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 陈辉吾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8446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展道路-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

一、理论意义1

二、实践意义3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与不足4

一、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4

二、海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8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10

第三节 基本框架、方法及创新点11

一、基本框架11

二、研究方法12

三、本书创新点12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3

一、文化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7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渊源19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之路的多种探索19

一、科技文化的觉醒与发展20

二、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实践25

三、伦理文化的觉醒与选择28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33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34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37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性4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43

一、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取得的成就43

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所经历的挫折45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基础50

第一节 时代基础5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51

二、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53

第二节 国情基础59

第三节 实践基础64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64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68

第四节 理论基础80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理论基础81

二、相关的文化学知识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85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化理论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其重要理论来源88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社会协调89

第一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89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提出和发展90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方针的基本内涵93

第二节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96

一、“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提出96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内涵98

第三节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共促进10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101

二、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促进的基本内涵103

第四节 文化中国与美丽中国同发展106

一、“文化中国”与“美丽中国”106

二、文化中国和美丽中国同步发展108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113

第一节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发展113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6

第三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121

第四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4

第五节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28

第六节 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133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体依托138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139

一、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139

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141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142

一、从历史观角度理解人民是文化创造主体143

二、从个体角度来理解人民是文化创造主体145

三、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人民是文化创造主体151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154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者154

二、人民群众在文化接受中充分展现其主体地位155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158

第一节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路径的形成历程158

一、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萌芽158

二、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初步发展161

三、2002年以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逐步形成162

第二节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路径的基本内涵165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部分及相互关系165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的两种文化需求168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产品的“两种属性”和“双重效益”的关系170

第三节 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举措172

一、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奠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172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74

三、积极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179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借鉴187

第一节 对主要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经验的借鉴187

一、将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当中188

二、依靠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发展191

三、文化发展要与科技紧密结合194

四、积极推动文化对外输出195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借鉴198

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中的实用理性主义198

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中的兼容并包品格201

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中的通变创新精神203

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中的自强自信特质205

第三节 对我党历史上文化建设经验的借鉴207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207

二、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08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09

四、正确处理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211

第八章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着力点213

第一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3

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213

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215

第二节 致力提升国民的现代化素质219

一、社会的现代化本质上意味着人的现代化219

二、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对人的现代化素质培育的关注221

三、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提升国民的现代化素质223

第三节 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226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26

二、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229

第四节 着力强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批判继承232

一、在文化的批判继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32

二、着力强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批判继承235

第五节 大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形象240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240

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象符号246

参考文献249

后记260

热门推荐