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药剂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易生富主编;刘丽宁副主编;程煜凤,蒋爱品,蒋媛媛,李丽,刘丽宁,徐传新,袁先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06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中药制剂学-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1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1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1
第一章 绪论1
三、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2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3
第三节 中药剂型4
一、中药剂型的分类4
二、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6
第四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6
一、药典7
二、药典外药品标准8
三、药事法规8
一、处方的含义11
二、处方的类型11
第二章 中药调剂11
第二节 处方11
第一节 概述11
三、处方的格式12
四、处方的意义12
五、处方的管理12
六、中药处方的药名13
七、处方常用术语14
八、脚注14
九、处方应付15
第三节 中药禁忌15
一、配伍禁忌15
三、饮食禁忌16
第四节 毒麻中药的管理与调剂16
二、妊娠禁忌16
一、麻醉中药17
二、毒性中药17
第五节 非处方药19
一、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19
二、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20
三、非处方药的特点21
四、非处方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1
第六节 中药处方的调配22
一、中药的计量22
二、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22
三、中药斗谱的排列24
第七节 中药不良反应25
一、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25
二、中药不良反应监测26
三、常见的中药中毒反应和治疗的基本原则28
第八节 中药的合理应用30
一、合理用药30
二、中西药联用31
第三章 灭菌、防腐与空气净化33
第一节 概述33
一、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33
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4
第二节 灭菌35
一、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35
二、物理灭菌法36
三、滤过除菌法39
四、化学灭菌法40
五、无菌操作法41
一、防腐措施42
二、常用防腐剂及使用要点42
第三节 防腐42
三、空气净化44
第四章 粉碎、筛析与制粒48
第一节 粉碎48
一、粉碎的含义48
二、粉碎的目的48
三、粉碎的基本原理48
四、常用的粉碎方法49
五、常用粉碎机械50
六、粉体学简介53
第二节 筛析56
一、筛析的含义56
二、筛析的目的56
三、药筛56
五、常用的筛析器械57
四、粉末分等57
第三节 制粒59
一、制粒的含义59
二、制粒的目的60
三、制粒的方法与设备60
第五章 中药的浸提与纯化64
第一节 概述64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65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65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66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68
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75
一、分离75
二、纯化80
一、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84
第一节 浓缩84
第六章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84
二、常用浓缩方法与设备85
第二节 干燥89
一、干燥的基本原理90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91
三、干燥方法与设备92
第七章 浸出制剂98
第一节 概述98
一、浸出制剂的含义98
二、浸出制剂的特点98
三、浸出制剂的分类99
第二节 汤剂99
一、概述99
二、汤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99
三、汤剂的现代研究102
一、概述104
四、汤剂的制备举例104
第三节 合剂与口服液104
二、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105
三、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要求106
四、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举例106
第四节 糖浆剂107
一、概述107
二、糖浆剂的制备108
三、糖浆剂的质量要求108
四、糖浆剂的制备举例109
第五节 煎膏剂110
一、概述110
二、煎膏剂的制备110
三、煎膏剂的质量控制111
一、概述112
第六节 酒剂与酊剂112
四、煎膏剂的制备举例112
二、酒剂与酊剂的制备113
三、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113
四、酒剂与酊剂的制备举例115
第七节 流浸膏与浸膏剂116
一、概述116
二、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制备116
三、流浸膏与浸膏剂的质量控制117
四、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制备举例117
第八章 液体制剂120
第一节 概述120
一、液体制剂的含义120
二、液体制剂的特点120
三、液体制剂的分类120
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121
四、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21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121
二、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与特点122
三、常用的表面活性剂122
四、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24
五、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125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26
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26
二、增加溶解度的方法127
第四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与附加剂128
一、常用的溶剂128
二、液体药剂常用的附加剂129
第五节 各类液体制剂131
一、溶液型液体药剂131
二、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133
三、乳浊液型液体药剂136
四、混悬液型液体药剂142
五、其他液体制剂146
第九章 注射剂149
第一节 概述149
一、注射剂的含义149
二、注射剂的特点149
三、注射剂的分类150
四、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50
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50
第二节 热原151
一、热原的含义151
二、热原的组成151
三、热原的性质151
六、热原检查方法152
五、除去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152
四、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152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153
一、注射用水153
二、注射用油154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155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的附加剂156
一、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156
二、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156
三、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156
四、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157
五、调整pH的附加剂157
六、减轻疼痛的附加剂157
七、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158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160
一、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160
二、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准备161
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162
四、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164
五、注射液的灌封166
六、注射剂的灭菌与检漏168
七、注射剂的质量检查169
八、注射剂的印字与包装170
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171
十、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举例172
第六节 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174
一、输液剂174
二、血浆代用液178
第七节 其他注射剂179
一、混悬液型注射剂179
二、乳浊液型注射剂180
三、粉针剂181
第八节 眼用溶液剂182
一、眼用溶液剂的含义182
二、眼用溶液剂的作用特点182
三、眼用溶液剂的作用机制182
四、眼用溶液剂的附加剂183
五、眼用溶液剂的制备184
六、眼用溶液剂的质量要求185
第十章 外用膏剂187
第一节 概述187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187
二、外用膏剂的特点187
三、外用膏剂的分类187
四、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188
四、常用的软膏剂基质190
三、软膏剂的分类190
二、软膏剂的特点190
一、软膏剂的含义190
第二节 软膏剂190
五、软膏剂的制备及操作要点195
六、软膏剂的质量控制197
七、眼膏剂197
第三节 黑膏药198
一、膏药的含义198
二、黑膏药的特点198
三、黑膏药的基质与原料处理198
四、黑膏药的制备及操作特点198
五、黑膏药的质量控制200
六、黑膏药制备中有关问题讨论200
第四节 其他外用膏剂201
一、橡胶膏剂201
二、巴布膏剂203
三、糊剂204
第十一章 栓剂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栓剂的含义206
二、栓剂的特点206
三、栓剂的分类206
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208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209
一、栓剂的常用基质209
二、栓剂的附加剂211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212
一、药物的处理与加入方法212
二、润滑剂212
三、置换价212
四、栓剂的制备方法与设备213
第四节 栓剂的质量控制215
五、包装与贮藏215
第十二章 胶剂216
第一节 概述216
一、胶剂的含义216
二、胶剂的种类216
第二节 胶剂的制备216
一、原料的选择与处理216
二、辅料的选择217
三、煎取胶汁217
四、滤过澄清218
五、浓缩收胶218
六、凝胶与切胶218
七、干燥与包装218
八、胶剂的制备举例219
第三节 胶剂的质量控制220
第十三章 散剂222
第一节 概述222
一、散剂的含义222
二、散剂的特点222
三、散剂的分类222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223
一、影响混合的因素及常用的混合方法223
二、一般散剂的制备223
三、特殊散剂的制备224
四、分剂量226
五、包装与贮存227
一、散剂的质量要求228
二、散剂的质量检查228
第三节 散剂的质量检查228
第十四章 颗粒剂230
第一节 概述230
一、颗粒剂的含义230
二、颗粒剂的特点230
三、颗粒剂的分类230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备231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231
二、酒溶性颗粒剂的制备232
三、混悬性颗粒剂的制备232
四、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232
二、颗粒剂的质量检查233
第四节 颗粒剂的制备举例233
一、颗粒剂的质量要求233
第三节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233
第十五章 胶囊剂235
第一节 概述235
一、胶囊剂的含义235
二、胶囊剂的分类235
三、胶囊剂的特点235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236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制备236
二、软胶囊剂的制备239
三、肠溶胶囊剂的制备241
第三节 胶囊剂的制备举例242
第四节 胶囊剂的质量评定与包装贮藏243
一、胶囊剂的质量评定243
二、胶囊剂的包装与贮藏243
三、丸剂的分类245
一、丸剂的含义245
二、丸剂的特点245
第十六章 丸剂245
第一节 概述245
第二节 水丸246
一、水丸的含义246
二、水丸的特点246
三、水丸的赋形剂246
四、水丸的制备247
五、水丸的制备举例251
第三节 蜜丸251
一、蜜丸的含义与规格251
二、蜜丸的特点251
三、蜂蜜的选择及炼制251
四、蜜丸的制备252
五、蜜丸的制备举例254
二、滴丸的特点255
三、滴丸的基质与冷却剂255
第四节 滴丸255
一、滴丸的含义255
四、滴丸的制备256
五、滴丸的质量问题257
六、滴丸的制备举例257
第五节 其他丸剂257
一、水蜜丸257
二、浓缩丸258
三、糊丸259
四、蜡丸260
第六节 丸剂包衣261
一、丸剂包衣的目的261
二、丸剂包衣的种类262
三、丸剂包衣的方法262
第七节 丸剂的质量检查263
一、丸剂的常用包装材料与包装方法264
第八节 丸剂的包装与贮藏264
二、丸剂的贮藏265
第十七章 片剂266
第一节 概述266
一、片剂的含义266
二、片剂的特点266
三、片剂的分类266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267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268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268
三、崩解剂269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271
一、湿法制粒压片法271
四、润滑剂271
二、干法制颗粒压片法276
三、直接压片法277
四、片剂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277
五、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278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281
一、片剂包衣的种类、目的与要求281
二、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281
三、片剂包衣的物料与包衣过程284
四、片剂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86
第五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287
第六节 片剂的包装及贮藏290
一、片剂的包装290
二、片剂的贮藏291
第七节 中药片剂的制备举例291
二、气雾剂的特点294
一、气雾剂的含义294
三、气雾剂的分类294
第十八章 气雾剂294
第一节 概述294
四、气雾剂的吸收295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295
一、抛射剂295
二、药物与附加剂297
三、耐压容器299
四、阀门系统299
第三节 气雾剂的制备300
一、容器与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300
二、药物的配制与分装301
三、抛射剂的填充301
第四节 气雾剂的质量控制301
一、气雾剂的质量要求301
三、气雾剂的质量检查302
二、气雾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02
第五节 喷雾剂303
一、概述303
二、喷雾剂的制备303
三、喷雾剂的质量控制304
四、喷雾剂制备举例305
第十九章 其他剂型307
第一节 膜剂307
一、膜剂的含义307
二、膜剂的特点307
三、膜剂的成膜材料307
四、膜剂的附加剂308
五、膜剂的制备309
一、丹药的含义310
第三节 丹药310
一、露剂的含义310
二、露剂的制备310
第二节 露剂310
二、丹药的特点311
三、丹药的制备311
第四节 锭剂、茶剂、糕剂、钉剂、线剂、条剂、灸剂、烟熏剂、熨剂与棒剂314
一、锭剂314
二、茶剂314
三、糕剂316
四、钉剂316
五、线剂316
六、条剂317
七、灸剂317
十、棒剂318
九、熨剂318
八、烟熏剂318
第二十章 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320
第一节 概述320
第二节 包合技术320
一、包合技术的含义320
二、包合材料321
三、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322
四、包合物的验证方法322
第三节 微型包囊技术323
一、微型包囊技术的含义323
二、微型包囊技术的特点323
三、囊心物与囊材323
四、微型胶囊的质量评定324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325
二、固体分散体的特点325
四、载体材料325
一、固体分散体的含义325
第四节 固体分散技术325
五、固体分散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327
六、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定327
第五节 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327
一、缓释制剂328
二、控释制剂328
一、被动靶向制剂329
第六节 靶向制剂329
二、主动靶向制剂331
三、物理化学靶向制剂332
四、靶向制剂在中药药剂学方面的发展332
第七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333
一、概述333
二、蛋白质类药物的组成、结构与理化性质334
三、蛋白质类药物的制备334
三、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概况336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336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336
一、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336
第一节 概述336
第二节 影响中药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337
一、处方因素及稳定化方法337
二、外界因素及稳定化方法337
三、中药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338
第三节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339
一、化学动力学简介339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340
第二十二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343
第一节 概述343
一、生物药剂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343
一、药物的吸收344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44
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间的关系344
二、药物动力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344
二、药物的分布345
三、药物的代谢346
四、药物的排泄347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347
一、药物动力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347
二、单室模型349
三、双室模型(单剂量给药)354
第四节 生物利用度355
一、生物利用度的含义与意义355
二、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356
附录一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358
实验须知358
实验一 教学参观359
实验二 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360
实验三 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363
实验四 液体药剂的制备366
实验五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371
实验六 软膏剂的制备374
实验七 黑膏药的制备376
实验八 栓剂的制备378
实验九 散剂的制备381
实验十 颗粒剂的制备383
实验十一 丸剂的制备385
实验十二 片剂的制备388
实验十三 微囊的制备390
实验十四 膜剂的制备393
实验十五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395
实验十六 小柴胡汤口服液稳定性恒温加速试验396
附录二 片剂、丸剂、颗粒剂、小容量注射剂、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399
参考文献404
热门推荐
- 512529.html
- 1218265.html
- 2452125.html
- 3145975.html
- 100052.html
- 242859.html
- 242686.html
- 2568581.html
- 2670882.html
- 2632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7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3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8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3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