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铭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423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电影摄影艺术-视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视觉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11
第一部分:人的视觉系统33
第一章 人的眼睛34
1.1 概述34
1.2 人眼的构造35
1.2.1 眼球壁36
1.2.2 眼内腔和内容物40
1.2.3 视神经和视路42
1.2.4 眼附属器42
1.3 视网膜43
1.3.1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44
1.3.2 视网膜感觉层44
1.4 视路48
第二章 视觉功能50
2.1 视觉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特性50
2.1.1 光谱感受能力与分辨能力50
2.1.2 光强度感受能力与分辨能力50
2.1.3 光的空间辨别能力51
2.1.4 光的时间辨别能力52
2.2 眼球的运动52
2.2.1 眼球的运动方式52
2.2.2 眼球运动的实现55
2.3 视觉影像的形成55
2.3.1 倒立的实像55
2.3.2 眼睛的调焦与聚焦56
2.4 视线与视野57
2.4.1 视线57
2.4.2 视野57
2.4.3 一般观看过程58
2.4.4 视野与影视画面宽高比的关系59
2.5 光量的控制60
2.6 视觉适应61
2.6.1 明适应与暗适应61
2.7 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62
2.8 强度的差别63
2.9 同时对比(反差)64
2.9.1 横向抑制64
2.9.2 对比(反差)64
2.9.3 边缘65
2.9.4 通道67
2.10 连续对比68
2.10.1 敏感度68
2.10.2 余像68
第三章 仿生眼71
第二部分:图形知觉73
第四章 图形知觉的形成74
第五章 神奇的视觉现象83
第六章 图形与背景的分离91
6.1 突出图形的手段91
6.2 掩饰图形的手段95
第七章 视觉组织的格式塔原理98
7.1 接近性99
7.2 相似性105
7.3 良好的连续性107
7.4 闭合性109
7.5 小型性113
7.6 对称性114
7.7 环绕性114
7.8 简明性117
第八章 创造性视觉思维118
8.1 创造性思维与视觉思维118
8.2 寓教于乐120
8.2.1 七巧板120
8.2.2 十五巧板121
8.2.3 折纸游戏126
8.3 创造性视觉思维在影像与影视的创作与制作上的运用126
第三部分:深度知觉131
第九章 深度感的形成132
9.1 深度感132
9.2 双目的位置132
9.3 深度感的形成133
第十章 单目深度线索134
10.1 相互遮挡135
10.2 线性透视135
10.3 大小恒常137
10.4 相对高度143
10.5 纹理梯度144
10.6 大气透视146
10.7 光影146
10.8 运动视差147
10.9 视力调节149
第十一章 双目立体视觉150
11.1 双目立体视觉的获得150
11.2 立体摄影153
11.3 立体图对与立体镜154
11.4 裸眼观看立体图对156
11.5 偏振法与双色法观看立体影像159
11.6 柱镜法与狭缝法160
11.7 立体影像中的立体窗161
11.8 怎样用普通相机拍摄立体影像162
11.9 利用视差绘制的“立体图”165
11.10 随机点单一影像立体图169
11.11 巧用看立体影像的方法找出二图的差异170
11.12 反光镜法看立体图对影像170
11.13 单眼看立体图对影像获得深度感的方法172
11.14 从二维图片看三维影像的方法173
11.15 2D转3D175
11.16 自制简易立体镜176
11.16.1 观看图片的立体镜176
11.16.2 幻灯片立体镜177
11.16.3 大幅面立体图对的看片器177
11.17 立体影像呈现与观看中的一些有趣现象177
第十二章 立体电影179
12.1 立体电影的起源179
12.2 立体电影的类型183
12.2.1 需要戴眼镜的立体电影183
12.2.2 不需要戴眼镜的立体电影184
12.3 我国立体电影的发展历程185
12.4 数字技术引入立体电影186
12.5 数字立体电影187
12.5.1 偏振技术187
12.5.2 分色技术189
12.5.3 液晶光闸技术191
12.6 4D电影191
第十三章 全息摄影192
第四部分 运动知觉203
第十四章 运动的感知204
第十五章 运动知觉的四种方式206
15.1 真实运动206
15.1.1 头不动眼也不动206
15.1.2 头不动眼动207
15.1.3 眼不动头动207
15.2 似动运动208
15.3 诱发运动211
15.4 运动后效213
第十六章 从活动图画玩具到电影和电视214
16.1 幻灯(17世纪中叶)215
16.2 幻盘219
16.3 诡盘220
16.4 走马盘220
16.5 翻页动画书221
16.6 活动视镜223
16.7 活动视镜剧场224
16.8 诡盘投影机225
16.9 活动视镜投影机226
16.10 光学影戏机226
16.11 穆托斯科普窥视镜229
16.12 电影视镜229
16.13 电影机231
16.14 尼普科夫圆盘234
16.15 贝尔德机械电视234
第十七章 活动影像的似动原理235
17.1 视觉暂留说235
17.2 φ现象似动说238
17.3 视觉暂留兼φ现象似动说239
17.4 短程似动说239
第五部分 彩色知觉247
第十八章 彩色特性248
18.1 光谱248
18.2 色彩的种类250
18.2.1 无彩色250
18.2.2 彩色250
18.3 色彩的基本特性250
18.3.1 色调251
18.3.2 纯度(彩度、饱和度)251
18.3.3 明度251
18.4 识别物体及其颜色的三要素254
18.4.1 光254
18.4.2 物体254
18.4.3 观察者255
第十九章 彩色变化256
19.1 彩色调加256
19.1.1 单片DMD系统259
19.1.2 多片DMD系统260
19.2 彩色调减261
第二十章 空间与彩色263
20.1 同时彩色对比263
20.2 适应263
20.3 空间同化264
第二十一章 时间与彩色266
21.1 余像266
21.2 潜隐266
第二十二章 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267
22.1 红色269
22.2 橙色269
22.3 黄色269
22.4 绿色270
22.5 蓝色270
22.6 紫色270
22.7 棕色271
22.8 黑色271
22.9 白色271
22.10 灰色271
第二十三章 电影中的色彩272
23.1 人工染色和机械染色272
23.2 整体染色和调色273
23.3 染色片基273
23.4 麦克斯韦尔的彩色摄影理论274
23.5 加色法电影274
23.5.1 交替滤光法274
23.5.2 分光记录同时混合法275
23.5.3 柱镜法276
23.5.4 彩屏法276
23.6 减色法277
23.6.1 双面涂层法278
23.6.2 扩散转移法279
23.6.3 银漂法279
23.6.4 染印法279
23.6.5 外偶法281
23.6.6 内偶法281
23.7 电影中的色彩审美282
第六部分 视觉恒常与错觉285
第二十四章 亮度恒常与错觉286
24.1 视觉恒常与视觉错觉的类别286
24.1.1 生理错觉286
24.1.2 认知错觉286
24.2 即时对比亮度错觉287
24.3 同化错觉288
24.4 适应性与稳定性288
24.5 Scintillating栅格错觉289
24.6 梯级光楔上的错觉289
第二十五章 大小恒常与错觉290
25.1 Mǘller-Lyer错觉291
25.2 Ponzo错觉291
25.3 水平垂直错觉291
25.4 Ebbinghaus错觉291
25.5 同化作用292
第二十六章 颜色恒常与错觉292
26.1 色温的影响292
26.2 环境对色彩感觉的影响293
26.3 霓虹色错觉294
第二十七章 深度恒常与错觉294
27.1 凸凹转换错觉294
27.2 凹脸错觉295
27.3 艾密斯怪屋295
27.4 怪坡与抗重力小屋296
27.5 凹脸错觉297
27.5.1 纸龙模型运动过程中的纸龙头部运动错觉299
27.5.2 观察者围绕纸龙模型运动过程中的纸龙头部运动错觉299
27.5.3 白色凹脸纸龙引起的错觉300
27.5.4 以凸脸纸龙模型为对照物的凹脸纸龙运动错觉301
27.5.5 利用凹脸纸龙模型立体图对消除凹脸错觉还原纸龙凹脸原貌302
27.5.6 结论304
27.6 街头绘画立体错觉304
主要参考文献309
出版后记310
热门推荐
- 1960752.html
- 3869689.html
- 3465632.html
- 2721444.html
- 1217038.html
- 852289.html
- 1758799.html
- 3333333.html
- 3286769.html
- 2215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8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9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