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分类经营 理论、实践及可视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森林分类经营 理论、实践及可视化
  • 蔡体久,姜孟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79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森林经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分类经营 理论、实践及可视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1

1.1 森林分类经营思想的形成1

1.2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2

1.2.1 森林经理理论基础2

1.2.2 林业分工论理论基础3

1.2.3 林学理论基础6

1.2.4 经济学理论基础7

1.2.5 管理学理论基础9

1.2.6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10

1.3.1 各主要国家的森林分类12

1.3 国际上的森林分类经营12

1.3.2 世界各国森林分类经营的主要做法13

1.3.3 结论17

1.4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18

1.4.1 国内森林分类经营现状18

1.4.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现状19

1.4.3 存在问题22

1.4.4 我国开展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25

第2章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与林种规划——以黑龙江省为例29

2.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特点29

2.1.1 地理位置29

2.1.2 林业土地资源29

2.1.3 气候资源32

2.1.4 水资源33

2.1.5 土壤资源34

2.1.6 植被35

2.2 黑龙江省林业的严峻形势与潜在因素38

2.2.1 形势严峻39

2.2.2 症结所在43

2.2.3 潜在因素50

2.3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54

2.3.1 黑龙江省林业结构剖析与指标建议54

2.3.2 森林分类区划的意义、目的56

2.3.4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原则57

2.3.3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的指导思想57

2.3.5 区划依据和区划条件59

2.4 合理森林覆盖率和林种规划62

2.4.1 合理的森林覆盖率建议62

2.4.2 合理林种结构的建议64

2.4.3 森林保护优先级的确定67

2.4.4 林业生态经济区系的区划68

2.5 各林种经营目标与林分结构71

2.6 森林分类经营时序安排与投入产出预估73

2.6.1 时序规划安排建议73

2.6.2 森林分类经营效果及效益分析78

3.1.2 保护生物多样性82

3.1.1 按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经营森林82

第3章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82

3.1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特点82

3.1.3 兼顾经济效益84

3.2 组织生态公益林经营85

3.2.1 生态公益林经营主体85

3.2.2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原则86

3.2.3 生态公益林的区划、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86

3.2.4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实施87

3.3 生态公益林综合经营措施87

3.3.1 封山育林87

3.3.2 退耕还林91

3.4.1 防护林经营技术97

3.4 生态公益林各林种经营技术97

3.4.2 特种用途林经营技术108

第4章 商品经济林经营管理120

4.1 概述120

4.1.1 形势120

4.1.2 市场预测121

4.1.3 发展目标123

4.1.4 指导思想124

4.1.5 发展商品经济林的政策、机制和体制125

4.2 经营商品经济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26

4.2.1 解决资金126

4.2.2 健全商品经济林扶持政策体系126

4.2.3 降低商品经济林经营风险127

4.2.4 稳定权属,明晰产权128

4.2.5 勘定林地生产力130

4.2.6 政府宏观指导130

4.3 商品经济林经营技术130

4.3.1 用材林经营技术131

4.3.2 经济林经营技术135

4.3.3 薪炭林经营技术136

第5章 森林管护经营137

5.1 森林管护经营概述137

5.1.1 背景137

5.1.2 概念与内涵139

5.2.1 责任区划分140

5.2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承包140

5.1.3 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140

5.2.2 森林资源认证142

5.2.3 签订责任承包合同143

5.2.4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和管理145

第6章 森林分类经营中的森林经理工作148

6.1 森林经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48

6.1.1 新时期森林经理的概念148

6.1.2 森林经理工作的重要性150

6.1.3 森林经理的指导原则151

6.1.4 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任务153

6.2 林业调查规划154

6.2.1 森林资源区划154

6.2.2 森林资源调查156

6.2.3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158

6.2.4 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159

6.2.5 建立林种小班森林经营档案159

6.3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159

6.3.1 意义和目的159

6.3.2 建立森林经理工作制度160

6.4.2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162

6.4.3 森林资源管理的侧重点162

6.4.4 主要工作内容162

6.4.1 森林资源管理的性质162

6.4 森林资源管理162

6.3.3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技术指导工作162

6.5 森林资源监督166

6.5.1 森林资源监督的性质166

6.5.2 临督依据166

6.5.3 森林资源监督的指导思想166

6.5.4 临督侧重点167

6.5.5 监督内容167

第7章 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森林分类经营经济支撑体系168

7.1 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重要意义168

7.1.1 树立人们的森林资源价值观念168

7.1.2 确保森林资源再生产资金来源169

7.1.3 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169

7.1.6 为依法治林提供科学依据170

7.1.5 保障林业职工的根本利益并调动其生产积极性170

7.1.4 对森林资源进行独立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70

7.1.7 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171

7.1.8 为客观评定营林生产的劳动成果提供科学依据171

7.2 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依据与基础理论171

7.2.1 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依据171

7.2.2 林价理论173

7.2.3 林地价值理论178

7.2.4 森林生态公益价值182

7.3 各林业先进国家对林业的经济扶持状况185

7.3.1 提高林价,增加林业收入185

7.4 关于征收育林费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依据与标准的建议186

7.4.1 征收的依据和原则186

7.3.3 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扶持186

7.3.2 对用材林经营者给予扶持政策186

7.4.2 补偿标准测算187

7.5 关于征收林业基金和森林生态补偿费办法的建议191

7.5.1 育林基金191

7.5.2 森林生态补偿资金191

7.5.3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191

第8章 国营林场森林分类经营实施方案——以帽儿山实验林场为例192

8.1 帽儿山林场自然地理条件192

8.1.1 地理位置192

8.1.2 地形地势特点193

8.1.3 气候特点194

8.1.4 土壤195

8.1.5 森林生产力水平196

8.1.6 森林更新特点198

8.2 帽儿山林场森林资源状况199

8.2.1 土地利用结构199

8.2.2 各类森林面积、蓄积结构200

8.2.3 各类林分树种组成结构207

8.2.4 各类林分密度结构207

8.2.5 各类林分的生长量与生长率208

8.2.6 调查结论208

8.3 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209

8.3.1 森林经营方针209

8.3.2 经营目标210

8.3.3 各林种森林经营目标211

8.4 国营林场森林分类经营体系的建立213

8.4.1 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213

8.4.2 区划依据及条件214

8.4.3 区划方法217

8.4.4 优先级的确定标准和条件217

8.4.5 区划结果218

8.5 帽儿山林场森林分类经营建设规划221

8.5.1 生态公益林建设221

8.5.2 商品经济林建设223

9.1.2 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应用的可行性226

9.1.1 组件式GIS226

第9章 基于GIS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信息系统226

9.1 GIS技术体系226

9.1.3 组件式GIS程序的优点227

9.2 系统结构227

9.2.1 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227

9.2.2 系统开发与运作思路227

9.3 数据库建设227

9.3.1 空间地理资料228

9.3.2 数字化高程模型228

9.3.3 基础地理背景资料228

9.3.4 林业调查统计资料228

9.4 系统技术框架228

9.5.1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229

9.5 系统运行结果229

9.5.2 系统信息查询232

9.5.3 系统统计查询232

9.5.4 统计报表234

9.5.5 添加图层234

9.6 森林分类经营三维模型修正与表达系统的建立236

9.6.1 系统的目的236

9.6.2 帽儿山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236

9.6.3 立体地形图的建立239

9.6.4 分类表达系统的合成239

9.6.5 分类表达系统的特点和用途242

参考文献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