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争史 第2卷 东汉时期 三国、西晋(晋)时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武国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562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720页
- 主题词:战争史-中国-东汉时代;战争史-中国-三国时代;战争史-中国-西晋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战争史 第2卷 东汉时期 三国、西晋(晋)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编 东汉时期(上)3
东汉王朝的建立及推进全国统一的战争3
第一章 东汉时期总论3
第一节 西汉的灭亡和东汉王朝的建立3
第二节 东汉王朝的始末5
一、东汉王朝前期的兴盛阶段5
二、东汉王朝中后期的衰败阶段5
三、东汉王朝末期的战乱阶段7
附表2-1 东汉帝系表8
附图2-1 东汉时期疆域图9
第三节 东汉王朝的政权、经济、军事建设及其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0
一、政权建设10
二、经济建设13
三、军事建设14
四、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4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15
一、东汉王朝的统一战争15
二、东汉时期对兄弟民族和对外战争16
三、东汉末期的农民起义战争16
第五节 东汉时期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17
一、东汉时期的战争特点17
二、东汉时期的杰出将帅20
第二章 东汉建立初期统一东方地区的战争33
第一节 东汉政权建立前后的战略形势33
一、刘秀集团的急剧发展33
二、更始王朝的危难处境35
三、赤眉军的向西进军35
第二节 刘秀、更始洛阳战役35
一、战前刘秀、更始两军的基本战略形势35
二、刘秀、更始两军作战序列36
三、刘秀、更始双方作战策划36
四、刘秀、更始洛阳战役的作战经过37
五、刘秀集团战后的动向39
刘秀、更始洛阳战役评述40
附图2-2 刘秀、更始洛阳战役经过示意图41
第三节 刘秀平定刘永之睢阳战役42
一、战前刘秀、刘永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2
二、刘秀、刘永两军作战序列42
三、睢阳战役的作战经过43
附图2-3 刘秀平定刘永之睢阳战役经过示意图46
第四节 刘秀平定董宪之昌虑战役47
一、董宪割据势力的兴起47
二、刘秀平定董宪之昌虑战役作战经过47
附图2-4 刘秀平定董宪之昌虑战役经过示意图50
第五节 刘秀平定张步之临淄战役51
一、张步割据势力的形成51
二、战前刘秀军的基本战略形势51
三、刘秀、张步军双方作战序列52
四、刘秀、张步军双方作战策划52
五、刘秀、张步军临淄战役的作战经过52
刘秀平定张步之临淄战役评述55
附图2-5 刘秀平定张步之临淄战役经过示意图57
第三章 东汉建立初期统一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战争58
第一节 刘秀击灭彭宠之战59
一、彭宠割据势力的形成59
二、彭宠割据后东北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60
三、刘秀击灭彭宠之战的作战经过60
附图2-6 刘秀击灭彭宠之战经过示意图62
第二节 刘秀平定隗嚣之陇坻战役63
一、隗嚣割据势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3
二、隗嚣与刘秀之间明争暗斗关系的演变64
三、刘秀、隗嚣陇坻战役双方作战序列65
四、刘秀、隗嚣两军作战策划65
五、陇坻战役的作战经过66
刘秀平定隗嚣之陇坻战役评述67
附图2-7 刘秀平定隗嚣之陇坻战役经过示意图69
第三节 刘秀平定隗嚣之略阳战役70
一、战前刘秀、隗嚣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70
二、略阳战役前刘秀、隗嚣两军的较量70
三、刘秀、隗嚣两军的作战序列71
四、刘秀、隗嚣两军作战策划72
五、刘秀、隗嚣略阳战役的作战经过72
六、刘秀、隗嚣双方战后的动向75
刘秀平定隗嚣之略阳战役评述75
附图2-8 刘秀平定隗嚣之略阳战役经过示意图77
第四节 刘秀平定隗嚣之落门战役78
一、战前刘秀、隗嚣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78
二、刘秀军的调兵遣将78
三、刘秀、隗嚣落门战役双方作战序列78
四、刘秀、隗嚣落门战役的作战经过79
五、刘秀、隗嚣双方战后的动向80
刘秀平定隗嚣之落门战役评述81
附图2-9 刘秀平定隗嚣之落门战役经过示意图82
第五节 刘秀平定卢芳之战83
一、卢芳割据势力的兴起83
二、刘秀平定卢芳的作战经过83
第四章 东汉建立初期统一南方和西南地区的战争85
第一节 东汉军平定董、邓奉之战86
一、董、邓奉之叛汉86
二、刘秀的调兵遣将86
三、东汉平定董、邓奉的作战经过86
第二节 东汉军平定延岑、秦丰之战87
一、延岑、秦丰割据势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87
二、平定延岑、秦丰的作战经过88
三、东汉军平定延岑、秦丰后的动向89
第三节 东汉军平定李宪之战90
第四节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夷陵战役91
一、公孙述割据势力的形成91
二、战前汉军和公孙述军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92
三、汉、蜀两军作战序列92
四、汉、蜀双方作战策划93
五、汉、蜀夷陵战役的作战经过93
六、汉、蜀双方战后的动向94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夷陵战役评述95
附图2-10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夷陵战役经过示意图96
第五节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成都会战97
一、战前汉、蜀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97
二、汉、蜀双方成都会战作战序列98
三、汉、蜀两军作战策划99
四、汉、蜀成都会战的作战经过99
五、汉军战后的动向103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成都会战评述103
附图2-11 东汉军平定公孙述之成都会战经过示意图106
第八编 东汉时期(中)109
东汉时期对兄弟民族的战争109
第五章 东汉时期对兄弟民族战争总论109
第一节 东汉时期各兄弟民族的发展概况109
一、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诸兄弟民族109
二、中国南方和西南方地区的诸兄弟民族112
三、中国西域地区的诸兄弟民族113
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诸羌族114
第二节 东汉与兄弟民族战争梗概114
一、东汉征西羌诸部族的战争114
二、东汉征南蛮和西南夷的战争115
三、东汉征匈奴的战争116
四、东汉统一西域地区之作战116
五、东汉征乌桓、鲜卑、高句丽之作战117
第六章 东汉征羌人诸部族的战争118
第一节 东汉马援军平定先零羌叛乱之战119
一、河西羌人叛乱前后陇西的基本战略形势119
二、先零羌叛乱的再起119
三、东汉军平定先零羌叛乱的作战经过119
四、平定武都参狼羌的叛乱120
第二节 东汉军连续平定诸羌反汉之作战120
一、诸羌不断反汉的基本概况120
二、平定参狼羌之战121
三、窦固平定烧当羌军之战121
四、平定勒姐、吾良、封养诸羌反汉之战122
五、平定迷吾羌军之战123
六、邓训军进击迷唐羌军之战125
七、东汉军再击迷唐羌军之战126
八、周鲔率军击降迷唐羌军之战127
第三节 东汉军镇压羌族人民的第一次起义之战127
一、羌族人民第一次起义的爆发127
二、羌族第一次起义胜利推进的基本战略形势127
三、虞诩示弱诱歼起义羌军131
四、羌族人民第一次起义的最后失败132
五、东汉镇压羌族人民第一次起义后的动向133
东汉军镇压羌族人民第一次起义之战评述134
第四节 东汉军镇压羌族人民的第二次起义之战135
一、羌族人民第二次起义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135
二、羌族人民第二次起义的爆发136
三、东汉王朝的调兵遣将136
四、东汉军镇压羌族起义军的作战经过137
第五节 东汉军镇压羌族人民的第三次起义之战138
一、羌族人民第三次大规模起义的爆发138
二、东汉军镇压第三次羌族起义军的作战经过138
三、汉王朝镇压羌族人民起义后的动向142
第七章 东汉征南蛮和西南夷的战争143
第一节 东汉平定交趾“二征”叛乱之战144
一、战前汉王朝在南方和西南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44
二、交趾地区“二征”叛乱的兴起144
三、东汉军的作战序列和作战策划145
四、平定交趾叛乱的作战经过145
五、东汉平定交趾叛乱后的动向146
第二节 东汉军平定五陵蛮反汉之战146
一、五陵蛮的反汉146
二、东汉的再次调兵遣将147
三、汉军的作战序列与作战策划148
四、围剿五陵蛮的作战经过148
五、汉军战后的动向149
汉军围剿五陵蛮反汉之战评述150
第三节 东汉军连续镇压南蛮诸部族的反汉之战151
一、南蛮诸部族的反汉起因151
二、东汉镇压武陵地区诸蛮夷反汉之战的作战经过151
第四节 东汉军断续镇压日南等蛮夷反汉之战153
一、镇压日南、象林蛮夷153
二、镇压长沙、零陵蛮154
三、镇压交趾、合浦蛮154
第五节 东汉军断续平定南郡巴郡诸蛮夷之战154
一、平定南郡蛮154
二、镇压板楯蛮夷部族的起义155
第六节 东汉军断续平定和镇压西南夷反汉之战156
一、平定益州郡诸蛮夷反汉的经过156
二、镇压哀牢夷反汉的经过156
三、镇压邛都夷反汉的经过157
四、平定永昌益州蜀郡诸夷反汉的经过157
五、镇压莋都夷反汉的经过158
第八章 东汉征匈奴的战争159
第一节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一次战役160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60
二、南匈奴单于的崛起和附汉161
三、东汉征北匈奴第一次战役前北匈奴的节节进逼161
四、东汉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162
五、东汉、北匈奴双方作战策划163
六、东汉征北匈奴第一次战役的作战经过163
附图2-12 东汉征北匈奴第一次战役经过示意图165
第二节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二次战役166
一、战前东汉、北匈奴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66
二、北匈奴的逐渐衰落167
三、东汉征北匈奴第二次战役的起因168
四、东汉兴兵前的争议和决策168
五、东汉、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169
六、东汉、北匈奴双方作战策划170
七、东汉征北匈奴第二次战役的作战经过171
八、汉匈双方战后的动向173
东汉征北匈奴第二次战役评述173
第三节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的满夷谷战役175
一、南匈奴内部的分裂及其基本战略形势175
二、满夷谷战役的起因176
三、东汉、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177
四、东汉、南匈奴满夷谷战役的作战经过177
五、东汉、南匈奴双方战后的动向178
附图2-13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满夷谷战役经过示意图179
第四节 东汉征南匈奴单于檀虎泽战役180
一、南单于叛汉前匈奴的基本战略形势180
二、南单于的反叛180
三、东汉、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181
四、东汉征南匈奴虎泽战役的作战经过182
五、东汉、南匈奴双方战后的动向183
第五节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的马邑战役183
一、战前汉北方和南匈奴的基本战略形势183
二、南匈奴左部军的叛汉183
三、汉、匈两军作战序列184
四、东汉征南匈奴马邑战役的作战经过184
附图2-14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的马邑战役经过示意图186
第九章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的战争187
第一节 西域诸国的变迁和东汉统一西域的战略与政略188
一、西域诸国的变迁及其基本战略形势188
二、东汉统一西域的战略和政略188
附图2-15 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190
第二节 东汉班超威服鄯善191
一、汉、匈奴争夺西域的基本战略形势191
二、班超威服鄯善的经过191
第三节 东汉班超智降于阗王192
第四节 东汉班超袭击疏勒之战193
一、疏勒的基本战略形势193
二、降服疏勒的经过193
三、疏勒态度的变化194
第五节 东汉联兵平定莎车、龟兹之战195
一、战前莎车、龟兹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195
二、东汉平定莎车、龟兹的经过196
第六节 东汉平定月氏焉耆之战197
一、东汉平定月氏197
二、东汉平定焉耆198
第七节 东汉安帝及其以后时期再定西域之作战199
一、班超平定西域返京后西域形势之变迁199
二、东汉王朝对再次统一西域决策的辩论200
三、东汉王朝再次统一西域的作战经过201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作战评述203
第十章 东汉征乌桓鲜卑高句丽的战争206
第一节 东汉征乌桓之作战206
一、乌桓部族的崛起206
二、东汉第一次征讨乌桓207
三、东汉第二次征讨乌桓207
四、东汉第三次征讨乌桓208
五、东汉第四次征讨乌桓208
六、东汉第五次征讨乌桓208
七、东汉第六次征讨乌桓209
第二节 东汉征鲜卑之作战209
一、鲜卑部族的崛起及其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09
附图2-16 东汉时期鲜卑等部211
二、东汉第一次征辽东鲜卑之战212
三、东汉第二次征鲜卑之战212
四、东汉第三次征鲜卑之战213
五、东汉第四次征鲜卑之战214
附图2-17 东汉第四次征鲜卑之战经过示意图217
第三节 东汉征高句丽之作战218
一、高句丽的叛汉218
二、汉光武帝时与高句丽之战218
三、东汉和帝、安帝时期征高句丽218
第九编 东汉时期(下)223
东汉末期的农民起义战争223
第十一章 东汉末期的社会状况和农民起义223
第一节 东汉末期统治阶级的进一步腐朽没落223
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223
二、东汉中后期人民群众的连续起义斗争224
第二节 全国性农民大起义的爆发226
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兴起227
二、黄巾起义军的形成227
附图2-18 东汉时期司隶校尉部229
第十二章 黄巾起义军的战争230
第一节 颍川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的作战230
一、颍川黄巾军起义后的基本形势230
二、东汉王朝的对策231
三、黄巾、汉军双方作战序列231
四、颍川黄巾军与汉军的作战经过231
第二节 冀州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的作战232
一、颖川黄巾军失败后的基本战略形势232
二、黄巾军、汉军双方作战序列233
三、冀州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的作战经过233
第三节 南阳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的作战234
一、南阳黄巾军的发展234
二、黄巾军、东汉双方作战序列235
三、南阳黄巾军与东汉军的作战经过235
黄巾军起义战争评述237
第十三章 黑山、白波黄巾军起义战争239
第一节 黑山、白波黄巾军的起义240
一、黑山军的起义及其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40
二、白波等黄巾军的起义241
第二节 黑山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的东光之战241
一、公孙瓒阻止青徐黄巾军与黑山军的会合241
二、曹操于濮阳和东武阳镇压黑山军的作战经过242
第三节 黑山黄巾军与东汉围剿军寿张、鹿肠山之战242
一、曹操于寿张地区镇压黄巾军的作战经过242
二、袁绍于鹿肠山镇压黄巾军的作战经过243
第四节 黑山军的最后失败之战244
一、张飞燕军与公孙瓒的联合244
二、黑山军的战败244
第五节 五斗米道起义军抗击曹操围剿军之战245
一、五斗米道张鲁的起义及其基本战略形势245
二、张鲁、曹操两军作战序列245
三、曹操军围剿张鲁军的作战经过246
黑山黄巾军、五斗米道起义战争评述246
附图2-19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战争形势图248
第十编 三国时期251
第十四章 三国时期总论251
第一节 三国鼎立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251
一、军阀混战导致了三足鼎立251
二、三国时期经历的发展阶段253
附表2-2 三国时期帝系表255
附图2-20 三国时期疆域图256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军政建设257
一、魏国的军政建设257
二、蜀国的军政建设258
三、吴国的军政建设259
第三节 三国的经济与战争实力261
一、魏国261
二、蜀国261
三、吴国262
第四节 三国时期主要战争梗概263
一、魏、蜀、吴三足鼎立势力形成前的军阀混战263
二、曹操、孙权、刘备奠定疆域的战争264
三、魏、蜀、吴三国建国后互相之间及其内部的战争265
第五节 三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重要将帅266
一、三国时期的战争特点266
二、三国时期的重要将帅271
第十五章 魏、蜀、吴三足鼎立势力形成前的军阀混战287
第一节 东汉末期重要军阀人物的崛起289
第二节 袁绍联军征伐董卓的战役290
一、东汉末董卓崛起时的基本战略形势290
二、董卓率兵入京窃夺朝政的起因292
三、各地讨伐董卓势力的兴起293
四、袁绍、董卓两军作战序列294
五、袁绍、董卓两军作战策划294
六、双方交战前董卓的迁都295
七、各路征讨军与董卓军的作战经过296
袁绍联军征讨董卓的战役评述299
附图2-21 袁绍联军征讨董卓之作战经过示意图300
第三节 各地割据势力的混战301
一、韩遂反汉之战301
二、孙坚攻击刘表之战301
三、公孙瓒、袁绍界桥之战301
四、董卓部将李傕攻占长安之战303
五、袁绍与公孙瓒的混战304
六、董卓余部的混战305
第四节 曹操与各地势力之间的兼并作战307
一、曹操集团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07
二、曹操进攻陶谦之战307
三、曹操进击吕布之战308
四、曹操击袁术之战312
五、曹操击降张绣之战313
曹操与各地势力之间的兼并作战评述315
附图2-22 曹操进击陶谦、吕布作战经过示意图317
第五节 孙策对江东各地势力的兼并作战318
一、孙策集团的壮大和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18
二、孙策平定刘繇之战319
三、孙策进击王朗之战320
四、孙策进击刘勋之战321
五、孙策进击黄祖之战322
六、孙策军逼降华歆之战323
孙策对江东各地势力的兼并作战评述323
附图2-23 孙策对江东各地势力的兼并作战经过示意图之一325
附图2-24 孙策对江东各地势力的兼并作战经过示意图之二326
第六节 刘备游离转附各势力之间的作战327
一、刘备集团的兴起和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27
二、刘备迎击袁术、吕布下邳之战327
三、刘备再次抗击袁术、吕布之战328
四、刘备斩杀杨奉抗击吕布之战329
五、刘备与曹操下邳之战329
刘备游离转附各势力之间的作战评述330
附图2-25 刘备与曹操下邳之战经过示意图332
第七节 袁绍与各势力之间的作战333
一、袁绍集团的基本战略形势333
二、袁绍围攻东郡臧洪之战333
三、袁绍消灭公孙瓒的易京之战334
袁绍与各势力之间的作战评述334
第十六章 曹操集团奠定魏国疆域的战争336
第一节 曹操、袁绍官渡决战337
一、曹操、袁绍官渡决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37
二、曹操、袁绍官渡决战的起因339
三、曹操、袁绍官渡决战决心的形成341
四、曹操、袁绍双方作战序列343
五、曹操、袁绍双方作战策划345
六、官渡决战的作战经过346
七、曹操、袁绍双方战后的动向352
曹操、袁绍官渡决战评述352
附图2-26 曹操、袁绍官渡决战前双方态势示意图357
附图2-27 曹操、袁绍官渡决战经过示意图358
第二节 曹操击破袁谭、袁尚进攻邺城之战359
一、官渡决战后曹操、袁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59
二、曹操、袁尚、袁谭双方作战序列360
三、曹操击破袁谭、袁尚进攻邺城之战的经过361
第三节 曹操进攻高干夺占并州之战365
一、高干占据并州的经过365
二、曹操、高干双方作战序列365
三、曹军击灭高干军的作战经过365
第四节 曹操进占幽州远袭乌桓之战367
一、战前中国北方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367
二、曹操、乌桓双方作战序列368
三、曹操远袭乌桓的作战经过368
第五节 曹操与孙权、刘备赤壁之战370
一、赤壁战前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70
二、赤壁之战的前哨战372
三、孙权、刘备的联合373
四、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双方作战序列377
五、曹操与孙权、刘备双方作战策划380
六、赤壁之战的作战经过380
七、曹操、孙权、刘备三方战后的动向383
赤壁之战评述384
附图2-28 赤壁之战经过示意图388
第六节 曹操袭取关中之战389
一、关中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389
二、曹操进军关中的起因389
三、曹操和马超、韩遂双方作战序列390
四、曹操和马超、韩遂双方作战策划390
五、曹操袭取关中的作战经过391
六、曹操、马超双方战后的动向392
曹操袭取关中之战评述393
附图2-29 曹操袭取关中之战经过示意图395
第七节 曹操夺取凉州之战396
一、第一阶段作战396
二、第二阶段作战397
第八节 曹操击降张鲁夺取汉中之战398
一、张鲁割据汉中的变迁398
二、曹操击降张鲁夺取汉中之战的经过399
第十七章 刘备集团奠定疆域的战争400
第一节 刘备集团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和作战方略401
第二节 刘备攻取蜀地之战403
一、刘备攻取蜀地之诱因403
二、刘备攻取蜀地之战的作战序列404
三、刘备进军蜀地的作战经过405
四、刘备集团攻占成都后的动向408
刘备攻取蜀地作战评述409
附图2-30 刘备攻取蜀地之战经过示意图411
第三节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412
一、战前刘备、曹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12
二、刘备、曹操双方争夺汉中决策的形成413
三、刘备、曹操两军作战序列414
四、刘备、曹操双方作战策划415
五、刘备、曹操争夺汉中的作战经过415
六、刘备、曹操双方战后的动向417
刘备夺取汉中之战评述418
附图2-31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经过示意图420
第四节 关羽进攻樊城之战421
一、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在荆州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421
二、关羽、曹仁两军作战序列421
三、关羽进攻樊城之战的作战经过422
第十八章 孙权集团奠定疆域的战争425
第一节 孙权集团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425
第二节 孙权、曹操濡须口和皖城之战427
一、濡须口之战427
二、皖城之战427
第三节 孙权进攻合肥之战428
第四节 孙权集团夺取荆州之战430
一、孙权与刘备集团围绕荆州归属的明争暗斗430
二、孙权图谋荆州的新发展432
三、孙权、关羽两军作战序列432
四、孙权、关羽两军作战策划433
五、孙权集团夺取荆州的作战经过435
六、孙权夺取荆州战后的动向436
孙权集团夺取荆州之战评述438
附图2-32 孙权集团夺取荆州之战经过示意图441
第十九章 蜀汉、东吴建国后双方之间及其内部的战争442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442
一、魏国立国前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42
二、蜀汉和东吴的建国445
附图2-33 魏、蜀、吴三国中心部分关系位置示意图446
附图2-34 魏国及其北、西、东部疆域示意图447
第二节 吴、蜀夷陵战役448
一、夷陵战役的起因448
二、蜀汉、东吴两军作战序列448
三、蜀汉、东吴双方作战策划450
四、蜀汉、东吴夷陵战役的作战经过451
五、蜀汉、东吴双方战后的动向454
吴、蜀夷陵战役评述455
附图2-35 吴、蜀夷陵之战刘备进军、陆逊退却示意图458
附图2-36 吴、蜀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459
第三节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460
一、战前蜀汉的基本战略形势460
二、南中地区反叛势力的兴起462
三、诸葛亮进军南中作战序列462
四、诸葛亮进军南中作战策划462
五、诸葛亮平定南中的作战经过463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评述464
附图2-37 诸葛亮对南中进军路线示意图466
第四节 东吴攻交趾之战467
一、交趾士徽反叛的起因467
二、东吴攻交趾的作战经过467
第二十章 蜀汉北征曹魏的战争469
第一节 蜀汉北征曹魏前双方的基本形势470
一、曹魏的形势470
二、蜀汉的形势471
三、魏、蜀双方作战决策的酝酿473
第二节 诸葛亮第一次攻魏之战475
一、诸葛亮北攻曹魏的主要进兵通路475
二、蜀、魏两军作战序列475
三、蜀、魏双方作战策划476
四、诸葛亮第一次攻魏的作战经过476
五、蜀、魏两军战后的动向478
诸葛亮第一次攻魏之战评述478
第三节 诸葛亮第二次攻魏之战480
一、诸葛亮第二次出兵攻魏的酝酿480
二、诸葛亮第二次攻魏的作战经过482
附图2-38 诸葛亮第一、二次攻魏作战经过示意图484
第四节 诸葛亮第三次攻魏之战485
第五节 诸葛亮第四次攻魏之战485
一、战前魏、蜀、吴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85
二、魏军的主动进击486
三、魏、蜀两军作战序列487
四、魏、蜀双方作战经过487
附图2-39 诸葛亮第四次攻魏之战经过示意图490
第六节 诸葛亮第五次攻魏之战491
一、战前蜀、魏双方基本战略形势491
二、蜀、魏两军作战序列491
三、蜀、魏双方作战策划492
四、蜀、魏双方作战经过492
五、蜀、魏双方战后的动向494
第七节 诸葛亮第六次攻魏之战494
一、战前魏、蜀、吴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94
二、蜀、魏两军作战序列495
三、蜀、魏双方作战策划496
四、蜀、魏双方的作战经过497
五、蜀、魏双方战后的动向499
诸葛亮第六次攻魏作战评述501
附图2-40 诸葛亮第五、六次攻魏作战经过示意图504
第二十一章 曹魏、东吴互相攻伐的战争505
第一节 曹丕第一次进攻东吴之战506
一、战前曹、吴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06
二、曹丕进攻东吴决心的定下507
三、魏、吴两军作战序列508
四、魏、吴两军作战策划509
五、魏、吴两军的作战经过509
附图2-41 曹丕第一次进攻东吴之战经过示意图512
第二节 曹丕第二次进攻东吴之战513
一、战前魏、吴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13
二、曹丕第二次攻吴的作战经过513
第三节 孙权北攻曹魏江夏之战514
一、孙权北攻曹魏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14
二、孙权北攻曹魏江夏之战的作战经过515
第四节 东吴、曹魏石亭之战516
一、东吴发动石亭之战的起因516
二、吴、魏石亭之战的作战经过516
第五节 魏、吴合肥之战518
一、战前魏、吴双方争斗的基本战略形势518
二、东吴攻庐江和魏军加强合肥防御的对策520
三、魏、吴合肥之战的作战经过521
附图2-42 魏、吴合肥之战经过示意图524
第六节 吴、魏芍陂樊城之战525
一、战前东吴国内战略形势的变化525
二、战前魏国内形势的变化526
三、吴国进兵前对进兵策略的取舍529
四、芍陂樊城之战的作战经过530
第二十二章 东吴、蜀汉协同对魏的战争531
第一节 蜀汉、曹魏曲城之战532
一、战前曹魏、东吴、蜀汉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32
二、蜀汉、曹魏曲城之战的作战经过535
第二节 魏、吴江陵之战536
一、战前魏、吴基本战略形势的变化536
二、魏、吴江陵之战的作战经过537
第三节 魏、吴东兴之战538
一、战前魏、吴双方形势的变化538
二、魏、吴东兴之战的诱因539
三、魏、吴两军作战序列540
四、魏、吴东兴之战的作战经过540
五、魏、吴双方战后的动向541
魏、吴东兴之战评述542
附图2-43 魏、吴东兴之战经过示意图544
第四节 东吴、蜀汉进攻魏合肥狄道之战545
一、蜀汉、东吴的基本战略形势545
二、吴、蜀进攻魏合肥、狄道之战的作战经过546
三、吴、蜀、魏三方战后的动向548
第五节 吴、蜀攻魏寿春、狄道之战549
一、战前魏国内形势的变化549
二、吴、蜀、魏三军作战序列551
三、吴、蜀攻魏寿春、狄道之战的作战经过552
附图2-44 吴、蜀攻魏寿春、狄道之战经过示意图554
第六节 吴、蜀对魏寿春芒水之战555
一、战前魏、蜀、吴三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55
二、吴、蜀、魏三方的作战序列556
三、吴、蜀、魏寿春、芒水之战的作战经过557
附图2-45 吴、蜀对魏寿春、芒水之战经过示意图560
第二十三章 魏灭亡蜀汉的战争561
第一节 魏灭亡蜀汉之战前魏、蜀、吴三方的形势562
一、曹魏方面的形势562
二、蜀汉方面的形势562
三、东吴方面的形势563
附图2-46 魏军由关中进入汉中、蜀地主要通道示意图565
第二节 魏灭蜀决心的形成和进军部署566
一、魏灭蜀决心的形成566
二、魏灭蜀的进军部署566
附图2-47 魏军灭蜀作战决心部署示意图569
第三节 魏将钟会攻取汉中之战570
一、魏军主力的集结570
二、蜀军抗击魏军的对策570
三、魏、蜀两军作战序列571
四、魏军攻取汉中之战的作战经过571
附图2-48 魏将钟会攻取汉中之战经过示意图573
第四节 魏将邓艾、诸葛绪进攻沓中之战574
一、魏、蜀两军作战序列574
二、魏、蜀两军沓中之战的作战经过574
附图2-49 姜维退守剑阁示意图576
第五节 魏钟会进攻剑阁之战577
一、魏、蜀双方剑阁的相持577
二、钟会进攻剑阁之战的作战经过577
第六节 魏邓艾偷渡阴平进占成都之战579
一、邓艾偷渡阴平579
二、向蜀汉京师成都进军580
三、邓艾军逼降刘禅的经过580
四、蜀将姜维的投降581
五、魏灭蜀后双方的动向582
魏灭亡蜀汉战争评述585
附图2-50 魏邓艾偷渡阴平进占成都之战经过示意图588
第十一编 西晋(晋)时期591
第二十四章 西晋时期总论591
第一节 西晋王朝的始末591
一、西晋王朝的建立591
二、西晋王朝的统一中国592
三、西晋王朝的衰亡592
附表2-3 西晋帝系表593
附图2-51 西晋时期疆域图594
第二节 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建设595
一、政权建设595
二、军事建设597
第三节 西晋王朝的经济与战争实力598
第四节 西晋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599
一、西晋灭亡吴的战争599
二、西晋统一后的战争599
三、西晋灭亡的战争600
第五节 西晋的战争特点和著名将帅601
一、西晋的战争特点601
二、西晋时期著名将帅602
第二十五章 西晋、吴两国相持期间的战争608
第一节 西晋、吴于江夏、合肥、交趾之战608
一、战前西晋、吴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08
二、西晋、吴于江夏、合肥、交趾之战的作战经过610
第二节 西晋、吴西陵之战611
一、西晋、吴西陵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611
二、西晋、吴西陵之战的作战经过612
三、西晋、吴双方战后的动向613
第三节 西晋、吴于江夏、皖城之战614
一、战前西晋、吴双方形势的变化614
二、西晋、吴于江夏、皖城之战的作战经过614
第四节 晋马隆进攻鲜卑凉州之战615
一、鲜卑的反晋615
二、西晋国的派兵遣将615
三、马隆进攻凉州之战的作战经过616
第二十六章 西晋国灭亡东吴的战争617
第一节 西晋灭吴决策的酝酿和作战准备617
一、西晋灭吴决心的定下617
二、西晋灭吴的战争准备619
第二节 西晋夺占长江上游之战620
一、西晋、吴在长江上游的基本战略形势620
二、西晋、吴两军作战序列621
三、西晋军作战策划622
四、西晋夺占长江上游的作战经过623
第三节 西晋夺占长江下游灭吴之战625
一、西晋军的乘胜进军625
二、西晋夺占长江下游灭吴之战的作战策划625
三、西晋军夺占长江下游灭亡吴国的作战经过626
四、西晋灭吴后的动向628
西晋灭亡吴战争评述629
附图2-52 西晋灭亡吴战争经过示意图632
第二十七章 西晋统一后的战争633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的反晋之战634
一、各少数民族的变迁634
二、各少数民族反晋战争的作战经过635
第二节 “八王之乱”引起的混战637
一、西晋统治集团内讧仇杀的混乱形势637
二、八王战乱的经过639
第三节 各族流民的反晋起义647
一、各族人民反晋的兴起647
二、李特在蜀地的起义647
三、张昌起义650
四、王如起义652
五、杜韬起义653
各族流民的反晋起义评述654
第二十八章 西晋灭亡的战争656
第一节 西晋末期的基本形势657
一、各地势力纷起反晋657
二、匈奴部族刘渊的崛起659
第二节 刘渊攻晋魏郡之战660
一、刘渊的起兵与建国660
二、刘渊匈奴汉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张661
三、刘渊攻晋魏郡之战的作战经过662
第三节 汉军攻晋洛阳之战662
一、战前西晋的基本战略形势662
二、汉、西晋双方洛阳之战作战序列663
三、汉、西晋双方作战策划664
四、汉军攻晋洛阳之战的作战经过665
附图2-53 汉军攻克晋都洛阳作战经过示意图670
第四节 汉军攻晋长安之战671
一、战前汉、晋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71
二、汉晋双方作战序列672
三、汉军攻晋长安之战的作战经过673
四、汉晋双方战后的动向677
西晋灭亡的战争评述678
附图2-54 汉军攻晋长安作战经过示意图680
主要参考书和工具书681
热门推荐
- 1050376.html
- 2582252.html
- 357175.html
- 3551738.html
- 885248.html
- 1295329.html
- 2265520.html
- 521021.html
- 3091223.html
- 708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7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7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1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7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9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9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