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
  • 于志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97878021661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共同犯罪:计算机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及其反思1

第一节 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背景分析2

一、“异化”一词的内涵解读2

二、网络虚拟性的再认识:从“现实的虚拟性”到“虚拟的现实性”的转变4

三、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真正背景:网络空间的代际差异6

第二节 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原因解读11

一、第一个原因:网络犯罪“产业链”的出现12

二、第二个原因:网络违法行为尤其是群体性违法行为的激增13

第三节 网络空间中共同犯罪的结构性异化及其评价14

一、网络共同犯罪中的犯意联系结构及其思索15

二、网络共同犯罪中的犯罪行为独特性20

第四节 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理论和立法回应24

一、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理论回应25

二、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立法回应28

第二章 黑客学校的刑法分析(上)31

第一节 前序性说明——背景介绍和概念界定31

第二节 黑客学校的事实分析35

一、黑客学校概述35

二、黑客学校的概念、形式与特征45

第三节 黑客学校的现实性刑事责任分析之一:以传授犯罪方法罪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54

一、理论基础——对传统理论中“犯罪方法”的反思55

二、理论展开——“黑客技术”的刑法定性65

三、理论引申——黑客学校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初步论证80

四、理论转型——犯罪异化场景下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再次论证90

第三章 黑客学校的刑法分析(下)100

第一节 黑客学校的现实性刑事责任分析之二:以犯罪竞合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100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与帮助犯的竞合101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竞合122

第二节 黑客学校的可能性刑事责任分析:以自身组织形态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131

一、黑客学校是否构成犯罪集团131

二、黑客学校是否构成单位犯罪136

第三节 黑客学校的整体刑事法的展望140

一、价值取舍——黑客学校的刑事政策意义141

二、立法更张——信息时代的革新发展146

三、司法变通——法益保护的短期兼顾157

第四章 网络空间中帮助行为的刑法学思考161

第一节 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总体思考161

一、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161

二、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特征165

第二节 网络共同违法犯罪行为之网络帮助行为概述173

一、网络帮助行为的概念及其性质173

二、网络帮助行为的种类划分175

三、网络帮助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177

第三节 网络帮助行为的现实性刑事责任:网络帮助犯罪行为的刑法考量183

一、网络帮助犯的性质界定183

二、网络帮助犯的成立条件185

三、网络帮助犯的特殊情形189

第四节 网络帮助行为的可能性刑事责任:网络帮助违法行为的刑法规制195

一、网络帮助违法行为的内涵、认定及其表现形式197

二、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建议及其理论依据217

三、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的具体考量231

四、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的域内外立法现状考察242

第五节 网络帮助违法犯罪行为背景下刑法角色的反思与重构263

一、法律在建设网络秩序中的角色判断263

二、传统刑法面对虚拟空间挑战的自我跟进270

三、网络帮助行为的刑事法思索273

第五章 共同犯罪视野中的木马侵入及其后续行为277

第一节 木马概述280

一、木马工作原理及侵入方式分析281

二、对木马侵入及危害的实证分析:以常见的Trojan-PSW木马为例284

第二节 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及其论证288

一、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一:从社会危害性角度的考察290

二、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二:与传统侵入行为的比较292

三、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三:从现有刑法条文包容性角度的思考306

第三节 木马侵入的后续行为分析:以贩卖“肉鸡”为例317

一、“肉鸡”概述319

二、从刑法总则角度的思考:能否以共同犯罪的思路处理贩卖行为328

三、从刑法分则和刑法解释角度的思考:能否以对待赃物的思路处理贩卖行为337

第四节 木马侵入及其后续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346

一、木马侵入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346

二、木马侵入后续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355

三、由木马侵入现象引发的刑法整体性思考361

第六章 黑客产业链的刑法分析366

第一节 黑客产业链的事实概述366

一、黑客产业链的发展现状367

二、黑客产业链的运作模式369

三、黑客产业链的特征分析371

第二节 黑客产业链的刑法学思考376

一、黑客产业链的性质分析:以社会危害性为视角376

二、黑客产业链的性质分析:以共犯理论为原理380

三、黑客产业链入罪化的紧迫性分析384

第三节 打击黑客产业链的刑事立法完善建言387

一、黑客产业链的入罪化模式分析387

二、黑客产业链中可入罪行为分析388

三、黑客产业链入罪化的立法建言390

第七章 共同犯罪视野下的ICP和ISP的犯罪行为分析392

第一节 ISP和ICP的概况介绍392

一、ISP和ICP的含义392

二、ISP和ICP为何受到法律的关注398

三、ICP和ISP的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的纠葛以及需要厘清的问题400

第二节 ICP的共同犯罪及其异化402

一、前提:ICP构成共同犯罪的相关义务界定402

二、分析:ICP可能构成的共同犯罪403

三、ICP的共同犯罪的异化以及立法对策412

第三节 ISP的社会危害行为以及共同犯罪的异化416

一、ISP是否因为传播他人发布的违法犯罪内容而构成犯罪416

二、ISP的共同犯罪形态分析之一:破坏或者规避技术措施或者权利管理信息的共同犯罪行为的分析419

三、ISP的共同犯罪形态分析之二:BBS的共同犯罪行为428

四、ISP的共同犯罪形态分析之三:垃圾邮件中的共同犯罪行为431

五、ISP的共同犯罪形态分析之四:网络搜索中的共同犯罪行为435

第四节 一种特殊的ISP犯罪——网络链接中的共同犯罪行为451

一、网络链接的简单介绍451

二、网络链接中的共同犯罪455

三、网络链接中共同犯罪异化的立法对策462

第八章 网络群体违法行为的入罪化思索466

第一节 网络群体违法行为入罪化的整体思考466

一、网络群体违法行为的概念界定466

二、网络群体违法行为入罪化的一般原理469

三、网络群体违法行为入罪化的价值选择473

四、网络群体违法行为入罪化的路径分析477

第二节 “人肉搜索”的入罪化思索479

一、“人肉搜索”演变历程及效应评析479

二、“人肉搜索”入罪化的刑法学论证484

三、“人肉搜索”入罪化的模式选择489

第三节 网络谣言的入罪化思索491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分类及特征491

二、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考察494

三、网络谣言的行政法律规制对策498

四、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和路径选择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