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制度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晓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750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教育制度-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制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内容摘要1
绪论:管理与绩效1
一、问题的提出1
Abstract3
二、管理科学:“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和激励设计的依据4
三、教育管理学:教师道德崇高的判断降低了教师管理的必要性7
四、本书的思路和理论依据11
五、研究现状(兼文献综述)17
六、本书结构26
第一章 教师管理的发展31
第一节 教师管理制度的历史进程33
一、中国的轨迹:从契约管理到有组织的松散管理再到大规模行政管理33
二、西欧的脉络:从宗教管理到世俗管理35
三、殊途同归:国民教育持续发展中的教师管理问题38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41
一、两个阶段:从支持(supporting)到监控(monitoring)41
二、两个层次:管理(management)与治理(governing)49
第二章 确定教师管理的定位——在专业人员管理的框架下管理教师58
第一节 教师管理定位的重要性59
一、教师管理实践的混乱决定了定位的极端重要性60
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增加了教师管理定位的重要性62
第二节 教师管理制度变迁中的刻点均衡——专业人员框架下的管理63
一、教师管理制度的初始形态:以自律为显著特征的规范管理65
二、外部冲击下的均衡路径形成:专业人员管理定位下的教师管理71
三、制度扩散过程75
第三节 影响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的权变因素77
一、影响教师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实施的权变因素之一:阶段性与多重目标78
二、影响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权变因素之二:统一性与多样性79
三、影响专业人员框架下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权变因素之三:底线与最大化81
第四节 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制度的内容83
一、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职业伦理和规范83
二、教师教学工作专业性的要求86
第三章 与教师管理定位相适应的组织架构92
第一节 国民教育功能的转变与相应的组织架构问题94
一、历史上几种教师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比较94
二、现行教师管理的组织架构及存在的问题96
一、按照教师专业性的内容进行多方面架构100
第二节 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的组织架构原则100
二、对教学实施核心的组织架构101
三、体现与外部的交流:专家权力与技术支持103
四、就近评价和具体激励104
第三节 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的组织架构104
一、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架构之一:授权105
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架构之二:绩效评价106
三、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架构之三:激励107
第四节 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的权力系统重组109
一、内部治理研究理论110
二、县级教育部门的治理和权力重构120
三、有相对独立决策能力的学校的治理与权力重构123
第四章 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中的激励125
第一节 人性、教师特性及其管理意义126
一、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对教师管理的意义127
二、教师特性及其对教师管理的意义131
第二节 教师激励的原则:守住底线,指导发展137
一、“底线”和底线激励138
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与发展激励140
一、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多中心理论143
第三节 激励的方法:多中心激励143
二、专业人员框架下教师管理的多主体评价体现多中心激励146
三、多激励来源丰富激励构成147
四、多中心激励制度的绩效150
第五章 教师管理制度中的绩效评价155
第一节 教师绩效评价的性质和功能157
一、两类教师评价的区别和共同之处157
二、教师绩效评价的功能和作用161
第二节 教师绩效评价的管理167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168
二、绩效评价过程中的管理170
三、信息使用阶段的管理171
四、教师绩效评价后续工作的管理172
第三节 多主体、多目的、拼盘式教师绩效评价172
一、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173
二、多主体、对多目的、拼盘式教师绩效评价的解释182
多主体、多目的、拼盘式教师绩效评价方案184
参考书目204
后记209
热门推荐
- 1533215.html
- 3701924.html
- 1263131.html
- 271543.html
- 3166094.html
- 896289.html
- 3582620.html
- 1630620.html
- 3058313.html
- 1817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9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7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6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3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7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