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体 论描述的形而上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英)彼得·F.斯特劳森(Peter F.Strawson)著;江怡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192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形而上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个体 论描述的形而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导言1
第一部分:殊相7
一、物体7
1.殊相的确认7
[1]我们在言语中确认殊相。某些种类殊相的可确认性可能取决于其他种类殊相的可确认性。7
[2]对在感觉上呈现的殊相的确认。对没有在感觉上呈现的殊相的确认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它的解决。9
[3]殊相确认的一般条件。这些条件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因为我们关于殊相的知识构成了时空特征的统一结构。13
2.重新确认18
[4]我们拥有这种殊相知识图式的条件是重新确认殊相的能力。对重新确认的怀疑论。18
[5]对地点的重新确认。22
3.基本殊相24
[6]由确认的观点得到的一般论证表明,物质物体是基本殊相。24
[7]由不同殊相范畴的性质得到的对相同效果的论证。25
[1]无论图式为关于客观殊相的知识提供了什么,作为基本殊相的物质物体的地位是一切图式的必要条件吗?39
二、声音39
[2]本章的特征。42
[3]有声世界的模式。满足非唯我论意识条件的问题。43
三、人59
[1]意识状态为什么要赋予任何东西?为什么要赋予具有身体特征的相同事物?59
[2]处于被描述的知觉经验中的个人身体的独特地位,但这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61
[3]笛卡尔和“无所有者”观点。无所有者观点的不合逻辑。64
[4]把意识状态赋予某人的条件是把它们赋予其他人的能力。笛卡尔式观点的不合逻辑。人的概念的原初性。67
[5]人称谓词基本分类的逻辑特征。70
[6]赋予行为的谓词的核心意义。“群体心灵”的观念。75
[7]灵魂出壳。78
四、单子81
第二部分:逻辑主词97
五、主词和谓词(1):两个标准97
[1]殊相和共相的区分在传统上以某种方式与指称和谓述或主词和谓词的区分联系起来。97
1.“语法的”标准98
[2]哲学家们承认的指称—谓述或主词—谓词区分的各种形式。98
[3]解释这个区分的一个表面上诱人的方式被看做是不恰当的。把它看做引入术语的语法方式的区分似乎带来更为令人满意的结果。101
[4]蒯因用量化变元所做的区分初看上去并没有提供另一种解释。109
[5]根据目前的方法对一个表达式作为主词表达式或谓词表达式的条件所作的最后陈述。112
[6]目前对主谓区分的语法方法虽然看上去与权威观点一致,但并不是惟一可能的方法。114
[7]语法方法造成了对主谓区分意义的怀疑和对其与殊相—共相区分之传统联系的怀疑。115
2.范畴标准118
[8]特征化的、实质性的、归属性的连接;或者殊相词和共相词在断定中可能相互联系的不同方式。118
[9]主词和谓词的一个新标准,基于殊相和共相的区分,作为聚合断定中各词项的原则。这个新标准保证了这两种区分的传统联系。121
3.这些标准之间的张力和相近关系122
[10]推断殊相的语法表象如何在某些对一种特征化联结的断定情况中得以避免。122
[11]推断殊相的语法表象如何在某些对一种归属性联结的断定情况中得以避免。125
六、主词和谓词(2):逻辑主词和特殊对象129
1.把殊相引入命题130
[1]把殊相引入命题需要关于经验事实的知识,引入共相则不需要。130
[2]关于主谓表达式的语法和范畴标准间的相近关系,部分由“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间的直接区分133
加以解释。一旦确立了主谓区分和殊相—共相区分间的基本联系,就可以通过类比等来解释对前一种区分的进一步扩展。133
[3]对“完全性”观念的进一步解释:对引入殊相词的表达式的预设。136
[4]对上述理论简化形式的考虑和抛弃。139
2.把殊相引入话语141
[5]对于把殊相引入命题之条件的上述说明能否补充为对于把殊相引入话语之条件的说明?所有尝试之成功的条件。141
[6]特征概念和类共相:引入基本殊相涉及采纳重新确认的标准。144
[7]殊相的逻辑复杂性和逻辑主词表达式的“完全性”。作为逻辑主词范例的殊相。149
七、没有殊相的语言153
[1]在一种特征定位的语言中,主谓区分没有地位。153
[2]关于摆脱普通殊相的问题。155
[3]地点、时间和作为逻辑主词的地点—时间。158
八、逻辑主词和存在162
[1]个体或逻辑主词在命题中表现为语法索引。存在命题。162
[2]唯名论。为什么对非殊相个体的还原论压力对不同种类的非殊相而言在力量上各有不同。165
[3]唯名论动力的性质和形式。量化和存在。167
[4]存在和量化。171
[5]同一性陈述。复数的主词表达式。指称、谓述和命题。173
结论175
索引178
热门推荐
- 368874.html
- 181963.html
- 231776.html
- 661398.html
- 2872795.html
- 3195632.html
- 2086887.html
- 3051795.html
- 697802.html
- 792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0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5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7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