
2.反抗和颠覆式的快感150
3.大众狂欢与民族情绪的结合155
(1)政治意识形态在足球狂欢中得到肯定157
(2)文化身份在足球狂欢中的确立与认同158
第7章 媒介批评对象研究与批评活动167
一、媒介所在167
第2部分 媒介批评的实践范畴167
1.媒介是技术的存在169
2.媒介在商业和权力的近处170
二、媒介产品173
1.针对媒介产品注意力的批评173
2.媒介产品质量的日常态度式解读175
3.作为媒介文化实践的批评177
1.媒介的职业角色与社会期待角色178
三、媒介表现178
(1)职业角色179
(2)社会期待角色181
2.媒介权力的实践182
3.媒介道德伦理186
四、媒介效果189
1.媒介微观传播效果191
2.媒介宏观传播效果192
五、媒介组织194
2.媒介的选择标准195
1.媒介组织的目标195
六、媒介制度196
七、媒介批评环境199
1.媒介环境199
2.媒介批评环境201
(1)媒介与阅听人批评的互动201
(2)体制和知识的制约207
第8章 媒介批评工具与操作209
一、媒介批评文本209
1.媒介批评文字文本211
2.媒介批评音像文本215
二、媒介批评机制216
1.媒介批评内部机制216
2.媒介批评外部机制222
三、媒介批评的操作225
1.媒介批评机构225
(1)媒介批评专门机构225
(2)媒介批评非专门机构227
2.行政干预和媒介批评的关系227
3.媒介批评的社会性和个人性229
4.媒介批评的反馈系统231
第9章 媒介批评与传媒教育233
一、传媒教育是媒介批评知识的教育234
1.传媒教育的意义234
2.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传媒教育236
(1)新社会运动与“第三部门”236
(2)传媒教育作为新社会运动的实践239
二、传媒教育的内容242
1.认识媒介242
(1)关于媒介的基本功能认识242
(2)关于媒介与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247
2.分析媒介248
3.善用媒介249
三、传媒教育的实践250
1.关于传媒教育的设想251
2.国外及港台经验模式252
3.我国大陆进行传媒教育的可行性254
4.传媒教育组织分布255
主要参考文献261
后记265
附录268
热门推荐
- 2781486.html
- 891654.html
- 1304119.html
- 1301922.html
- 539882.html
- 848496.html
- 2748931.html
- 716371.html
- 1144097.html
- 1361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7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9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5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